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中生涯发展指导概述

2018-09-10 02:23孙铭铸
教育·项目学习 2018年3期
关键词:生涯规划

孙铭铸

摘要:本文概略论述了开展生涯发展指导教育的国际背景、国家背景和现实需要,阐释了生涯发展指导的内涵、基本内容,生涯教育的特点和普通高中开展生涯发展指导的实施建议。

关键词:学生发展指导;生涯规划;生涯指导

普通高中教育作为从义务教育走向高等教育的桥梁,肩负着高中生及其家庭追求更多教育、更高教育和更好教育的重任。高中既是学生个性特长、学科优势和不同智能进一步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学生自主选择今后生活方向和职业路径的关键期。著名作家柳青说:“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特别是当人年轻的时候。”面对高考,表面上看是学生的文理选择、学科选择、专业选择,实际上是对人生发展方向的重大选择。教育关系民族的未来,在我国从人力资源大国到人力资源强国的战略发展阶段,高中生群体的价值选择、求学选择、专业选择,直接关系到我们未来人才的结构和质量。如何让学生学会选择,科学规划人生发展?在现实需求面前,以培养学生生涯发展与选择能力为核心的生涯发展指导教育,成为高中学校必须提供的课程和服务。

一、为什么开展生涯发展指导教育

(一)开展生涯发展指导教育的国际背景

生涯发展指导教育的发源要回溯到20世纪初的美国的职业辅导,以内燃机为主的工业化革命,促使劳动分工不断细化,产生了大量的新岗位,吸引了大批青壮年进城找工作,美国城市人口激增,职业辅导工作得以迅速开展。员怨员苑年美国通过了《职业教育法案》,增加拨款给职业教育,要求中学开设职业指导课。圆园世纪远园年代末至苑园年代初,随着美国工业化的完成和信息化的开始,美国高中教育内容出现了无法满足学生就业的需要,学生休学非常普遍。欧美发达国家萌发了“教育必须有计划地配合经济发展与成长”的观念。员怨苑员年,美国联邦教育署署长马兰德博士发表了第一篇有关生涯教育的演讲,认为生涯教育是全民的教育,从义务教育到高等教育以及继续教育的整个过程中都需要開展,这种教育“要在基础教育中建立起职业价值观,培养个人创造有价值的人生”,旨在“教育下一代在心理上、职业上及社会生活上得到平衡与成熟的发展,使每一个国民成为自我认知、自我实现即自觉有用的人”。以此为转折点,学生指导制度随之从职业指导发展成更加宽泛的生涯教育,拓展到学生的生活和学业领域,成为学校教育中一个相对独立的工作系统。指导、教学和管理三位一体,成为现代学校的主要职能。英、法、日等发达国家以及中国台湾、香港等地,目前也基本形成了以对学生的学业指导、生活指导、生涯指导为主的学生指导体系。可以说,以职业指导开始,逐步发展成关注人一生发展的生涯发展教育,生涯发展指导一直是和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人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一直是相互促进的融合发展历程。

(二)我国开展生涯规划指导课程的政策背景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圆园员园-圆园圆园年)》第十二条提出“要建立学生发展指导制度,加强对学生的理想、心理、学业等多方面的指导”,以此来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目前,中国经济转型,工业化没完成,信息化又接踵而至。基础教育阶段缺乏自主发展和职业生涯教育的培养机会,应试教育倾向严重,学生上大学比较盲目以及退学重考、高校毕业生就业竞争力差、高校教育出的人才跟不上时代和社会的需要、就业困难,而用人单位找不到满意的从业人员。这些现实说明我们的教育在为国家发展和青少年成长与成功方面,尚需做出更大的突破,尤其是需要在育人模式和教育内容、教育形式上大胆突破,有所作为,办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

