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军校任职教育教学模式创新的几点思考

2018-09-10 07:22张川
南北桥 2018年17期
关键词:任职教育创新驱动教学模式

张川

【摘 要】军校任职教育教学模式改革创新,是当前军事教育创新发展的重要部分。随着军事领域调整改革的深入推进,对军校教学模式创新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教学模式创新中,需要从理论层面和实践层面进一步加强研究探索。

【关键词】任职教育 教学模式 创新驱动 军事教育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8.17.203

随着全军院校新时代办学思想大讨论深入展开,各院校聚焦院校教育领域办学定位把握不准、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理解不透等问题开展思想革命,在军事教育领域掀起了思想解放热潮。

任职教育是军队院校特有的教育培训类型,旨在根据部队岗位需要,培养相应军事人才。如何瞄准岗位需求,选取科学适当的教学模式在全军院校中仍然处于丰富发展阶段。军事教育属于军事训练学,军队院校通常采取理论授课、军事训练的思路或模式组织教学活动,尽管一直在创新发展教学方法、教学设计等内容,但是对于形成完整的教学模式仍然缺少系统全面的梳理和总结。随着党的创新理论的前进和军队改革的深入,教学模式创新仍有很大空间。

一、教学模式创新的内在要求

创新是推动事物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军队院校在长期教学实践基础上,始终跟进军事变革,不断探索创新教学方式方法,取得了大量成果。教学模式作为多种教学要素的综合运用,同样需要创新发展。

一是人才培养需要创新教学模式。人才是第一资源,人才是开展各项创新的根基和核心要素。随着时代的变幻,世界局势、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的发展,人们接受信息、掌握知识的途径越来越丰富,对人才培养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院校教学课堂上常常有“不问老师问百度”的现象。面对这样的新情况新特点,院校只有不断加强和改进教学模式,才能在课堂上掌握学生。

二是军队调整改革需要创新教学模式。军队院校任职教育的主要目标是培养适应岗位要求的学员。随着近年来军队调整改革,不仅人员任职岗位出现了大幅调整变化,岗位要求也随军事任务的调整变化而变化,客观上也对军队院校任职教育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倒逼院校教学模式改革创新。

三是军事教育方式变革需要创新教学模式。军事教育改革本是军队调整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着力构建三位一体新型军事人才培养体系,军队院校教育面对部队训练和军事职业教育,必然要思考自身的教学模式如何创新发展,以适应新的人才培养体系。

二、教学模式创新需要关注的几个方面

教学模式创新没有固定的套路和模板,归根结底是要结合各院校的实际和学员岗位需要实际,创新形成最为合理科学的教学模式,在改革创新中不断丰富军校任职教育教学模式。军校任职教育的教学模式创新需从教学理论层面把握几个问题。

(一)教学模式创新应把握学员主体

美国教育学专家布鲁斯·乔伊斯、玛莎·韦尔和艾米莉·卡尔霍恩在其合作的著作《教学模式》中指出,教学模式是教师获得多种成功教学方法的媒介,教学模式也是帮助学生获取信息、形成思想、掌握技能、把握思维方式和表达方式的学习模式。因此,教学模式创新的出发点或逻辑起点应是在学员层面,即首要考虑如何创设一种情景或模式提高学员的学习效率,使学员在同等教学时间收获最大学习效益。

(二)教学模式创新需要借鉴普通教育学思想

军校任职教育在教学对象、教育类型、教学内容等方面虽然与地方普通高等教育不同,但是其行为主体仍然是教育教学行为。对军校任职教育的相关研究都应属教育学范畴。军校任职教育开展教学模式创新,应广泛借鉴地方各类教育实践经验,从方法论层面吸纳其精髓要义,启发任职教育教学模式的改革。

(三)把握教学能力生成规律

教学模式的形成有特定规律,其探索创新和运用的过程如同一名新教员走上讲台,必然要经过培训、备课、试讲等过程。从教学模式的创新形成至生成为教学能力,要加强其中特点规律的研究,对系和教研室要给予容错、试错,最后纠错的时间,对教学骨干和教学团队给予走出去和请进来的创新空间,在把握规律的基础上,高效推进创新。

