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瘘

  • 肠内营养支持护理对结肠癌术后造瘘患者肠道菌群的影响
    是部分患者需要行造瘘术,以解决患者的排便问题[2]。造瘘虽然存在一定的益处,但是改变了患者的排泄方式,破坏了患者原有的正常解剖结构,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如造瘘形成后,患者不能完全控制排便排气。因此,患者在选择日常饮食的种类、进食频率上都会受到一定限制,影响患者的营养吸收。同时,无法控制的、不定时的排便需要患者夜间起床清空造瘘袋,因此会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3]。肠道菌群具有多种功能,包括参与维生素的生物合成,促进患者的新陈代谢,改善免疫功能,但是肠道菌群

    中华养生保健 2023年22期2023-12-05

  • 失效模式和效应分析护理在回肠结肠造瘘患儿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
    常用的治疗方式为造瘘术,可暂时性将患儿粪便改流以改善其肠道血液循环状态,促进患儿肠功能恢复[1]。患儿皮肤娇嫩,配合度差,肠造瘘术后发生感染等并发症的概率较大,对患儿术后快速康复不利。因此,护理人员需对肠造瘘术后患儿加强护理管理,进一步提升护理质量,增强家属满意度。失效模式和效应分析(failure modes and effects analysis,FMEA)是一种前瞻性风险预防模式,在护理前评估患者各种风险并以专业方法评估风险的影响力,提出针对性解决

    河南医学研究 2023年10期2023-06-10

  • 应用经颅多普勒超声评估不同方法治疗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效果
    痉挛[3]。终板造瘘术能够改变aSAH 患者术后脑脊液循环方式。目前临床关于终板造瘘联合腰大池置管外引流效果方面的研究较少。既往认为经颅多普勒(transcranial Doppler, TCD)可以监测溶栓前后的血管再通情况及栓子位置。近来,有研究指出,TCD对脑血管痉挛存在一定的预测价值[4]。本研旨在探讨应用TCD 评估不同治疗方法治疗aSAH 的效果。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扬州大学附属医院2015 年1 月—2020 年1 月收治

    医药前沿 2022年25期2022-11-23

  • 经肾盏或肾盂造瘘外引流的婴儿腹腔镜肾盂成形术*
    ,但经肾盏或肾盂造瘘留置外引流管的优劣尚未达成共识[6]。2020年1月~2021年12月,我院因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肾积水行腹腔镜下离断式肾盂成形术145例,其中10例(6.9%)术中未能顺行置入输尿管双J管,6例经肾盏造瘘、4例经肾盂造瘘留置外引流管。本研究回顾性分析此10例资料,探讨2种外引流的应用价值。1 临床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10例,男9例,女1例。年龄3~11个月,平均5个月。均为产前超声诊断肾积水,有拒乳、呕吐2例,患侧腹部肿块3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2022年11期2022-11-22

  • 糖尿病肾病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的护理干预价值研究
    护理干预。(1)造瘘前护理。①健康宣教:讲解动静脉内瘘相关知识,阐述内瘘对透析的重要性,发放内瘘、透析等知识手册,阐述各措施对糖尿病肾病的作用机制,纠正患者对内瘘的认知,可配合造瘘操作,维持造瘘顺利度。②情绪关怀:列举造瘘优良案例,造瘘前增加家属陪伴,组织造瘘成功的患者与之交流,提升其造瘘信心。日常指导肾病患者深呼吸,注意转移肾病患者的注意力,以便在造瘘期间保持稳定情绪。③血管选择:造瘘前需根据手部使用频繁程度选择血管,造瘘前增加血管保护,减少血压测量、穿

    糖尿病新世界 2022年11期2022-07-21

  •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肠造瘘术后造口高流量腹泻的相关因素分析
    切除和暂时性小肠造瘘术治疗[3]。 但肠造瘘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很高,可达20%~40%[4]。 由于肠道连续性中断、肠吸收面积减少,术后造口高流量腹泻(high-output stoma,HOS)成为常见并发症之一。 既往研究表明,术后腹泻导致的脱水、电解质紊乱是小肠造瘘术患儿再次入院的最常见原因[5-6];也是导致患儿体重不增长,严重者出现短肠综合征,住院期间感染发生率更高、住院时间延长等的原因[7-10]。 因此,NEC 小肠造瘘术后造口高流量腹泻的监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2022年4期2022-07-16

  • 基于磁压榨技术的膀胱造瘘动物实验研究
    0061引言膀胱造瘘术是泌尿外科常规操作之一,主要用于神经源性膀胱功能障碍、梗阻性膀胱功能障碍导致的尿潴留,化脓性前列腺炎、尿道周围脓肿以及尿道整形手术后等[1]。经皮耻骨上膀胱穿刺造瘘术(Percutaneous Suprapubic Cystostomy,PSC)是常用的膀胱造瘘方法,与开放性膀胱造口术相比,具有操作简单,创伤小,操作的环境要求不高、可在诊室或床旁一般条件下实施等特点[2]。然而,由于膀胱属于腹膜间位器官,其顶部有腹膜覆盖,部分患者膀胱

