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驱动视域下知识产权高质量发展对策研究

2018-09-10 03:29黄辉
河南科技 2018年33期
关键词:驱动专利知识产权

黄辉

科技是一个国家强大兴盛的根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发展的灵魂。党的十八大召开之后,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面对世界风云变幻的政治风云和新技术日新月异的大变革趋势,高瞻远瞩,从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顺应知识经济到来、提升国家经济核心竞争力、破解世界性资源环境诸多难题大局出发,提出创新驱动战略。2016年2月,《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被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审议通过,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成为中国顶层设计的纲领性文件。紧接着正式发布了《“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创新型国家建设的战略蓝图绘就。“创新驱动”成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战略。我国创新驱动战略有科技创新要不断突破核心关键技术、多主体多领域要协同创新、促进全方位立体式创新等基本特征。这也为我国市场主体创造和运用知识产权,强化知识产权制度对创新的基本保障作用,使创新知识产权化产业化等方面提出更高的要求。

创新驱动对知识产权发展的要求

创新驱动战略对知识产权强国建设提出更高的要求。快速提高我国知识产权的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能力成为我国知识产权工作的重中之重。具体来说有以下几点。

首先,创新驱动要求科技创新不断突破核心关键技术,增加高质量知识产权的有效供给。我国从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闭幕后,正式进入了改革开放,到今天已经整整40年了。我国在追求国家强盛、民族振兴过程中,持续不断推进工业现代化的进程。而在技术来源上我国可以分为3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科学技术成果国外引进,拿来使用;第二个阶段变成引进吸收再创新;第三阶段为自主创新。这三个阶段分别对应我国技术由弱到强的发展便历程。第一个阶段,由于我国技术实力非常薄弱,不得不高价引进成熟的技术及装备,建立起国家工业基础。第二个阶段,随着我国人才的培养引进、技术的积累和投资的持续增强,我国能在别人的基础上进行新的发明创造,从而更进一步推进我国工业进程。第三个阶段,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国外技术加强封锁,正常的技术引进受到种种限制,为适应经济新常态和知识经济的到来,我国做出新的战略决策。在科技创新竞争十分激烈的今天,战略性新兴产业核心技术、事关国家安全的国防科学技术,发达国家严密封锁,不可能花钱买来。这需要我国在一系列产业中对关键技术难点攻坚克难,下大力气,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形成高质量知识产权来支撑产业和企业转型升级,加快高质量发展步伐。

其次,创新驱动要求高质量知识产权不断转移转化,形成现实生产力。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形成高质量知识产权,并高質量产业化,来促进产业和企业转型升级,走高质量发展之路。经济高质量发展需要企业不断创新来推动。改革开放40年来,党和政府出台一系列政策,充分激发市场活力和市场主体发展活力。而市场主体技术进步与产业互动创新发展,推动了我国经济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当前,我国经济已进入转型升级关键时期,需要进行高质量发展。经济高质量发展需要市场主体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进行技术研发,产出高质量知识产权,进行转移转化,形成先进生产力。创新驱动发展实质是顺应未来产业发展趋势和人们需求的变化,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掌握核心技术,并以核心技术驱动快速绿色发展,促进产业升级。

创新驱动发展是市场主体活力与创造力持续增强的过程。新形势下,企业不能有浮躁情绪,必须深刻把握高质量发展的新特征新要求,沉下心来,下功夫搞创新,走好全面创新的新路子。

第三,实施创新驱动发展要求建立有利于创新的体制机制,形成比较科学完备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我国自《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实施以来,在建立与完善知识产权制度方面不断进步,知识产权的运用和保护不断加强。“科技创新成果不应该被封锁起来,不应该成为只为少数人牟利的工具。设立知识产权制度的目的是保护和激励创新,而不是制造甚至扩大科技鸿沟。”这为我国高质量完善知识产权制度、高质量发挥知识产权制度的积极作用、进一步推进发展方式变革,用先进生产方式提质增效,促进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

