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转”词语“万花筒”

2018-08-27 03:18陈元元
新课程·小学 2018年5期
关键词:玩转词语教学农村小学

陈元元

摘 要:词语教学在语言表达的训练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发现,好好揣摩文中的词语,充分发掘词语的教学意义——以“词”解“词”、以“词”串“文”、以“词”促“读”,可以让农村小学语文课堂焕发出不一样的光彩。

关键词:农村小学;语文课堂;词语教学

常言道:“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词语教学在语言表达的训练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对词语教学的目标是这样描述的: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文中词语的意思,理解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恰当意义,辨析词语的感情色彩,体会其表达效果。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我们也常常致力于用多种方式引导孩子理解词语意思,体会其中的情感。可农村的孩子基础比较薄弱,阅读量较少,在每学习一篇新课文时,连“读通顺”都是件奢侈的事情,更别提主动预习理解词义了。所以,在农村的语文课堂中,词语教学的意义显得更为重要。怎样才能让我们的教学词语更扎实、更有效,为孩子建立读文悟性做好铺垫呢?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发现,好好揣摩文中的词语,充分发掘词语的教学作用,可以让农村语文课堂焕发出不一样的光彩。

一、以“词”解“词”,习得方法

有些词语的构成方式相似,在理解上也有相同的规律可循。这种情况下,在教学其中的一个词语时,可以抓住关键字,小结理解词语的方法后,再自主理解同类型的词语,为孩子的自读自悟搭桥铺路。

【案例1】《小草和大树》片段

20岁的夏洛蒂怀着惴惴不安的心情,把自己认为最好的几首诗,寄给当时大名鼎鼎的桂冠诗人罗伯特·骚塞,希望能得到她所崇敬的文学前辈的指点、提携。

师:此时,她心里是怎么想的?

生:她很担心,怕诗写得不好。

生:她心里七上八下的,对文学前辈的指点很紧张。

师:哪个词可以看出她的这种心情呢?(交流后出示“惴惴不安”)

师:“不安”的意思是?

生:心不安定,心不平静。

师:为什么不平静呢?

生:因为害怕、因为紧张。

师:想想“不安”的心情,猜猜看,“惴惴”是什么样子呢?

生:应该是心中很紧张的样子。

生:应该是很担心的样子。

……

师:是呀,“惴惴不安”就是形容害怕、担心、心不平静。瞧。我们在理解这个词的时候,抓住了后面的“不安”,想到了“惴惴”的样子,就能把整个词的意思把握住了。这种类型的词还有很多,你能抓住后面“字”的意思来想一想整个词的意思吗?(出示词语“嗷嗷待哺 孜孜不倦”)

生:“孜孜不倦”就是一直忙碌不知疲倦的样子。

生:“嗷嗷待哺”就是张大嘴巴一边叫一边等着吃的样子。

师:“惴惴不安 嗷嗷待哺 孜孜不倦”都是形容……的样子。那猜猜看“寥寥无几”呢?

生:我猜是很少的样子。

师:它的意思的确是少,少到什么程度呢?只有几个!所以这个词是形容程度的。

(出示:大名鼎鼎)这又是形容什么程度呢?

生:形容名气非常大。

(分两排出示“惴惴不安、嗷嗷待哺、孜孜不倦”

“寥寥无几、大名鼎鼎”)

师:这些词语中包含着叠词,是“形容……的样子”或“形容……的程度”。

接下来你能根据这种解词方法来理解这些同类型的词吗?

(出示词语:喋喋不休、神采奕奕、虎视眈眈、人才济济、千里迢迢)

生:……

像这样以“词”解“词”的例子还有很多,比如学了“不以为然”,理解“然”是“……的样子”以后,可以让孩子自主理解“大义凛然、毛骨悚然、处之泰然”等词语;学了“人流如潮”,理解“如”的意思是“好像”之后,可以让孩子自主理解“骨瘦如柴、度日如年、日月如梭、恩重如山”等词语……农村的孩子词语积累量少,大部分的词汇都是在课堂中习得。如果我们在课堂中采用这种方法,将有助于孩子拓展积累,为品文和写作打好基础。

二、以“词”串“文”,理清文脉

在低年级的语文教学中,很多课文后面明确提出“复述”的要求。农村的孩子阅读量少,语言的组织表达能力不强,如果让孩子用自己的话简单说一说故事的内容,通常是從头到尾按课文内容复述一遍。这时候,词语对于把握课文内容的引导作用更加明显有效。在提供关键词的基础上,教师稍加指导,孩子们就能说出文章的大概内容,可以大大提高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

【案例2】《蚂蚁和蝈蝈》片段

师:在寒冷的冬天,发生了什么事情呢?谁来读读冬天的故事?

师:(学生读完后,出示词语:躲在洞里又冷又饿)谁来读好这两个词?

师:谁能用这两个词简单说一说冬天的故事呢?

生:冬天到了,蚂蚁躺在装满粮食的洞里过冬,蝈蝈又冷又饿。

师:故事很完整,其实还可以更简单。加上时间和名字,用上这两个字就可以了。

生:冬天,蚂蚁躲洞里,蝈蝈又冷又饿。

师:多么简单呀,一听就明白了。为什么会这个样子呢?故事还得从夏天说起呢。一起去文中看看夏天它们各自做了些什么吧!