(三)高考改革助推高中生涯发展指导教育尽快实施

《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于圆园员源年怨月源日公布。圆园员源年怨月在浙江、上海启动考试招生制度改革试点;圆园员苑年在北京、天津、山东、海南实施;圆园员愿年有愿个省市实施新高考改革。考生总成绩由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猿个科目成绩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猿个科目成绩组成。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科目,由考生根据报考高校要求和自身特长,在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科目中自主选择。

考试招生方案强化了高考的教育功能和对基础教育的引领作用,体现了高中教育要突出选择性、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促进个性发展等原则。基于统一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综合素质评价的多元录取机制的重要实施措施,要求学校和教师要把握学生的个性特点,关注成长过程,激发每一个学生的潜能优势,鼓励学生不断进步,其目的是促进学生发展学科兴趣与个性特长,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关注学生终身发展和阶段衔接,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工作,学会适应和改变。

二、生涯发展指导教育是什么

(一)生涯发展指导教育的内涵

生涯有各种定义,比较简单的是“人的生涯指的不仅仅是一份工作或职业,而是一个人一生中从事的所有重要的活动”。生涯发展指导教育,以学生不同阶段的发展需求为依据,引导学生认识自我,了解社会发展和行业职业,发现自身优长,明确学业和生涯发展方向,掌握学业规划和职业生涯规划的初步方法,把学习与未来的职业发展、终身发展有机结合。可以说,生涯教育,是学生在学校教育阶段应该获得的普适性教育、通识教育、关键能力教育。

学校的生涯发展指导工作是在生涯教育体系下的系列服务,包括课程、活动、测评、资讯服务、个体的职业咨询建议、学科定向、课程规划、生涯规划等,是帮助学生圆满完成学业,为将来工作做好准备的辅导工作。生涯教育的基本理念是:学生树立基于工作的学习态度,学会学习和工作;学校树立基于学生个性化发展的教育思想,实施尊重个性的教育,为学生的不同兴趣特长提供不同的选择课程和实践体验机会。

(二)高中生涯发展指导教育的基本内容

员援生涯认知

通过唤醒学生的生涯发展意识,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生命的意义;通过个性特质(职业兴趣、性格、能力、价值观等)探索,借助心理学以及多元智能等理论和方法,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潜能,全面了解自我,在认识自我的过程中,了解他人,处理好自我与他人、自我与社会、自我与自然的关系。系统和多方面地认识自我,是学生个性特长得以发展的基础,也是教师发现、引领、发展学生的前提。

圆援生涯探索

引导学生探索当前学校教育与未来自己感兴趣的高校专业,建立对学业的理解,引导学生认识社会发展、开展职业探索与体验。在生涯探索体验中,让学生了解社会发展趋势,融入社会,培养社会责任感和责任担当;面对世界信息化、智能化的趋势,培养学生成为主动作为、敬业乐业、和谐相处、爱国奉献的公民。现在在校的高中生,十多年后将是国家和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中国要做负责任的大国,国民精神中必须充盈着担当的品格,关心世界共同利益,而这体现在每个社会建设者身上的就是积极的社会参与素养。

猿援生涯规划与自我管理

高中生面临着学业规划等一系列方向选择(选课走班、高考选考、选专业与大学等)。生涯发展指导教育的目标主要在于培养学生会选择、善于应对的生涯发展执行能力,包括:在知己知彼中权衡、平衡的思维,信息整合与分析能力、认识自己的决策风格,掌握科学的决策技巧,勇于行动并在行动中反思、调整的能力等。通过目标管理、时间管理、压力管理、情绪调适等自我管理能力的学习,提高生涯发展能力,提高生活质量。

博学、明辨、审问、慎思、笃行。生涯之学,既是个体主动应对未来发展与变化的学问,更是科学处理当下生活和学业选择的核心能力。以生涯探索为切入,或亲历或走访,切己体察,通过课内外、校内外广泛的联系,激发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挖掘学科潜能,培养深度学习和问题解决能力,用行动实现当下的成长和发展。生涯教育,唤醒的是自我,觉悟的是内心,探索发现中升华的是态度、品格和智慧。生涯发展的核心在于自主,生涯教育的落脚点在于行动。始于自我的发展需要,在发现自我、探索世界、理解他人、明志有为的过程中,塑造品格、丰富智慧、成就自我、奉献社会,以达成美好生活和理想人生。

