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 秋光浅见 心蕴创思

2018-09-10 18:50薛珊
珠海 2018年9期
关键词:音乐节文创澳门

薛珊

澳门这个小城,总有让我们惊喜的地方,这一次是文化创意。

这几年来文创早已不再是一个新话题,各式各样的展览、复合空间、跨界演出,书店变成咖啡店和社交场所,美术馆变成工作坊和演讲舞台……当人们在质疑文创时,澳门却一直以一种欣欣向荣的生机、平易近人的矜持、怡然自得的精致,让文创以多种方式丰富着这座城市,让这座城市散发着迷人的艺文气息。

“及时行乐”的艺术氛围

从展馆、剧院、画廊到新崛起的艺术文化空间,每个月到澳门都能看到精彩的文化活動,今年上半年刚结束当代艺术家徐冰的字,超现实主义大师夏加尔的画接踵而来,夏加尔展览甫一落幕,第三十二届澳门国际音乐节的预售门票早已售空……艺术的氛围笼罩着街头巷尾的每个角落。长久以来,澳门这座城市就是一个多元化的存在,中西融合的文化氛围让来自不同国度的人们在此生根,也让本土文化与外来艺术之间并没有泾渭分明的界限。

从上世纪八十年代举办至今的澳门国际音乐节是最好的见证者和亲历者,伴随着岁月更迭,澳门的音乐市场逐渐形成气候,近年来国际音乐节上的开幕和闭幕作品都是名家巨献。2016年由澳门国际音乐节制作,委约享誉国际的舞台导演吉安卡洛·莫纳科,与知名布景及服装设计师威廉·奥兰迪,联手打造意大利歌剧作曲家普契尼的三幕歌剧《图兰朵》,讲述中国公主图兰朵与鞑靼王子卡拉富之间生与死的爱情故事;著名美国指挥提摩西·布洛克将带领澳门乐团为默剧鬼才卓别灵的电影《城市之光》及《淘金热》现场演奏,更别出心裁在宋玉生公园上演,与乐迷在星空下迎接音乐节的闭幕。2017年,为纪念佐丹奴诞辰一百五十周年,开幕特意呈献其歌剧名作《安德烈·谢尼尔》,以动人的咏叹调和巧妙的管弦编排,展现写实主义之故事魅力。维也纳爱乐乐团音乐会演奏的贝多芬曲目闭幕。今年,音乐节以“及时行·乐”为主题,寓意把握当下,一同感受音乐带给心灵的愉悦和满足。为纪念音乐巨人唐尼采蒂逝世一百七十周年,以他笔下的两幕喜歌剧《爱情灵药》拉开本届音乐节的帷幕,这是当年上演率最高的作品,风头一时无两……除了重点打造开幕作品,澳门国际音乐节还注重岭南文化的传承。前两年,首部澳门原创室内歌剧《香山梦梅》登上舞台,广受好评,细腻的剧本词作和更为丰富的音乐表现,使人物塑造越加丰满,情感表达更富张力。今年,由广东民族乐团演出的《丝路粤韵》,带领观众领略海上丝绸之路风光。

澳门国际音乐节的举办更是助力澳门逐渐成为亚洲活跃的文化中心,吸引着海内外的优秀艺术家、表演团队与观众云集于此。

为了向观众呈现一个高品质的音乐节,澳门文化局至少提前两三年规划有关节目,像是今年音乐节的主题,早在去年就已经向大众公布。正如澳门文化局在第三十二届澳门国际音乐节介绍中写到的——“她呈现的是这座城市向上的文化品格和力量。诚然,今天的澳门国际音乐节已成为一年一度乐迷最期盼的文化盛宴,同时澳门国际音乐节也是大中华地区品牌最悠久的节庆盛事。”

面对多元化的观众群,澳门文化创意部门各有招数。作为澳门文化地标的文化中心,每年除了为观众带来上百场演出,更积极普及了各类型的文艺活动,不断丰富城市的艺术文化氛围。

暑假期间进行的“夏季艺术新体验”面向亲子,不同年龄层的孩子能在这里找到相应的活动,音乐及马戏表演剧目《飞天钢琴》、专门为婴幼儿观众创作的音乐剧场《B 头四》等等。

从来自世界各地的艺术表演节目,乃至于社区内的本土艺术创意,形形色色的艺术活动遍布不同社区角落,让你的澳门艺术文化之旅充满意外惊喜。

老房子里的艺术社区

柏油马路变成了碎石子铺成的小路,小路蜿蜒,明亮黄色的建筑外墙搭配着内敛墨绿的门窗,当步入拥有300年历史的望德堂区时,这里的街道氛围与比邻的大堂区和圣安多尼堂区安静得多。荷兰园、塔石和东望洋山没有人头簇拥的游客,古旧的葡式建筑在绿荫掩映间,散发着古典的气息。

1568年左右,望德堂初建,在今天疯堂斜巷的对面,是澳门城市初建早期的宗教活动中心以及市东区的居民聚居中心。如今,望德堂区成为澳门艺术文化创意产业试点,区内有多个艺文空间、文创店铺,配合那些为这座城市留下无尽美丽的特色建筑,吸引着艺术家和游客。