我国知识产权事业发展现状

知识产权创造水平提升加快。在2017年,中国全年发明专利申请量达到138.2万件,达到了14.2%的同比增长,连续7年位居世界之首。在PCT国际专利申请受理量方面也跃居全球第二,全年5.1万件,同比增长12.5%。在受理商标注册申请量方面达到了574.8万件,实现了55.72%的同比增长,连续16年位居世界第一,累计有效商标注册1 492万件。在作品、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量上分别达到200.2万件、74.54万件,同比增长25.15%、82.79%。在农业、林业植物新品种权申请量方面,分别达到3 842件、623件。此外,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数量上也稳步增长。

知识产权运用发展水平增速趋缓。2017年,全年专利申请权与专利权转让数量19.5万件,同比增长41.3%;专利权质押融资金额720亿元,同比增长65%;全国共办理著作权质权登记299件,涉及主债务金额29.74亿元。全年专利实施许可合同金额33.6亿元,同比增长16.1%。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17》,2016年全国技术市场成交额11 406.98亿元,同比增长16.0%;软件业务出口额499亿美元,同比增长0.9%;知识产权使用费总计251.4 亿美元,同比增长8.8%;办理商标使用许可合同备案3万件,同比增长67%。

知识产权保护发展水平稳中有升。2017年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专利行政执法办案6.7万件,同比增长36.3%。商标行政执法办案3.01万件,其金额3.33亿元。“剑网”行动检查网站6.3万个,删除侵权盗版链接71万条;海关查获进出口侵权货物1.91万批次,涉及侵权货物4 094万余件,案值1.82亿元;南京、苏州、武汉等11家知识产权法庭相继挂牌成立。法院新增知识产权方面的民事、行政、刑事案件21.35万件,同比增长40.37%,审结了20.30万件,同比增长38.38%。检察机关关于侵犯知识产权案件起诉3 880件涉及7 157人,批捕犯罪案2 510件涉及4 272人。公安机关破获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犯罪案件1.7万起,涉案金额达64.6亿元。全国开展了“护航”“雷霆”“清风”“龙腾”“剑网”“溯源”等执法专项行动,新设立14家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建立企业商标海外维权协调机制,知识产权维权援助与举报投诉网络已经覆盖全国大部分地区。

知识产权环境发展水平进步明显。2017年,知识产权服务机构达到3.5万家,同比增长21.1%;每万人口专利申请量达到25.4件,同比增长6.4%;每万人口商标申请量达到38.8件,同比增长51.3%;每万人口著作权登记量达到19.9件,同比增长36.3%;知识产权保护社会满意度提高到76.69分,较上年提高4.31分。

知识产权高质量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知识产权人才不足,研发投入不足,导致知识产权高质量产出不能满足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需要。知识产权人才对复合型专业背景的要求越来越明显,理工科专业在专利类岗位中的权重突出,管理类专业为综合管理性较强的法务岗所必须,知识产权+语言类专业的复合要求存在于知识产权翻译、律师、流程、代理人甚至客服岗。长期以来,我国知识产权人才缺乏,致使许多企业对知识产权的期待变得消极,在生产过程中创新意愿不足,而山寨模仿之风却相当盛行。同时,技术创新决定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一个国家或者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又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产品供给能力。如果企业因人才投入等原因无法实现创新,导致知识产权产出不足,将不足以支撑企业,乃至经济转型升级,这将是非常危险的事情。

我国知识产权环境不断优化,知识产权保护水平不断提高。但是在知识产权存量上是量多质低,保护力度和保护成本存在不足与过高等问题。企业愿不愿意搞创新,抑或是模仿和抄袭,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对成本和收益的分析。数据显示,在我国有关专利侵权案件损害赔偿诉讼中,有97.25%的案件适用“法定赔偿”标准,平均赔偿数额仅为7.96万元。而在美国,同类型专利诉讼案件的赔偿额平均高达2 940万元。在商标侵权案件中,我国法院判赔的平均金额为6.2万元,这与商标经营者长期为维护品牌所花费的巨大心血同样不成正比。知识产权侵权案件赔偿数额过低导致了一种不利局面的出现:创新者在追求产品品质方面,需要花费大量财力、心力才能有所作为,但侵权者只需付出较低成本就可以抄袭使用。因此,在中国各类产品供给中模仿痕迹较重,创新能力不足,知识产权纠纷数量居高不下。