(三)生涯发展指导教育的特点

员援终身性

生涯教育中的“生涯”(糟葬则藻藻则)不完全等同于“职业”,而是指人终其一生与工作或职业有关的所有经验活动。譬如,儿童时期对父母、教师、邻居等周围人从业状况的了解,很可能对他今后的职业选择、职业态度甚至职业行为产生影响,因而构成其生涯发展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再比如,中小学阶段接受的基础性的学术训练,从长远来看也应该与一个人今后的职业发展存在直接或间接的内在联系,因而需要纳入生涯发展的视野加以观照。正因为生涯发展是一个终身性的任务,是一个由幼儿期绵延至老年期的漫长过程,我们才需要对这整个过程予以辅助和支持的终身性的生涯教育,而不仅仅是旨在授予特定职业技能的暂时性的职业教育。

圆援阶段性

生涯发展虽然是终身性的,但又存在阶段性差异,即在人生的不同阶段,生涯发展的任务、内容和方式都存在很大差异。舒伯的生涯发展理论把人的生涯发展过程分为成长、探索、建立、维持和衰退五个阶段。金兹伯格甚至把人的职业选择也分为幻想期、试验期以及现实期三个阶段。与生涯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相适应,生涯教育也应该是階段性的。美国把基础教育阶段的生涯教育分为生涯觉察(幼儿园到六年级)、生涯探索(七到九年级)、生涯准备(十到十二年级)等三个时期。各个时期的发展任务及相应的教育任务很不相同:生涯觉察期主要是熟悉周围的工作世界及广泛的职业面,并了解自身与工作世界的关系;生涯探索期是深入了解所选择的生涯群集(糟葬则藻藻则糟造怎泽贼藻则),获得相关的具体经验;生涯准备期是学习欲进入行业的入门技能或培养升入高一级学校所需的能力。阶段性的生涯教育为学生不同时期生涯发展的不同需要提供服务,引导学生由宽泛到具体、由浅入深地逐步探索职业世界以及自身的职业性向。

学生的每一次选择,每一个阶段的选择,不是最终的选择,而是为一生的幸福生活奠定基础。要帮助学生培养选择的智慧,要体现出为学生打好一生的基础,在选择中培养基于工作、基于生活的素养和技能。要遵循学生不同发展阶段的身心发展规律,研究学生每个阶段的心理发展任务,要在探索中培养学生积极的自我信念和认同,促进心智成长。指导者要尊重每个个体需要,充分理解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发现学生的智能优势,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

猿援体验性

生涯发展指导不是一般课程里的知识,它强调的是每个学生的参与、体验、感悟,通过这些体验,让学生的个人经验变得有意义,增强学生的自我效能,有利于其生涯定向。强调体验式学习,这和数理化的学习是不一样的。

源援开放性

在信息化、全球化的时代,个体发展需要有适应变化、促进变化的意识与能力。个体的生涯发展始终是个体与外部环境之间互动的结果。主观与客观、自我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促进自我发展和社会发展。要打通学校和社会的围墙,把家庭、社会和学校有机地结合起来。我们的指导教师、我们的教育体系,要为将来的公民打造一个与社会有机联系的开放系统,而且这个开放系统要具备世界的视角,因为我们的学生将来要为圆员世纪的全球工作,而不只限于中国。

