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痰治法探析

2018-08-28 08:53张延丞
中国医学创新 2018年15期
关键词:辨证临床治疗

张延丞

【摘要】 中医自古就有“百病皆由痰作祟”之说。如元·朱丹溪云:“百病多兼有痰”。明·张介宾说“痰生百病,百病多兼有痰”;明·李时珍在《濒湖脉学》中指出:“痰为百病之源”。痰之成因十分复杂,不仅有脾胃水湿的缘故,亦有其他因素在其中。火热亦是发痰主要成因之一。所以研究如何除痰对治疗某些因热痰而引起的疾病具有极高的指导意義。

【关键词】 痰; 热痰; 辨证; 临床治疗

【Abstract】 Chinese ancient said “all kinds of diseases caused by sputum”.As Yuan Zhu Danxi said:“many diseases have phlegm”.Ming Zhang Jiebin said:“phlegm generating diseases, diseases and sputum”.Ming Li Shizhen pointed out that:“phlegm is the source of all diseases”.The cause of phlegm is very complicated,not only for the spleen and stomach,but also for other factors.Heat is also one of the main causes of phlegm.Therefore,research on how to remove phlegm is of great guiding significance in the treatment of some diseases caused by hot sputum.

【Key words】 Phlegm; Heat phlegm; Dialectic; Clinical treatment

First-authors address:Guangxi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Nanning 530001,China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8.15.041

古人论及对痰的治疗,大多跟脾胃直接关联。如《诸病源候论·虚劳痰饮候》指出:“劳伤之人,大多脾胃虚弱,水谷不得生化,故为痰饮”。丹溪老人治痰时也以脾胃为本,他在《丹溪心法》中提出去湿燥脾土的治本办法。明代医家张景岳指出脾为痰的生化之所。他在《景岳全书·杂证谟》云:“脾主湿,湿动则为痰;肾主水,水泛亦有痰。故痰之化,无不在脾;而痰之本,无不在肾。”故又有“脾乃生痰之本”的说法[1]。从古承今,现代中医在面对痰饮的质量时主要以调理脾胃为主。痰之成因复杂多变,不仅有脾胃水湿的缘故,亦有其他因素在其中[1]。火热亦是发痰主要成因之一。如赵献可在《肾经·痰》中云:“痰者病名也,非水泛为痰,即水沸为痰,但当分有火无火之异”[2]。故研究火热生痰治法治则,可完善对此方面的补充和延伸研究,对临床上治痰的辨证分析提供扩展思路和方法[3]。本文将解释痰的概念,痰的致病性,历代医家在因火热生痰方面的论述,因火热生痰的成因,分型以及各个证型的治则治法和现代研究进展。

1 痰的概念

《中医基础理论》指出“痰饮是经过人体水液代谢障碍所形成的一种病理产物,一般称比较稠浊者为痰,清稀者称为饮”,认为“痰可以分为有形之痰和无形之痰。有形之痰,指通过肉眼观察到,咳之则可闻其声,或接触有感觉的痰。无形之痰的概念是指具有特征但是没有观察到实质的痰,但能运用治痰的方法进行有效的治疗,故能推测其病因为痰”[2]。同时又指出“痰是疾病过程中产生的病理产物,其形成后又可以影响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运作,并加重病理变化,从而引发其他病变”[2]。由上可知痰是源自人体内水液代谢障碍条件下所产生一种黏稠的物质,具有广泛的致病特征。《中医内科学》指出“痰无处不到,症状多端”[4],并将因痰而产生的疾病归纳为痰证[5]。

2 痰的致病性

“痰饮一旦在人体内产生,可流窜至全身各处,无所不及,外自经络、肌肤,内可至五脏六腑,从而产生各种不同的病变”[6],认为痰的致病特点体现在“阻滞气血运行”“易于蒙蔽心神”“致病广泛,变幻多端”等四个方面[7]。

“阻滞气血运行”:痰阻塞肺气的输布运行,使气机受阻,从而引起咳嗽、哮喘等疾患;若肝之气机受到阻塞二瘀滞,则会致情志疾病;或内阻胆道,则胆汁外溢,发为黄疸[8]。若犯于脾胃,阻塞中焦,发为痞病,致呕吐、噎隔;若与淤互结,阻滞气血流通,则气血运行不流通且局部伴有疼痛感。若犯于局部的皮肤,则会在局部皮下结为肿块火囊肿,按之隐隐作痛。若犯于关节,可致痹痛。阻于胞宫则会导致经闭、不孕[9]。“蒙蔽心神”体现为:痰可内蕴化火,蒙蔽心包,导致心神不宁、心悸、癫狂、不寐等症状[10]。“致病广泛,变幻多端”:痰饮的致病特点为游走不固定且范围广,上可蒙蔽神明诸窍而导致头晕头痛;下可致使下肢水肿;外可致皮肤结节;内可导致脏腑功能失常。如明·李时珍在《濒湖脉学》中指出:“痰生百病食生灾”[11]。

