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体之路,育人为先
——访天津市静海区瀛海学校体育教师高洪忠

2018-09-11 06:33
天津教育 2018年9期
关键词:田径队队员体育教师

■本刊记者 刘 芸

自1989年从天津体育学院毕业以来,天津市静海区瀛海学校体育教师高洪忠在体育教师的岗位上默默耕耘了29年。多年来,他始终兢兢业业、任劳任怨,把教学、教研、训练等每一项工作都做到了极致。他说:“既然干就要干好,不能愧对‘育体育人’的光荣使命!”

严于律己,他是青年教师的好榜样

勤勤恳恳做事、堂堂正正做人,是高洪忠的座右铭。作为体育组组长,高洪忠把每一天都安排得满满当当:既要承担高中学段的具体教学任务、负责体育组的日常教研管理工作,又要组织实施大课间等全校体育运动、督促校田径队等运动队按时进行训练……谈及自己数年如一日的繁忙工作,高洪忠笑笑说:“虽然辛苦,但只要看到孩子们的笑脸,听到他们在操场上欢快的笑声,一切都值得。”

高洪忠深爱教育事业,全心全意投身体育教学,他将自己的爱倾注于每一个学生身上,凝结于每一节体育课中。从教29年来,他始终秉持着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以立德树人为根本要求,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以强健学生体魄为根本目的,以推进“阳光体育”为主线,有目标、有计划地上好每节课,及时、准确地做好课后记录,以求不断修正完善教法手段、提高课堂效率。为了带给学生更好的课堂体验,尽管业余时间有限,高洪忠还是会抓住一切机会学习充电、提升自己。一方面,他积极参加关于体育教师、教练员的各级各类专业培训,通过集中培训提升个人的专业水平和教学技能;另一方面,他会挤出时间阅览专业书籍、网络讯息,以获取教学、教研方面的新理念、新方法。凭借过硬的教学水平和多年的工作经验,高洪忠获得了静海区教育系统五一劳动奖章,多年被区教研室聘为高中体育学科兼职教研员。

严于律己的同时,高洪忠对学校的体育教师队伍建设也提出了高标准、严要求。作为学科组长,高洪忠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积极组织教研活动,指导帮助青年教师,要求每一位体育教师认真反思、努力钻研,不断更新教育观念,准确理解新课标精神,从现代课堂教学要求出发,恰当选用新教法、新学法,尤其要做到经常性地反思、总结,以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他的带领下,体育组形成了比、学、赶、传、帮、带的学习氛围,涌现了一批业务精、能力强的骨干教师,不仅实现了学校体育教学水平的整体提升,也让这个团队收获了天津市“教工先锋号”先进集体等荣誉。

2012年参加工作的青年体育教师李万会,是与高洪忠“师徒结对”的徒弟。经过几年来的相互学习、相互探讨、共同提高,师徒二人共同设计的《排球——正面双手垫球》一课被评为教育部2015—2016年度“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部级优秀课,该课还在2017年京津冀中小学体育研修交流会上现场展示,获得好评。从初出校门懵懂青涩的毕业生成长为如今独当一面的优秀教师,李万会非常感谢高洪忠一路走来给予他的关心和帮助,这种帮助并不局限于教育理论、教学技能等方面的专业指导,还包括对品质培养、为人处世方面的影响。“每次教师评优,高老师总是婉言拒绝别人对他的推荐,他说自己该有的都有了,年轻人更需要鼓励和机会。”李万会认为,正是因为秉持事事为他人着想、不计较个人得失的高尚情操,高洪忠才能将团队捏合在一起,让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

目标激励,练体育不能扔下文化课

瀛海学校有一支在静海区乃至天津市都颇有名气的高中田径队,从这里不仅走出了很多区、市级比赛冠军,更难得的是,很多队员凭借优秀的文化成绩考上了国内知名体育院校,为人生拓展了更多可能。高洪忠是这支田径队的教练员,也是这支队伍的幕后功臣。

田径队的队员都是从普通学生中挑选出来的,在高洪忠看来,身体条件、兴趣爱好和家长支持是挑选队员的三大条件:身体条件是练田径的首要条件,也是教练员对一名学生是否具备体育才能的初步判断;兴趣爱好是支撑训练之路的必要条件,训练过程漫长而艰苦,没有兴趣支撑是很难坚持下来的;家长的理解和支持则是运动员能否持续训练的关键所在,少了这一环,很多苗子可能被扼杀在萌芽中。“起初,大多家长并不希望孩子走体育这条路,他们担心专业训练会耽误学习、影响高考。”高洪忠理解家长的心情,也明白很多人对体育生存在“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偏见,那么,如何扭转外界对田径队的固化看法呢?他给队员定下了一条“铁规”:一手抓训练,一手抓学习,两手都要硬!

