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晚期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对肝功能的影响

2018-08-31 11:19张黎
医学信息 2018年9期
关键词:原发性肝癌临床疗效肝功能

张黎

摘 要:目的 探討中晚期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对肝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11月~2017年10月我院收治的46例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均接受肝癌介入治疗,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肝脏功能变化。结果 46例患者介入治疗1次后完全缓解14例,治疗2次后完全缓解27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6例患者行介入治疗后,肝脏谷丙转氨酶(ALT)、甲胎蛋白(AFP)和总胆红素(TBIL)水平低于治疗前,白蛋白水平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肝癌介入手术可有效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关键词:原发性肝癌;肝癌介入治疗术;临床疗效;肝功能

中图分类号:R735.7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6-1959.2018.09.006

文章编号:1006-1959(2018)09-0020-03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interventional treatment of primary liver cancer in middle and late stage and its effect on liver function.Methods A total of 46 patients with advanced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who were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November 2015 to October 2017 were selected as the study subjects.All patients received interventional treatment of liver cancer.The therapeutic effect and changes of liver function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were observed.Results Complete remission was achieved in 14 patients after interventional therapy for one time in 46 patients and complete remission in 27 patients after two treatment visits,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after interventional treatment in 46 patients,liver 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alpha-fetoprotein(AFP)and total bilirubin(TBIL)levels were lower than before treatment,albumin levels before treatment,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Conclusion Liver cancer interventional treatment can effectively treat advanced primary liver cancer.It is worth further promotion and application in clinical practice.

Key words:Primary liver cancer;Liver cancer interventional therapy;Clinical efficacy;Liver function

原发性肝癌(primary liver cancer)在临床上具有较高发病率,其发病十分隐匿,同时病情发展速度较快,可对肝脏产生较大危害,使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降低。肝癌患者在病情得到确诊时,通常已经发展为肝癌中晚期,此时患者肝脏细胞正常功能受到严重影响,极易发生变性和死亡,同时会引发纤维组织增生的出现,使患者的肝脏所具备的消化吸收功能受到影响,导致病变肝脏内积累大量的需排除的物质,由此使得中晚期肝癌的治疗难度明显增加[1]。目前临床上在对原发性肝癌进行非外科手术治疗时,所采取的主要方法为肝癌介入术。但相关文献报道指出,肝癌介入术的应用会使肝脏所具备的正常功能受到影响,由此使肝脏功能受到损害[2]。本次研究选取2015年11月~2017年10月我院收治的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46例为研究对象,探讨中晚期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对肝功能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1月~2017年10月桂林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46例,本研究经医院伦理会批准。纳入标准:①符合原发性肝癌临床诊断标准[3],同时不存在其他恶性肿瘤;②精神无异常情况,配合度良好;③入组前2个月未开展肝癌针对性治疗;④预计生存期超过4个月;⑤肝脏Child分级为A级。排除标准:①存在除肝癌外的其他肿瘤疾病;②精神异常者;③肝脏内静脉或动脉血管被阻塞,病灶发生肝脏外转移;④原发性胆管细胞癌患者。其中男性31例,女性15例,年龄33~79岁,平均年龄(56.20±5.11)岁;8例患者伴有腹水症状,23例患者伴有门静脉高压症状。患者Child评分为5~6分,平均评分(5.21±0.40)分;ECOG评分为0~4分,平均评分(2.12±0.51)分;肿瘤直径3~12 mm,平均直径(6.40±2.41)mm;病灶数量3~8个,平均数量(5.41±1.70)个;其中12例患者出现门脉侵犯,7例患者发生肝外转移。

1.2方法 全部患者均接受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患者选取仰卧位,对手术穿刺部位开展常规的消毒铺巾,为患者开展局部麻醉后,选用经过改良的Seldinger技术为患者开展穿刺,穿刺部位选取右股动脉,将5F导管鞘进行植入,采用4.1F或5Fcook肝管,将其插入到患者机体的肝总动脉中进行造影,根据具体情况,为患者开展胃左动脉、肠系膜上动脉以及膈动脉造影,从而使患者肝脏肿瘤的体积、数量、位置、供血血管、是否存在肝静脉瘤栓、门静脉瘤栓、肝动-静脉瘘进行确定。以肿瘤供血动脉为首选血管,根据具体情况为其采用3F微导管,对化疗药物进行注入。采用10~20 mg表柔比星或0.25~0.5 g 5-FU,和超液化碘油进行混合,从而使患者机体的肿瘤靶血管得以栓塞,等到局部的小门静脉出现明显的显影,或是肝脏肿瘤的瘤体碘油紧密沉淀后则可停止栓塞,根据具体情况为患者采用明胶颗粒或是海绵条。完成介入治疗后,需为患者开展能量支持、保肝、水化以及止吐护胃等对症治疗。

