如何培养小学生数学应用题的解题能力

2018-08-23 11:13周良帜
东方教育 2018年18期
关键词:应用题解析能力培养

周良帜

摘要:应用题是小学数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又是教学的难点。如何培养和提高学生对应用题的分析解答能力,是提高应用题教学质量的关键。因此,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必须重视学生解答应用题的能力培养,让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现实世界,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而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提高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创新能力。在众多小学数学教学问题中,应用题一直是个最难以把握的问题。笔者就此问题进行以下论述。

关键词:学生;应用题;解析;能力培养

一、影响学生应用题分析及解析能力的因素

首先,知识结构不完整。应用题解析过程中的分析及理解将极大的影响到解题的正确性,但是很多的学生在分析问题的过程中存在较多的理解误区,无法准确、快速的把握题干信息,致使解题的时间较长、准确率不高。每一个学生对与问题的分析有其自身的习惯及特点,在不同的场景中数学知识的转换会给学生带来较大的压力,究其根本依然是学生基础知识不扎实、知识点理解不透彻。其次,应用能力较差。很多的应用题都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部分学生缺乏社会实践经验,在具体应用题的解析中无法在特定的环境下去分析问题,如城市学生对农作物种植规律不理解、农村学生对股市知之甚少等,这些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的解题。第三,抗压、受挫能力不强。从学困生的形成原因分析来看,并不是所有的学困生都是无理由的逃避数学,在数学解题过程中长期得不到要领会使得部分学生丧失学习兴趣与动力,其实这反映出的是学生自身的受挫能力较弱,再加上缺乏教师的引导,久而久之,学生极易产生认知误区,解题能力也得不到提升。

二、培養学生对应用题的分析与解题能力的建议

1.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教师在教学中就要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机会,引导学生去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在观察、实验、猜测、验证、交流等数学活动中解决问题,初步形成自己学生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

如教学“长、正方形的面积”时,教师出示了一个长方形,长8厘米,宽6厘米,你能计算出它的面积吗?同学们纷纷举手示意他会。接着又出示:你能在这个长方形中剪一个最大的正方形吗?你准备怎样剪?最大正方形的面积你会计算吗?剩余的面积呢?是多少?学生在小组中,有的动手剪,有的用笔画,几分钟后就有了结果。这种探究活动引起了学生很大的兴趣,把课堂气氛推向高潮。学生意识到自己的努力可以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2.在做题中培养逻辑思维是关键

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是培养小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重要渠道。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的运算相对来说较为复杂,主要是加、减、乘、除的综合运算。在解题过程中,理清解题思路是成功解题的前提条件,而理清解题思路的过程就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的过程。

例如李明非常喜欢看漫画,最近他刚买了一本漫画书,每天看20页,3天就看完了。后来,李明把漫画书借给王强看,如果王强每天看15页,问他多少天可以看完?

解析从李明每天看20页,3天看完,我们可以得到这本书一共有20×3=60(页);王强每天看15页,看完这本书需要60÷15=4(天)。

通过审题,我们可以发现这是一道有关“归总”问题的应用题,数量关系是:分――总――分。根据这种关系,可确定这样的解题思路:分――总――分。首先,求出书的总页数。其次,根据王强每天读的页数,即可求出王强读书的天数。

3.应用题的解题关键步骤

(1)审题。只有细致地审题,才能弄明白题意,这是准确解答应用题的先决条件。审题过程中要发挥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根据解题要求找出题中各种条件和要求,已知量与未知量之间关系,可以用不同的符号把已知条件和问题表示出来。

(2)分解。分解题目结构,是提高学生解答应用题能力的有效手段。例如,学校舞蹈队有32人,合唱队的人数是舞蹈队的3倍多15人,合唱队和舞蹈队共有多少人?这个题目中要求两队共有人数,首先要知道各队人数,然后求和就行了。现在舞蹈队的人数已知为32人,合唱队与舞蹈队的关系有了,要先求的合唱队人数为32×3+15=111人,然后求和。这样就将解题分为两步走,最后得出答案,简单、有条理。

(3)合理联想。合理联想需要学生具有很好的开放性思维能力,能够由某一问题联想到与此类似的另一问题。一方面,合理联想是指对所获得的信息进行分析综合处理,比如,当学生看到题目中有正方形时,立刻会联想到四条边相等,四个角相等且都是90度;另一方面,可以从题目中抽象的内容,联想到生活实际,从现实生活中找到对比。比如,已知一个圆的半径是10厘米,求圆的周长。当这个圆被去掉一个90度角时,这个扇形的周长是多少?这个题目的第一问很简单,已知半径,求直径,套用圆周长与直径之间关系的公式,求圆的周长。关键是第二问,学生如果很难理解,可以找一张纸,先剪成圆形,再剪掉一个90度角,很容易知道减掉后是什么样的形状,然后再求答案就比较容易了。

总之,在小学应用题教学时,要使应用题的情节生活化,尽量让学生摸得着,看得见,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自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自主应用所学的知识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去思考问题,从而达到增强活逻辑思维,创造思维,提高学生解决应用题的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杨毅.浅谈小学应用题教学[J].

猜你喜欢
应用题解析能力培养
有限制条件的组合应用题
有限制条件的排列应用题
数列应用题、创新题
睡梦解析仪
复合场中类抛体运动解析
“Fe2+与Fe3+”相关解析
对称巧用解析妙解
数学归纳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探析
基于CDIO的大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