    中国医疗设备 2022年6期2022-06-27

  • 1例老年结肠癌行双造瘘术后造瘘口占据切口的护理
    肛门[2]。回肠造瘘是预防结肠癌急性梗阻l期手术吻合口瘘的首选方式。由于生理局限,结肠造瘘口往往会占据手术切口,若处理不当,易导致切口感染。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1例结肠癌并急性肠梗阻患者,行横结肠肿块切除术+横结肠单腔造瘘术+盲肠穿孔修补术+末端回肠造瘘术,横结肠造瘘占据部分手术切口,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病例资料患者,男,82岁,2019年1月11日因腹痛腹胀伴肛门停止排气排便7 d入本院,诊断为肠梗阻,结肠癌。入院时患者腹部外形膨隆,未见肠蠕动

    实用临床医学 2021年2期2021-12-05

  • 血液透析是尿毒症患者的生命线
    ,医生们就研究出造瘘技术,将上肢动脉和浅静脉吻合在一起,利用自身动脉的压力,短时间内使静脉动脉化,提高该静脉血流量,以便于在血液透析时穿刺该静脉,这就是“动静脉内瘘”。瘘就像是连接患者和透析机的阀门,造瘘手术后,一般需要6周以上的“成熟期”,然后才能使用,所以提前建立优质的内瘘对于这些患者来说至关重要。许多病人不能正视疾病,对血液透析持有偏见,认为只要进行血液透析就会上瘾,有的存在侥幸的心理,觉得自己还有可能过些年才到透析的程度,提前造瘘没有必要。有的病人

    开卷有益·求医问药 2021年10期2021-10-29

  • 磁压榨技术用于大鼠结肠造瘘的可行性研究
    1)0 引言结肠造瘘术是将近端结肠永久或者暂时固定于腹壁上以替代肛门作用的一种手术方式,是结直肠炎症性疾病、肿瘤、外伤中常用的外科治疗方式[1]。中国每年新增加的结肠造瘘患者大约有10万人,近1/3的结肠造瘘患者因造瘘口缺血性坏死、感染、回缩、狭窄、脱垂、梗阻、周围疝等并发症而感到困扰[2]。国外文献报道结肠造瘘口并发症的发生率高达21%~70%[3],国内报道为16.3%~53.8%[4],患者术后生活中面临的困难大多来源于各种并发症的发生[5]。手工结

    医疗卫生装备 2021年9期2021-09-24

  • 预防性末端回肠造瘘与结肠造瘘在低位直肠癌保肛术中的效果比较
    常规先给予预防性造瘘将粪便暂时通过造瘘袋排出,术后二期返院再次手术行还纳术,从而使患者吻合口瘘的发生率大大下降。对于预防性造瘘一般选择末端回肠或者结肠,但现阶段两种造瘘方式的选择存在争议,为此,本文主要研究两种预防性造瘘方式对低位直肠癌腹腔镜保肛手术患者预后的影响,论证两种手术方式的优劣,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 年4 月~2019 年12 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99 例行TME+预防性造瘘术的低位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

    医学信息 2021年6期2021-04-08

  • 人工压力冲击法在促进糖尿病肾病患者动静脉内瘘成熟中的应用效果
    员每天定时对患者造瘘血管周围的皮肤进行热敷,保证其血管的充盈。进行热敷的方法是:护理人员将毛巾放置在水温为50℃的热水中浸泡1 ~2 min,然后,将毛巾取出并拧干,放置在患者造瘘的血管处。进行热敷的时间为10 ~15 min,每天进行三次热敷。热敷结束后,护理人员对患者造瘘的血管反复进行轻轻地拍打。进行拍打的时间为5 min。2)从术后的第4 周至术后的第8 周,护理人员在患者造瘘血管上方的20 cm处绑一个止血带, 告知其将健侧手部的食指和中指放置在止

    当代医药论丛 2020年23期2020-12-29

  • 肠扭转大肠破裂近端大肠造瘘与远端大肠造瘘效果对比
    转大肠破裂并腹壁造瘘患者共104例为研究对象。纳入患者知情同意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入组患者分为对照组(n=52)和观察组(n=52),观察组男女比例为31/21,平均年龄为(68.4±7.8)岁;对照组男女比例为30/22,平均年龄为(67.7±6.9)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1.2 方法 ①观察组:选用近端造瘘的方式,清洁肠黏膜及近端造瘘周围皮肤,保持其干净,把乙状结肠完全切除,直肠封闭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20年6期2020-12-26

  • 循证护理对结肠癌造瘘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幸福水平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证护理;结肠癌;造瘘;焦虑;抑郁;幸福水平;生活质量【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8714(2020)10-0203-01手术是结肠癌患者的主要治疗方式,在手术治疗过程中,对于肿瘤侵犯肛门的患者来说,需进行永久性结肠造瘘,导致患者的正常排便方式发生改变,从而给患者带来较大的心理压力,严重危害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对于结肠癌造瘘患者,如何采取有效的护理手段,来改善其不良情绪水平,提高其生活质量,是临床一直以来探索的一个重

