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初中政治德育渗透的思考

2018-09-10 07:22张莹
南北桥 2018年17期
关键词:教学思考初中政治德育教育

张莹

【摘 要】在初中教学的时候,政治时其中一种比较重要的课程。政治对于初中生来说,等同于思想品德对小学生的意义。所以政治对初中生来说,还能够促进孩子长远的发展。文章首先从政治教学的方法入手,列举了一些在政治学习中渗透德育教育的方法。希望能增强学生的德育思想,成为一个正直的人。

【关键词】初中政治 德育教育 教学思考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8.17.144

初中政治不仅是一门基础学科,还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如今,政治教学扬起了“德育”的风帆,迎来了发展的春天,展现着迷人的风采。一方面,政治可以使学生掌握政治理论,经济知识,另一方面,还可以发挥育人的功能。初中是学生德育发展、道德观形成的重要阶段,学校对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渗透德育内容给予了充分的重视。所以,政治教师要充分发挥政治这一学科的育人功能,将政治教学与德育教育进行有效融合。本文立足于学生的实际情况,就如何在初中政治教学中渗透德育内容提出了有关策略,希望对教师带来一些启示。

一、情境陶冶,逐渐渗透

在传统的教学方式影响下,学校教育几乎都是重才智轻德育。就连对学生素质培养有重要作用的政治教育也是偏向于才智教育。以至于很多人感叹当今青少年是垮掉的一代。可见德育教育的迫切性。运用情境陶冶的教学方法,可以对学生进行逐渐的渗透。所谓的情境陶冶就是教师通过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影响。从而培养他们的道德品质的一种教学方法。此种方法能有效地对学生人格感化。所以教师应当注重情境陶冶的运用。例如在教学《尊重他人》时,教师可创设如下情景:“周恩来总理生前每次外出考察工作,离开视察地时都会亲自向服务员、厨师、警卫员等平凡的人员一一握手道别,以示对工作人员的感激与尊重。”然后发问:“说一说周恩来总理的做法体现了什么?”通过创设良好的情境,让学生学会思考。而设计问题则是运用启发的手段引导学生思考,挖掘尊重的实质。列举身边尊重他人的事迹,如“在电影院看电影时保持安静”“在招聘时穿着整洁大方”等。通过这些例子启发学生,让学生逐渐养成尊重他人的习惯。情境中的一些人一些事做法对学生起到了积极作用。在这样的情境教学中学生更多地思考自己的道德素质,认识自身的不足。从而在生活中能自觉做到尊重他人,提升自己的公德意识。做一个有道德、守纪律、受欢迎的人。

二、活动引导,明确目标

在教学中进行一些活动,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意识。学生的思想品德是在活动中逐渐形成的,所以采取德育教育实践是很有必要的。德育教育实践活动就是有目的地组织学生进行活动,从而培养他们的良好品德。例如在教学了《做负责任的人》一课后,教师可以围绕“做负责任的人”开展专题教育活动。陈蕃曾说:“大丈夫处事,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屋?”负责任不是远离现实的高谈阔论,而是体现在我们的实际行动中。教师在组织专题活动时可首先提出问题:“负责任有什么重要意义?”学生就问题进行讨论。经过讨论知道了负责任的人能赢得他人的信任、尊敬与赞赏。责任是美德的表现和基础。教师继续发问:“如何做一个负责任的人?”给学生5分钟的时间,仔细思考以下几个问题:“如何对自己负责?如何对他人负责?为什么要对国家负责?如何对国家社会负责?”通过这些问题的思考与讨论,学生知道了在生活中要从小事做起,一点一滴培养自己的责任感。懂得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任。通过活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习惯。各种生动活泼又富有教育意义的活动如春风般滋润着学生的心田,让学生开出灿烂的精神之花。

三、樹立典型,体现人文

新课改中更多的是突出学生的主体性,突出人文色彩。初中生还处在身心发展阶段,受他人的影响较大。这一时期如果教师能够为学生树立起典型,树立榜样,起到带头作用。那么学生在榜样的影响下自然会提高自身的素质与道德思想。教师要以身作则,给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无论是在教学中还是在生活中都能起到榜样作用,从思想到行为影响学生。例如在教学《关爱他人》一课时,教师让学生列举生活中哪些行为体现了关爱他人的思想。教师自己也以身作则,在平时多关心学生、关爱他们,关注学生的成长。同时还可以选用以下几种榜样:1.同学中的好人好事。2.历史上伟大人物关爱他人的举动。

四、加强对初中生的道德法制教育

法律素质是思想道德素质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也是初中生全面素质的重要内容之一。教师通过对初中生进行法制教育,这不仅有利于培育学生良好的法律品质,还能提高他们的法律意识,增强他们的法制观念。那么,教师应如何进行有效的道德法制教育?首先,教师需要革新法制教育观念,构建完善的法制教育网络,学校的法制教育要立足于本校的实际情况,灵活地、有序地、有条理地进行法制教学,并和德育相结合,从而提升法制教育的效果;其次,政治课不仅是一门知识课,还是一门德育课,因此,教师在传授法律知识的同时,还要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再次,要改进法制教育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打造高效的法制课堂。教师在教学中要采用多样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法治知识的热情。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多采用案例教学法,从而丰富所学内容;可以运用情境教学法,从而依法行使的生活体验。第四,努力开辟“课上”与“课下”两课堂。教师不仅要注重课堂教学,还要开展一些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活动。如:法律知识大讲堂、有关法律的演讲比赛、以法律为主题的黑板报。此外,学校可以与一些司法部门相合作,为学生创设参加司法实践活动的机会,这有利于学生把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到现实生活中去,使他,他们学会用法律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五、结束语

总之,德育教育应始终贯穿于政治教学过程中,这不仅符合新课改的要求,也是对以生为本教学理念的践行,更是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的倡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抓智育,还要注重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如此一来,这不仅有利于构建高效的政治课堂,还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何新国.浅谈如何在初中政治教学中渗透德育[J].学周刊,2016(14).

[2]周丽.论初中政治教学过程中的德育教育渗透[J].学周刊,2015(29).

猜你喜欢
教学思考初中政治德育教育
初中政治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分析
初中政治课的“激趣”研究
刍议初中政治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
关于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对语文教学目的的思考
初中历史反思性教学思考
德育在新传媒时代播音主持专业教学中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