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续性护理干预对老年患者永久性膀胱造瘘术后并发症的预防探讨

2018-09-07 02:41陈丽华
医药前沿 2018年26期
关键词:造瘘尿管造口

陈丽华

(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云南 昆明 650032)

近年来由于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到来,慢性疾病发病率的不断增高,很多老年患者由于年老体弱或有严重的心血管疾病、肾功能衰竭、手术耐受性差,这类患者只能选择永久性膀胱造瘘来解决患者尿潴留问题。耻骨上膀胱造瘘术是泌尿外科治疗下尿路梗阻解决尿潴留的简便手术[1]。方法在耻骨上膀胱做一造口置入尿管达到引流尿液目的的手术。这类患者造瘘术后,病情平稳即可带管出院,出院后由于长期带管,引起患者形象及日常生活的改变,生活上有诸多不便,如果造瘘管护理不当,有可能发生感染、堵管、脱管或意外拔管等并发症,不仅给患者增加痛苦,而且增加患者家庭经济负担,生活质量下降。而延伸护理是为满足出院患者的需求而开展的延伸服务,医疗护理服务不局限在患者住院期间,而是延伸至其出院后的继续治疗和康复中[2]。本院泌尿外科开展了永久性膀胱造瘘患者延续性护理,在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方面取得了理想效果,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在我科经耻骨上膀胱造瘘术患者36例为研究对象,年龄在62~86岁,平均年龄69±3.5,均为老年男性,其中高血压13例、糖尿病6例、肾功能不全9例。膀胱造瘘原因:良性前列腺增生伴严重的基础疾病36例,住院时间最短3天、最长11天。带管时间最长为1年半,最短为1个月,均为18F巴德硅胶气囊导尿管。

1.2 方法

随机将36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8例,两组一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于住院期间由负责护士给予造口、尿管、预防感染等常规护理、操作演示及健康教育,具体措施包括:①妥善固定尿管,防止发生脱出,尤其一些老年痴呆或神志不清病人重点防范自行拔管发生,以免发生造口损伤,必要时使用约束带加以保护;②保持引流通畅,不折叠、扭曲、可不定时挤压尿管,防止堵塞,教会照顾者冲管方法,做到无菌技术。③观察造口有无红肿、发炎、分泌物、颜色气味异常,每日用0.5%碘伏液消毒造口2次,保持造口清洁。④引流袋低于膀胱以下,预防逆行感染;每周更换引流袋2次并用碘伏消毒接头处。⑤督促患者多饮水增加尿量,预防膀胱结石发生或泌尿系感染;⑥依据患者自感尿意时间定时夹闭尿管,每2~4小时放尿一次[3],预防膀胱挛缩等。⑦如果有血尿并伴有血块或尿沉渣多者进行膀胱冲洗,防止尿管堵塞。⑧根据尿管材质选择,确定更换造瘘管时间,一般情况下1个月到医院更换一次。以上操作做到手把手指导病人家属直至掌握操作为止。在做健康教育时根据患者和家属的年龄、文化程度、职业、理解能力、依从性等给予个性化的全程的健康教育,结合电视图文播放,健康教育处方等多元化方式。

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护理内容基础上,给予出院后第一周、第二周、第三周、1个月、3个月、半年的延续性护理干预,通过电话随访、短信、微信、QQ等网络平台、视频指导等方式,指导患者和家属或照顾者妥善周到的护理,预防各种并发症发生。具体的措施:

1.2.1 建立专职造口师访视人员:由具有丰富临床经验、有资质的造口师担任,与科室一起共同制定该类造瘘病人出院后回访记录表:

?

处理情况记录:

1.2.2 建立患者信息登记:由造口师在病人出院前负责登记患者的个人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年龄、疾病诊断、基础疾病、入院时间、造瘘时间、出院时间、造瘘管型号、造口情况、住址、联系人、联系方式、电话等。

1.2.3 专职造口师、护士长、住院总与患者和家属建立微信群,利用短信、微信、、QQ、视频等网络平台,告知患者和家属出院后如果有问题可通过上述方式随时联系,以便得到及时帮助,并定期为患者推送健康教育,开展讲座等。

1.2.4 评估患者及家属的自理能力,出院前重点强调可能出现的并发症以及相应的处理措施,比如:①尿管堵塞、脱落或意外拔管即刻到医院就诊,绝不能拖延,以免造成造口填塞、重新插管困难等严重后果。②交待具体更换造口管时间,如果不按时更换可能会产生结石包裹尿管,导致拔管困难;如果造瘘管脱出第一时间来医院处理,不能耽搁。③教会如何观察尿色、尿量与冲管方法。④出院第一个月内每周做一次尿常规化验,1个月做一次尿培养,以后视情况而定。

1.2.5 专职造口师于患者出院后第一周、第二周、第三周、一个月、半年的电话跟踪随访病人一般情况包括:造口颜色有无红肿、疼痛、分泌物量、量、气味、有无漏尿、皮炎;尿管有无阻塞或不通畅、脱落;尿颜色有无浑浊、沉渣、血尿;患者有无身体发热、饮食、饮水情况等,如果有上述情况专职造口师可以根据症状程度通过视频、微信、电话进行指导处理,必要时让患者到医院处理,以免延误病人治疗。

1.2.6 专职造口师对每次回访的情况进行记录、分析,视情况增加回访次数。

2.结果

通过上述对出院患者进行延续性的护理干预得出以下数据

对照组和观察组比较,出院后造口发生并发症的发生率见表。

两组比较,观察组病人出院后造瘘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结论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医疗护理的需求也不断提高,传统的医疗治疗关系是从病人入院开始至出院结束,病人出院便意味着治疗关系结束。延续性护理重在帮助患者提高自护能力,而不侧重于对出院患者的长期护理[4]。由于膀胱造瘘患者部分散失劳动能力和活动力,自我护理能力差,生存质量下降,必须鼓励病人家属参积极参与管理,仅依靠住院期间讲解相关知识和护理技术指导是不能满足需求的,应给予患者不间断的护理干预,最大程度提高患者及家属参与护理的能力[5]。我们通过电话随访、短信、微信、视频、、QQ等网络平台进行效沟通,使出院后的病人接受到连贯地医疗照顾及正确技术指导,提高他们的实际操作技术和处理能力,积极预防、处理并发症,有效降低并发症和不良事件的发生,减低再次住院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提升护理服务水平,提高病人满意度,节约医疗资源,降低医疗费用。

猜你喜欢
造瘘尿管造口
PKEP术后短期留置尿管的可行性分析
超声对规律血透患者造瘘术后吻合口血栓形成的诊断价值
皮桥造口在预防性回肠造口临床中的应用及观察
介绍1种预防留置尿管堵塞的方法
剖宫产术后患者拔除尿管时机的探讨
末段回肠造瘘对比结肠造瘘的临床研究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联合耻骨上膀胱穿刺造瘘引流治疗重度前列腺增生的效果分析
患者留置尿管期间两种护理措施比较
结肠造口并发症分析
不同支撑方式对袢式回肠造口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