3 历代医家因火热生痰的论述

“中医学治疗痰病的理论渊源和临床实践经验,始于秦汉,发展于晋唐,兴盛于明清,近现代承上启下,取得了显著的进步”[12]。细细考之,可以发现在痰病学2 000余年的发展过程中产生了许多因火生痰的论述。如汉代《伤寒论》中记载的表证因误下产生的“陷胸证”就属于热痰的范围。魏晋时期《名医别录》中记载了诸多治疗热痰的药物,其中列举的大多沿用至今,如柴胡“主除诸痰热结实”,黄芩“主治痰热”,淡竹叶“主治胸中痰热”,松萝“主治痰热”,半夏“主消散心腹胸中痰热”等。隋朝巢氏等著的《诸病源候论》为痰病理论的奠基之作,巢氏等人广纳众家之长,总结了仲景师及先贤理论,并将其分门归类,尤其是提出单列“热痰候”这一分类[13]。《诸病源候论》中写道:“热痰者,谓上焦生热,热气与痰水相搏,聚而不散,故令身体虚热,头面吸吸而热,故云热痰也”,首次指出热痰的成因。金·刘完素认为火热是热痰产生的原因,曰“凡痰、涎、唾稠浊者,火热极甚,销铄致之然也”。又说:“湿病本不自生,因于火热怫郁,水液停滞而生水湿也”[14]。丹溪翁将气机受阻之痰归纳为郁痰,并指出:“气郁则火逆上,熬炼津液则生痰”。明代时期对于因火热生痰的理论发展更胜于前,出现了两本专论“痰火”的书,《痰火颛门》和《痰火点雪》。医家梁学孟认为十二经有病,大多源自火热,基于自己的实践经验,写出了《痰火颛门》。龚居中在《痰火点雪》中论述了痰火治病的机制,认为水亏火盛是产生痰饮的主要原因,并提出清虚火来根治痰饮方法。明·秦景明《症因脉治·痰症论》亦有热痰症状,治法以及方药的记载。赵献可在《肾经·痰》中写道:“痰者病名也,非水泛为痰,即水沸为痰”。李时珍云:“今人痰病,火病十居其七”。清·叶天士提出的“痰因气滞热郁”理论。清·王孟英的:“气不运则热郁生痰”理论[15]。以上的诸多学说都为后世医家探究因火热生痰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4 火热生痰的机制及表现

何谓因火生痰?火无论虚、实,性热也,善灼津液,炼液为痰。细细考之可得,有外感,气机不畅,食积,脏腑阴虚四大方面。下面详细论述。

4.1 外感火热生痰 外感六淫中唯燥、暑、火三邪皆具有火热之性。但暑性湿、热俱全,湿亦可生痰,兩者交杂致病,难分彼此,本文不论湿,故暑邪不谈。综上外感火热生痰主要因外感燥邪及火邪[16]。

外感燥邪:燥为秋季之主气,易伤津液。《素问·阴阳印象大论》说:“燥胜则干”。燥邪最易伤肺。肺喜清润而恶燥,主气司呼吸,外合皮毛,开窍于鼻,故燥邪多从口鼻而入,损伤肺津,津液燥干成痰。《症因脉治》有言:“燥痰之因或亢阳行役,时逢火令当政,此外感燥痰作矣”[17]。因燥性热而干涩,故发热口渴,咳多痰少色白,或咯出如米粘状痰,舌红,苔不润,脉必数。《症因脉治》有言,“燥痰之脉,脉必洪数。左脉洪数,燥伤肝胆;右脉洪数,燥伤肺胃”。外感火邪:火邪又名热邪,与热邪异名同类,皆为阳邪。《素问·五运行大论》云:“其在天为热,在地为火”。胃居中脘,为蕴热之乡。外感温热之邪,必由肺及胃。温热久留,化为火邪,体内水饮与津液,熬炼成痰,其痰色黄[18]。因火痰上升,故口唇面赤心烦,因为外感火证,故舌苔红,脉浮。

