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首善标准推进卫生健康工作

2018-09-12 02:10雷海潮
中国卫生 2018年4期
关键词:医疗卫生北京市卫生

文/雷海潮

在新时代到来之际,首都卫生健康工作必须在深刻认识首都卫生健康发展新形势的基础上,科学把握改革发展的新要求。

切实落实城市总体规划

北京城市总体规划是首都未来发展的核心依据,在首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中应坚定不移地予以贯彻落实。

深刻理解城市总规划的精神要义。城市总规划的重要亮点和灵魂就是通篇都体现了新发展理念的要求,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的基础上,围绕“建设一个什么样的首都、怎样建设首都”这一重大问题,进一步结合北京实际,谋划首都发展,其要点是:立足资源环境承载力,转变发展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注重减量集约,实现高质量发展;治理“大城市病”,提高民生保障和服务水平,促进和谐发展;优化城市空间和功能布局,促进均衡发展;疏解非首都功能,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这些发展要求,对北京市各级卫生健康单位把握工作方向和重点具有重要指导意义,需要学深吃透,再也不能走“摊大饼式”的规模外延粗放发展的老路子。

根据城市总规划要求与时俱进编修好行业发展规划。近年来,北京市陆续制定了一系列行业规划,在具体实施中,北京市卫生计生委将把城市总规划对卫生健康工作的新要求嵌入其中,进行必要的充实调整和完善。在实施《北京市“十三五”时期卫生健康事业发展规划》、《“健康北京2030”规划纲要》、《北京市“十三五”时期健康北京发展建设规划》时,统筹考虑优化城市空间布局,提高均衡发展水平,积极推动落实15分钟~30分钟医疗服务圈。在实施《北京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2016-2020年)》时,对中心城区完善公共服务设施,对南部地区补好服务短板,对农村地区补齐包括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内的公共服务设施。在制定和实施城市副中心和通州区医疗卫生设施专项规划时,要完善公共服务体系,考虑对周边区域的辐射作用,促进均衡发展。

落实卫生与健康事业公益性质

为落实卫生与健康事业的公益性,北京应主要完成以下工作: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公平可及和机会过程结果的均等化是公益性的基本要求。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性质决定了必须由政府来组织保障。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其要义是实现服务的公平可及和服务机会过程结果的平等。目前,北京市面向城乡居民免费提供14大类50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和11项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要使这些服务真正惠及全体市民,还要在提高公平性和可及性上下功夫。当下北京地区还有少数医疗卫生服务的空白村,需要加快实现全覆盖。按照这一标准,在流动人口、残疾人、老年人、低收入人群等群体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方面,北京市还有大量的精细工作要做。

政府公共投入和社会慈善的良性互动是公益性的重要保障。加强公益性,政府投入是重要保障。要进一步健全强有力的体制机制,切实履行政府在医疗卫生机构规划布局、功能定位、目标任务等方面的领导责任,在公共投入方面的保障责任,在促进效率等方面的管理责任,在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保障安全等方面的监督责任。同时,要积极引导社会慈善力量投入卫生与健康事业,如优先支持慈善组织等社会力量举办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吸引慈善资金投入艾滋病防治和慢病防控等工作,使社会慈善成为政府投入之外的必要补充,并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在理念上领先,在管理上创新

北京作为首都,特殊的城市定位,举足轻重的影响,决定了首都工作的特殊性和重要性,决定了首都各方面的工作具有代表性、指向性。对于首都的卫生健康工作,在理念、技术、管理、落实、效果等方面都要坚持以首善标准来要求。

在理念上保先进。卫生与健康事业发展要顺应新时代要求,从“以治病为中心”转到“以健康为中心”,突出预防为主,加强健康管理。卫生与健康工作内容应由以提供医疗卫生服务为主向全方位健康服务转变,工作重心应从临床为主向公共卫生、社区卫生和临床服务并重转变,工作标准应从让人民群众看得上病向看病更舒心、更优质、更便利转变。

在技术上创一流。应当看到,最近几年来,国内一些城市的医疗卫生技术发展很快,与首都的差距在明显缩小,甚至已有领跑的趋势,北京要切实增强危机感和紧迫感,在优势专业技术上继续保持先进,在发展短板技术上,要加快布局,抓好专业带头人建设,促进各专业均衡发展。

在管理上有创新。北京市有230个临床重点专科,在全国首屈一指,医疗临床服务能力很强,但管理和机制创新还不够强大。北京拥有创新需要的基础设施、临床资源、智力、信息、资本等方面要素。因此,对于北京市的卫生健康工作的创新,应促进要素有机结合,提高管理创新能力,特别是要在细节管理和精细化管理上多下功夫,舍得花时间、花精力用在管理和机制研究创新上,以便更好地服务于首都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于民生保障。

最后,在效果上追求优异卓越。北京市作为全国医疗卫生资源最聚集、服务水平最高、服务对象最广的地区,既有责任也有能力,立足现有优势,坚持首善标准,自觉运用全球化眼光,主动对照全国和全球先进水平,优异卓越地做好各项工作,发挥好首都医疗卫生资源对服务国家发展的牵引作用、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支持作用。

猜你喜欢
医疗卫生北京市卫生
北京市:发布《北京市2022年能源工作要点》
北京市丰台区少年宫
《医疗卫生装备》杂志稿约
《医疗卫生装备》杂志稿约
北京市勘察设计研究院
北京市营养源研究所
保护环境卫生
为了医疗卫生事业健康发展
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对公立医院可持续发展的研究
卫生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