    健康之友 2020年10期2020-11-16

  • 经皮膀胱造瘘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联合TURP在BPH合并膀胱结石中的应用
      探討经皮膀胱造瘘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联合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治疗前列腺增生(BPH)合并膀胱结石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8月~2018年8月重庆大学附属三峡医院泌尿外科收治的80例BPH合并膀胱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42例和观察组38例。对照组行经尿道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联合TURP,观察组行经皮膀胱造瘘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联合TURP,比较两组一次清石率、碎石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并发症、

    医学信息 2020年16期2020-09-22

  • 超声在尿毒症血液透析动静脉造瘘中的应用价值
    超声引导下动静脉造瘘术,即在超声辅助下将患者前臂或上臂动脉和静脉吻合后行血液透析治疗,具有操作简单、安全可靠等优势,同时可提高动静脉造瘘成功率[1-2]。基于此,本研究探讨超声在尿毒症血液透析动静脉造瘘中的应用价值,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6年5月至2018年6月在医院行血液透析的80例尿毒症患者,其中男52例,女28例;年龄35~68岁,平均(50.38±2.84)岁;原发疾病,糖尿病肾病30例,慢性肾小球肾炎28例,高血压肾

    医疗装备 2020年15期2020-09-21

  • 结肠造瘘术后的注意事项
    疾病,尤其是结肠造瘘术后产生很多疾病隐患,面对这样的问题,患者应该怎么应对呢?在术后患有这样的疾病一般应如何正确护理呢?我将会在本篇文章中聊聊有关"结肠造瘘术后怎样护理”的话题。针对结肠造瘘术后的护理,主要细分为以下部分:1 饮食方面护理方式结肠疾病的患者,在术后如果出现腹泻等情况,会加剧术后的风险,影响身体的正常恢复。因此在结肠造瘘术后首先需要特别注意饮食。饮食一定要保证安全卫生,不能食用辛辣刺激的食物,不能暴饮暴食。多吃一些容易消化的食物,多吃水果蔬菜

    康颐 2020年2期2020-09-10

  • 改良预防性回肠造瘘在腹腔镜低位直肠癌前切除术中的应用
    2]。预防性回肠造瘘是预防吻合口瘘的常用手段。本研究在常规预防性回肠造瘘基础上进行改良,进一步探讨改良预防性回肠造瘘在腹腔镜低位直肠癌前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在原阳县中心医院进行治疗的70例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腹腔镜低位直肠癌前切除术)和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改良预防性回肠造瘘),各35例。对照组:男27例,女8例;年龄为46~75岁,平均(53.41±7.7

    河南医学研究 2020年20期2020-08-07

  • 直肠癌造瘘术后患者的生存质量、心理状况评估及影响因素分析
    的患者需在下腹部造瘘[2]。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癌症疾病治疗不仅仅是关注患者生存率,生存质量、心理状况、恢复效果等同样是关注重点,对治疗方案的制定起到支持作用[3]。手术治疗能够挽救癌症患者的生命,但是对于患者机体排便方式的改变是不可避免的。患者排便由会阴部改变到腹部,部分患者难以接受造瘘口的外观及排便方式的改变,产生排斥、厌恶、自暴自弃等不良心理反应,且存在对造瘘口护理不关心、不重视的问题,增加了局部并发症的发生几率,对患者的术后生活造成极大困扰[4]。

    海南医学 2020年13期2020-07-23

  • 预防性回肠造瘘对直肠癌患者低位前切除术后肛门功能的影响
    前关于预防性回肠造瘘对肛门功能影响的研究很少,且结果不一致[9-12]。本研究就预防性回肠造瘘对直肠癌患者LAR术后肛门功能影响作一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本院收治的85例低位直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行预防性回肠造瘘26例,未造瘘59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理分期、肿瘤到肛缘的距离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 >0.05),见表 1。纳入标准:(1)首次发现直肠癌;(2)肿瘤距

    浙江医学 2020年2期2020-03-06

  • 彩色多普勒超声监测在尿毒症行人工造瘘血管治疗中的临床价值分析
    择恰当的血管进行造瘘,还可于术后监测血管通路状况,观察血流是否顺畅、是否存在并发症等,利于及时发现造瘘口异常,并施以积极的治疗干预〔3-4〕。基于此,本研究对尿毒症行人工造瘘血管治疗的患者给予彩色多普勒超声监测,旨在探究其临床应用价值。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7年8月-2019年11月于我院行人工造瘘血管治疗的尿毒症患者52例,本研究经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其中男27例,女25例;年龄26~75岁,平均年龄(50.53±3.86)岁;造瘘时间

    透析与人工器官 2019年4期2019-10-20

  • 直肠癌手术,保肛和造瘘应该如何选择
    如何选择是保肛和造瘘,本文将为大家做出详细解释。一、什么情况下可以保肛?从字面意思上理解,保肛即为保留了肛门,但是其实也分为两种情况,一种就是保留了肛门,并且肛门功能也正常,患者能够正常排便等;而另一种,虽然保留了肛门,但是其功能已经完全丧失,不仅不能够正常排便,不能正常生活,还需要造瘘,而这种情况,就不能够称作真正意义上的保肛。因此,在临床上,对于保肛的定义更加的谨慎和严谨,需要有严格的临床指征。患者在直肠癌手术过程中,是否可以保肛,要从很多方面进行综合

