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高中生物教学的研究与实践

2018-09-10 07:22娄涛
南北桥 2018年17期
关键词:教学反思教学研究高中生物

娄涛

【摘 要】生物是高中生学习的必修科目,一名优秀的生物教师应当学会帮助学生锚定各种高中核心知识,重视书本内容,学会将实际与理论相联系,构建知识框架,建立知识专题。

【关键词】高中生物 教学研究 教学反思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8.17.047

生物学是自然科学的基础科学之一,它帮助人类认识生物的多样性,了解自然知识,发现自然界的基本规律,从而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教师应当传授学生基本的生物知识,了解生物种类的多样性,认识到各种生物的动态过程,激发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揭开生物自然神秘的面纱。然而,当代生物教学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本文将对高中生物教学的研究与实践进行简单的探索反思。

一、以各种生物为锚,锚定各种高中生物核心知识

生物不断进化导致其多样化,多样化致使知识混乱,知识混乱导致学生认知混乱。高中生物带有一定的文科性质,而理科生长期学习理科知识,对于文科知识的梳理缺乏一定的方法。因此,学生常常陷入生物学习的陷阱。在生物学习中,教师是灯塔,但是他们的亮度是有限的;答案是拐杖,过分依靠拐杖,思维难以走快;解析是轮椅,过分依赖轮椅,大脑就会缺乏锻炼。因此,在高中生物的学习中,更重要的是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加强对书本知识的理解与认知,学生要以各种生物为锚,锚定各种高中核心知识,抓住知识的关键点。比如,草履虫的锚定点是真核生物、生存斗争、种间竞争。大肠杆菌的锚定点为原核生物、质粒、拟核、二分裂、细胞壁。学生在学习知识的时候,梳理出每一种生物的重要知识点,加强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将知识点绑定在某种生物和某种结构上,减少混淆的可能,这种“刻舟求剑”的学习方法尽管有些死板,但是对知识的梳理却是完整细致的,最适用各种散乱的知识点学习,它有效的将散乱的知识整合归一,提高学生记忆的有效性。

二、重視书本内容,吃透生物课本

大多数学生认为自己已经吃透书本知识,认为自己花了很多时间看书,但是并没有领悟到什么新的东西。真正吃透书本知识是学生在做题时能够达到这样一种境界:看到一道概念辨析题,典型应用类的概念选择时,学生可以马上知道哪个选项是错的,错在哪里。但是在做题的时候,很多学生依然不能清楚的了解题目错在哪里。因此,教师应该引导学生研读课本,找到正确的看书方法和方向,提高学习的效率,减少看书的盲目性与随意性。

(一)重视书本中的基本概念

学生在看书的时候,一定要重视基本的概念,注意概念中的限定词,这对理解一个名词及判断纯属关系有非常大的帮助。例如,酶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酶的定义阐述了酶的来源、功能、化学本质。其次,加强对过程的概念动态理解,课本中有许多动态过程,如呼吸作用、光合作用、有丝分裂、减数分裂等。学生能够通过简单的词汇和图像将这些过程概念演绎推理出来。另外,还要学习书本中规范的术语,提高自己答题的规范性。

(二)重视书本中的实验

书本中的实验有助于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其中常常隐藏着许多知识点。但是,这部分内容却是学生常常忽略的重要点。在读书本中的实验时,首先要重视实验的步骤,疏导出一个实验正确的顺序。其次,要重视实验中的对结果产生重要影响的细节部分。最后,最为重要的是要了解实验的原理,知道每一步是为什么,有什么用,会造成什么结果,观测指标是什么。对书本中实验的研读有利于学生举一反三,了解实验的方法和思想。

(三)重视书本中的细节问题

生物知识的考点广泛、细致、复杂,需要学生格外的小心谨慎。而这往往导致学生常常把握不到重点,认为书本中处处是考点。面对这个问题,教师应该让学生知晓一次性掌握书本中百分之百的知识是不可能的,需要长期的积累、巩固、迭代,练习能够帮助学生快速的找到自己知识点中的盲区,通过练习,学生可以弥补自己没有看到的书本中的缺漏,这个过程需要学生不断花费工夫,保持耐心,完善知识中的漏洞。

三、重视理论与实际的联系

生物主要分为实验和理论部分,有效的将实际与理论相联系,可以减轻学生记忆负担,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但是,很多学生习惯性的死记硬背,导致概念脱离实验,缺乏灵活运用的能力。因此,教师在平时的授课过程中,要经常性的进行实例、性质与之间进行推演,联系概念与实际运用,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提高分析能力。推演的过程中,教师应当尽可能的减少文字性的说明,多使用关系图来阐释实例与概念之间的关系,这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点清晰明了,提高理论与实验之间的联系。

比如,无机盐是人体内维持渗透压的重要成分,汗液中含有无机盐,所以可以推导出运动后不仅要补充水分,还要补充无机盐。另外,物理的某些词汇带有高度汇总的专业术语,学生很难明白,这就需要教师不断的将知识平白化。所以教师在阐述一个复杂概念时,可以联系平时生活中的现象来解释某一概念,让生物走进实际生活,将生物生活化,提高学生对知识理解。

四、构建知识框架,建立知识专题

高中生物的知识点覆盖广且杂,由于学生的经验不足,对知识的总结能力有限,导致学生常常面对散乱的知识无从下手。因此,教师在细致的教授完书本知识后,还需要教师对零散的知识进行串讲,将复杂而多的知识压缩成一些关键字词,并且要求学生能够构建自己的知识树,完善知识体系,为了提高学生知识框架的概括能力。

除此之外,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强制性的默写,每天上课的时候让学生拿出一张白纸,让学生自己默写自己归纳总结的知识树,这样将有利于提高学生对知识体系的完善与总结。当学生的知识树已经形成,教师需要对学生的知识进行专题讲解,以此对学生的知识进行提升和巩固。有很多教师由于缺乏对专题知识的提炼和加深,导致学生的综合能力不强,融合能力欠缺。因此,教师可以根据知识的基本框架,将生物知识分类,整理为多个小专题,对学生进行专题讲解,逐一攻破,将知识融会贯通。专题知识讲解完成后,还需要教师出一些专题练习,让学生练习、巩固。

相对于其他理科知识,生物学具有更多文科性的特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像一座灯塔,仅仅为学生指明方向,而更多的需要学生花费精力去记忆、探索。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生物学习中要求学生能静下心来不断研磨书本,拥有顽强的毅力去理清楚各个知识脉络,保持耐心、决心和恒心。

猜你喜欢
教学反思教学研究高中生物
高中数学教学研究
高等数学的教学反思
高中生物解题教学中应用化学知识的可行性研究
交替传译中听记平衡教学研究
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研究
《protel DXP 2004》的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