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周血细胞对住院老年食管癌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

2018-09-12 07:04梁文昌王俊生耿明飞杨晓利阚随随
中国老年保健医学 2018年4期
关键词:负性外周血食管癌

梁文昌 王俊生 耿明飞 周 静 杨晓利 阚随随

作者单位: 安阳市肿瘤医院 1.内科 2.胸外科 455000

食管癌手术的创伤大、范围广、耗时长,患者机体的应激反应强烈,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高,因而食管癌患者无论是在心理上还是在身体方面均存在沉重负担,多数患者担心临床疗效不佳、预后不佳而存在紧张、恐惧等心理,进而产生抑郁和焦虑的不良情绪,对患者的免疫功能产生影响,加重机体炎症反应,对术后恢复造成不可忽视的影响[1,2]。特别对于住院老年食管癌患者来说,其因年龄较大,自身机体各项功能衰退,较年轻患者手术疗效差,术后恢复缓慢且并发症发生率更高,部分患者担心为子女增添负担,因而老年患者负性情绪的发生率较高,约60%以上的老年食管癌患者存在心理障碍[3]。白细胞、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等外周血细胞与患者炎症反应相关,血红蛋白浓度和红细胞计数反映患者机体营养状况,依据已有研究显示的普通人群焦虑和抑郁等负性情绪的发生与生理健康恶化有密切相关性这一结论[4,5],本研究对外周血细胞对住院老年食管癌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进行了探究,现分析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6月至2017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416例住院老年食管癌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组271例患者中男性161例,女性110例,年龄为65~89岁,平均74.15±6.72岁。病理分期:ⅠA期12例,ⅠB期14例,ⅡA期35例,ⅡB期197例,ⅢA期13例。对照组145例患者中男性93例,女性52例。年龄为65~88岁,平均75.74±6.84岁。病理分期:ⅠA期7例,ⅠB期7例,ⅡA期16例,ⅡB期106例,ⅢA期9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纳入标准 ①经食管癌根治手术成功治疗的患者;②年龄≥65岁的患者;③术前未进行放化疗的患者;④近期无明显感染的患者;⑤自愿参加本项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的患者。

1.3 排除标准:①无法进行全身麻醉的患者;②合并严重的心、肝、肾、肺功能障碍的患者;③联合其他脏器切除手术的患者;④严重的精神疾病患者。

1.4 方法 比较两组患者的SAS评分、SDS评分、部分外周血细胞指标和免疫功能指标,在医护人员的指导和协助下完成问卷调查,并当场回收,回收率100%。患者入院后立即进行各项问卷调查和指标检测,①SDS评分:包括10个反向评分和10个正向评分,共20个条目,评分超过53分为抑郁,53~62分为轻度抑郁;63~72分为中度抑郁;超过72分为重度抑郁。②SAS评分:包括5个反向评分和15个正向评分,共20个条目,评分超过50分为焦虑,50~59分为轻度焦虑;60~69分为中度焦虑;超过69分为重度焦虑。③外周血细胞指标:患者禁食12小时后抽取其清晨空腹静脉血5ml,采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对WBC,NEU,LYM,RBC计数和HGB浓度进行检测。④免疫功能指标:患者禁食12小时后抽取其清晨空腹静脉血5ml,采用多功能免疫检测仪对IgA,IgG,IgM水平和CD4/CD8进行检测。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SAS评分和SDS评分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SAS评分和SDS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SAS评分和SDS评分比较(分)

2.2 部分外周血细胞指标比较 观察组患者外周血中WBC,NEU,LYM计数均高于对照组患者,RBC计数和HGB含量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部分外周血细胞指标比较

2.3 免疫功能指标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IgA,IgG,IgM水平和CD4/CD8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免疫功能指标比较

