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论视域下衢州景点名称英译规范性研究

2018-09-10 07:22李小华
度假旅游 2018年5期
关键词:翻译目的论

李小华

摘要:景点名称英译历来是翻译中的难点。以翻译目的论为理论框架,以衢州各处景点的英译为语料,探讨景点名称英译的各种乱象,并提出对应的英译策略。

关键词:翻译目的论;衢州景点;英译策略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7517(2018)05-0001-02

1 引言

中国的国际旅游产业取得纵深发展,已成为世界第一旅游目的地和第四客源输出国。以其五千年的璀璨历史和灿若星河的文化瑰宝,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国际游客前往。为进一步促进国际旅游产业的发展,除了提升旅游景点自身景观的吸引力外,做好景区旅游材料的外译也同样重要,而旅游景点名称作为旅游区名片、旅游区招牌,是外国游客获知的关于景区的首要信息,其英译质量直接关系外国游客对景点背景信息的认知与文化内涵的解读。然而,当前的旅游景点名称英译存在种种乱象,不仅损害景区形象,也不利产业发展,这种翻译状况亟待改变。

本文尝试以翻译目的论为理论框架,以江南历史文化名城——衢州的各景点名称英译为语料,探讨当前存在的各类英译问题,通过深入了解各景区名称特点以及文化内涵,提出合适的翻译策略,以期促进衢州的对外宣传,提升旅游产业竞争力。

2 目的论理论阐述

翻译功能学派形成于20世纪70年代的德国,以凯瑟琳娜·莱斯(Katharina Reiss)、汉斯·维米尔(Hans Vermeer)、贾斯塔·曼塔利(Justa Manttari)、克里斯汀·诺德(Christiane Nord)為代表人物。其核心理论就是目的论,强调“翻译的互动和语用特征,认为目的语文本的形式首先由功能,即由目的语语境中要达到的目的来决定”[1]377。“只要能达到翻译的目的,对原文既可以采用逐字直译的方法,也可以采用完全改写的方法,或者采用介于两者之间的任何策略”[2]20。

凯瑟琳娜·莱斯曾提出,文本主要分成三种基本类型,即信息、表达、呼唤文本,大部分文本属于复合类型,以某一功能为主,并兼具其他功能。“根据彼得·纽马克(Peter Newmark)对文本功能的划分,旅游资料体现了四大功能:宣传推广功能(激发游客兴趣,吸引前来游览),介绍历史文化功能(对景点的人文历史进行介绍,满足游客的旅游需求),审美功能(让游客在阅读过程中获得美感享受)和指示功能(强调游客获得信息后所施的行为)”[3]81。由于中西方民族社会历史文化背景不同,思维方式不同,在景点名称英译过程中,很多译者往往忽视了外国游客的认知能力与审美差异,忽略其来华旅行目的,采用错误的翻译策略,导致译文信息无法准确传达,进而导致呼唤游客了解中华文化、人文风情的功能也就无法实现。因此,景点名称的英译不能简单地停留在字面对译上,而是要既能满足其旅行需要,又要体现出景点的文化内涵,激起游客游览兴趣。

3 衢州景点名称英译现状

衢州地处浙西边陲,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中国十大宜居城市,具有非常丰富的自然景观和历史人文景观。近年来,衢州国际旅游产业取得长足发展,每年来衢外籍旅游人士越来越多,然而衢州景点的外宣翻译却存在各类问题。本文仅就景点名称英译问题举隅说明。

1)译名不统一

译名不统一在公共标识中为突出。如烂柯山景区在其景区入口的巨幅宣传栏上,译名是“LANKOU MOUNTAIN”,在景区购买须知上译名是“Lanke Mountain”,在烂柯山导游图上译名又是“Mt. Lanke Hill”。另一景区天脊龙门,竟也有“Tianji Dragon Gate”、“Tianji Longmen”、“Tianji Long Men”三个译名。一个景区多种译名,势必让游客思维混乱,以为存在不同的景点,进而影响其旅游品质。

