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物流人才需求现状及培养对策

2018-09-10 07:22严若红
中国商论 2018年4期
关键词:物流人才培养体系培养对策

严若红

摘 要:现代物流作为以市场经济和信息技术为媒介高度发展下的新兴产业,随着其物流体系的不断完善和健全,其发展质量和效率不断提高,在现代化建设中所起到的作用和重要性也越来越突出,成为具有广泛发展空间和发展市场的行业之一。基于此,在物流人才培养方面我国作出了全面的改革和调整,初步形成系统化的物流人才教育体系,为我国现代物流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人才支撑。但从客观上来讲,由于我国物流教育体系建设较晚,与国外一些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尽管物流专业在教育体制中占据的比例增加,物流人才数量也有了明显的提高,但整体质量并不高,对于物流人才的培养还比较单一,具有片面性,整个物流人才教育还难以实现现代物流人才培养的教育目标体系,不能满足物流业发展对多类型、多层次、复合型人才需求,无法适应日益变化的市场发展需求。因此,本文通过对我国物流人才需求现状分析,阐述我国物流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几点培养对策,希望对进一步完善物流人才培养体系,实现物流人才多元化、综合性的发展提供一点帮助。

关键词:物流人才 培养体系 需求现状 培养对策

中图分类号:F2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18)02(a)-019-02

现代物流作为现代化建设和发展中最具标志性的产物之一,随着其建设体制的不断完善,发展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市场影响力的不断加强,其在社会经济发展中所占据的比例和起到的作用也越来越明显和突出。系统化的目标制定、集成化的功能、规范化的作用、高质高效周全的服务、市场化的经营以及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引入都使得物流业的发展步入一个全新的阶段,不仅符合现代化市场发展需求,而且更具有发展远景和市场空间。与此同时,关于物流人才的培养方面也引起了广泛关注和重视,成为各大院校教育体制改革和创新的一个重要方面。

1 我国物流人才需求现状

对于任何一个行业发展而言,人才都是基础也是依据。特别是对于现代物流这种新兴行业而言,专业化、高素质人才更是其健康、持续、高效高质发展的关键。简单来说,实现物流一体化,发展现代化问题必须是建立在人才基础和依据上的。对此,我国教育部门对于物流人才培养方面也积极作出调整,各大院校就物流教育专业也相继进行改革和创新,物流教育适量、质量、效果等方面都有了明显的改善,形成一定的物流人才培养体系和结构。但从根本上而言,分析我国物流人才需求现状,发现关于物流人才培养教育方面还普遍存在下列几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物流人才培养供给不能满足人才市场的需求。(1)对物流片面狭隘的认识。关于物流教育仍停留在产品出厂后的包装、运输、装卸、仓储等方面,也就导致很多人关于物流业更多的倾向于“人力”“苦力”,这就不难解释为什么很多院校物流专业学生普遍都是男生较多。这种狭隘的认识不仅影响到物流教育的深入推广,而且影响到物流人员的教育与学习。(2)缺乏相应的教育保障。尽管目前物流专业在教育体制中所占据的比例有所增加,但考虑到物流专业发展时间的限制,各方面资源还无法有效调节。部分院校之所以开设物流专业也仅仅是为了提高招生率,关于物流专业建设方法并没有得到重视,教育水平和培养水平有限,在很大程度上造成物流人才培養的滞后性,很多物流专业性人才、管理性人才不能满足现代物流发展需求,缺乏高级物流管理人员、物流战略、物流设计管理人员,不仅造成人才培养的不均匀、不全面,甚至影响到市场需求供给。

第二,教育层次结构不合理。关于我国物流教育尽管已经形成一定的规模,初步实现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但从根本上而言,还缺乏合理性、科学性,还未形成成熟化的人才层次结构,从这方面来看,与我国物流市场快速发展之间存在着矛盾,难以满足市场发展对操作性物流人才和综合素质强的高级管理型人才的需求。物流人才的培养还停留在起步层面。

第三,物流人才培养目标不明确。我国物流人才的培养是建立在市场需求和我国物流业发展实际情况需求下的,尽管从各个方面来看,还存在不合理的地方,但总体来看是进步的,是有一定成效的。然而,受传统教育模式根深蒂固的影响,不少院校关于物流管理课程的设置和物流工程等相关专业及专业方向的设置缺乏系统性和长远性,培养目标不明确,培养方向存在局限性。

第四,物流师资力量有待提高。师资力量关乎到物流人才培养水平和培养质量。考虑到物流专业的市场性、应用性和时代性,师资队伍不能仅仅满足于理论教育,也要相应的具有较强的专业化能力和综合能力。但目前,很多院校为了满足物流专业设置对师资队伍的需求,而选择从相关专业调配教师,导致很多教师理论知识丰富但实践能力缺乏。

2 我国物流人才培养的对策分析

目前,我国物流业的发展对物流人才的需求是广泛的、多层次的、大量的,关于人才的培养方面也应该坚持与时俱进,是开放性的、多层次的,根据本院校的人才培养教育理念和发展特点,结合物流业市场发展需求,对物流人才进行专业化、针对性的培养。

2.1 加强学历教育培养,创建多元化的教学体系

(1)物流专业课程的设置要建立在对市场现状的分析、物流发展基本规律分析以及本校物流业发展优势分析基础上,构建科学、合理的物流教学体系,使其既能满足不断变化的市场发展需求,又能符合物流业整体的发展要求。(2)在物流专业目录的指导下,根据本院校的教育理论,结合物流专业培养的目标,积极加强物流课程体系的改革和创新,从实际中加强对学生物流专业化能力和高素质的培养,以增强学生的适应能力、应对能力和创新发展能力。优化课程体系,改善教学内容,注重对学生物流基础的培养,从多角度、多层面出发,以增强学生的知识面,满足现代物流对复合型物流人才的需求。