四、学校生涯发展指导教育的实施建议

随着我国新高考的推进,学生发展指导工作呈现出“由点到面、形成体系”的整体化发展趋势。所谓“由点到面”,即是把原来德育、班主任、心理教师、生活教师等零散的学生指导工作,整合为品德、学业、心理、生涯、生活为主要指导领域,各领域和具体年段、年级的具体主题目标对应,形成学生发展指导的目标体系;从小学到高中,实施相应的主题课程和指导活动,每个阶段学生积累的学习经验,都有利于从整体上促进学生良好品格与关键能力的发展。结合我们与深圳育才中学、长沙县一中、大连八中、通辽实验中学、北京二十中学、人大附中、北京员园员中学等十几所学校就学生发展指导领域的共同探索实践,提出以下生涯发展指导教育的实施建议。

(一)加强顶层设计,建设学生发展指导中心

学校生涯发展指导工作的开展,需要学校从顶层设计上,树立为学生整体发展和终身发展服务的思想,将生涯教育的理念、方法和策略融入所有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建设学生发展指导的完整体系。在领导机构建设上,学校成立以校长为主任、校内外人士广泛参与的学生发展指导工作委员会,委员会要结合校内外资源状况制定学生发展指导整体规划和工作目标。

学生发展指导工作的开展,不是简单的增加课时、课程,而是给学生提供丰富的活动内容,为此,我的研究团队在实践中,指导学校建设了学生发展指导中心的活动场馆。其中长春市实验中学的生涯发展指导中心,成为中国第一个生涯发展指导体验中心,圆园员缘年猿月源日的《中国教育报》有整版的报道。圆园员远年,我们的实验学校通辽实验中学、乌兰浩特一中、牡丹江一中等,也建设了学生发展指导中心,上述学校圆园员苑年均被教育部评为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圆园员苑年远月,北京二十中学成立了学生发展指导中心,把心理、德育工作全部并入学生发展指导中心,以便于学生发展指导工作的系统开展。学校的学生发展指导中心的场馆建设,一般是把心理健康中心撤并建设综合性的學生发展指导中心,在场馆内增加生涯测评、多元智能活动,使之具备生涯发展指导、心理指导、学业指导等功能。在学生发展指导中心的人员组成上,一般以德育干部、心理教师为主要组成人员,并明确工作职责和运行机制。

(二)搭建课程运行系统,做好课程计划、实施和评估

为保证课程的顺利实施,学校需要搭建立体的课程运行系统,包括课程管理与设计系统、课程执行系统及社会支持系统。在课程管理与设计系统中,校长要倡导生涯教育的理念并督导推进,德育副校长负责业务指导与管理,教学副校长负责课程实施管理;在课程执行系统中,由心理教师及学生导师团队负责课程与活动设计,由年级(组)部提出需求、安排活动、协调人员统筹执行并实施评价。可充分利用独立的生涯规划课程、已有的思想品德课、心理课、班会课、综合实践活动课系统实施生涯规划教育。可采用专兼职教师合作教学的方式共同完成生涯发展指导课的教学。要重视非课程化的社团、生涯测评、个体咨询、职业体验、人物访谈等活动,活动的安排要兼顾学生的不同需求和学校整体安排,在不同的节点开展不同的主题活动。在社会支持系统中,构建家长、学长及行业、职业人士的沟通渠道,为学生的生涯发展指导教育提供信息、讲座、访谈、工作场所体验等,创建家校社会合力育人平台。

(三)全校教师全员参与,变学科教学为学科教育

生涯发展指导有利于学生立定人生志向,明确人生目标,端正学习动机,处理好当下和未来的关系。在实践中,许多学校用部分班级做生涯规划指导的试点,这在生涯教育的探索阶段是可行的。但从教育平等和促进每个学生发展的角度,生涯发展指导要兼顾每个学生,让每个学生都得到普遍的指导,因此,光靠专职心理教师、生涯发展指导教师的指导是远远不够的,需要全校教职员工全员参与,班主任和学生导师作为学生生涯发展指导工作的骨干力量,在系统掌握生涯教育知识和技能基础上,通过班会和个别指导,促进每个学生的积极发展。全体教师要转变教育观念,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宗旨,促进学生学业进步和价值观、人生观及心理、学业、生活等方面的健康发展。教师要积极参加培训学习,提高育人水平,提高自身的核心素养,和学生平等对话,做学生人生发展的引领者。