知识产权管理不足,导致知识产权转移转化不能满足创新驱动的要求。高校是我国科技创新的重要阵地,由于我国高等院校开展知识产权保护与管理工作的时间较短,受過正规知识产权教育高素质的专业管理人员缺乏,加上高校对知识产权保护与管理认识不足,在“重成果轻专利”的政策导向下,教师们申请专利保护的敏感性差,缺乏市场观念和竞争意识,偏重学术水平的评估,轻视经济效益的发挥。科研成果一般以论文发表、成果鉴定、学术研讨会等形式公之于众,使其丧失了作为专利或者专有技术的新颖性而得不到法律的有效保护,与此同时,又使得大量的科技成果免费被世界各国使用,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知识产权高质量发展支撑创新驱动发展的对策

顺应创新主体多元、活动多样、路径多变的新趋势,推动政府管理创新,形成多元参与、协同高效的知识产权创新治理格局。建立国家高层次知识产权创新决策咨询机制,转变政府创新管理职能,合理定位政府和市场功能。强化政府在试产产权方面的战略规划、政策制定、环境营造、公共服务、监督评估和重大任务实施等职能。对于知识产权竞争性的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开发,应交由市场和企业来决定。建立创新治理的社会参与机制,发挥各类行业协会、基金会、科技社团等在推动知识产权发展中的作用。构建覆盖全过程的监督和评估制度。完善国家科技报告制度、国家创新调查制度,建立国家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开放共享制度,推动科技资源向各类创新主体开放,引导各地树立创新发展导向,促进高质量知识产权产出。

多渠道增加创新投入。实施高质量专利培育工程。切实加大对基础性、战略性和公益性研究稳定支持力度,完善稳定支持和竞争性支持相协调的机制。改革中央财政科技计划和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完善激励企业研发的普惠性政策,使得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投入主体。探索建立符合中国国情、适合科技创业企业发展的金融服务模式。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拓展多层次资本市场支持创新的功能,积极发展天使投资,壮大创业投资规模,运用互联网金融支持创新。充分发挥科技成果转化、中小企业创新、新兴产业培育等方面基金的作用,引导带动社会资本投入创新。要进行产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培育各类创新平台创造高质量专利,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高质量专利中心,形成研发创新与知识产权专业服务深度融合和知识产权的良好布局。

推动知识产权服务体系和人才建设,完善知识产权信息平台,加快专利信息资源的深度开发,增强经济发展新动能。在贯彻实施《专利代理机构服务规范》中,既要培育知识产权品牌机构,也要培养、引进知识产权方面的高端人才。要推动国内外机构合作建设知识产权高端智库和知识产权学院,完善知识产权专业技术资格评价,发挥知识产权方面高端人才作用,简化知识产权申请程序优化代办服务,缩减办理时间,提高“互联网+”专利电子申请率。优化“互联网+”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充分发挥知识产权信息电商服务,形成信息服务共建共享交易运营合作的知识产权交易中心。

惩治知识产权侵权违法行为,降低维权成本。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对于恶意侵权、重复侵权并且情节严重的,依法依规提高赔偿数额,使侵权者付出难以承受的代价,营造不敢侵权、不愿侵权的法律氛围,彻底遏制侵犯知识产权行为,在知识产权保护上实现历史性转变。

营造崇尚知识产权的文化环境。大力宣传广大知识产权工作者爱国奉献、勇攀高峰的感人事迹和崇高精神,在全社会形成良好的知识产权文化,营造良好的知识产权氛围,引导广大知识产权工作者恪守道德,坚守社会责任。加强知识产权教育,丰富科学教育教学内容和形式,激发青少年的知识产权兴趣。加强知识产权知识普及,提高全民科学素养。

猜你喜欢
驱动专利知识产权
论比例原则在知识产权损害赔偿中的适用
保护知识产权 激发创新动能
基于模糊PI控制的驱动防滑仿真系统分析
2019年度PALM展参展商获取知识产权优胜奖获奖单位名单
中国知识产权量质齐升
AMD VS微软 SSD的AHCI驱动选哪家
2007年上半年专利授权状况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