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教师眼中应无“差生”

2018-09-10 07:22何雪文
南北桥 2018年16期
关键词:学生观人才观教育观

何雪文

【摘 要】在一个优秀教师眼中,学校中没有“差生”,只有学有困难的学生。著名教育家韩凤珍说过:“难教育的孩子,都是失去自尊心的孩子;所有好教育的孩子,都是具有强烈自尊心的孩子。教育者就是要千方百计地保护孩子最宝贵的东西——自尊心。”

【关键词】“差生” 教育观 学生观 人才观 后进生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8.16.091

常言说:“寸无所长,尺有所短。”在一个优秀教师眼中,学生中没有“差生”,只有学有困难的学生。其实,差生并不永远是差生,只不过看我们如何对待他们。而在有些教师眼中,后进生是无可救药,不可雕琢的朽木,由于持有这种偏见,往往会使他们的教学工作步入一种无可奈何而尴尬的局面。这样的教学方法怎么谈教书育人,如何面对21世纪的教育,怎能谈得上“德高为师,身正为范”的园丁形象。

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和学生观能更有效的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率,能增添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信心,教师更有热情地投入教学工作中,能取得师生双边活动的更佳效果,能更好地建立和培养师生的感情,怎样才能做到教师眼中无“差生”呢?就此谈谈我的几个观点:

第一,要热爱教育,热爱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尊重学生的自尊心。著名教育家韩凤珍说过“难教育的孩子,都是失去自尊心的孩子;所有好教育的孩子,都是具有强烈自尊心的孩子。教育者要千方百计地保护他们最宝贵的东西——自尊心。”后进生总觉得老师不喜欢他们,不是一视同仁。久而久之会产生陌生感,与老师正确的引导唱“对台戏”,产生厌学情绪。这样的后进生纪律越来越松散,在学校度日如年。转变后进生,教师要给学生亲切、信任、尊重的情感信息。数学活动是师生双方情感和思维的交流,所以,密切师生关系有助于激发差生的学习兴趣,鼓起学习的勇气。差生常有一种自卑心理,他们往往因学习成绩差而羞于见老师,更不会主动问老师问题,久而久之,问题会越积越多,思想包袱会愈来愈重,学习会愈来愈困难。

因而,教师在平时要多主動接触他们,向他们提问,找机会与他们接近交谈,和他们交朋友,多给他们情感,以博得学生的爱戴和尊敬,沁出他们的自卑感和对学习的恐惧感。在教学中,教师还可以通过自己的语言、动作、表情传递给学生亲切、信任、尊重的情感信息。让差生“亲其师,信其道”。教师要注意教育引导的方法,在学习和生活中多关心和休贴他们,为了做到关心尊重每个学生,我们提出对后进生转变的宗旨方向是“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培养他们坚定学习的信心。

第二,要使后进生正确认识自我,后进生往往认为自己不如别人,自暴自弃。要了解差生,尊重差生,才能教育和转变差生。差生在学习活动中,很少有成功的体验,作业错误多,考试失败多,屡屡的错误和失败,使他们灰心丧气,失去信心,产生逆反心理。因此,教师要善于捕捉差生的闪光点,一旦发现他们的进步,哪怕是点滴进步,都要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而且还要善于创设情境,给学生提供成功的机会。教学中可挑一些“跳一跳”基本能“摘到果子”的问题给他们做,使之通过努力而享受成功的喜悦,在成功中树立信心和决心。面对他们的不完整的答案,不要过早的下结论,而是寻找他们思维的合理成分,找出他们的闪光点,指出他们的可贵之处,扬长避短的评讲,使他们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强解题的自觉性和必胜信心。

多给学生创造机会,让差生积极的参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要求学数学的目标应从双重使命转化到单一目标,为所有学生提供重要的、共同的核心数学,教学者应采用“以激励学习为特征的,以学生为中心”的实践模式,把学生被动听讲的课堂变成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的学习环境,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应让全部学生都有思考、发言、练习、讨论的机会,而不能为了教学气氛、容量,把提问、演板的机会全包给优生,使差生当了“陪客”,成了“被遗忘的角落”。这样做必然挫伤了差生的学习积极性,导致他们自暴自弃。因此,要多给学生创造机会,尽量使他们多动口、多动手、多动脑,以培养他们的参与意识,巧妙的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训练他们的思维。

对此,教师要积极引导和主动疏导,全面了解情况,帮助他们寻找原因,了解他们的心理需要,尊重他们的心理需要,满足他们的合理的心理需要,对于他们合理的或过高的需要,则以教育引导促使其自愿放弃或降低需要,使师爱成为公平的砝码。

第三,希望得到关爱、温暖、理解、重视、成功等,是每一个正常学生及正常人所需的心理需要,差生也不例外。之所以教师要立于学生之中,站在学生的角度去考虑问题。做学生的楷模,领头人。他们会更加信任你,喜欢你。例如:对差生微微一笑;打个手势;说一声“请回答”,就会给学生一种无形的力量。设身处地为差生着想,和他们“心理换位”。当差生遇到了困难时,要循循善诱、耐心辅导;当差生发表了不同意见时,要虚心听取,客观评价;当差生做错时,不挖苦,不讽刺,和他们一起讨论,启发寻找错因,直到弄懂为止。以教师的良好的情绪感染他们,使他们营造良好的学习心态,让他们在愉快的气氛中乐于和教师合作学习。记得有一次,我值日,一位男生不小心从台阶上摔下来,当时额头上有一条口子长5厘米左右。鲜血直流,他也晕过去了,场面十分吓人,有一位同学来叫我,这时,我不顾一切,同几位同学背着他飞快地去了医院,给他包伤口时,同学们给他鼓励,这位学生充分感受师生的温暖,后来他转变了学习态度,明确了学习目的,现在成了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

第四,降低起点,采用慢镜头,让差生拾级而上。数学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而差生知识“欠帐多”,认识能力差,思维能力弱,这就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充分暴露知识的发生、发展和形成过程,即降低起点,采用慢镜头,小步子能倒退的手段,给差生大气思维的台阶,使他们拾级而上。

总之,融洽的环境,十足的信心,高昂的兴趣,广阔的天地,轻松的台阶,差生还会差吗?教师的天职是教书育人,以21世纪培养合格人才为己任。教师对学生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人才观。能看到“不求个个升学,但求人人成才”的人才观。让后进生在各个方面体会到师之爱,知道自己不是老师的眼中钉,而是教师心中茁壮成长的树苗。“振兴民族的希望在于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在教师眼中,只有建设祖国的人才,而没有给社会增加负担,不可雕琢的朽木。

猜你喜欢
学生观人才观教育观
浅谈如何用科学教育观培育孩子
金钱教育观,从现在开始
马克思主义人才观视野下的创新型人才培养
外籍教师课堂典型用语及其所采用的教育教学措施背后折射出的“学生观”和“教育观”
孔子学生观对教师职业道德发展的启示
龚自珍的人才观
以多元人才观为引导,深化朝鲜语专业人才培养
论王十朋的教育观
基于工程教育观的GIS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蒙哥马利元帅的军事人才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