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16-06-21 18:20刘楚
关键词:生涯规划职业对策

刘楚

【摘要】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内容的科学性、针对性、适宜性与丰富性,是保证其职业指导成效的重要因素。针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深入剖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了强化职业生涯规划内容的对策,从而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实施科学的指导。

【关键词】职业 生涯规划 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7.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9-0055-02

职业规划在人的一生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职业规划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到人生价值能否得到充分的体现,因此,做好职业生涯的规划关乎个人的前途与命运,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是十分重要的。

近年来加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成为高等学校共同关注的话题,有些大学开设了相关的课程或专题报告与讲座,职业生涯规划也成了大学生关注的热点之一。但不少大学生还没有真正理解职业生涯规划的确切含义。

一、在大学生中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意义

近两年来高校生源的素质普遍偏低,大学生自身存在着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态度不端正、不积极、怕吃苦、眼高手低、好高骛远等现象,部分学生无心学习,连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都是靠老师“强行”灌输,到了该就业的时候,便不知所措,过分地依赖社会和父母,自立能力差;部分学生来学校读书的主要目的只是对某个专业产生好奇,而不是为了获取职业,对未来职业的认识是朦胧的、浅薄的,对自己的职业兴趣、职业气质、职业能力都缺乏了解,到了真正选择职业的时候就显得茫然无措。所以,在高校大学生中开展职业生涯规划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职业生涯规划不仅可以促使大学生发掘自我潜能,增强个人实力,而且能够提升大学生应对竞争的能力。

二、大学生对职业规划存在问题

1.社会实践的方向不够清晰。为了增加“工作经验”,不少大学生选择了兼职,做促销员和业务员等;为了提高就业竞争力,不少大学生选择考证来增加“筹码”,整天忙着各种各样的考试;还有的大学生花了大量时间参加各种文体活动,只是为了向用人单位证明其兴趣广泛。总之,社会实践缺乏职业方向性,遍地开花,注重量的积累而忽视了质的要求,不仅使大学生疲于奔命,而且盲目性和风险性都增大。

2.很多大学生认为学校是一个完善自我、塑造自我的精神殿堂,而非功利的只为了毕业后找到工作,因而对职业生涯规划不太重视。从一定角度上讲,学校的确是个追求自由、完善自我的地方,但也不是孤立地把职业生涯规划单纯的理解为找工作,有这种理解的学生本身就是对职业生涯规划不理解。众所周知,人的自我实现就是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的位置,这个位置就是你适合的职业。

3.过于追求所谓的最佳规划。有些大学生对经济学上讲的“最小成本、最大收益”津津乐道,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在寻找“最佳规划”上,希望“一次规划,终身受益”,在做规划时面面俱到,不愿舍弃,在行动中也不愿从小事做起,碰到困难就不知所措,不会灵活采取调整措施。实际上,由于诸多因素的限制,一个人几乎是无法做出一个十全十美的职业生涯规划的,况且,由于外部环境变化和自身认识、能力的提高,职业生涯规划也是需要不断调整、与时俱进的。

4.职业发展期望过高,职业路径设计不合理。不少大学生只盯住“三大”(大城市、大企业、大机关)、“三高”(高收入、高福利、高地位)单位。不少大学生选择以考取证书作为发展主路径,还有些大学生“为保险起见”准备了四条以上的发展路径,但这些路径的结果悬殊较大,路径之间也缺乏内在联系,发展方向和路径的模糊不清势必导致在实际选择中的犹豫不决,不利于核心职业目标的实现。

5.职业生涯规划靠听讲座速成。目前,校园里经常举办各种形式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讲座,一些大学生也认为职业生涯规划无非就是听听一些职场成功人士的报告和专家教授的讲座。而讲座、报告等更多是大学生在没有实践或者实践不充分的条件下参与的,所以说,讲座和报告本身能达到的作用、能解决的问题是有限的,职业生涯规划是必须要以实际职业经历和职业能力来塑造的,是无法通过理论来速成的。

三、大学生职业规划问题的对策研究

是否符合职业生涯发展是大学生就业质量高低的重要体现,个人的职业生涯发展与企业的组织生涯发展一致是实现双赢的最大公约数。只有毕业生的性格、职业兴趣、事业、行业和职业岗位相协调,实现“想做,适合做,能做,做得好”,才能实现生涯发展。毕业生职业生涯发展的主要决定因素是高校、毕业生和社会,因为大学阶段是毕业生职业生涯形成的重要时期,毕业生自身在整个职业生涯发展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社会是毕业生实现生涯发展的载体。因此,为促进毕业生生涯发展,本文主要从社会、高校、毕业生三个方面提出相应的建议与对策。

