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生家长在孩子学习成长中应有的作用

2018-09-03 03:31刘云敏于敏
儿童大世界·家庭教育研究 2018年2期
关键词:积极作用中职生家长

刘云敏 于敏

摘要: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正值“三观”形成的关键期,在这个阶段家长要尽职尽责,时刻关注孩子的进步成长,不能把教育责任推给学校和社会。在为人处事、生活方式、日常习惯等方面给孩子树立榜样。改变重物质轻精神的做法,重视孩子的心灵需求,与孩子共同学习,共同成长。正确认识孩子的特长和不足,扬长避短,给孩子具体的帮助和指导,耐心“施肥浇水”,使他们健康快乐成长。

关键词:中职生 家长 学习成长 积极作用

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刚刚初中毕业,年龄大约15岁左右,正值“三观”形成的关键期,在这个阶段一定要高度重视对孩子的全面教育、正确引导,学校老师要尽职尽责,保质保量的完成教育任务,学生家长更要紧密配合,尽到家长的责任,为孩子的成长发展和一生幸福,起到应有的作用。

一、关注孩子成长不放弃

孩子是每个家庭的未来和希望,教育孩子是家长天经地义的责任,家长在任何时候都要关注孩子的成长进步,不能把教育责任推给学校和社会,尤其是孩子进入中职学校就读的这一阶段,正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时期,家长绝不能忽略、放任孩子,更不能放弃或撒手不管,要更加关注孩子,注意观察孩子的言行交友,和孩子谈心交流,让孩子感受到家长持之以恒的爱护关心,在孩子成长的关键阶段起到保驾护航的作用。

二、以身作则,做孩子的榜样

常言道,身教重于言教,“其身正,不令则从,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一规律同样适宜于家庭教育。曾经有一条广泛转发的信息《请原谅老师的九种登天之难》,其中罗列了家长九种不当的做法对孩子的不良影响,导致学校老师管理工作的艰难无奈。在日常生活中,家长的一举一动会对孩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所以要想孩子做得好,家长首先自己要做好,要处理好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努力使家庭和睦,自觉发扬“正直诚信、爱岗敬业、敬老爱幼、与人为善”等传统美德,谨言慎行。家庭教育最重要的内容是做人的教育,家长要在为人处事、生活方式、日常习惯等方面给孩子树立榜样,给予正面的影响和带动。

做一名好家长并不容易,需要不断学习,不断思考,提高自己,增强有效引领孩子的能力和水平。学习的方式和途径有很多,电视、广播、报刊杂志、微信,和学校老师交流,向其他有经验的家长请教,参加家长学校培训学习,还要向孩子学习等等,通过多种渠道接受教育信息,探讨适合自己孩子的教育方法和沟通的技巧,提高家庭教育效果。

三、转变家教观念,关注精神需求

陶行知先生说,“让真的教育成为心心相印的活动,从心里发出,打到心灵深处”。中职阶段的孩子最迫切的需求已经不再是冷暖温饱的呵护,得到理解和尊重、思想相通等精神需求变得更为重要。作为家长要主动转变观念,改变以家长为本的教养方式,放下家长的架子,改变重养轻教、重物质轻精神的做法,重视学生的心灵需求,重视与孩子共同学习、共同成长。和学校教育一样,家長要触角敏感、关注孩子内心,要积极营造幸福和谐的家庭环境,善于捕捉教育契机,让学生参与一些有益的经历取得精神上的收获。比如,家里的重大活动征求孩子的意见,可能的话,让他承担一部分具体的任务,在和家人共同的忙碌中体会充实,感受快乐,看到自身价值,学会承担责任。

四、发挥优势,助力孩子健康发展

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认为人至少有7种智能:语言智能、人际关系智能、音乐智能、自我认识智能、身体运动智能、空间智能、逻辑数学智能。多元智能理论告诉我们,学习者的能力是多方面的,每个学习者都有各自优势。学生在意义建构过程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能力不是单一维度的数值反映,而是对多维度、综合能力的体现,因此对学生学习评价应该是多方面的。

舟舟是一个智障人,但他是著名的天才指挥家,无数人被他的音乐才能所折服;丁俊晖做学生时,也是二十分钟也坐不住,但他台球打得世界一流。这些实例告诉我们每个人的大脑皮层活跃区域不同,要发挥优势,扬长避短。中职生大都是在应试教育中落在后面、文化成绩不太好的孩子。老师和家长不要紧盯着学生的考试成绩,要学习多元智能理论,积极全面地看待学生,他们可能文化考试成绩不理想,但总有各自的长处,比如语言表达能力、体育能力、善于与人沟通、舞蹈能力、歌唱能力等等。我们要树立“人人有才,人无全才,扬长避短,人人成才”的观念,发现学生的闪光点,满心期待的激励学生,真心实意的去赞赏学生,并且引导学生树立“天生我材必有用”的信念。

教育家马卡连柯所说:“只有当你对学生充满希望的时候,学生才会充满希望的成长”。家长要注意引导学生渴望成功,憧憬并且努力去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从而形成积极乐观奋发向上的精神状态。

五、增强耐心,合理期待孩子的成长

作为一名家长,最重要的品质就是耐心、克制和清醒的边界意识。每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特的个体,有着不同的差异,作为家长要正视这种差异,心平气和地看待孩子,尤其是面对孩子的不足、孩子的错误、孩子的失败,面对熟悉的甚至多次重复厌倦了的教育场景和各种意料之外的教育事件,家长都不要心浮气躁,要增强耐心,冷静分析思考。相信每个孩子都是一棵独特的小苗,有着不一样的成长规律,它没在春天吐出新芽,也许夏天到了就绽放绚烂,秋天还没见到收成,也许会在雪中独占鳌头。“树大自然直”“女大十八变”,人的成长是一个曲折漫长的过程,有着内在的规律,随着时间、年龄、阅历的增长,不同的孩子会先后醒悟。这样说不是要家长们放任孩子不管不问,任其发展,而是要尽量保持清醒的头脑,从容的心情,从孩子的实际出发,以孩子为本,尊重孩子的特征,恩威并济,宽严适度,不走极端,因材施教。面对发生的状况,能够给孩子具体的帮助——或是温情的理解、或是真挚的同情、或是诚意的鼓励、或是恰当的提醒。总之,不攀比,有信心,给孩子积极的影响,提供最合适的帮助,一边耐心施肥浇水,一边冷静合理期待,让他们“自然”地持续健康成长。

总之,孩子走进职业中学接受职业技术教育,各位家长要转变思想观念,不要再过度追求高分,要把孩子的做人做事、全面健康发展放在第一位,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引导孩子遵纪守法,爱国爱家,自立自强。家长不仅要关注学生学到了什么知识、什么技术技能,还要关注学生对知识、技术技能和将要面临的工作岗位的热情、对自我成长的信心、对生命的珍视、对待生活的态度。

引导孩子热爱专业,学有一技之长,有责任、有担当,做一个对国家、对社会、对家庭有用的人。这个目标很平凡,也很伟大。家长要与学校共同携手,不断调整自己,提高自己,献给孩子更高层次的爱,给孩子幸福的陪伴,正确的引领,促进孩子在前进道路上走稳走远。

(责任编辑:冰冰)

猜你喜欢
积极作用中职生家长
家长错了
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中团体辅导的运用
浅谈雾霾与经济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家长请吃药Ⅱ
犯错误找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