2)译名语言错误

一些景区门口的道路英译标识存在各类语言错误,主要是用词错误、拼写错误、过度直译等。如药王山景区的“仙人道”景点被译为“immortal humanity”, “humanity”表示人道,即人道主义,而景点中的道是指道路,显然是用词错误。“衢州市”在个别景点译成了Quzhou sity, 很显然这是低级的拼写错误;临近鹿鸣公园的花园中大道竟被译成了“Huayuanzhong Big Road”,如此过度直译不免让人贻笑大方。不仅影响了外国游客对自身地理信息的判断,不方便其出行,也影响了衢州的国际化形象。

3)译名过度音译

很多景点名称采用音译法,然而纯粹的音译法往往会使景点名称中富含的历史文化信息丧失殆尽。如南宗孔庙,是全国仅有的两家孔氏家庙之一,向有“东南阙里”“南方圣地”之称,在中国历史文化中具有极高的地位。然而这么一个重要景区,却没有英文官网,景区宣传片也没有英文字幕,就连中文官网景区名称也只是单纯音译为“kong shi nan zong jia miao”,没有将景区富含的文化内涵展现出来。面对这些汉语拼音,外国游客只会如堕雾里,一脸茫然,也就无法实现景点名称向游客介绍历史文化的功能。

4)译名文化内涵误译

同一文化意象在不同的文化语境里会出现不同的解读与认识。英译时译者若无跨文化意识,直接采用直译很有可能会造成外国游客的错误认识,甚至引起对景点的反感。如衢州天脊龙门景区有个飞龙在天栈道,被直译成了Dragon Skyway. 这样的直译是失败的,因为中西方对龙的识解不同,龙在西方语境里是邪恶、凶残、歹毒的异兽或恶魔,而龙在中国文化中是权势、高贵、尊荣的象征,又有成功与幸运的内涵。因此,景区的这一翻译反而使得生动活泼、龙腾虎跃的景点直观形象变成了西方文化中面部可憎、穷凶极恶的怪兽、恶魔。

4 旅游景点名称英译策略

“目的论倡导的‘目的决定手段对旅游资料的翻译具有现实意义,任何忽视译本接受性和游客需要的翻译都无法实现旅游文本传递信息、唤起行动的目的”[4]141,景点名称英译也是如此。绝大部分来华游客只是普通游客,他们来华旅游目的主要是游览中国的自然人文景观,欣赏异域的民俗风貌,由于所处的社会文化语境不同,外国游客对于中国的人文历史、文化习俗、地理风情、语言禁忌不慎了解,且欧美游客多处低语境文化语境,对于中国委婉含蓄、依托语境的行文方式难以适应,且由于他们停留在某处景点的时间非常有限,这就要求译者在英译时灵活运用各种翻译策略,将景点名称中的隐性文化内涵显性化,使之能迅速为外国游客所感知、理解和接受。

1)规范统一景点名称英译

景点名称英译要求遵循规范性与统一性的原则。“规范性原则主要是指译语词汇、语法的正确性,避免词汇的拼写错误以及严重的语法错误;而统一性原则主要是指景点译名的一致性,避免一地多名的现象”[5]41。对于衢州市内各景点名称英译的不规范性问题,市政府应当组织相关领域专家到景点实地考察,并制定译名统一標准,联合景区管理机构完成译语的整改工作。