三、教学模式创新的参考路径

教学模式包含多种影响要素,创新发展过程也是对教学模式完整构建、系统设计的过程。创新教学模式可以从四个方面入手。

(一)坚持聚焦练兵备战

首先,全军练兵备战氛围浓厚,习主席在今年全军开训动员上强调“全军各级要强化练兵备战鲜明导向,坚定不移把军事训练摆在战略位置、作为中心工作,抓住不放,抓出成效。”各个军校理应找到在全军练兵备战战略体系中所处的位置。教学模式创新要同样聚焦练兵备战,教学模式是承载教学内容的“器”,要通过教学模式的创新运用,有效呈现练兵备战教学内容,使教学模式成为提升教学效果的放大器,巩固教学内容的倍增器。

其次,任职教育关注部队对学员的岗位需要,參加任职教育培训的学员普遍有着明确的岗位任职指向,因此,只有在开展教学模式的顶层设计之初就聚焦练兵备战,才可能回应任职教育的题中应有之义。

最后,聚焦练兵备战是对更新教育教学理念的牵引和指导。瞄准练兵备战的教学模式创新,是打破传统课堂教学的创新,必然将促进对传统教育教学理念的反思。

(二)综合研究教学实施各要素

教学模式同教学组织实施中的各个方面普遍联系。在推进教学模式创新的过程,也是完善和丰富教学设计、教学环节,改进教学重难点等多种要素的过程。

一是要把握教学内容的主体地位。无论何种教学模式均是为了展现教学内容,学员在不同情境模式下接受内容要点,掌握关键知识技能。教学模式创新要准确分析教学实施中的主要矛盾,找准教学内容与学员任职中的结合点,找准学员在掌握教学内容时的重难点,通过合理的教学模式实现教学目的。

二是要把握教学方式方法等多种要素的作用。教学模式之所以各有不同,在于选用了不同的教学方式方法,采取了不同的教学设计。因此,在把握教学内容的基础上,需要进一步研究相应的教学要素,摸清教学中内容、手段等与学员岗位任职需求相适应的地方,以合理的形式讲授相应的教学内容。

三是要把握教学条件等相关配套建设。教学条件是实现教学模式的保障。教学模式创新除了内容和形式的创新,要同时兼顾考虑保障条件的建设。教学模式创新设计时,将保障需求一并纳入研究,确保形成完整的教学模式创新方案。

(三)统筹设计教学日程安排

军校教学日程安排有很强的计划性。教学模式的实施靠教员来组织,靠日常课表来落实。教学模式创新与课表等教学计划安排相辅相成。教学课表的安排与设计应配合教学模式的改革创新,同步研究更新。用教学模式创新牵引教学日程安排。根据不同课程采用的不同教学模式,科学配置课表。如以往理论灌输教学模式下的课程安排,常常采用单科独进式的教学计划运行模式,简单按照课程专题顺序制作教学日程安排。若采用其他一体设计教学模式,不仅应研究教学内容如何一体融合,也要研究教学计划安排如何对应调整,加强教学计划工作的科学性,为教学模式创新提供框架基础。

(四)加强教学模式实践检验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国防和军队建设中,战斗力标准是根本的唯一的标准,战斗力标准同时也是实践标准。军校任职教育教学模式创新,应能够经的起战斗力标准检验。教学模式创新运用效果如何,要看是否有助于破解学员在岗位任职中“五个不会”问题,是否有助于提升战斗力。适当的情况下可以尝试在学员中设立试点班、试点队,加强效果检验,确保教学模式的创新取得实效。

参考文献

1.《中央军委首次举行开训动员大会 习近平向全军发布训令》,新华网,2018年1月3日,http://www.xinhuanet.com/po-

litics/2018-01/03/c_1122204717.htm

2.《全军院校深入开展新時代办学思想大讨论》,新华网,2018年1月7日,http://www.xinhuanet.com/mil/2018-01/07/

c_129784616.htm

3.《教学模式(第八版)》,(美)布鲁斯·乔伊斯、玛莎·韦尔、艾米莉·卡尔霍恩著,兰 英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年6月第1版

猜你喜欢
任职教育创新驱动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装备课程建设向实战贴近面临的挑战与解决之道
锻造适应院校任职教育发展的教员队伍
士官职业技术教育装备维修保障专业实战化训练改革的思考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