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四名工程”发挥”三大功能”

2018-09-11 08:52国网党校上海分校杨玉璨
中国电业与能源 2018年8期
关键词:会址精品课程分校

国网党校上海分校 杨玉璨

国家电网公司党校上海分校揭牌。资料图

“1921年的上海不是中国的政治中心,不是民主革命热情最高涨的地方,也不是受苏维埃俄国影响最深的地方,为什么中国共产党会在上海诞生呢?”

“一大为什么在上海诞生”精品党课今年4月亮相国家电网公司系统各网省公司专职党委副书记、各大型重点供电企业党委书记培训班,在中国浦东干部学院的讲台上,国网党校上海分校“红庐讲师团”的培训师们让人眼前一亮。而这时,距离国网党校上海分校(以下简称党校)的正式揭牌,仅仅过去两个多月的时间。

今年上半年以来,党校坚决贯彻落实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钱朝阳“坚持党校姓党”“突出专业特色”“立足又红又专”等部署要求,以“名师、名课、名作、名校”工程建设为抓手,以打造央企标杆党校为目标,全员投入到党校“主阵地、制高点、智力库”三大功能的建设中来,在高起点建设国网党校上海分校方面已取得阶段性成果。

明确使命 精准发力

要建成名校,必须要有名师、名课、名作的加持。

推名师,就是要有一批能研究、能开发、能讲课的专业师资团队。授名课,就是要有一系列彰显上海特色,符合传承红色基因主题,并能体现改革开放特色的党史党建类精品课程。

党校精准发力,以扩充内部师资、布局兼职师资、借力外部师资的方式增强党校师资力量,组建了一支平均年龄36岁的“红庐讲师团”。在首批精品课程开发中瞄准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着力挖掘“中国共产党在这里诞生,中国共产党人从这里出征,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从这里开始”背后的故事和意义,探讨“一大为什么在上海诞生”。

这门精品党课的开发过程耗时1500余小时,开发团队查阅资料文献80余万字,参考视频资料2000余分钟,累计修改20余版课程教案和课件,多次赴一大会址纪念馆进行实地调研,并邀请到前一大会址纪念馆馆长张黎明作为课程顾问,全面总结了中国共产党在上海召开的天时、地利、人和三大因素,号召广大党员干部要传承好红色基因和百年电业的优良传统。目前,这门课已由“红庐讲师团”在1期国网公司党委副书记班、5期公司处级干部培训班、3家基层单位中讲授,广受好评。“这门课程兼顾了专业性、权威性与本土化、趣味性的平衡,让人受益匪浅,更加深了我作为上海人的自豪。”松江供电公司沈海蓉在接受培训后说道。

国网党校上海分校邀请一大会址纪念馆前馆长张黎明(中)作为“一大为什么在上海诞生”课程顾问。资料图

同时,结合情景教学和现场教学的“两本《共产党宣言》的故事”“入党誓词的变迁”“信仰的味道”等微党课也开发完成,歌颂了早期共产党人对使命与初心的坚守,展现了不同历史时期,共产党人对共产主义的永恒追求。“实景党课‘信仰的力量’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国家电网公司党建工作部党建处处长苏飞飞在公司庆祝建党97周年主题党日上说。

下半年,“从二大党章看党的组织制度奠基”“红色文化之旅:走进多伦路”“隐蔽战线里的‘红色身影’”等7个精品课程也有望完成开发走上讲台,而“红庐讲师团”的规模,也将以项目化运作形式逐步扩大。

多管齐下 众人拾柴

“你们的推演系统可以说是国内先进,世界一流。”国务院应急管理专家组成员高小平秘书长如是说。

由党校自主研发的“非常规突发事件应急能力提升实践”同样是在国网公司党委副书记培训班上亮相的一门实战演练课程。在国务院应急管理专家组、原国家安监局办公厅、上海市政府应急办的指导下,这门课程能够实现“情景应对、立足现实;全局概念、实施决策;高效评估、多维评价;直观合理、易于拓展”八大优势,可有效提高演练人员在应对突发灾害事件的研判力、决策力、掌控力、协调力和舆论引导力。

这门课程由党校联合中国浦东干部学院、上海交通大学共同合作开发,是党校提升本质安全理念、发挥专业优势提升企业管理水平的有益尝试,也是党校借势借力、整合长三角优质党建资源为我所用的缩影。

除了“名师、名课”,编撰一批理论上有关注热度、学术深度、政治高度的“名作”也是党校关注的重中之重。

党校加强与中共一大、二大、四大会址,南湖革命纪念馆、古田会议会址等党史党建实践基地的紧密联系;与华东区域各网省党校合作,整合华东区域红色基因资源,深化与张江国家级创新示范区、陆家嘴金融中心、上海自贸区、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区(杨浦、嘉定)等改革创新基地及上海商飞、腾讯公司等模范创新企业合作,进行党校精品课程开发,与复旦大学、上海交大、中国社科院等高校及专业智库团队联手进行党史国情理论研究。

同时,党校也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将党建研究项目及党务实务课程开发任务下达到各支部,由党支部书记领衔,支部骨干广泛参与,全员投入党校的主阵地、制高点、智力库建设中来。目前,“以标准化、数字化为导向,促进党建工作高质量发展”“导入‘红色基因’‘幸福基因’,加强卓越企业文化建设”“幸福企业建设及上海公司实践研究”“90后青年员工的思想政治工作研究”等7个与外部机构合作研究的项目已成功立项进入攻关阶段,计划在年底前收获果实。“我们三位博士后也都积极响应董事长‘举手制’的号召,积极加入课程开发和党建研究项目团队,希望能发挥好我们的专业优势,为党校建设贡献力量。”博士后工作站的负责人邵宇鹰说。

坚持党校姓党,在迈向央企标杆党校的奋斗之路上,党校人目光如炬,步履坚定。

猜你喜欢
会址精品课程分校
中共二大会址纪念馆掠影
亚布力企业家论坛永久会址:雪山中的洁白丝绸
北京八中固安分校
北京八中固安分校
黄埔军校分校概览
成都分校
浅析“互联网+”背景下职业院校在线精品课程的建设
“八闽巾帼心向党·万村千居唱起来”古田会址展演兴起“大学习”热潮
河南省高校篮球精品课程建设长效运行机制研究①
高校精品课程教学录像制作技术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