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剧《青陵台》导演阐述

2018-09-03 03:49徐连奇
神州·中旬刊 2018年8期
关键词:戏曲艺术导演豫剧

徐连奇

摘要:我们把《青陵台》定调为“以柔现美”“以媚代戏”本着以艺术为宗,创造为旨的原则,不失本色,又有创新,达到一个有思想,有内涵,有道德,讲诚信的大作。总旨是地方戏必须突出地方特色,遵从“越有地方性,越有全国性;越有民族性,就越有世界性”的原则去发展立意创作。

关键词:豫剧《青陵台》;导演;戏曲艺术

豫剧《青陵台》讲述的故事出自河南省封丘县,春秋战国时期宋国封地,黄河与济水从这里蜿蜒流过,濮水沟渠纵横交错,桑间濮上,靡靡之音,如果不以儒家《礼记·乐记》的尺度衡量,完全可以说郑卫之地是中国一个时代的相思与爱情圣地,从一个维度谱写下我们民族精神的辉煌高度。故事中韩平与息氏夫妇面对暴君宋康王权势的利诱与威逼,仍然忠于自己的爱情,最终他们宁愿选择死亡以捍卫和升华自己的爱情。

两千多年来,韩凭与息氏的爱情传说,为我们民族诠释了“相思树”“相思鸟”“连理枝”与“化蝶”等著名爱情符号,这个爱情传说在汉代就受到国家的主流意识形态推祟,更受到李白、李商隐、白居易和王安石等伟大诗人的绵延歌唱。

一位俄罗斯作家说过:“爱情是观察一个民族的最佳窗口”。从一个民族的女性对待爱情的态度中,可以看出这个民族具有怎样的精神境界。那么,我们也该从韩凭与息氏的爱情传说中来考察一次我们的民族。韩凭与息氏的故事,在两千多年的流传过程中,已积淀为我们民族的一种文化心理结构,其中“相思樹”、“相思鸟”、“连理枝”和“化蝶”等细节所包含的爱情力量,至今仍使我们感到惊心动魄。

我们把《青陵台》定调为“以柔现美”“以媚代戏”本着以艺术为宗,创造为旨的原则,不失本色,又有创新,达到一个有思想,有内涵,有道德,讲诚信的大作。总旨是地方戏必须突出地方特色,遵从“越有地方性,越有全国性;越有民族性,就越有世界性”的原则去发展立意创作。

我认为,编剧是我们戏曲创作的头,导演和演员是身,是谁也离不开谁的关系,所以在和演员讨论剧本分析人物时我会给他们一个定义,(以焦菊隐先生的“心像说”为依据)来进行人物形象的构思,及角色的种子。除编剧在剧本中所提示的东西外,演员应在生活中寻找影子和典型,几千年的人物形象深深地植入中华民族血液中。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这种伟大的壮举,两千年的文明,情和义、忠和贞要在短短的两小时整个呈现给观众,而又不能让现代观众失望,那就要下功夫去寻找踪影。

世间感人之情事纵多,但唯独力量支撑深爱,塑造的人物不再是简简单单的你侬我侬,而是经得起世俗考验,人性考究;塑造的情节不再是千篇一律的父母之命,而是在人物起初之时,韩凭修建青陵台为息女博幸福时的动机就叠加了悲剧性,亲手打造的幸福竟是最终让自身至以难以喘息的滔天逆境;塑造的故事不再是单薄无力的才子佳人,而是结合时代爱情观,梳理纯挚纯粹才是纵横古今的爱情真谛,韩凭和息女,为相守倾付真心,为爱人努力成为更坚毅之人,为爱人努力成为更优之人,为爱人闯荡得了皇城,建得了精美阁楼,舍得了美女佳人权位高官;为爱人闯得了豺虎之地,骂得了天朝君主,舍得了绫罗珠宝万人之上的宠爱,只为忠于初心,忠于携手之诺,宁可撞得头破血流,万劫不复,也要在那黄泉无人之境,生出花来,也要在那三生石上,隽永相随……