生:夏天蚂蚁忙着搬粮食,它们忙得满头大汗。蝈蝈在树下唱歌睡觉,自由自在。

师:这里我又发现了写蚂蚁和蝈蝈的两个词语。

(板书:满头大汗 自由自在)

谁能像刚才一样加上时间和名字,简单说一说故事内容?

生:夏天,蚂蚁满头大汗地搬粮食,蝈蝈自由自在地玩。

师:原来,它们在夏天做的事情不同,冬天过的生活也不一样。

(引导看板书:夏天 满头大汗 自由自在

冬天 躲在洞里 又冷又饿)

谁来按时间顺序说一说故事的内容?

生:夏天,蚂蚁满头大汗地搬粮食,蝈蝈自由自在地玩。

冬天,蚂蚁躲洞里,蝈蝈又冷又饿。

师:谁来分别说说蚂蚁和蝈蝈经历的事情。

像这样:蚂蚁夏天干什么,冬天怎么样。

生:蚂蚁夏天满头大汗搬粮食,冬天躲在洞里吃粮食。

蝈蝈夏天自由自在地玩,冬天又冷又饿。

师:我们用这四个词语,加上了时间和名字,就轻轻松松把故事讲明白了。

到了第二学段,课标中要求孩子“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第三学段,课标又要求“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能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欢、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这既要求孩子具备一定的概括能力,又要求学生能从整体上把握课文内容。此时,“词”就可以成为概括课文内容的“扶手”。

教学《麋鹿》一课时,在孩子初读全文后,出示这四组词语:

气候温和 林草茂盛

哺乳动物 枝尖向后 蹄子宽大

站立 跋涉 潜游 觅食

销声匿迹 惨遭厄运 漂泊不定 颠沛流离

在孩子读准词语的基础上,教师可以引导孩子去发现这四组词语分别写了麋鹿的生长环境、麋鹿的样子、麋鹿的活动、麋鹿的经历,相机板书“环境、样子、活动、经历”,指导孩子从整体上把握课文的内容。

当然,并不是课文中所有的词语都能信手拈来让学生练习概括,这需要教师在精心解读教材的基础上精确地选择。低年级的课堂中,“串文”作用的词不能出示太多,一来不利于孩子的理解,二来不利于复述的简练。高年级的课堂中,可以用词组的形式,将“内容”与“词语”有序地整合,达到“在读通的基础上梳理文脉”的要求。只有把这些关键性的词语放大呈现在学生的面前,它们才能变成闪烁的金子,为学生所用。[1]

三、以“词”促“读”,丰满形象

既然“词不离句,句不离篇”,词语教学终究还是要回到文章中去。所以教师还应充分挖掘词语中潜藏的情感力量,让孩子们在读词之后能更好地投入文中。

叙事文《卢沟桥烽火》中的四字词语很多,如:全副武装、偷偷摸来、气势汹汹、严词拒绝、同仇敌忾、奋起还击、恼羞成怒、人仰马翻、哭爹喊娘、狼狈而逃、英勇顽强,教学时教师可以将这些词打乱出示,先让孩子们在自主理解的过程中找出表示“敌军”和“我军”的分别是哪些,再分别出示重整后的词语:

【我军】言辞拒绝 同仇敌忾 奋起还击 英勇顽强

【敌军】全副武装 偷偷摸来 气势汹汹

恼羞成怒 人仰马翻 哭爹喊娘 狼狈而逃

这时,教师可以用“读着这些词语,你仿佛看到了什么?”的问题,启发学生想象词语所描绘的那一幅幅画面,去感悟词语里的感情色彩。我军是“英勇无畏、视死如归、奋力拼搏”的,敌军是“偷偷摸摸、不怀好意、令人痛恨”的,有了“褒义词”和“贬义词”的情感铺垫,在朗读时孩子自然就能将感情投入进去,对我军发自内心地赞美钦佩,对敌军深恶痛绝。

散文《美丽的南沙群岛》中,与“矿产资源”有关的词语有“蕴藏资源、贮存动力、曾母暗沙、石油储量、享有美誉”,描写景色迷人的词语有“翡翠蓝玉、蔚为壮观、心旷神怡、清澈明亮、碧波浩渺”,这几个词中难读的生字较多,学生容易读错,教学时可以分类出示,在指导读准字音的同时,先读出詞语的情感色彩,再带入到课文的语段中去。这样不仅扫清了阅读障碍,还能使学生更深刻地感受南沙群岛是“一个巨大的蓝色宝库”“一个迷人的世界”。

词语有极强的表现力和生命力,准确把握词语的意思能够加深对文章的理解。进入词语的意境能够使文字在学生的头脑中生动起来。扣住词语展开阅读教学,将研读与品析文本的着眼点放在词语之上,借助于词语帮助学生对文本内容进行整体感知与深入解读,是阅读教学的一种有效策略。教学中,教师应以词为“矛”,突破重点,提升感悟。[2]

词语像学习语文的一把钥匙,握住了这把钥匙,就可以走进文字的大门,进入无限广阔的语言空间。词语教学有无穷的魅力,引导学生学会解释词语,发现词语构成的规律,有意识地积累词语、运用词语,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将不断探索,不断反思,用这把钥匙引领学生走进更瑰丽的语文世界。

参考文献:

[1]陈央璐.利用关键词语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J].教学与管理(小学版),2014(5).

[2]梅红.以词语促进阅读感悟的实践点滴[J].小学教学参考,2015(25).

编辑 郭小琴

猜你喜欢
玩转词语教学农村小学
关于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