4.2 气机不畅化火生痰 气机不畅生痰,乃因气机不运,瘀滞发热,故而生痰。如宋朝《济生方》中强调“气顺则津液流通,绝无痰饮之患”[19],在治疗上提出“不若顺气为先”,就是在强调气机不畅进而会导致津液流通不畅,故而化为痰饮。丹溪翁将气机不顺生之痰归纳为郁痰一类,并指出:“气郁则火逆上,熬炼津液生痰”。清·王孟英的:“气不运则热郁生痰”理论。以上先贤看法都指出气机不运可化热生痰。故此乃气机不顺畅导致火热瘀滞而产生痰饮[20]。气机不畅化火生痰的症候特点为:心烦,暴怒,身热,面赤,脘腹闷胀,胸胁痛,情志波动或有加剧,脉弦沉滑。

4.3 脏腑阴虚化火生痰 脏腑阴液亏虚,虚阳上亢,化热变火,熏灼津液,进而发痰。若劳伤肺阴,阴虚化热,炼液为痰。正如宋·庞安常曰:“有阴水虚,阴火上升,肺受火侮,不得清肃下行,由是津液凝浊,生痰不生血”。因燥性干涩,故发热口渴,唇焦咽干鼻燥,咳多痰少色白,或涩而难出,舌红苔不润,阴虚肺热,脉细数[21]。

若劳伤肾阴,则导致阳火上亢,上薰肺脏而生痰。如明·赵养葵在《肾经·痰》中曰:“痰者病名也,肾经真阴虚,不能制伏其火,水得火而沸腾成痰,是有火也,此不治痰之标而治痰之本也”。《症因脉治》中所云:“色欲过度,真水枯竭,则燥痰之症作矣”。肾阴亏虚,阴虚生热面赤,夜寐则不安,大便燥结,小便短赤,舌红绛,苔黄腻燥,脉细数而沉,此类痰黄而黏涩[22]。

5 火热之痰的治法治则

古语有云:“热痰则清之”,但中医治法讲究辨证论治,因症而治病,虽本文所述皆为因热成痰,但成因、症状不尽相同,所以治法亦不同。古人认为,痰证之治,应追本求源,而不应见痰治痰。如明·李中梓云:“见痰休治痰”,《景岳全书》中写道:“善治痰者,唯能使之不生,方是补天之手。”又曰:“治痰当知求本,则不发汗,有热莫攻热;故追本溯源、标本兼治是治疗痰病的首要原则。明朝秦景明在研究诸先贤之法理后,结合自身临床,总结出治痰之法[8]。在其著作《症因脉治》中写道:“湿痰生于脾胃,宜实脾燥湿;燥痰生于肺,随气升降,宜顺气,然气升属火,顺气莫先于清火,导引次及。故湿痰则燥之,热痰则清之。下面简述各个分型的治则治法。

5.1 外感火热 外感火邪:用清热化痰之法。古人谓“热痰乃痰因火盛也,气有余便是火,火降痰自停”。故临床上又常施以降火顺气的方法化痰,根据热痰所处部位不同来进行施治。代表方剂:桑菊饮。若热乘于有痰之邪,扰乱心神,则应用清心化痰之法,如安宫牛黄丸。若乘于肝,则清肝化痰。若痰热壅塞心包,治宜清热解毒,豁痰开窍[23]。

外感燥邪:秋燥犯肺,而致干咳少痰,治宜清热润燥,降火化痰。温燥宜清热宣肺,润肺化痰,《症因脉治》云:“燥痰之治,宜清热润燥,降火化痰,治以竹叶石膏汤、二母石膏汤为佳”。

5.2 气机不畅化火生痰 因气机不畅生痰,法当除热开郁。如《症因脉治》:“郁痰之治,寒郁辛散,香芎二陈汤。热郁清解,栀连二陈汤。肺经郁痰,节斋化痰丸”[24]。气、火、痰三者夹杂上扰清窍,应用黄连温胆汤加减治疗。

5.3 食积化火痰 《景岳全书》指出:“痰在肠胃间者,可下而愈。”故用下法治疗饮食停滞肠胃之痰。若正气充足,仅有痰滞,则属痰结实证,必须用攻法。若饮食伤胃,则应攻补兼施[25]。又因为痰为热痰,故用泻火逐痰之法。总之,应用泻火逐痰之法,再察体内正气之强弱、病位之深浅,合理使用伐逐之品,果断用药,从根源上解决痰饮的产生,否则会延误病机。

5.4 脏腑阴虚化火生痰 脏腑阴液受损,不能治阳,阳亢于上,熏蒸上焦,炼液为痰,从治法方面应以清热养阴为主,略加化痰药即可,肺阴虚,此类应以滋养肺阴为主,方选百合固金汤加减。肾阴虚,此类真阴亏虚,虚火炼液,水沸为痰,故当滋补肾阴为主,以左归丸加减。

综上可以看出中医在治疗火痰方面有极大的理论基础及优势,所以通过中医治法研究火痰,总结其规律,对治疗一些因火痰引起的疾病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6 现代研究进展