每周六周日下午3点过后,望德堂区圣禄杞街开始变得热闹起来,澳门本土的创作人摆起自己的小摊位,或弹奏吉他,或现场写生,或卖自己的手工小玩意,在这里的游客并不多,有时能遇见结伴而来的年轻母女让画家在肖像,有时能看到小情侣在挑选布艺作品,有时还能邂逅提供生活智趣的杂志书架,在悠闲的艺术范围中,再往里面探索,就是位于望德堂区疯堂10号的疯堂十号创意园。

这幢至今已有89年历史的古典建筑经过澳门政府的修整翻新,从2004年开始,由热心人士组成的“望德堂区创意产业促进会”开始在这里举办街头艺术活动。2008年9月,疯堂十号创意园正式启用,主要提供艺术展示场地和平台,旨在支持澳门发展艺术和文创事业,尤其支持年轻艺术家及新成立的艺团。“疯堂”设有两个展览厅和10间小型展室,并设有艺术教室、图书室及表演区,每一位创作者可以免费使用展室16个工作日左右。

为发展设计、视觉艺术、表演艺术、服装、出版、流行音乐、电影录像及动漫八大行业的文化艺术普及,疯堂十号创意园积极开办兴趣课程和工作坊,包括以儿童为对象的绘画、手作、音乐等课程,以成人为对象的手工艺、音乐及异国文化体验等课程。

就在疯堂10号附近的疯堂8号也是一个文创产业平台艺竹苑,它有一个更为大家所熟知的名字——婆仔屋。

婆仔屋在更早之前叫“贫穷者之家”,建成时间超过一百年。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大量上海葡侨来到澳门,婆仔屋成为专门收容难民和穷人的地方,后来因为住的都是年老的婆婆,久而久之附近的街坊便称其为婆仔屋。在 1999年6月老婆婆们迁往新的老人院后,婆仔屋便暂时空置。婆仔屋在1984年6月被文化局评定为受保护的文物建筑。后来在马应龙等澳门设计师的共同努力下,这里逐渐发展成为展览空间,不定期举办艺术及原创产品设计展览,并举办讲座和文化艺术课程等,推动澳门本土文化、艺术及创意产业发展。两棵大樟树让整个院子四季都是一片绿意,这里还开设了一间葡国餐厅和一些小店,有的店主来自葡萄牙,在手忙脚乱的交流中,非常有趣。

恋爱巷里看电影

几百年来,澳门一直是中西文化交融的地方,从“濠镜”到“MACAU”,从老建筑到文创空间,融合了建筑、设计、艺术、历史、文化等跨界力量的空间,提供了一种探索的可能性。

近年才对外开放的恋爱·电影馆也是一个闹中取静的地方。第一次踏进这里,是来观赏澳门本土舞蹈人的纪录片,夜色中百米之外的大三巴还有不少游客在游览,而恋爱巷相比之下就显得安静许多。在这个电影欣赏、本土影像保存以及电影书籍阅读等功能的空间,电影馆肩负起推动电影艺术文化的角色,对外推广本土电影,为澳门人和喜爱电影的人士注入更多精神养分。今年夏天,恋爱·电影馆精心策划“夏日世界动画祭2018”专题影展,挑选14部来自中国、美国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动画,包括两部获奥斯卡提名的作品《战火下的小花》和《不正常丽莎》、德美两国联手合制的《犬之岛》等。影展的焦点导演是于2010年逝世的日本动画大师今敏,影展将回顾他四部前卫的动画巨作,穿梭于现实与虚幻之间,尽显动画世界天马行空的极致。

而同时举办的“三更半夜:暗黑奇幻电影节”,则唤起许多老一辈观影人的回忆。午夜场在广粤地区有着特殊意义。除了是拍拖和“出夜街”的好借口,午夜场更是一睹新片首映的机会。奇幻电影节,融合两个不同的午夜场文化。于深夜时分,穿梭到奇幻的国度,与观众聚集在银幕前,抛下一切常理逻辑。时有惊栗、时有喜感。

此外,恋爱·电影馆与本地知名漫画、插画及动画师合办亲子动画工作坊,工作坊分儿童组与少年组,各举办两小时。虽然恋爱·电影馆才正式对外开放一年多的时间,却备受本地年轻人的喜爱,电影票需要提前购买,经常是一票难求。

到澳门游玩时不妨走入街头巷尾,感受澳门本土的创意原动力,在布满旧式店铺的社区欣赏本地青年主办的各式活动,或是逛一逛望堂区那些开放的艺廊,画家、雕塑家、陶艺家、书法家的进驻令其從老城区渐变成充满活力的艺术社区。在这座遍地精彩的城市,人们的脚步或许匆匆,但是用艺术的眼光重新发现,或许转身就能邂逅艺术带来的惊喜与灵感。

猜你喜欢
音乐节文创澳门
陶溪川文创街区
刘力萍文创作品
《长沙茶馆文创产品设计》
铧芯文创
音乐节
澳门回归日
巴西 音乐节
Hello音乐节!活力穿搭show不停
99澳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