    西部论丛 2019年20期2019-10-14

  • 血液透析人造瘘是啥?该如何护理
    患者的存活率。人造瘘患者在进行血液透析治疗时,需要将自身血液通过医疗器械导入动脉管道,再经过泡器到达透析器。这一过程中,患者需要建立静脉内瘘以及动脉外瘘,临床医学上一般会选择自体瘘和人造瘺两血管造瘘。其中人造瘘主要就是通过造瘘手术,将人工血管置入患者体内,人工血管分别缝在患者动脉和静脉上。与自体瘘相比较起来,人造瘘的血管内经相对较大,因此血流量就会相应较大,另外人造瘘的成熟时间比起自体瘘来说相对较短。人造瘘在植入患者体内后便可进行穿刺使用,可以有效去除插管

    西部论丛 2019年20期2019-10-14

  • 预防性回肠末端造瘘在腹腔镜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
    防性回肠末端襻式造瘘转流粪便是防止吻合口瘘的有效手段。本研究探讨预防性回肠末端造瘘在预防吻合口瘘发生中的作用,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陕西省汉中市中心医院收治的直肠癌腹腔镜手术患者。纳入标准:①已接受肠镜检查,镜下已测量肿瘤下缘距肛门口距离;②病理检查确诊为直肠腺癌。排除标准:合并严重基础疾病。依据纳入和排除标准,本研究共纳入242例直肠癌腹腔镜手术患者,根据是否接受预防性回肠末端造瘘分为观察组(n=1

    癌症进展 2019年15期2019-08-24

  • 直肠癌结肠造瘘患者同伴教育护理效果分析
    为了使直肠癌结肠造瘘患者能够进行科学的护理,本院对直肠癌结肠造瘘出院患者进行护士主导的同伴教育,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德阳市人民医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行直肠癌Miles手术后结肠造瘘出院的患者60例,随机选取病例,实验组30例,男14例,女16例,平均年龄(55.367±16.246)岁;对照组30例,男12例,女18例,平均年龄(55.167±16.528)岁。两组患者在的基本情况比较,具有可比性。表1 两组结肠造瘘患者多

    医药前沿 2019年20期2019-08-20

  • 结肠造瘘口并发症的相关因素探究
    种因素的影响, 造瘘口并发症的发生给患者身心造成一定痛苦, 严重影响手术疗效及健康恢复。因此, 预防造瘘口并发症的发生对患者健康的保障尤为重要。本研究以本院2016 年8 月~2018 年10 月施行结肠造瘘手术的患者为对象, 通过临床资料的总结、分析, 对结肠造瘘口并发症的相关因素进行了研究。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本研究选取本院2016 年8 月~2018 年10 月施行结肠造瘘手术的60 例患者, 其中, 男45 例, 女15 例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9年14期2019-01-07

  • 永久性膀胱造瘘出院患者健康管理实践研究
    ,我国永久性膀胱造瘘患者的数量不断提升,患者的治疗与护理受到重视[1]。永久性膀胱造瘘病症作为一种治疗手术风险较高的病症,其不仅影响着患者的日常生活与工作质量,而且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2]。现阶段永久性膀胱造瘘病症常规护理无法直接对患者以及患者家属的健康管理能力进行提升,进而导致永久性膀胱造瘘患者出院后的健康管理质量与水平不高。为了对健康管理护理方法进行详细的研究与分析,本将永久性膀胱造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充分对患者健康管理实践情况进行研究与思考。1.资

    医药前沿 2019年11期2019-01-05

  • 动静脉造瘘术后并发症相关因素研究
    保障。然而动静脉造瘘术后出现的相关并发症严重的影响了内瘘的成功使用,对动静脉造瘘术后并发症的相关原因与对策的研究对维护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命线”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动静脉造瘘术后相关并发症的调查分析提出相应对策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内瘘的成功,避免患者再次造瘘的痛苦,使血透患者可以及时顺利完成透析治疗,提高生命质量。1.资料收集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某三甲医院肾内科2017年12月—2018年4月近60名的动静脉造瘘术患者,男39例,女21例,年龄在20~

    医药前沿 2019年2期2019-01-05

  • 经空肠造瘘营养管对接受食管癌根治术的患者进行肠内营养支持的效果
    主要是对比经空肠造瘘营养管与鼻空肠营养管对接受食管癌根治术的患者进行肠内营养支持的效果。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次研究的对象为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期间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江宁医院心胸外科接受食管癌根治术的70例患者。将这70例患者根据置管方式的不同分为空肠造瘘组和鼻空肠组,其中,空肠造瘘组有40例患者,鼻空肠组有30例患者。在空肠造瘘组患者中,有男性30例,女性10例;其年龄为40~79岁,平均年龄为(64.8±7.5)岁。在鼻空肠组患者中