3.讨论

人类活动包括心理活动和躯体活动,躯体上的病痛常常会导致人产生心理障碍,且不健康的心理状态会导致疾病朝向不良的方向发展[6]。食管癌患者从确诊到治疗,短时间内经历了从健康到死亡的巨大心理落差过程,患者在此过程中容易产生紧张、震惊、沮丧、焦虑、悲恨、抑郁、恐惧、绝望等不良情绪,严重的还会产生自杀倾向[7]。已有研究指出[8],约30%~70%的恶性肿瘤住院患者伴有抑郁和焦虑等负性情绪,自杀率高于正常人1.3~2.8倍。但是目前临床治疗中,医护人员往往将治疗重点放在躯体疾病的治疗上,忽略了患者抑郁和焦虑等负性情绪,进而影响了疗效。因此,本研究以普通人群焦虑和抑郁等负性情绪的发生与生理健康恶化有密切相关性这一研究基础对外周血细胞对住院老年食管癌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进行了进一步探索,以期能为后期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白细胞具有吞噬细菌产生抗体、抵抗病原体入侵、对疾病具有免疫抵抗力的作用,当病菌侵入患者体内时,白细胞能够通过变形穿过毛细血管壁而进入病菌入侵的部位,将入侵细胞包围并吞噬,若患者体内白细胞数量异常增高,则说明患者机体可能存在炎症[9]。中性粒细胞来源于骨髓,核呈杆状或分叶形,胞浆内有大量中性粒细胞颗粒,此种中性粒细胞颗粒是溶酶体,内部含有丰富的碱性磷酸酶、过氧化酶和溶菌酶等,与细胞的消化功能和吞噬功能密切相关,当患者机体发生炎症反应时,中性粒细胞被趋化性物质吸引至炎症反应部位,并借助糖酵解过程产生的能量将病原体包围并消灭,因而患者机体内中性粒细胞数量增高,说明患者体内存在炎症反应[10]。淋巴细胞是一种由淋巴器官产生的能够参与免疫反应和滤过淋巴液功能的白细胞,其数量增多也反映患者机体存在炎症反应[11]。观察组患者外周血中WBC,NEU,LYM计数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一结果提示我们住院老年食管癌患者合并负性情绪与机体炎症反应有密切相关性,高度紧张的精神、焦虑、恐惧等情绪会导致患者在临床治疗中对于各项治疗措施的不适,而此种不适反应贯穿整个治疗过程,进而影响了患者的临床疗效,且置管、灌肠、大量液体输注等也是治疗中的重要措施,在这种负性情绪的影响下,患者无法专心配合治疗,容易造成体内发生炎症反应。其次,RBC计数和HGB浓度低说明患者营养状态不佳,特别对于老年患者来说,自身机体各项功能衰退,部分患者自身合并严重的营养不良情况,加之各项治疗措施和负性情绪的产生对其饮食、休息等产生影响,患者营养情况越发不佳,其机体免疫能力和抵抗能力受到严重影响,影响临床疗效,临床疗效不佳再次加重患者负性情绪的发展,形成恶性循环[12]。本文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IgA,IgG,IgM水平和CD4/CD8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是由于负性情绪对患者的饮食、休息、营养状况等产生影响,加之老年患者自身免疫能力低下,导致伴有负性情绪的老年患者免疫能力大大受损,不易于临床治疗。

综上所述,合并负性情绪的住院老年食管癌患者炎症反应严重,免疫功能受损,改善患者外周血细胞,降低炎症反应,提高免疫功能能够缓解其焦虑和抑郁的负性情绪。

猜你喜欢
负性外周血食管癌
外周血B细胞耗竭治疗在狼疮性肾炎中的应用进展
得了食管癌能维持多长时间
ACS患者血清FSTL-1、外周血淋巴细胞中PPAR-γ、 MMP-9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关系
食管癌患者两种固定装置摆位误差及计划靶区外扩值探讨
共患难, 更同盟:共同经历相同负性情绪事件促进合作行为*
外周血红细胞膜脂肪酸C20:1n9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关系研究
非负性在中考中的巧用
肠内营养支持在放化疗食管癌患者中的应用
个性化护理干预对子宫全切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
希望疗法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