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设计类专业校企合作信息化管理探索

2018-09-10 21:39樊卿
企业科技与发展 2018年6期
关键词:校企合作信息化

樊卿

【摘 要】校企合作是高职院校至关重要的教学组成部分,但目前高职院校的校企合作管理并不完善,合作过程中的状况难以监控与反馈。文章分析了高职设计类专业校企合作构建信息化管理现状,希望进一步探索更高效的信息化管理路径。

【关键词】设计类专业;校企合作;信息化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688(2018)06-0251-02

1 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信息化现状

当前,高职院校普遍建立了数字化校园,这是一种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教育工程,在校内的教学管理实践中起到良好作用。部分高职院校在校企合作建设和应用过程中,开始尝试运用信息技术,建设信息化实训室、虚拟仿真实训室等。在实训室的建设中,加大投入力度,引用高端音频、视频设备及学生操作软件等,实训室信息一体化解决方案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虚拟实验室是一种基于网络技术、VR虚拟现实等先进技术构建的虚拟实验教学系统,将现有的各种教学环节进行数字化和虚拟化。虚拟实训室提供了虚拟器材、虚拟实训设备及相关实训管理系统,营造了一个全新的教学环境,学生可以将虚拟实训台与真实实训台连接,进行相关实训。这样的信息化环境能够实现一些传统课堂上无法实现的教学情景,同时避免材料和空间的浪费,有利于解决学生实训岗位不足和资金不足的问题。例如,虚拟的设计实训室,学生可以在虚拟的信息化设备里完成全部设计过程。

部分高校在数字化校园建设中,为了保障校企合作的管理,在信息化方案建设之初,就已经考虑企业需求,为企业设立登录界面,通过校企合作的子系统、企业培训子系统,实现了校企合作的信息化。

在数字化校园系统中,设立了学生顶岗实习管理系统,教师可以在数字化校园中登录系统,及时观看学生的顶岗实习岗位、动态实习过程,并给予反馈。

2 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信息化存在的主要问题

虽然部分高职院校开始了校企合作信息化建设工作,但从总体上看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

2.1 整体信息化程度不高

目前顶岗实习等校企合作方式如火如荼地进行,各大高职院校也根据校企合作的需求开展了各种教学改革,但是校企合作信息化程度并不高,一些关键环节没有纳入信息化管理系统。譬如,在企业的用人需求信息发布方面,目前大多数企业需要通过给熟悉的老师发送邮件或者打电话,再由老师中转传播,这样的方式与信息化沟通现状非常不匹配。

2.2 教学管理共享不足

有些高職院校虽然开发了信息化系统,但是由于校园系统属于内部管理系统,无法将相关系统开放给企业,企业方面无法共享相关数据,校企融合难以深入开展。

2.3 实用性不强

信息化建设在高职院校中属于重要课题,各个院校都非常重视,然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存在为了建设而建设的情况,并没有从企业和学生的需求、教学的实际需求出发,导致信息化系统实用性不强。

2.4 技术较为落后

信息化建设在高职院校已经有10多年历史,部分高校信息化建设系统已经沿用10多年,而信息化技术发展迅猛,部分高校信息化建设技术落后于时代发展,很难进行再次改造升级与维护。

3 校企合作信息化建设相关建议

校企合作在高职院校并非新鲜词,当前高职院校在校企合作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步伐。让校企合作更高效,建立一套科学的信息化管理系统势在必行。本文根据笔者所在的学校校企合作信息化建设相关经验,提出设计类专业校企合作信息化管理的相关建议。

3.1 政府政策必须大力支持

构建校企合作信息化管理平台,并不是高校单方面的事情,而是一个对地方人才培养有巨大效益的事情,因此必须从社会范围内获得广泛支持,尤其是得到政府政策的大力支持,在开发相关系统方面给予资金和政策支持。