虽然当代中医相比西方医学发展速度较为缓慢,但是中医治痰两千余年,理论丰厚程度可想而知,法理众多。当世之人遵从古法,并结合现代先进的实验仪器和充分运用统计学方法,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如杨会敏等[4]在研究“中医热痰证与痰液中细胞学及微生物学的关系”课题时从分子生物学的角度上解释了热痰症中微生物的具体表现。陈克明[8]研究发现,在临床上治疗急性淋巴结炎时,如能对症采取中医治疗风热痰的方法,如内服用牛蒡解肌汤并结合外用涂抹降火药膏的治疗效果要明显优于单纯使用抗生素。再如董健勇通过临床实践,发现运用十味龙胆花颗粒治疗46位临床表现为中医热痰证的急性气管炎及慢性支气管炎急性患者进行临床观察治疗,取得显著无副作用的疗效。诸如此类例子还有许多,通过以上所述,不难发现中医治疗热痰及热痰所引起的疾病具有重大优势。

综上所述,痰可广泛致病,中医学在此方面有丰富的理论基础,但今人少论述火热生痰。所以探讨火热生痰的机制及相应的治法治则可以丰富、系统、完善中医学在此方面的内容,对临床治疗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田德禄.中医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8,30-31.

[2]孙广仁,郑洪新.中医基础理论[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2:220-223.

[3]潘桂娟,柳亚平.先秦两汉至隋唐中医诊治痰病的学术思想研讨[J].中华中医药杂志,2009,24(1):68.

[4]杨会敏,陶庆春,宋妍,等.中医寒痰证、热痰证与痰液中细胞学及微生物学变化的初探[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33(11):762-765.

[5]陳克明.外疡风热痰扯治的初步体会[J].江苏中医,1963,11:21-23.

[6]吴焕林,吕渭辉,潘桂娟,等.中医痰证诊断标准[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36(7):776-780.

[7]靳汝辉,黄子慧,傅良杰.中药内服外用治疗风热痰毒证坏死性淋巴结炎[J].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2016,22(3):288-289.

[8]谷慧敏,谷炜玮.对中医痰病理论的研究[J].当代医药论丛,2014,12(14):35-36.

[9]滕晶.中医“痰脉”探析[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4,21(8):107-108.

[10]曹玉雪,董竞成,杜懿杰,等.支气管哮喘“寒痰”与“热痰”证型微观辨证指标及其炎症特点[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30(8):828-832.

[11]曹玉雪.支气管哮喘中医”寒痰”、”热痰”证型的微观辨证指标研究[A].中国中西医结合呼吸病专业委员会.第十次全国中西医结合防治呼吸系统疾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中国中西医结合呼吸病专业委员会,2009:5.

[12]张剑飞,盛正和,刘毅斌.中医痰湿证的研究进展[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11(10):67-68.

[13]潘桂娟.论中医“痰病”的预防与治疗[J].中华中医药杂志,2009,24(10):1322-1324.

[14]潘桂娟.论中医“痰病”的临床特征[J].中华中医药杂志,2009,24(9):1183-1185.

[15]高翔.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经验总结[J].中华中医药杂志,2008,23(9):790-791.

[16]刘荣奎,王玉娟.肺科痰证辨析[J].山东中医杂志,2008,27(2):135-136.

[17]王琦,朱燕波,折笠秀树,等.中医痰湿体质相关影响因素的研究[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31(1):10-13.

[18]郑凯.论中医痰病学说对临床的指导意义[J].天津中医学院学报,2004,23(1):10-11.

[19]彭景星.《王氏医案》热痰治法初探[J].辽宁中医杂志,1988(3):4-6,31.

[20]程式.王孟英热痰治肺探析[J].北京中医,1986(6):14-15.

[21]任达然.温热病治验二则[J].北京中医,1984(3):53-54.

[22]朱曾柏.论中医痰病学说[J].辽宁中医杂志,1980(4):5-7.

[23]张颖,李廷谦,王刚,等.痰热清注射液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痰热阻肺证)的随机对照试验[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03,4(5):301-305,336.

[24]沈惠凤.十味龙胆花颗粒治疗热痰证临床观察报告[J].黑龙江中医药,2003,4:7-8.

[25]王明明.江育仁教授从热痰风论治乙脑经验[J].中国中医急症,2008,8(4):169-170.

猜你喜欢
辨证临床治疗
张琦教授临证思维探析
文渊阁《四库全书》明人别集卷首提要辨证
中医治疗Meige综合征的临床研究综述
小儿腹股沟疝的临床治疗进展述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