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创新保护探析

2018-09-10 05:26周慧欣
度假旅游 2018年7期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

周慧欣

摘要:开平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背景,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但由于社会的发展和自身的局限性,使其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保护的过程中面临困境。通过多方面的信息采集和调研,找到主要问题所在,并对症下药。提出了依靠旅游资源,依靠现代科技,依靠融合创新等多个方面的措施,使开平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更好的传承与保护。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创新保护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7517(2018)07-0085-02

1 引言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的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包括:传统口头文学以及作为其载体的语言;表演艺术;社会实践、仪式、节庆活动;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传统手艺。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人类文明的重要载体,传承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文化和价值观念,体现了地域文化的多样性和特色性。然而,随着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经济发展的速度和传统手艺需要时间点滴打磨的步调不一致。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经济、外来先进文化的冲击以及自身发展滞后的三重影响下,出现了生存危机,正淡出人们,特别是年轻一代的视野。因此,如何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进行传承和创新保护就显得刻不容缓。

2 开平市背景介绍

开平市位于珠江三角洲西南部,自南明永历三年(1649)立县以来距今已369年。现今是广东省江门市辖区内的县级市,占地面积1659.5平方公里,人口约70万,旅居海外的华侨达75万多人,分布在世界67个国家和地区,是中国著名的华侨之乡、建筑之乡、艺术之乡。

据有关史料记载,自1848年1月美国加州发现金矿以来,到美国开采金矿的开平人不断增多。第一批开平华工在美国做着最苦、最累、死亡率最高的填沼泽、开隧道、炸石等工作,还要过着受白人压迫、鞭打的生活。支撑着他们熬过艰苦岁月的仅仅是赚多点钱寄回家乡养家,在老家建一大宅子,待祖国有了较好的生产和生活条件时,便回国与家人团聚,安度晚年这个小心愿。

19世纪晚期,漂泊半生的华侨陆续衣锦荣归,他们带着外国设计师画的图纸,进口水泥、木材、钢筋和玻璃,在生他养他的土地上盖起了一幢幢具有伊斯兰式穹顶、希腊式柱廊、罗马式拱券、哥特式尖顶的中西合璧小洋楼,令这座小城充满了异域风情,而这些小洋楼也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碉楼。

开平市自力村碉楼群、锦江里碉楼群以及马降龙古村落更于2007年6月28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著名导演姜文、王家衛先后在开平拍摄了《让子弹飞》《一代宗师》等亿万票房的电影,让开平碉楼与村落一下子成了蜚声海内外的著名旅游目的地。

3 开平非物质文化遗产介绍

因为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开平市拥有独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据了解,截止至2018年4月,开平市现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项(泮村灯会),广东省级4项(开平灰雕、金声狮鼓制作技艺、广合腐乳酿造技艺、开平民歌),江门市级3项(司徒浩毛笔、开平卖鸡调、马岗鹅繁育),开平市级15项(赤坎豆腐角、马冈竹器、镇豪泥鸡等)。

以开平灰雕和金声狮鼓制作技艺为例:

1)广东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平灰雕

灰雕是以经过特别的处理的石灰作为主料,用批刀直接雕贴于墙上或檐下,干结以后形成的各种图案,具有浮雕的艺术效果,常用于眉宇、楼堂,房屋的装饰中。

开平灰雕是一种开平民间制作的艺术,起源于清代中叶、盛行于民国年间,如开平百合马降龙的庆临村,1936建村以来,家家户户的山墙中、屋脊上都有灰雕。图案中以吉祥意义为主,如双凤朝阳、八仙过海、福禄寿三仙献瑞等,造型各异,色彩斑斓,形态优美,寓意深刻,令人以为观止。

后来,随着开平华侨从海外带回了新的建筑材料和图案,更融入了西方绘画的文素和用料,如用红毛泥(水泥)混合石灰等材料,雕刻西方题材,如巴洛克风格的山花图案、火车、轮船等,形成了中西结合的独特文化景观。

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开平雕楼与村落的一个重要的艺术成分,联合国专家对开平灰雕非常重视,在到开平考察紧张的行程当中,专家们到现场观看了非物质文化传承人做灰雕,并详细询问了历史渊源与制作技术,对开平灰雕艺术表示赞赏。

2)广东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金声狮鼓制作技艺

金声狮鼓制作技艺是指开平市“金声”狮鼓店特有的制作技术。该店主要制作狮子、龙和鼓三大系列六十多个品种制作工艺属于南狮流派,是一门独特的传统手工技艺。“金声”制作的狮、鼓流传百年,狮子制作精美,颜色艳丽,活灵活现;狮鼓声音洪亮,质量过硬,艺冠五邑。

“金声”的产品过半出口,深受美国、加拿大、新加坡、马来西亚和港澳台醒狮团体的钟爱。2008年12月,“金声”为台城城北幼儿园制作了一条龙到日本做交流演出,该龙因制作精美华丽,富有中国特色,被日本电视台称为“世界上最美丽的龙”,可见其制作技艺高超。