1.3观察指标

1.3.1疗效判定 接受1次、2次介入治疗后的临床疗效,两次介入治疗的间隔时间通常为30 d,具体需根据患者的情况来进行确定。疗效判定标准[4]:①完全缓解:治疗后肝脏肿瘤病灶完全消失且未出现新发病灶;②部分缓解:治疗后肝脏肿瘤病灶直径减少50%;③稳定:治疗后肝脏肿瘤病灶直径减少不足50%或增大不足25%;④治疗后肝脏肿瘤病灶直径增大超过25%或出现新病灶。

1.3.2肝功能指标 肝癌TACE术开展前1 d和接受2次TACE术治疗后1 d测定患者谷丙转氨酶(ALT)、甲胎蛋白(AFP)和总胆红素(TBIL)水平,评价患者肝功能。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组间数据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临床疗效 46例患者治疗1次后完全缓解14例(30.43%),治療2次后完全缓解27例(58.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比较 46例患者治疗后的ALT、AFP和TBIL水平低于治疗前,白蛋白水平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讨论

原发性肝癌在临床上属常见病和多发病,原发性肝癌的发生会导致患者出现腹部胀气、体重减轻、肝脏部位疼痛、体温升高、乏力等临床症状。中晚期肝癌患者肝脏功能受到明显影响,使肝脏无法发挥其正常的生理功能,进而导致患者的机体健康受到严重影响[5,6]。肝癌介入术是临床治疗肝癌的常用手段之一,由于提供肝脏肿瘤血液循环的血管主要为肝动脉,在对肝动脉进行栓塞操作后,可使碘油滞留在肝脏肿瘤的病灶中,从而使得肝脏肿瘤血液流动受到阻碍,与此同时采用化疗药物进行治疗[7]。研究显示,肝癌介入治疗可有效扼杀肝脏病灶中未得到血液供应的部分组织,从而起到有效治疗肝癌的作用,但在目前的技术条件下,还无法做到肝癌的精准治疗,介入手术治疗的同时也会影响到病灶周围的正常组织[8]。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46例患者治疗1次后完全缓解14例,治疗2次后完全缓解27例,两次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肝癌介入治疗对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病情发展的控制效果理想。与此同时,介入术治疗后患者ALT、AFP和TBIL水平低于治疗前,白蛋白水平高于治疗前,提示肝癌介入术可有效改善肝癌患者的肝功能,与有关研究报道相符[9,10]。

综上所述,肝癌介入术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李焱,程朋.中晚期肝癌临床治疗进展[J].临床肝胆病杂志,2014,30(3):233-236.

[2]杨柏帅,施裕新,袁敏,等.TACE治疗既往有肝功能衰竭史肝癌患者七例[J].介入放射学杂志,2014,23(9):805-808.

[3]杨秉辉,任正刚.原发性肝癌诊断标准[J].中华肝脏病杂志,2000,8(3):135.

[4]杨树法,黄伍奎,王海林.肝动脉化疗栓塞联合射频消融术治疗30例原发性大肝癌的疗效评价[J].介入放射学杂志,2012,21(4):322-326.

[5]柯群刚,黄继超,刘细国,等.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中晚期肝癌对患者肝脏功能的影响[J].中华普外科手术学杂志(电子版),2015,12(5):33-35.

[6]康朔麟,饶智国,王志刚.以肝动脉化疗栓塞术为主综合治疗中晚期肝癌的研究进展[J].临床误诊误治,2014,27(4):107-110.

[7]冯超,赵剑波,陈勇,等.原发性肝癌切除术后预防性经肝动脉介入治疗: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和化疗灌注术比较[J].介入放射学杂志,2014,23(8):679-682.

[8]顾朋,黄伍奎,刘墨,等.海藻酸钠栓塞对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早期肝功能损伤及并发症的影响[J].中国实用医药,2017,12(1):14-16.

[9]皮儒先,伍强,徐小玲,等.肝癌介入治疗后调整肠道菌群对肝功能及内毒素的影响作用[J].实用肿瘤杂志,2014,29(5):454-456.

[10]王赫,周毅,刘玉荣.三种保肝药治疗中晚期肝癌介入化疗栓塞后肝损伤的疗效比较[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6,4(1):1-3.

收稿日期:2017-11-30;修回日期:2018-2-12

编辑/王海静

猜你喜欢
原发性肝癌临床疗效肝功能
肝功能报告单解读
三维适形半野轮照放疗技术治疗局部晚期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
消癌平片联合TACE术治疗老年原发性肝癌的疗效和生命质量的临床观察
枸橼酸咖啡因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临床分析
微创手术治疗胃溃疡42例临床分析
研究腹腔镜在早期卵巢癌分期手术中的临床应用
早期应用前列地尔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观察
TACE序贯3D—CRT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疗效及安全性观察
注射用头孢呋辛钠静脉滴注致肝功能损害1例
拉米夫定在乳腺癌化疗期间对肝功能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