    当代医药论丛 2018年21期2018-12-20

  • 管状吻合器在结肠造瘘术中的应用分析
    以上的患者需要行造瘘手术,其中很大多数是低位直肠癌患者术后行的乙状结肠单腔造口手术。结肠造瘘口的外观和质量对于患者今后的生活质量有着直接影响,虽然造瘘术并不复杂,但因各地区、手术者水平和习惯的不同,临床上结肠造口手术的标准难以控制,主要体现在造口大小、形状、缝合的密度等方面,致使肠造口存在多种并发症。吻合器的应用不仅简化了胃肠外科手术的操作步骤,而且推进了外科吻合技术的进一步发展,近年来应用吻合器实施结肠造瘘手术的报道日益增多,该手术不仅能提供一个精确的圆

    当代医学 2018年19期2018-04-18

  • 结肠造瘘口围手术期护理
    23001)结肠造瘘口围手术期护理龙海梅,成亚芹(中国人民解放军第82医院,江苏 淮安 223001)目的对结肠造瘘口围手术后的患者进行护理,并观察患者的恢复情况。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结肠造瘘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了解患者的基本情况及临床护理方案,结合患者术后经护理的恢复情况,对护理方案进行评价。结果 经我院护理人员的细心干预,结肠造瘘患者术后恢复正常,造瘘口通畅,能进行正常饮食。结论 护理人员应当从心理、生理、造瘘口恢复及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7年40期2017-11-03

  • 永久性膀胱造瘘患者残障接受度与社会关系质量的相关性
    理园地永久性膀胱造瘘患者残障接受度与社会关系质量的相关性金希施 肖希希 陈映鹤 木海琦 杨森 陶洁如目的 探讨永久性膀胱造瘘患者残障接受度与社会关系质量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120例永久性膀胱造瘘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残障接受度量表(ADS)和社会关系质量量表(SRQS)调查患者的一般情况、ADS评分和SRQS评分。结果 永久性膀胱造瘘患者的ADS总分为(189.46±36.67)分,处于中等水平;其中低、中、高接受度水平分别占16.7%、65

    浙江医学 2017年18期2017-11-02

  • 血液透析动静脉造瘘术前与术后的超声应用价值
    )血液透析动静脉造瘘术前与术后的超声应用价值李昌顺(丹徒区人民医院功能科,江苏 镇江 212028)目的分析血液透析动静脉造瘘术前与术后的超声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18例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在患者进行动静脉造瘘手术前与手术后对其进行超声检查,对其造瘘效果以及造瘘前后血流量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本研究中所有患者均造瘘成功;患者造瘘后4周的血管内径、血流速度、血流量状况均优于造瘘后2周,差异显著(P<0.05)。结论超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17年38期2017-11-01

  • 预后营养指数与中低位直肠癌行预防性造瘘的关系
    位直肠癌行预防性造瘘的关系杨伟, 陈洁静, 倪庆目的分析患者预后营养指数(PNI)与中低位直肠癌行预防性末端回肠造瘘指征的关系。方法将扬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普外科2005年12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中低位直肠癌患者378例作为研究对象。PNI值计算公式为PNI=血清白蛋白值(g/L)+5×外周血淋巴细胞总数(×109/L),分析患者临床病理特征与PNI的关系;并将研究对象分为高PNI组及低PNI组,其中高PNI组203例,低PNI组175例,比较两组吻合口

    中国肿瘤外科杂志 2017年4期2017-09-16

  • 回肠预防性造瘘在低位直肠癌手术的应用分析
    杨文斌回肠预防性造瘘在低位直肠癌手术的应用分析杨文斌目的探讨回肠预防性造瘘在低位直肠癌手术的应用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本研究选择我院30例低位直肠癌前切除术中预防性应用末端回肠造瘘患者,并与另一组36 例患者进行比较,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吻合口瘘发生情况。结果与未造瘘组相比,造瘘组患者术后排气时间短,(1.2±0.8)h vs.(5.2±0.6)h,进食时间早,(1.8±0.4)h vs.(5.6±0.4)h,盆腔引流管拨除时间早,(6.3±1.3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7年13期2017-07-18

  • 腹腔镜下造瘘口旁疝修补的临床应用
    验交流·腹腔镜下造瘘口旁疝修补的临床应用杨 志*王家兴 林龙英(攀钢集团总医院普外科,攀枝花 617000)目的探讨腹腔镜下造瘘口旁疝修补的临床价值。方法我院2011年5月~2016年3月对12例造瘘口旁疝行腹腔镜下造瘘口旁疝修补,腹腔镜下松解和游离肠管周围粘连,松解疝囊及造瘘肠管周围粘连,并将疝内容物回纳至腹腔,腹腔内置入带有刻度的硬膜外麻醉导管,测量疝环的大小和造瘘肠管的粗细。根据测量结果将疝补片裁剪后送入腹腔,环绕造口肠管,覆盖缺损区域腹壁,固定补片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2017年12期2017-01-15