在学科教学上,首先要变学科教学为学科教育,要把学生生涯发展指导元素与日常教育教学有机结合。例如,帮助学生了解以该学科为基础的大学专业设置和职业类别;介绍该学科的知识在哪一领域能促进社会的发展和人类幸福;哪些人在这一领域取得了显著的成就,这些人的哪些优秀品质值得学生学习等。二是通过学科学习帮助学生进一步认识自己的兴趣与特长,反思自己学习上存在的不足,使他们更加明确今后努力的方向,向自己优势能力的方面发展。三是让学生在学科学习中获得成就感,切实感受到学习对自我成长的促进作用,体验到获得知识与技能会让人的精神世界更加充实,从而以更加积极的心态面对未来,主动承担社会责任。有些学生会对自己不感兴趣或成绩不理想的学科持回避的态度,此时,学科教师更应给予鼓励和关注,及时捕捉学生的进步,提升他们的成就动机。四是帮助学生了解知识的应用价值,深入理解为什么学的问题。即让他们感受现阶段的各种知识不仅对于未来步入职业社会具有基础性作用,更可以用来解决很多生活中的真实问题。这需要学科教师为学生呈现知识在真实世界中的应用情境,并加强多学科知识的综合应用,这一过程也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效能,帮助学生实现深度学习,并提高综合解决问题能力。

(四)以个性化学习为目标,建设好生涯发展指导测评体系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不断发展,个性化学习已经在我国一些先进学校有所实践。个性化的生涯发展指导,需要一系列的科学测评工具,包括心理、生涯、学业的测评,针对学生个体,在实施课程及探索实践活动中,结合测评予以自我分析和教师指导,促进学生优势智能和个性化成长,是实现个性化学习的基础。

(五)建设家校社会合力育人体系

生涯发展指导教育不只是学校教育的任务,也需要家庭的参与、社会的支持。家庭教育系统、学校教育系统和社会教育系统,既相对独立,又互相促进。高中生的生涯发展离不开家庭、学校、社区,学校引导家长对学生开展生涯发展指导,要对家长开展生涯发展指导培训,提高家长对学生生涯发展指导能力。以此为契机,家长协助学校实施生涯发展指导。企业、社区和学校也是相互促进的育人共同体,今天提供学生实践、体验场所,未来学生服务社区和企业。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我们的教育正从分数教育向学生的成人教育和成长教育转变;教师从学科教学为主向教书育人、以人为本转变;学校管理从教学、管理为主向构建教学、指导、管理三者结合的现代学校育人体系转变。生涯教育适应个性化教育趋势,我们要在中华传统文化核心价值的引领下,通过深入研究和实践创新,构建中华传统价值下的生涯教育体系。大力推进以学生发展为核心的生涯发展指导教育,对于促进学校的转型,办好面向未来、面向社会发展、面向每个学生的教育,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都有着十分必要的现实意义。作家麦家曾经这样说过:“平庸的人有一条命:性命;优秀的人有两条命:性命和生命;卓越的人有三条命:性命、生命和使命。”当今社会瞬息万变,我们要培养每个学生内外兼修、知行合一的素养,唯有如此才能在未来社会中,眼界高远、勇于担当、不负使命,以成就每个学生的多彩人生!

猜你喜欢
生涯规划
围绕生涯规划 协同培养高素质应用性人才的思考
生涯指导课程的开展对高中生生涯适应力的影响
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现状与策略探究
浅析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向左走,向右走
运用三叶草模型,提升教师职业幸福感
梦想照进现实
新高考背景下高中生涯规划课程的实践与思考
做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引领者、指路人
提高大学生核心就业能力的培养机制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