总之,要培养合格的、满足现代物流发展需求的专业化人才,必须从物流课程体系方面强调改革和创新,以建立合理的、科学的物流课程体系。如:强化对传统学科三段式课程内容的更新,围绕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课程、选修课程构建综合网络体系,使院校关于物流人才的培养不再局限于理论教学,也不再过于片面,而是更为客观、全面,更加符合现实市场实际应用需求。当然,除此之外,还需要保障教育层次的合理性,完善包括高职、本科、研究所的相互衔接的教育层次,密切关注物流业发展要求,加大对人才培养力度和广度,从基础性物流人才培养到中级物流人才培养再到高级物流人才培养,建立一个系统的人才培养结构体系,以缓解物流市场人才需求矛盾,满足物流发展对不同层次物流人才的需求,实现物流业健康、良性、持续的发展。

2.2 确立明确的物流人才培养目标

根据专业化要求和市场发展要求确立专业培养目标,是保障物流专业能够达到预期教育目的的一个重要依据。也是审视学生就业岗位职责和应具备的知识技能的一个衡量标准。当然明确培养目标的设计首先必须要具备扎实的经济与管理理论基础,具有良好的应变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同样还需要掌握专业化的信息科学技术方法和手段以服务于物流活动,提升物流能力和水平。除此之外,还要根据课程体系的设置和人才目标方向,以突出教育重点。一般而言,关于物流人才培养目标的设计主要从综合型、应用型、创新型这三个方面入手,以综合提升学生的物流能力和水平,满足物流市场对综合型、复合型、应用型、专业型人才需求。

2.3 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物流是一门实践性和应用型较强的学科,仅仅依靠理论的教学是很难满足市场需求的。对此,物流教学活动的设计必须要注重理论与实际的结合,善于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技术和手段,丰富教学内容,以拓展教学内容,加深学生的理解,提升学生的参与率和兴趣,从根本上打破学生对物流学科固有化的认识,从而有效地发展学生的主观性,让学生进一步明确学习的方向和学习目标,从而更好地为后续的强化学习和训练服务。(1)聘请优秀的企业管理员进行综合性案例教学,在真实案例上进行分析、模拟训练往往更容易提升学生情感理念,打动学生,提升教学效果。(2)适当的市场调查,方案制作和工厂实习等,以切实培养学生的应变能力、分析能力、独立能力和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3)建立校内物流管理和物流信息管理模拟实验性,将理论及时应用于实践,以强化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操作技能,增强学生的物流经验,使学生能够更快地适应工作岗位需求并突出自身优势和价值。

2.4 创新培养模式,增强学生的适应能力

物流教育体系的发展要符合专业化的发展要求,尽可能打破专业划分过细、过窄的状态,朝宽口径、适应面广的方向发展,以培养厚基础、宽口径、应变性强的物流专业人才。(1)在保留专业重点和特色的前提下,可以适当地对专业课程进行拓展和延伸,如:将市场营销、企业管理专業与物流专业相结合,在给予学生较大比例选修课的同时,丰富学生专业化认识。(2)开展多元化的培养方式和人才培养模式,以增强学生的知识面,提升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实现学生综合发展。

2.5 重视对师资力量的培养

教师的教学质量和教学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课堂教学效果,对于物流专业化、高素质人才的培养除了在教学课程体系设置、教学目标的制定、教学内容以及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进行改革和创新以外,还需要重视对师资力量的打造,高质的师资队伍是实现教学目的的一个直接因素,是实现创新人才培养的必要条件。对此,在教师队伍的打造方面也应当引起高度重视。(1)鼓励教师参与社会实践。例如:到物流公司挂职锻炼、进修等,不断提升师资队伍的整体水平。(2)坚持引进来,走出去原则,重视对人才的引进,实现教师之间的优势互补。(3)实施“一师多用”,合理地分配和利用教学资源和优势,实现资源共享和多学科的有机结合,提升院校整体的教学实力和教学水平。

除此之外,为进一步完善我国物流人才培养体系,还需要加强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沟通。一方面是基于我国物流从业人员大部分没有受过专业教育,经验丰富但专业知识有限的客观原因;另一方面也是为了不断适应不断发展的现代物流的专业化人才培养的需求。建立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沟通桥梁,既能满足专业知识有效、综合素质较低,但经验丰富的物流人才对自身能力的补充;另外,还有助于对我国物流市场的有效规划,实现对物流人员、供应方、合作伙伴的针对性培训,保障整个物流业发展的有效性和健康性,实现物流专业教育的完善。

参考文献

[1] 覃家锐.我国物流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现代经济(现代物业下半月刊),2009(5).

[2] 吴峰.国内外物流人才教育比较分析与启示研究[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2009(4).

[3] 尹立新.适合我国国情的物流人才培养模式探究[J].中国商贸, 2011(10).

[4] 梁海琼,侯廷娴.我国物流发展与物流教育现状的分析[J].商业经济文萃,2004(10).

猜你喜欢
物流人才培养体系培养对策
基于区域人力资源集聚理论的珠海市港航物流人才培养集聚战略
应用型本科高校物流类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
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能力培养体系建设探究
信息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浅议
“互联网+”背景下物流人才发展现状分析
公安专业学生计算思维能力培养对策初探
创新发展背景下的高职本科人才培养对策
对我国文化经纪人的素质培养探讨
环境生态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电子信息类大学生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