  • 早期终板造瘘对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积水影响的研究进展
    通讯作者早期终板造瘘对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积水影响的研究进展贾翊平,郭永川,梁世鹏,孙一为,刘德华*(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 神经外二科,吉林 长春130033)颅内动脉瘤破裂所致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发生率在脑卒中排名第三,仅次于脑梗死及高血压脑出血。而脑积水是其主要并发症之一,常需二次手术治疗。有学者研究指出动脉瘤夹闭术中行终板造瘘可以降低脑积水的发生率,也有学者持相反观点。本文结合国内外文献就终板造瘘对动脉瘤破裂所致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积水影响的研究进展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7年3期2017-01-14

  • 预防性末端回肠造瘘在直肠癌保肛手术中应用的临床研究
    者预防性末端回肠造瘘在直肠癌保肛手术中应用的临床研究吴会国 陈大明※冯福梅 张建生目的 研究预防性末端回肠造瘘对直肠癌患者保肛手术后转归的影响。方法 将直肠癌保肛手术患者分为预防性末端回肠造瘘组(A组)与未行预防性末端回肠造瘘组(B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首次排气时间、进食时间、住院时间、吻合口瘘间的差异。结果 A组在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与B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在术后首次排气时间、进食时间、住院时间等存在统计学差异,P预防性造

    中国老年保健医学 2016年5期2016-11-30

  • PTCS术在复杂肝内外胆管结石中的应用
    例,其中采用二步造瘘PTCS治疗组38例,行一步造瘘PTCS组38例,收集并比较2组患者术前、术中及术后资料,并对纳入研究病例进行2年随访。结果 二步造瘘PTCS治疗组的结石复发率、胆管炎复发率均低于一步造瘘PTCS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一步造瘘PTCS术;二步造瘘PTCS术;复杂肝内外胆管结石肝内外胆管结石临床处理难度较大,病情复杂、复发率高。目前多采用综合治疗方案[1]。手术的原则为尽可能取出结石,解除胆管狭窄和梗阻,消除肝内感染灶,恢复胆汁引流,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2016年6期2016-06-05

  • 探讨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造瘘后实施自我锻炼的指导效果
    透析患者动-静脉造瘘后实施自我锻炼的指导效果。方法:收集2013年2月~2014年5月我院行动-静脉造瘘后的患者,基础疾病为慢性肾小球肾炎、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等。随机分为2组,50例研究组和50例对照组,研究组接受自我锻炼护理干预,对照组不接受自我锻炼护理干预。对比(1)研究组和对照组护理前、护理后瘘口内径及彩超血流量。(2)研究组和对照组护理前后SF-36健康调查量表评分。结果:(1)研究组和对照组护理后瘘口内径及彩超血流量结果比较有差异(P0.05)

    养生保健指南 2016年6期2016-05-14

  • 结直肠癌造瘘患者配偶焦虑影响因素的研究现状*
    060)结直肠癌造瘘患者配偶焦虑影响因素的研究现状*李艳(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天津300060)结直肠癌;造瘘;配偶;焦虑近年来结直肠癌发病者在我国成上升趋势,据估计我国大约有22.2万的结直肠癌造瘘患者,且每年约增加3.5万[1]。尽管结肠造瘘可以挽救患者的生命,但造瘘给患者及其配偶带来了身心和社会功能方面的问题,严重影响了其生活质量[2]。研究显示,癌症患者配偶的焦虑程度并不亚于患者本身,有的甚至比患者还要严重[3]。配偶的行为和心理表现无时无刻不在

    天津护理 2016年4期2016-02-11

  • 造瘘病人自我护理能力评价表的信效度评价
    造瘘病人自我护理能力评价表的信效度评价廖春丽,翟文佳,周欣,王晓晶摘要:[目的]评定中文版造瘘自我护理能力评价表的信度和效度。[方法]引进Susanne等发展的造瘘病人自我护理能力评价表,由研究者使用造瘘自我护理能力评价表对造瘘病人70例进行评价,并分析量表的信效度。[结果]中文版造瘘自我护理能力评价表所有条目的内容效度指数(CVI)为0.80~1.00,平均0.92,评定者信度为0.92,具有良好的区分度。[结论]中文版造瘘自我护理能力评价表具有良好的信

    护理研究 2015年1期2016-01-14

  • 直肠癌Miles术后造瘘口旁疝形成相关危险因素的临床分析
    癌Miles术后造瘘口旁疝形成相关危险因素的临床分析朱德意1,王婷2,左伟3 (1.义乌市中医医院 肛肠科,浙江 金华 322000;2.义乌市中心医院 肿瘤科,浙江 金华 322000;3.象山第一人民医院 消化科,浙江 宁波 315700)目的:探讨直肠癌Miles术后肠造瘘口旁疝形成的相关危险因素,为预防术后造瘘口旁疝的发生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05年3月-2008年3月118例行直肠癌Miles术患者的病例资料,选取可能影响造瘘口旁疝发

    温州医科大学学报 2015年5期2015-12-27

  • 护理干预对膀胱肿瘤手术行膀胱造瘘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
    胱肿瘤手术行膀胱造瘘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谭琼芳(湖南省耒阳市人民医院,湖南 耒阳 421800)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膀胱肿瘤手术行膀胱造瘘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护理效果。方法利用病例回顾性分析方法,将在我院于2012年1月1日至2013年12月31日这段时间诊治的总计85例膀胱肿瘤手术行膀胱造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研究和比较分析,所有患者均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然后总结患者在护理前后的生活质量评分情况,分析探讨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以及护理满意度情况

