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实践性假期作业的设计与实施

2018-09-01 03:27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 2018年8期
关键词:假期作业实践性作业

黄 荣

(北京师范大学厦门海沧附属学校,福建 厦门 361026)

地理是一门生活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学生假期生活丰富多彩,是引导他们在生活中学地理的良好时机。地理实践性假期作业是教师根据地理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学生假期的生活实际,以作业的形式布置的、可在假期开展的促进学生地理知识学习的实践活动。[1]科学地布置地理实践性假期作业,可以有效引导学生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关注生活中的地理现象和问题,鼓励他们在实践中积极发现、探索地理问题,既可以让学生的假期生活更加快乐充实,也可以提高他们的地理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相对于传统的假期作业,地理实践性假期作业以学生为主体开展实践活动,能体现学生学习的过程,自主建构地理知识。

一、地理实践性假期作业的设计原则及类型

(一)设计原则

实证研究发现,设计能够切实提高学生参与度和地理素养的地理实践性假期作业,应遵循以下原则。

1.层次性原则,即设计不同难度的作业。作业的设计在难度系数上要与学生现实发展水平相协调,控制在最近发展区之内。[2]由于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和地理知识水平的差异,统一的作业,对学优生来说可能难度过低,丧失完成作业的意义,对学困生来说则难度过高,失去完成作业的积极性。这就要求地理教师在设计地理假期作业时要体现层次性,让学优生和学困生都能选择适合自己的作业,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学习需求,最大限度地促进每个学生的潜在能力的发展,从而达到新的发展水平。

2.自主性原则,即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等自主选择完成某项作业。多元智能理论强调,人的智能是多元的,且每种智能能同等重要,每一位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智能组合,即每种智能在每位学生个人智能总和中所占的比例不同。所以学生的兴趣爱好、智能优势和弱势存在差异。在设计假期地理作业的实践中,要面向全体学生,注意对学生个人兴趣的培养,设计形式多样化、内容开放性、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多种主题的假期作业,供学生自主选择。[3]学生可以独立完成,也可以与同学合作完成。

3.可操作性原则,即适当地提示学生实践活动过程中的一些操作步骤。建构主义观点认为,学习是学生用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去建构对自身富有意义的理解。因此,假期作业内容要联系生活,贴近社会,增加作业的实践价值,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在完成实践性假期作业的过程中,学生会遇到一些问题,放假期间可能无法及时向教师寻求帮助,也不方便与一些同学交流,因此有些学生会很容易放弃。对一些操作相对复杂的作业,在作业单上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思考方法、操作步骤等,让学生可能可以更好地开展探究活动。

(二)主要类型

笔者根据地理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学生假期的生活环境特点,设计了以下几种主要类型的实践性假期作业。

1.地图绘制类作业。地图绘制类作业主要包括绘制普通地图(如图1),让学生从地图中获取信息,形成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观念;绘制创意主题地图(如图2),学生可以融入自己的思想,充分发挥创造性,让地图变得更有趣味;绘制规划示意图,给学生一个情境,比如设计小区垃圾点合理规划图(如图3),让学生通过实地考察、综合分析,最后在地图上表现出来。这三类地图能力层次由低到高,实践性由弱到强,充分考虑不同知识水平、不同兴趣爱好的学生,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自主选择完成某项作业。

图1 普通地图

图2 创意主题地图

图3 垃圾点分布图

2.实验观测类作业。例如连续观测天气和气温的日变化,分析气温变化的影响因素;记录每天日出日落的时间,找出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观察中午太阳下物体影子的方向和长短的变化,总结变化规律,思考原因等。学生学习的地理知识很多都是来自生活,通过实验或者观测,可以让学生关注生活中的地理现象、归纳地理规律、思考地理现象背后的原因,形成地理思维能力。

3.参观考察类作业。例如根据家庭的外出计划,比如回老家、旅游等,让学生有目的地参观学习,实现“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尽可能多地搜集自己所在城市的交通图、旅游图、地形图、规划图,在搜集到的不同类别的地图上找到自己家的位置,与父母亲友讨论房子可能升值或贬值的原因。[3]通过参观考察,让学生了解地理区域的综合性,体验不同地理区域的差异性。

二、地理实践性假期作业的实施

(一)作业布置

1. 不同假期布置不同主题的作业。初中阶段学生只学习两年地理,中间涉及的寒暑假有三个,要对三个假期的作业进行统筹规划。结合教材的内容,如家乡的巨变、城市和乡村的差异、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差异更适合布置七年级学生寒假完成。又如冬季我国南北自然环境的差异、我国各地春节民俗差异适合八年级学生寒假完成。而实验观测类作业需要学生连续观测一段时间,更合适暑假布置学生完成。

2. 用书面的形式清晰明确地呈现作业要求。由于教师提供了多种主题的实践性假期作业,且不同主题作业要求不同,假期学生遇到问题难以方便地与老师交流,因此布置的作业一定要清晰明确,用书面的形式呈现给学生。教师可以统一印刷作业单,让每位学生随时可以通过查阅作业单明确有哪些可选的作业、每一项作业的设计意图和要求、开展此项作业可参考的方法、作业的成果形式、自我评价等。

(二)作业评价与反馈

在学生自评与家长评价的基础上,开学后第一周内,全组地理教师要对学生作业及时进行评价,并制作奖状,进行表彰。通过评价可以提高学生恰当地进行自我评价的能力。学生通过教师给与的评价,以及欣赏别人的优秀作业,可以更清楚地知道自己的优势和不足,从而肯定自己并更好地提高自己。

1. 展示宣传。对评选出的优秀的作业成果,在学校宣传栏张贴展示出来。当认真完成的作业获得肯定,这种喜悦能激发学生继续努力的热情;看到同伴被肯定,对那些有上进心却又还没有行动的学生,也是一种很好的激励,从而培养学生完成作业的积极性。

2. 课堂讲授。对一些观测、参观考察类的作业,利用课堂开始前的5分钟左右的时间,让学生上台在班上做报告,与全班同学一起分享自己的体验和感悟,从而实现辐射全体学生的目的。

3. 网络交流。指导学生通过网站平台、微信、QQ等进行网络交流,把假期作业成果最大程度地进行分享。

三、问题与不足

目前,地理实践性假期作业也还面临着一些问题,如怎样提高学生完成地理实践性假期作业的效率、教师怎样在学生开展地理实践活动的过程中给与及时的指导、如何组织学生开展小组合作探究学习、如何入时俱进更新实践活动主题等。因此,在教学中需要不断发现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存在的困难,针对这些问题思考解决对策;探索借助互联网组建师生学习共同体,以便更好地开展合作探究学习,及时帮助学生解决实践活动中产生的各种问题,提高效率。

猜你喜欢
假期作业实践性作业
场域-习性视角下的假期作业再认识
合同架构与合同法实践性教学的完善
作业
实践性:音乐课程的本质特征
教师实践性知识的获得:为何与何为
没有作业的假期不完美
旅途,与“形”为友
论芬兰高等音乐教育的实践性特点及对我国的启示
我想要自由
三十六计第七计:无中生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