2)景点名称英译策略

(1)音译+解释

对于文化内涵丰富且具有标识地理位置信息的景点名称,单纯的音译除了让外国游客领略中国拼音的音韵之美,传达不了任何有价值的信息,也无法激起外国游客了解景点背后历史故事和文化内涵的兴趣。为此,译者应当具有跨文化交际意识,将名称中富有中国历史文化内涵的部分进行解释。“这些解释或注释应当是历史人物的身份地位、名胜古迹中的历史事件或朝代名称,地名的寓意或方位等”[3]82。如“廿八都”是江山境内的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景区名称英译仅采用音译,译为“Nianbadu”,这完全无法传递古镇背后的历史文化讯息。古镇得名源于北宋熙宁四年(公元1071年)江山设都四十四,此地排行第廿八。翻译此景点名称采用音译加解释,既能满足外国游客寻车问路、明确景区地理方位的需要,又能补充景区的文化背景知识。因此,可以试译成:Nianbadu - The 28th town of Jiangshan in Northern Song Dynasty (A.D. 960 -1127)。又如药王山景区,是衢州国家级森林公园,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名珍贵中草药,相传炎帝、扁鹊、李时珍等曾在此采药,留有神农谷、药王居等遗迹,故此得名。因此,可试译为:Yaowangshan Mountain - Herb-picking place of Great Ancient Chinese Pharmacists。同样地,孔氏南宗家庙也可试译为:Kong Shi Nan Zong Jia Miao - The Ancestral Temple of Confucius Southern Descendants. 既有利于外国游客询问景区位置,也易于让其理解景区是孔子南支后裔的家庙,明白其文化价值。

(2)音译+意译

若景区名称具有地理信息功能,但并未含有丰富历史文化内涵或者需要大篇幅才能解释清楚其历史背景或文化内涵的,直接按照专名音译通名意译的方式传译出来。景区名称常出现“专名+通名”的结构,专名是景点的称呼,通名是景点类别的名称,如山、湖、江、亭、阁、寺、洞、公园等。如烂柯山景区是位于衢州东南的浙江省重点风景区,关于“烂柯”的历史典故众多,难以短篇幅解释清楚其内涵,且景区名称起着传达地理信息的功能,因此可译为:Lanke Mountain,专名通名的首字母均大写来突出名称的专有性。又如龙游石窟是龙游地区的地下石窟群,龙游为专名,石窟为通名,名称并无特殊的文化内涵,可直接译为:Longyou Grottes. 同样,新安湖可译为:Xinan Lake, 府山公园可译为:Fushan Park。

(3)意译

对于不需传递地理信息的景区名称,特别是景区内的具体景点名称,可直接采用意译法,简短明了,易于为国外游客所理解接受,又能满足游客体验异域文化特性的需求。如太真洞风景区的两处景点,金鸡洞和两头洞分别译为:Golden Rooster Cave, Two-head Cave,两例译文直观形象,生动体现景点所包含的意境和意象。再如江郎山景区的十八曲,意译为Eighteen Winding Path,也反映出景点道路蜿蜒曲折、曲径通幽的特点,避免了无意义的音译和Eighteen Songs直译的语境误读。 5 结论

中华大地以其美轮美奂、令人神往的自然人文景观给世人带来无尽的享受。要让外国游客既能领略神州风采,又能见识中华魅力,做好景点名称英译至关重要。译者应当充分考虑到外国游客的旅行目的、认知能力和社会文化背景,并按照景区名称的不同功能,采用灵活的英译策略,使译文既能符合译语的表达习惯,又能满足外国游客的视野期待和目标,并尽可能传达出景区所蕴含的历史文化内涵。

参考文献:

[1] 刘军平. 西方翻译理论通史[M]. 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

[2] 贾文波. 旅游翻译不可忽视民族审美差异[J]. 上海科技翻译,2003.

[3] 王再玉, 贾柿红. 从跨文化意识角度看旅游景点名称的音译——以衡阳旅游景点名称的英译为例[J]. 北京城市学院学报,2012(3).

[4] 弋瑞仙, 郑敏芳. 翻译目的论视域下西藏景点名称英译规范化研究[J].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5).

[5] 桑龙扬. 旅游景点名称英译的原则与方法[J].英语研究,2011(4).

猜你喜欢
翻译目的论
翻译目的论视角下的铸造企业外宣资料的汉英翻译
北京仙栖洞景点解说牌英译分析
《麦田里的守望者》两个译本对俚语的翻译对比
从目的论看戏剧《理想丈夫》的三个译本
翻译目的论在影视字幕翻译中的应用
翻译目的论视角下字幕翻译策略研究
翻译目的论三原则下的文学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