1.社会方面。

(1)调整家庭的职业观念。家庭成员的职业观念直接或间接影响毕业生的就业观念,家庭成员也需要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变化调整职业观念,消除由于家庭职业观念对毕业生额外增加的就业压力。调整成才理念,树立新的成功观念,摒弃过去那种将地位和财富作为衡量成才或成功的唯一标准。其实,只要一个人在适合他自己的行业和职业岗位上工作,把工作当做人生的乐趣,做到人尽其才,有社会成就感和满足感就算成功。所以,需要适时调整职业观念,为子女树立合适的职业观念创造家庭氛围,有利于毕业生就业和职业生涯发展。

(2)就业体制的完善。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目前我国社会保障体系还不健全,应完善社会保障方面的法律法规,促进社会保障与人才的流动同步进行;完善人事和户籍管理制度,完善人事和户籍管理制度可以在一定程度促进毕业生就业,增强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加快人才的流动性;完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国家为促进大学毕业生或求职者的就业,需要完善相关的服务体系。

(3)健全用人单位的人力资源机制。用人单位的人力资源机制有待完善,目前普遍存在用人观念短期化、功利化,比如拿来主义用人观、注重学校知名度和学历、缺乏对员工的职业岗位培训和由于思想偏见带来的就业歧视等。实行组织职业生涯管理,企业为员工提供合适的发展平台,同时员工在合适的职业岗位上发挥自身的职业能力,实现企业和员工共同发展的职业生涯理念。根据企业岗位特点选择合适的人才,包括员工的职业能力、性格和职业兴趣等与岗位之间的匹配性。只有选择合适的员工与职业岗位相匹配,才能做到人尽其才,发挥最大工作效益和创造最大利润。人力资源机制具有长远性和战略性,需要不断健全。

2.高校方面。

(1)加强职业规划与指导的机构建设。建立职能机构,配备专任教师,开设相关课程。为了提高就业指导的科学性、系统性,要建立相关的职能机构,配备职业指导和创业教育专任教师,同时安排职业指导人员参加培训,开设《职业指导与创业教育》这门课程并将其纳入教学计划,做到有计划、有目标地开展,常抓不懈,保证职业规划与指导的时间与空间,实现职业规划与指导的规范化。

(2)建立健全就业教育体系。大学生就业教育应纳入高校人才培养体系中,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高校应当建立健全就业教育体系,作为教学计划的一部分,贯穿整个教育教学全过程。学生从新生入学一直到毕业,根据不同阶段,分别设置相应的就业教育内容。就业教育体系包括职业的相关内容,学生自我认识和剖析过程,职业生涯规划和设计,就业能力的训练与培养,特别是学生的情商和逆商的培养。大学生的就业教育阶段主要分为职业认知期、职业发展定向期、职业实践完善期。

(3)有针对性地开展职业规划与指导。介绍职业特点,增强对职业的了解。职业是社会分工的产物,是劳动者随着社会的进步以获取收入为目的而从事连续性的、相对稳定的专门业务。市场经济环境下,人的一生中可能会面临多次的职业变化,要想不被社会淘汰,就要不断学习新知识,适应社会的发展要求。

介绍社会现状和就业形势,增强学生对社会的了解。我国现正处在经济结构不断调整,产业不断升级的新时代,职业多变、人才竞争加剧是其特征之一,学校要结合社会实际,向大学生介绍社会现状和就业形势,让学生充分了解社会,做好适应社会的心理准备,从而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职业观、择业观,培养他们具有良好的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具有高尚的职业情操和扎扎实实的工作作风。

(4)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专业建设。专业建设是近几年教育改革的热门话题,也是教改的重点和难点。因为目前毕业生就业主要存在的问题是学习与工作之间脱节,在目前大学毕业生供大于求的就业市场环境中,一方面用人单位高薪却招聘不到合适的人才,另一方面毕业生找不到工作或者合适的工作。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专业建设显得十分紧迫,因此要改变教育现状。目前专业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学习内容冗余与缺失;关键能力培养缺失;完整行动模式环节缺失。要加强学习与工作实践的结合,增强学生的职业能力,就必须对现有的课程进行改革,突出职业性。

