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课堂中微课教学方式的研究

2018-08-27 03:17马媛媛
作文成功之路·教育前言 2018年7期
关键词:资源库微课信息技术

马媛媛

【摘 要】

高中生信息技术水平参差不齐,课堂难以掌握,微课形式的引入能很好地提高教与学的效率。

【关键词】

信息技术 微课 微课资源科 网络学习平台

信息技术课程的开设已经有二十年,进入高中阶段学习的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良莠不齐,因为他们刚刚经历过中考,又来自不同地区不同级别的初级中学,其信技成绩受原来初中学校的信息技术学科发展状况、自身的家庭条件等外部因素和学生自己学习能力等内部因素的影响很大。有的学生在课堂上不知道该如何学习,有的却是游刃有余,当然也有不少的学生因为信息技术不是主科不计入高考成绩,把这门课当成休闲课来上。种种乱象,就需要教师全面掌握学生的现有学习状况,在教学中多鼓励多引导,充分利用課堂四十五分钟对症下药,尽最大的可能做到让所有学生都不浪费这短短一周一节课的时间。笔者认为这样情况复杂的学情非常适合引入微课的教学方式,以达到提高学习效率和教学效率的目的。

微课参与进课堂有他自身自带的各种优势,例如:一、能够突出学生的教与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二、提高了小组学习和探究学习的课堂教学模式的使用频率和效率。三、微课内容短小精悍,能够浓缩教学内容的精华,即教学重点难点。四、微课内容贴近实际,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五、教师能够及时评价课堂和评价学习,为课堂教学的内容和难度调整提供即时数据和科学依据。

那在实际操作中我们又应该怎么做呢?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有了这样的具体操作构想:

一、积累资源,构建微课资源库

高中信息技术课的内容和深度受学习时间的限制,所以夯实基础,带领学生入门才是教学的重点,所以,基于这两个原则,我们有了建立微课资源库的设想。

在构建微课教学资源库时,我们的指导思想应面向教学,面向学生,结合信息技术教学的特点,实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有机结合,为学生营造自主、协作、探究式的学习环境。

教学资源库的内容,应依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包括必修模块和选修模块,把微课资源库与生活情境、基础知识、技能操作等结合起来并加以分类,以便为教师提供丰富的素材资源。例如,必修模块就可以分为word,excel,frontpage,和信息的获取部分。在构建微课资源库时,教师应结合高一高二年级的教学目标,分层次设置相应的标准,以便教学资源库能够为各年级教学工作提供更丰富的资源和更灵活的组织形式。

例如,高一年级在讲授《文本信息的结构化和形象化》一课时,对文本信息的结构化的讲授就可以将项目符号,编号等基础操作制作成短视频,作为必须掌握的教学内容。在这节课中,格式刷的单个使用和重复使用也可以使用屏幕录像软件制作成微课提供给信息素养比较高学有余力的同学。而高二年级在复习迎接学业水平测试的时候对于文本的这一部分知识就应该以典型试题讲解为微课制作的主要内容。

资料库的文件形式不拘泥于某一种文件格式,我们可以充分利用网络上的视频,以学生们熟悉的生活场景入手,引入课题。也可以是操作步骤的屏幕截屏,或者是ppt课件打包的exe文件,他们都以以短小精炼为基本原则。

二、充分利用网数字化学习平台,实现自主学习

随着数字化校园的不断推进,校园网已经普及各个中学,网络学习平台的引进也是重要的一个信息化校园的一个重要标志。既然引入了网络学习平台,那么我们就要充分利用起来。不管是何种品牌的学习平台,其功能基本是差不多的,既能整合各种教师准备的教学素材,又能对学生的课堂学习和课后作业进行指导。而信息技术课堂又有其资源优势:机房和网络。教师可以事先将微课程上传到网络上,学生不管课上还是课后,只要有疑惑都能利用网络上的微课进行自主学习。学生可以结合微课教学资源进行预习和复习,教师负责组织练习、检测与答疑和教学评价。

资源库中微课资源的内容可以根据作用分成四种:一是课堂导入型,二是课堂指导型,三是评价强化型,四是提炼归纳型。

课堂导入性的微课主要使用在新授课的课程导入环节。教师需要创设良好的课堂情境,收集学生熟悉的生活素材,进行加工处理,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获得满意的导入效果。这一类的微课一般以视频形式呈现教师收集的素材,播放时间不宜过长,如果给学生冗杂的第一印象导致他们抓不住教师需要传递的教学思想,就会影响课堂导入效果。

课堂指导型的微课一般以讲练形式展现,需保持在10分钟以内,利用微课这一新型的教学手段,在此过程中,教师需注重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其使用的视频课件,可从资源库中选取,也可结合课堂安排进行录制。课件可由教师讲解,也可利用广播软件发送到学生机由学生自主学习。如果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教师应加以指导,并记录学生常见的问题,在网络学习平台上进行系统讲解。

如在教授文本信息的结构化工具栏里的几个常用按钮时,教师可利用微课程视频,展示结构化操作项目符合和编号等按钮的基本操作。微课程视频播放结束后,教师还可以通过网络课堂软件,演示排版效果,然后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进行文章排版。对于学有余力的同学,教师也可以事先录制好格式刷的两种基本用法,供学习能力强的孩子自主学习。

评价强化型的微课是整节课中展现学生主体地位的关键过程,学生通过情景教学与自主化学习,对教学过程与内容产生疑惑。此时,教师可将时间交予学生,让他们自主表达自我观点,学生可以向教师或其他同学提问。这个时间段,小组协作学习的教学形式使用最为频繁,这样有助于学生之间互相促进,提高教学实效性。例如在讲授《IP地址的基本知识》时,教师就可以根据前面的知识点录制一段课堂小练的微课,提供给学生或者上传到学习平台。

提炼与归纳阶段是教学的最后一个阶段。每一节课的结束时教师都会有一个总结的过程,这一过程的微课针对课程教学过程进行评价,强调本节课的教学难点和重点,总结与评价教学过程,升华整个教学过程。所以,做好完善每节课的小结微课资源也是微课资源库的一个重要内容,还能体现出教师的主导地位。

实践显示,微课程在中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运用,既符合其基础性课程的特质,又能够照顾到学生学习水平不统一的实际情况。笔者抛砖引玉,希望我们所有一线信息技术教师能够在各种主科课程都努力奋斗的高中教学阶段不断探索,找到一条适合学情又符合教育规律的教学道路。

猜你喜欢
资源库微课信息技术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巧学信息技术课程
浅谈初中信息技术项目式学习教改实践
幼儿园课程资源库建设之浅见
微课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与反思
巧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效率
微课在初中英语课后作业中的应用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高职高专护理教学资源库建设浅谈
构建可持续化高等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的若干思考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