4 开平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所面临的困境

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着开平最本土文化特色,雅俗共赏。我们需要传承和保护的不仅是手艺的本身,更多的是要用这一份手艺背后所蕴含的历史、文化以及精神,滋养这一方水土的子孙。让他们找到自己的根,知道自己祖辈的骄傲,从而拥有自己的文化自信。但在传承的道路上却遇到很大的阻力和问题:

1)后继无人

从开平的非物质文化传承人的访谈中我们了解到,他们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无人继承。据2015年《中国传统手工现状调查》,我国的传统手工从业者近7成年收入在2万元以下、近7成受访者对传统手工的学习意愿不高。而且一门手艺需要花大量的时间的去打磨技艺,在现今追求效率的社会,年轻人都不愿意从事这些又辛苦又赚不到钱的工作,纷纷到大城市打工。“年轻人不爱学,都出去打短工了,因为短工钱来得快。”老匠人无奈地摇摇头说。

2)现代科技的发展

现代制造业的飞速发展,各种非物质文化手艺制品很容易被机械化生产的产品所代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工艺复杂,制作时间长,人工成本高。例如开平灰雕,单是材料的准备就需要40天,制作材料准备好后,再根据图案的造型需要,在墙上用铁钉,铁线做坯,再用草根灰一层一层指引,最后用纸根灰做成灰雕图案的表层,还要经过细致的雕琢才能成型,制作周期长达数年。而家装市场里卖的石膏浮雕,用模具批量生产,只需要10多天就能生产一批。

3)生活环境的改变

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农耕文明中的氛围要素缺失,导致了非物质文化手艺制品不再是我们生活必须品。以前无论大小节庆都锣鼓喧天的景象逐渐减少,舞龙醒狮的表演也只有在农历新年的时候才能看到,这也是导致开平市“金声”狮鼓店生意不复当年的重要因素。因此,现在很多人都分不清醒狮的南北流派,也不足为奇了。

5 开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创新保护

总结调研发现的问题了解到,制约开平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两个核心因素是:使用和销售。为了更好地保護与传承开平非物质文化遗产,让子孙后代能够为灿烂的开平传统文化感到自豪,我们提出如下建议:

5.1让非物质文化遗产回归大众的视野

1) 利用旅游资源让非物质文化遗产重回人们的视野

在开平碉楼与村落旅游区中修建开平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制作体验馆,引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到场讲学。让游客不但认识开平的文物质文化遗产,看到其制作工艺,亲身尝试制作乐趣,制作成品还能成为旅游纪念品。这样既能活化旅游景区,为游客带来更多形式的旅游体验,又能有效宣传开平非物质文化遗产,互相借力,实现“双赢”。

2) 把开平非物质文化遗产上升为爱国主义教育的组成部分

以学校为据点,以中小学生为主要对象,开展以开平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主题的第二课堂、夏令营、冬令营等课外活动,让他们从小了解开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内涵、制作工艺,激发他们的兴趣,为开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打下坚实的群众基础。

5.2非物质文化遗产制作过程中适当利用现代化工具

科技的发展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造成的影响既然不能被忽视,传承人就要取其精华。在非物质文化手艺制品的制作过程中,保留核心制作工艺的前提下,适当利用现代化工具,提高效率。

5.3非物质文化遗产要走进现代生活才能得以传承

定期组织开平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与广州、深圳等大城市的艺术家、设计师、艺术院校学生进行交流活动。大城市的艺术家、设计师往往希望采集更多的元素作为灵感,传承人需要现代的生活方式和审美让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实用性、品质更贴合人们的生活。

在不同专业领域之间的哺育和启发下,才能探索发现适应现今生活环境的非物质文化手艺制品。这样,随着市场对非物质文化手艺制品需求的增加,让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获得更大的利润,让更多的人愿意学习这门手艺。买卖是最好的保护,使用是最好的传承。

6 结语

开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多彩,想让它们流芳百世,不能靠简单的复制过去,需要依靠旅游资源,依靠现代科技,依靠融合创新,才有未来。

参考文献:

[1]张婕,钟蕾.文化视野下天津非物质文化遗产创新保护[J].包装工程,2014,35(14).

[2]阚如良,王桂琴,周军,Hsiang-te Kung.主题村落再造: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模式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4,33(6).

[3]庄孔韶.文化遗产保护的观念与实践的思考[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89(5).

[4]刘小燕.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旅游开发研究[J].贵州民族研究, 2014,35(12).

[5]方世敏,陈文妍.非物质文化遗产琼剧的传承与旅游开发探析[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36(6).

猜你喜欢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
云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创产品研究
湘西苗族刺绣的数字化保护与传承探析
基于Web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土族盘绣电子商务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互联网+”时代出版人才培养的传承与突破
新媒体时代下的蒙古族文化传播研究
青年怎样传承长征红色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