(5)以学生职业生涯发展为中心的就业辅导体系。职业生涯规划的知识体系主要以职业生涯发展理论和学生的行为导向教学体系为基础,职业生涯规划辅导的原则是:以学生为主体、以社会就业为导向开展个性化辅导。建立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辅导中心,由具有心理学、组织行为学、人力资源管理、职业生涯规划专业知识背景和相关经验的教师担任咨询师,培训班主任、辅导员的职业生涯规划专业知识,加强他们在与学生接触过程中进行辅导的能力,同时以父母、朋友、高年级同学、班级等辅导伙伴为补充。建立职业生涯辅导网站作为交流平台,设立职业生涯俱乐部,完善由学生的家庭情况、学生性格、特长、职业兴趣等组成的大学生信息管理系统,充分利用与企业间的信息沟通渠道,邀请往届毕业生交流就业和工作经历的体会。

(6)建立就业教育师资队伍。就业教育师资主要包括职业生涯规划教师,心理健康、辅导和干预等方面的心理学教师,社交、礼仪等方面的人文素质教师,以及职业相关领域的专业教师。就业教育师资是一个由多学科组成而且紧密配合的教学团队,同时以学生班主任和专业教师为补充,其中职业生涯规划教师的作用特别重要。目前高校普遍严重缺乏职业生涯规划师资,基本上高校的就业管理部门仅限于常规的就业指导,缺乏对毕业生的系统了解和分析,缺乏对就业市场、行业特点、人才要求等方面的研究。学校职业生涯规划师资队伍可以以专任的职业生涯规划教师为支撑,校外职业规划教师为补充,专兼结合。同时加大学生班主任和专任教师的职业生涯规划培训,将职业生涯规划等就业教育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

3.毕业生方面。毕业生自身的努力对提高就业效果具有决定性作用,内在素质十分关键。

(1)引进职业测评体系,帮助大学生客观了解自我。职业测评具有预测、诊断、探测和评估等功能,不仅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其职业兴趣、职业能力、职业倾向性,还可以评定其个性特征和动机需求水平,并提供其潜力不足及发展建议的指导。学校应充分认识到职业测评在大学生就业选择和职业发展中的作用,挑选和引进合适的测评工具,尽快让所有学生而不仅仅是毕业班学生接受职业测评服务。

(2)改变“面临毕业才开始就业指导”的思想,让学生一进学校就很明确自己的职业规划,对自己未来的职业道路就有清晰的认识。学生只有明确了方向才有前进的动力和奋斗的目标,要让学生了解专业,对自己的职业有明确的定位。指导学生正确分析自我,不能在选学专业上随大流,“别人学什么我也学什么”或者有朝三暮四的思想。明确“我是谁”、“我想干什么”、“我能干什么”,比如对于一名喜欢计算机的学生,要问他为什么喜欢计算机、是否清楚知道计算机是要学什么。另外,还要让学生了解未来的工作要求掌握的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有目的学习,从一开始就形成“为了工作,掌握技能”的思想。在校学习期间鼓励学生考取各类技能证书,他们多掌握一门技能在社会上就多一份就业的机会,多一份竞争力,技能证书是他们就业征途上有力的敲门砖。

(3)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和职业活动。学校要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社会调查、生产实习、公益劳动、社区服务、参观人才市场等活动。在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和职业活动的同时;了解社会、了解职业。教师要帮助学生有意识地认识自己在职业活动中还存在的问题和差距,采取有效措施,在职业活动中提高自己的社会适应能力。社会实践和职业活动是提高职业生涯规划能力的源泉和动力。

总之,学校在强化专业知识教学和专业技能训练的同时,要加强对学生的职业规划与指导,不断提升大学生就业的竞争力。通过职业规划与指导,使他们认识社会、了解就业形势;认识职业、掌握择业技巧;认识自我、从容面对现实。

职业生涯规划是个系统的、长期的工程,它是大学生迈向成功的第一步也是非常关键的一步,高校和学生都应树立职业生涯规划意识。同时,亟需制定适应我国实际情况和今后发展相关的标准来规范高校职业生涯规划工作,使职业生涯规划工作规范化,科学化,专业化,有章可循,规范操作。

参考文献:

[1]欧少冠.浅论高职生职业生涯设计的必要性[J].青年科学,2015.9

[2]丁三伏.大学生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教程[M].科学出版社.2012.3

猜你喜欢
生涯规划职业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现状与策略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