为帮助队员同时提高体育、学习双项成绩,高洪忠契合学校的激励教育摸索出了一套目标管理法。他根据每个队员的实际情况和具体想法,与队员“一对一”设定比赛成绩与文化成绩两个目标,以体测及月考为阶段时点,考核每名队员的目标完成情况,及时记录并公示在田径队的“英雄榜”上,以鼓舞斗志、激励学习。不仅如此,高洪忠还与队员所在班的班主任、任课教师保持良好的沟通,便于了解队员训练以外的动态,坚决不让一个队员掉队。队员李茂铖有着极其辉煌的竞赛成绩:在2016年、2017年连续两届天津市中小学田径冠军赛上,他总共收获了7项冠军。然而,学习基础不好却是他升学路上最大的难题。了解到李茂铖的具体情况后,高洪忠将对他的培养重点从田径训练转向思想工作和文化学习,从戒骄戒躁出发帮助他端正学习态度、提升学习积极性,每次考试结束都会与他坐在一起比对目标、总结成绩、改进不足。在高洪忠的循循善诱下,针对李茂铖的目标管理效果显著,文化成绩稳步提升,最终,凭优秀的体育单招成绩及高考成绩,他顺利地考上了北京体育大学。

类似李茂铖的例子还有很多,队员们用实力、努力以及一张张大学录取通知书为高洪忠争了气,也为田径队赢得了口碑和美誉,争取到了家长、班主任的认可和肯定。训练拿得出手,成绩也没落下,瀛海田径队渐渐名声在外,很多学生甚至慕名转校就是为了加入田径队。

以心换心,做好田径队的“大家长”

练田径贵在坚持,最怕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考虑到课业繁重,田径队训练主要集中在晨练以及下午利用自习课或社团活动课展开的专项训练。为了督促队员坚持训练,高洪忠和搭档教练员林晓鸣老师每天早晨6:10都会准时到校,寒来暑往,没耽误过一天。冬日雪厚及膝,他带领队员先扫掉跑道上的积雪,再继续训练;夏日烈日当空,他带领队员在操场上奔跑如飞,挥汗如雨。

今年9月份刚刚升入高三的王崴是田径队队长,目前他百米最好成绩是10秒89、200米最好成绩是22秒,均已达到国家一级运动员水平,而他本人也被认为有可能走上职业发展的道路。王崴把成绩的取得归功于高洪忠家长式的指导模式:“高老师的脾气特别好,从来没有因为训练对我们发过火,能让他生气的反而是我们生活上的坏毛病、坏习惯。”作为田径队的“大家长”,高洪忠把所有队员都当成自己的孩子,不仅要关注他们体育、文化成绩的提升,还要聚焦优秀品质的培养,为全面发展、健康成长负责。出于这份责任,每年高洪忠都会陪着高三队员奔赴全国各地参加体育院校的单招考试。有队员说:“高老师在身边,我们心里有底,才能在考场上发挥得更好。”

因为有爱,瀛海田径队这个大家庭迸发出了无限能量:从2014年开始,连续四年蝉联静海区中小学体育节田径比赛高中组团体第一名,总分连创新高;多名队员代表静海区乃至天津市参加各级各类比赛,收获奖牌无数;多名队员考入理想的大学,迈出了实现人生梦想的关键一步……

“体育教学承载的远远不止中考或高考的分数,它关系着每个人的身心健康与全面发展,往大了说,它甚至关系着一个民族的未来和希望。”基于这样的信念,高洪忠始终坚持备好每一节课、上好每一节课、教好每一个学生、做好每一项工作,在引领学生走上快乐运动、健康生活的道路上,他乐此不疲、无怨无悔。

猜你喜欢
田径队队员体育教师
2021年最后悔的事
以“一刻钟”导航队员“一辈子”
2021年最后悔的事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队员
致敬:风雪中的人大扶贫工作队员
除田径队俄代表团全数战里约
水下考古队员的一天
体育教师如何上好室内课
体育教师要重视“听、说、读、写”
由“小学兼课体育教师”引发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