    中国医药指南 2015年7期2015-12-26

  • 护理干预对膀胱全切腹壁造瘘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功能,输尿管皮肤造瘘和回肠替代膀胱皮肤造瘘是目前最常用的手术方法[1]。因而使得患者的排尿部位和习性发生了改变,排尿不能随意控制,且需长期使用造瘘袋在腹部收集尿液,给膀胱切除造瘘术后的患者生活带来诸多不便。本文对该类患者进行了模式进行系统干预,获得了较为满意的临床效果。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3年1月~20l4年12月期间我院泌尿外科收治的54例膀胱切除术后腹壁造瘘的患者,其中男34例,女20例,年龄4O ~78岁,平均(57.9±10.2

    当代临床医刊 2015年6期2015-12-16

  • 末段回肠造瘘对比结肠造瘘的临床研究
    072)末段回肠造瘘对比结肠造瘘的临床研究冯 卢 赵 煜 蒋忠宁(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急诊外科,四川 成都 610072)目的 探讨末段回肠造瘘对比结肠造瘘的优势。方法 将近年行预防性结肠造瘘和末段回肠造瘘的患者分为两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吻合口或修补口瘘发生率、关瘘方式、关瘘手术时间、切口感染率。结果 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间吻合口或修补口瘘的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回肠造瘘组关瘘手术时间明显短

    中国医药指南 2015年25期2015-10-26

  • 21例乙状结肠造瘘还纳术后并发症的原因分析
    )21例乙状结肠造瘘还纳术后并发症的原因分析朱秋伟 朱 平 石 骏(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江苏 常州 213001)目的 通过分析乙状结肠造瘘还纳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探讨预防性乙状结肠造瘘还纳术后并发症的原因及处理方法。方法 总结2005年~2015年我科共收治乙状结肠造瘘还纳术后出现并发症的21例病例,分析患者的术前检查、手术方式、术后处理,总结术后并发症的原因。结果 造瘘还纳术后吻合口瘘3例,行重新造瘘1例,经引流等保守治疗后痊愈2例;造口

    中国医药指南 2015年32期2015-01-24

  • 横结肠造瘘还纳常见并发症的原因分析及处理方法探讨
    4500)横结肠造瘘还纳常见并发症的原因分析及处理方法探讨李 哲 张丰楼(河南省南阳市西峡县人民医院肿瘤外科,河南 南阳 474500)目的通过分析横结肠造瘘还纳常见并发症的发生原因,探讨预防性横结肠造瘘还纳术常见并发症的原因及处理方法。方法总结2008~2011年我科共处理横结肠造瘘还纳术后出现并发症患者20例,分析患者的术前检查、手术方法、术后患者管理,总结术后并发症的原因。结果原吻合口狭窄梗阻3例,经扩肛后行还纳术,远端肠管闭合引起梗阻2例,行二次手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13期2013-01-24

  • 结肠造瘘术后梗阻性并发症治疗体会
    人经常需要结肠的造瘘。在我国约有20%结肠损伤及急性结肠梗阻患者需要3~6个月时间用这种形式解决排便问题,约有半数直肠癌患者需要永久性造瘘排便〚1〛。但此术式如处置不当,会引发诸多并发症,给患者生活带来痛苦和不便,严重者可危及生命。本文对2005~2011年我院实施结肠造瘘术后出现梗阻性并发症的11例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本组11例病人中男8例,女3例;年龄31~73岁,平均49.4岁。其中锐器伤1例,急性期梗阻2例,均系癌性梗阻

    大家健康(学术版) 2012年6期2012-08-15

  • 预防性结肠造瘘在梗阻性左半结肠癌患者一期手术的临床分析
    察分析预防性结肠造瘘在梗阻性左半结肠癌患者一期手术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总结其临床应用价值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该院2009年7月—2011年7月46例梗阻性左半结肠癌的患者,男 27例,女 19例,年龄在 38~71岁,平均年龄为(54.4±2.1)岁,均采取腹部立卧位片皆有明显结肠扩张及多个小肠液气面的特征性影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3例,观察组使用预防性结肠造瘘,对照组不使用预防性结肠造瘘,皆采取常规肿瘤切除联合术中肠道内灌洗

    中国卫生产业 2012年23期2012-08-15

  • 一例膀胱造瘘透析患者的护理体会
    072永久性膀胱造瘘,其日常的护理是一项长期的不能忽视的任务,需要患者及家属积极地参与。如果护理不当,很容易造成局部乃至全身的感染,由于尿毒症患者的抵抗能力本身就低下,就会加重病情的发展,降低患者的生存期和生活质量。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 病例简介患者,男,68岁,维持性血液透析8年(每周2次,每次4 h,速碧林0.4 mL抗凝,血流量为320 mL/min),每日尿量在1000 mL左右。3年前,因外伤致腰椎粉碎性骨折合并双腿骨折,排尿中枢活动发生障碍