3.2 高职院校必须主动参与

高职院校教学工作繁杂,要减轻教学管理负担,高职院校必须主动积极参与,构建校企合作信息化管理平台,促进校企融合有序开展。

3.3 行业企业积极响应

校企合作中,企业方是利益共同体,只有依托高校强大的科研实力和人才资源,企业才能更好地发展。因此,企业必须积极响应,协助完成信息化建设。

4 信息化系统功能设置建议

4.1 信息发布

在教育实践中发现,无论是企业还是学生,对于校企合作的热情都非常高。企业急需人才,学生强烈向往企业,但现实中这两者的需求往往脱节。学生在人才市场中茫然不知所措,企业也找不到合适的人才参与实践。

笔者认为,建立一套信息化管理系统,提供信息发布功能可以有效地解决两者之间的矛盾。笔者所在的学校已经积累了一大批优秀的教学实训基地,通过审核的教学实训基地可以在该系统中上传校企合作信息,经校方审核认为适合学生进行校企合作后方可公布,从而招募有意向参与学习的同学。

这种信息化系统可以极大地提高校企合作项目组建的效率,避免大量信息不对称造成成本浪费,同时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4.2 项目动态管理

参与校企合作项目的学生和企业,需要接受相关的动态管理。在以往的校企合作实践中,动态管理是最难监控的环节,学生的工作通常在校外进行,教师无法了解,因此各种安全隐患。对于高职设计类专业而言,通过信息化系统进行过程动态管理可以轻松了解校企合作动态。设计类专业项目通常以信息化方式推进,学生和企业可以借助信息化管理平台进行工作交流与沟通。项目一旦建立,企业便可以安排相关任务,学生按要求完成项目计划,学院依托信息化管理系统对动态过程进行监控。一方面,企业专(兼)职教师可以利用信息化平台指导学生在线完成学习任务,并通过信息化系统记录项目完成过程;另一方面,专(兼)教师也可以通过信息化平台审核、在线交流,进行监督指导,这种动态管理过程有利于教师发现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方案。

4.3 评价反馈

对项目进行及时评价反馈是教育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传统的校企合作环节存在很大障碍,因为地理、时间的关系,所以学生、企业、教师之间存在隔阂。通过信息化系统,教师能够实现有效的教师质量评价反馈,便于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学生感觉在更真实的环境中实践体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为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提供高质量的服务。

4.4 作品展示

设计类专业学生的校企合作成果主要体现为设计作品,而设计专业教学模式的一大特点是必须通过作品展示学习成果。优秀的校企合作作品是重要的学习资源,通过在线系统的展示,可以让学生讲述该作品的完成过程,在这种总结过程中进一步梳理学习内容。低年级学生也能通过展示了解专业学习的脉络。这种作品展示交流,便于教师进行教学分析。

4.5 疑难辅导

在校企合作过程中,学生通过校外实际项目的实践发现疑难问题,通过兼职老师和本校教师的疑难辅导,能更有针对性地促进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5 结语

总之,高职院校应充分利用互联网资源,建设一个高效的校企合作信息化系统,这是切实提高校企合作质量、促进校企合作深入发展的重要手段。

参 考 文 献

[1]孟庆轩,刘洋,赵海峰.基于虚拟展厅的学生作品展示系统设计与实现[J].计算机时代,2014(10):41-43.

[2]倪雄师.校企合作信息化服务平台的构建[J].中外企业家,2015(23):130,132.

[3]王蕊,杨卫军.构建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管理平台的难点及措施[J].中国成人教育,2014(1):85-87.

[4]王小刚,赵利民.高职学生顶岗实习信息化管理创新[J].科技创新与生产力,2017(12):44-47,50.

[5]熊剑波,李智.“微实习”:信息化环境下高职学生顶岗实习创新发展的路径思考[J].保险职业学院学报,2014,28(4):78-81.

[6]颜文胜,章伟.校企合作信息化服务体系的构建研究[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4(9):22-24.

[责任编辑:高海明]

猜你喜欢
校企合作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一核三轴”:信息化时代教学管理模式的探索
2017年《农业信息化》1—12期总目录
茶学专业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探索
韩国高校校企合作模式新发展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就业视域下卓越工程师校企合作培养模式探析
民办高职院校软件技术专业深度校企合作模式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