人物,韩凭与息女可以说是中华古文明中爱情的一把尺子,是杆秤,它代表了一个民族的气节和灵魂,在贞和义方面代表了民族正气,所以要演员除剧本提示优美的词语外,在表演上去找人物内心的美。

另外,我认为一部好戏就如同一棵树,主人公就是树干,则对立面为枝叶,枝叶绿则树旺盛,叶发黄树枯萎,换句话说红花绿叶配,宋康王,裘千贵就是这样的枝叶,他若吸收阳光,树会茁壮成长,他若遭到病虫害树就会死亡,我这里指的是国家兴与败。

先谈宋康王,在真实的故事中,宋康王是一个残暴无道的君王,为了使戏更具艺术性和观赏性,在本剧故事中我给他稍加修饰,同时也是为在戏曲艺术舞台上便于表演,他仍然是舞台事件的制造者,是剧中的对立面。那就要认真分析人物,咱们都知道君是臣纲,君不正则国风乱,民就要遭殃。要想抓住这个人物形象和状态,只用一个字“道”,即“君有到,则天下太平,君无道,则天下大乱,民有道则和睦乡邻,商有道,则盛世享通。”这一个道字在宋康王身上的体现就是天下大乱,所以要演员在“道”上寻找答案和人物。

裘千贵,用一句俗语“上梁不正下梁歪”,他是舞台事件的推动者,他是幕后操手,整个舞台事件他是“功臣”,而且他是一个善于投机的人,能看风使舵,攻于心计,一个国家重臣不思怎样扶君务政,治理天下,而是助纣为虐,迫害苍生,有这样的君臣何愁不会灭亡。所以要找这样一个人物形象也用一个字“利”。为了个人利益,他会用一切手段达到他所想要的目的“升迁”,不惜牺牲他人来提升自己的地位。

音乐,音乐是戏之灵魂,戏是以歌舞演故事,所以好的文学角本要配理想的音乐才能相得益彰。故事来源于民间,所以音乐要强烈的地方特色(豫剧)符号,在传统的豫剧格式上稍加改革,为了迎合现代观众的年轻人的口味,既传统加入少量的现代元素,这是唱腔方面,在音乐方面大胆使用交响乐,一是当代观众的需求,二是管、弦、丝、竹、衬托不出主人公的人物形象,这也是一个大胆的尝试。

舞美,以传统戏曲舞台的规律,空灵与现实结合,采用戏曲与戏剧的美学观念相加,给演员以双重表演的空间,达到观众便于理解欣赏的效果,也就是在戏曲一桌两椅,出将入相的基础上稍加改动,达到一个想要的全新的舞台美和动灵的完美呈现。

服装,年代感要强,又要夸张和艺术性相结合,色彩要结合历史人物背景。

灯光,在美学上来讲,灯光是重要部门,所有的舞台空间和人物心理都和灯光紧紧相连,本剧主要色调以灰为主,切割和其他色彩少有点缀。

化妆造型要以历史人物形象为主题,再根据戏曲艺术的特点来改变。

戏曲艺术是整体艺术,各个环节、各个部门缺一不可,相互配合、相互辉映。为了能给观众呈现一部完美艺术作品,要尊重历史,尊重规律,尊重传统,在原有的基础上发挥、创造,推陈出新,我们中华古文明和伟大的民族戏曲文化,才能百花齐放,走向世界。

猜你喜欢
戏曲艺术导演豫剧
豫剧在台湾地区的生存与现代化追求
品豫剧,听秦腔:谁有滋味谁响亮
不老的豫剧
“翻转课堂”中教师“翻转”之反思
浅谈舞台行动在话剧排演中的重要性
分析导演在文艺晚会中的执行力
论豫剧电影的“影”、“戏”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