    中国卫生产业 2012年31期2012-08-15

  • 结肠造瘘还纳术后吻合口瘘8例原因分析
    ·病例分析·结肠造瘘还纳术后吻合口瘘8例原因分析曹海波,胡平(丽水市中心医院 普外科,浙江 丽水 323000)结肠造瘘;吻合口瘘;还纳;外科手术本院在1998年9月-2012年5月行结肠造瘘肠管还纳手术136例,其中8例术后出现吻合口瘘。我们通过回顾性分析发生吻合口瘘的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来探讨吻合口瘘发生的原因,以期增加结肠造瘘肠管还纳的安全性。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8例,其中男5例,女3例,年龄19~77岁,平均(49.7±11.8)岁。结

    温州医科大学学报 2012年6期2012-03-20

  • 肛肠造瘘的管理护理
    747000肛肠造瘘术令患者排便方式失常,不仅给患者生活身体上带来了很大的不便,也给患者心理上造成了很大的压力。如果造瘘口在术后护理不当,很容易引起一系列的后遗症,如漏粪、出血甚至感染等症状。本文以某医院2004-2007年之间所进行的72例直肠癌造瘘手术为例,展开探讨。通过医院护士的精心护理与正确处理,没有出现1例并发症,其护理要点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1 临床资料某医院2004-2007年72例直肠癌患者造瘘手术,其中男性患者46例,女性患者为26例,年

    中外医疗 2012年20期2012-01-24

  • 直肠癌Miles术后造瘘口旁疝18例原因分析
    s手术,术后发生造瘘口旁疝18例。现对其术后造瘘口旁疝发生原因分析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直肠癌行Miles手术患者175例,男97例、女78例,年龄36~83岁、平均55.2岁。术后发生造瘘口旁疝18例(占10.3%),距手术时间3个月~1 a、平均5.1个月。手术经腹壁直接造瘘造瘘处腹直肌部分切断80例,发生造瘘口旁疝12例(15.0%);经腹壁直接造瘘造瘘处腹直肌未切断72例,发生造瘘口旁疝6例(8.3%);经腹膜外遂道造瘘、未切断腹直肌23例,无发

    山东医药 2011年25期2011-04-13

  • 老年患者永久性膀胱造瘘集尿袋更换时间与尿路感染相关性研究
    02)永久性膀胱造瘘是因前列腺肥大、尿道狭窄、神经源性膀胱、尿道肿瘤等因排尿障碍不得已而施行的尿流改道手术,老年患者由于生理防御功能衰退,基础疾病多,长期带管给日常生活带来不便,如因护理不当易引起并发症。有研究发现[1],永久性膀胱造瘘患者尿培养检测示膀胱内均有不同类别的定植菌生长,而长期带管引流失败常见的原因中,感染因素占21%[2],带管期间频繁地更换集尿袋会破坏尿路系统的密闭性而增加感染机会,而更换间隔时间过长也会导致尿液性状改变。目前对永久性膀胱造

    护士进修杂志 2011年10期2011-03-19

  • 结肠造瘘患者的心理特点及应对措施
    28017)结肠造瘘患者的心理特点及应对措施刘 薇(四川省广元市第一人民医院,四川 广元 628017)结肠;造瘘;护理直肠癌是指齿状线至直-乙状结肠交界之间的肿瘤,是消化道最常见的肿瘤之一。因其位置较浅而易于诊断,但不易根治,复发率高,多数手术不能保住肛门,患者不易接受。由于手术行结肠造瘘或回肠造瘘者越来越多,我国每年新增加的永久性肠造瘘者约10万例,造瘘改变了患者的排便方式,扰乱了患者原有的生活习惯,给患者带来了生活上的不便及自我形象的紊乱,对患者的生

    中国医药指南 2011年3期2011-02-11

  • 原位腹膜前无张力造瘘口旁疝修补术:附21例报告
    少武,乔 峰腹壁造瘘口旁疝是指腹壁肠造瘘口周围发生的腹壁疝,是肠造瘘术后较为常见的晚期并发症,发生率为5%~50%,甚至有报道称3年后的发生率可高达100%[1],所以造瘘口旁疝是普通外科常见疾病,需引起足够的重视。本文回顾总结笔者所在医院2001-01~2009-02住院治疗的21例造瘘口旁疝的手术情况。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21例造瘘口旁疝患者;男7例,女14例;年龄41~79岁,平均54.8岁。均为Miles术后的结肠造瘘口旁疝,发病时

    实用医药杂志 2010年2期2010-04-13

  • 经皮穿刺肾盂造瘘治疗梗阻性肾病的护理
    进行经皮穿刺肾盂造瘘引流术,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50例患者中,男36例,女14例,平均年龄(58.5±7.8)岁;50例中盆腔、腹腔转移性肿瘤48例,妇科肿瘤、直肠癌放疗后9例,输尿管下端结石3例。无尿或少尿7~30天,血肌酐水平450~1250μmol/L,平均(750±123)μmol/L;B超或MR检查双侧肾窦分离2.0~5.5cm。1.2 方法 采用局麻下B超定位穿刺,穿刺点为腋后线与髂嵴上3cm交界处,针尖对准肾

    华北理工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0年5期2010-0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