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临汾市基于农业结构调整下的小麦种植管理及病害防治

2018-09-10 15:32张春霞
种子科技 2018年6期
关键词:种植管理病害防治小麦

张春霞

摘 要:随着临汾市现行农业政策的不断深入,农业结构调整成效显著,然而虽然在农业结构调整下小麦种植产量得到了提高,但小麦种植中病害的出现仍会对小麦的产量和质量产生影响。就临汾市农业结构调整下的小麦种植管理及病害防治进行分析。

关键词:农业结构调整;小麦;种植管理;病害防治

文章编号: 1005-2690(2018)06-0099-02 中图分类号: S435.12;S512.1 文献标志码: B

国家各项惠农政策和农业支持政策的出现,为农业种植提供了良好的基础,進一步调减了玉米播种面积,扩大了小麦播种面积。小麦种植在农业种植中所占的比重逐步增加,其在管理和病害防治方面,亟需加强和提高。

1 临汾市小麦种植管理及病害防治的意义

小麦是临汾市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作为国家粮食安全和社会稳定的重要保障,能够为粮食产业提供基础,促进农业结构调整,保证国民经济持续发展。小麦的种植管理和病害防治问题,对国家和当地农业与社会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2 农业结构调整下的小麦种植管理办法

在国家农业结构调整的大背景下,利用创新模式改变传统的农业产业模式,优化小麦种植管理办法,实现小麦种植的高产和高质。而在小麦的种植管理环节,主要需重点关注以下3点。

2.1 前期准备环节

前期要对小麦种子进行筛选,严格保证种子的质量,使其符合种植标准,并对种子进行药拌或者选用包衣种子。播前晒种1~2 d,以提高种子的发芽率。采用匀速适量的播种方法,充分利用热量资源,使其健康茁壮地生长。小麦是三大谷物之一,有着很强的生命力和吸收养分的能力,在产量上也有着很强的优势。将小麦种植在肥沃的地区,可以使小麦的产量得到有效的提高[1]。

2.2 中期种植灌溉环节

在进行小麦种植的环节时,要采用轮作的方式。轮作就是在进行小麦种植时,要相隔一段时间再种植,这样可以使土地得到休整和缓解。

小麦在生长发育期对水量的要求很高,在水量不充足的条件下,运用灌溉设备将水向高处喷洒,通过模拟降雨的方式,对土地进行均匀灌溉。喷灌能够减少对土地的占用、节省水量,并且不会对小麦的土壤构成破坏,帮助小麦获取应有的水分。

2.3 因地制宜,优化耕作方式

根据小麦的生长要素和特点,进行科学、合理的种植。要及时对土壤进行施肥,保证肥力充足。在秋季对耕地进行细致管理,科学、合理地进行冬季浇灌,保证小麦抗寒、抗旱、抗倒伏的能力。

在耕作方式上,可选用少耕、免耕和半旱耕的方式,主要是为了减少整地的次数,有效解决容易破坏小麦种植土壤结构的问题。保持小麦土壤原有的空隙,避免在湿耕时出现黏闭的情况,能够有效提高小麦的播种质量,避免粗耕时的深籽和露籽情况,使小麦苗能够均匀、整齐、茁壮。保证小麦种植土壤结构的优良,能够有效改善小麦根系的生长情况,提高其抗倒伏能力,实现增产、高质的效果。

3 农业结构调整下的小麦种植病害防治措施

3.1 有效防治病害的药拌处理

为了有效地防止病害的侵袭,在小麦种植前,应对种子的质量进行严格的筛选,选择具有强抗病性、抗旱性和耐病性特征的种子。针对小麦的常见病害,可以在小麦种植的前期,对小麦种子进行药剂混拌,以下为几种能够通过药拌来防治的病害举例。

防治锈病方面,要注意对小麦品种的搭配和轮换,提高抗流行病的能力。用浓度为15%的粉锈宁可湿性粉剂,每100 kg小麦种子用量为120~200 g。在药拌时务必干拌,充分搅拌使药物均匀,严格调控药量,避免出现药量过多影响出苗的情况。在腥黑穗病防治方面,可以用浓度为40%的五氯硝基苯,按小麦种子总重量的0.5%进行干拌,可以有效地防治腥黑穗病。用浓度为15%的粉锈宁可湿性粉剂,按照小麦种子总重量的0.2%进行干拌,可有效防治白粉病和叶锈病。对于小麦黄矮病和丛矮病,可以用吡虫啉药剂对种子进行处理,可有效防治有毒的昆虫和地下虫害。药拌不仅可有效地减少小麦在冬季之前发生的病害,而且能够减少越冬的细菌数量。

在种植小麦时,要注重种植布局的合理性。对病害出现较严重的区域,一定要进行及时的处理,只有对病虫害进行针对性的有效解决,利用科学的措施进行病害防治,才能够实现小麦的正常生长。

3.2 充分考虑各种因素,加强田间管理

充分考虑不同季节的天气变化和影响。春季温度较低,有些地区还会出现阴雨天气,这时很容易出现根腐病和白粉病。一些小麦还会受天气的影响,遭遇小麦蚜虫、吸浆虫和黏虫的为害。

在田间管理中的防治害虫方面,可以选用粉锈宁、复方粉锈宁、羟锈宁等药物。以粉锈宁为例,可以在小麦田中以8 g/667 m2的用量,在小麦从孕穗到抽穗期间进行喷洒,可有效防治病虫害,并且还兼具防治小麦锈病的功效。也可以用小麦宝,对小麦生长阶段进行喷洒,可以有效地促进小麦的光合作用,减少空秕率,有效达到增产和防治病害的效果[2]。

3.3 依靠先进技术,防治病虫害

全面优化小麦种植的产业机构,利用先进技术和科技,全面提高小麦种植时的病虫害防治效果。如在小麦白粉病的防治上,除了可以选用农药或者化学制剂的防治以外,还可以对引水沟渠进行合理的规划,减少因为降水量少而出现的旱情,帮助小麦提高自身抗病的能力,促进小麦高产。

4 结语

农业和农业经济发展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撑,加强重视农业种植的管理和病害防治工作,能够有效地保障小麦的产量和质量,为小麦种植的前景和农业经济发展起到有效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 1 ] 耿辉.农业结构调整下的小麦种植管理及病害防治[J].乡村科技,2016(26):26-27.

[ 2 ] 张秀青.农业结构调整下的小麦种植管理及病害防治策略分析[J].农技服务,2017,34(06):42.

(收稿日期:2018-05-06)

猜你喜欢
种植管理病害防治小麦
浅析小麦的收获与贮藏技术
小麦,你好
防止小麦倒伏和增加穗数及穗重的措施
南涧县核桃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火龙果高产栽培技术
关于棉花种植管理工作的思考
我的英国朋友小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