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支持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临床疗效

2018-09-12 07:04周金华
中国老年保健医学 2018年4期
关键词:心肺阻塞性热量

周金华

作者单位: 东营市广饶县广饶经济开发区卫生院 257342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多发于季节更替时,严重影响患者的呼吸功能[1]。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情处于急性加重期状态下,常伴有营养不良、呼吸衰竭等症状[2]。在临床治疗中增加患者营养,有助于患者的恢复。本文选取41例患者,对其开展营养支持,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广饶经济开发区卫生院2017年2月至12月收治的82例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1例,开展本次研究。观察组男性23例,女性18例,年龄62~83岁,平均年龄67.3±2.1岁;对照组男性22例,女性19例,年龄61~84岁,平均年龄68.1±2.7岁。纳入标准:依照中华医学会呼吸学分会制定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3]予以临床确诊,并伴有各项营养指标降低。排除标准[4]:排除肝肾功能不全;脑血管疾病;肿瘤;甲状腺疾病;代谢性疾病及冠心病等患者。所有患者经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签署试验告知书。所有患者的一般资料存在可比性,P>0.05。

1.2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给予抗感染、平喘祛痰等常规治疗。指导患者口服化痰平喘片(吉林金宝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20044312)进行治疗,4片/次,2次/天。同时借助葡萄糖、矿物质盐类,对患者开展机体水电解质及酸碱度平衡治疗。

1.2.1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饮食。依照Harris-Benedict方程计算基础能量消耗,为患者供给饮食。三大营养要素热量分别为蛋白质17%,脂肪30%,糖类53%。饮食热量控制为106.5~115.9kg/(kg·d),氮0.13g/(kg·d)。

1.2.2 观察组:患者给予营养支持治疗,提供必要的营养元素。经鼻饲予以早期营养支持,周期为1个月。按照基础热量消耗公式计算患者日需总热量,给予患者肠内营养能全力营养混悬液(纽迪希亚制药有限公司)支持。以Harris-Benedict方程为标准计算热量,将基础热量数值定义为1.5(校正系数),其中脂肪含量占35%,蛋白质含量占25%,其余按糖类提供,热氮含量为(100~150):1。另外补充患者所需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微量元素以及电解质。比例按照500ml营养悬液含有2092kJ热量,予以患者能力补充。指导患者取半卧位,以100~120ml/h的速度滴入。定期检查患者的各项营养指标及心肺功能指标。予以营养支持过程中要帮助患者调节适当体位,保证管道通畅卫生。两组患者均于1个月后复查。

1.3 评价指标 对比组间营养情况(血清总蛋白、白蛋白、转铁蛋白、血红蛋白)、心肺功能(PaCO2,LVEF,PaO2,PAMP)、恢复情况(脱机时间、住院天数、CAT评分)评价结果。CAT评分标准[5]:依照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评估量表评价两组差异。量表由咳嗽咳痰、睡眠、认知、精力等项目组成。5分/题,总分40分。分数越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情越严重。

2.结果

2.1 两组营养情况对比 两组患者治疗前营养情况各指标相比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总蛋白、白蛋白、转铁蛋白以及红蛋白数值较治疗前均明显上升,且观察组各项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治疗后组间营养情况比较

2.2 两组心肺功能对比 治疗前两组患者心肺功能各指标相比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PaCO2数值均明显下降,LVEF,PaO2,PAMP数值均明显上升,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2.3 两组恢复情况对比 治疗后观察组脱机时间、住院天数、CAT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3。

3.讨论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属于呼吸内科常见的危重疾病[6],由于患者气道长期处于阻塞状态,导致肺泡弹性下降增加了体内耗氧量。当患者长期处于低氧状态,就会导致患者食欲减退,影响机体的营养吸收能力。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无法保证正常的营养摄入,再加上疾病需要消耗热量,致使患者出现营养不良现象。长期的营养不良降低了患者肺顺应性,加重肺气肿情况,影响预后。有效的营养支持可增强患者气道黏膜的防御功能,抑制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病情,从而抑制心力衰竭等疾病[7]。

营养支持可通过增加患者机体所需的血清总蛋白、白蛋白、转铁蛋白、血红蛋白元素,维持患者机体热量消耗平衡。本次研究治疗后观察组营养情况(血清总蛋白、白蛋白、转铁蛋白、血红蛋白等)指标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升高(P<0.05);当患者处于常规进食状态下, 胃肠消化功能并不完全。因此患者进食后,其营养吸收能力不强,导致患者血清总蛋白、白蛋白、转铁蛋白和血红蛋白元素含量低。治疗后两组患者心肺功能指标PaCO2数值均明显下降,LVEF,PaO2,PAMP数值均明显上升,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为患者提供营养支持,可促进血液运转。当营养液经过血液流经患者体内,可提高患者LVEF,PaO2,PAMP数值,有助于改善患者心肺功能,促进患者新陈代谢,为患者尽早恢复健康提供保障。营养支持之前为患者开展抗感染、平喘祛痰、维持水电解质等治疗,有助于提高营养效果,保证患者各项生命体征的稳定[8]。

表2 治疗后组间心肺功能比较±s)

表3 组间恢复情况比较

采用肠内营养支持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给予营养补充,可有效防止患者肠黏膜萎缩,避免肠道细菌及毒素扩散,防止患者出现败血症,防止病情恶化[9]。随着肠内营养支持配方的改变、鼻饲管的发展,已经使长期肠内营养支持成为了可能。能全力营养混悬液,是使用水、麦芽糊精、酪蛋白、植物油、膳食纤维、矿物质、维生素及多种微量元素构成,可为人体提供必要的营养元素,十分适用于长期管饲患者及老年患者,可降低对患者鼻黏膜的损伤,并起到良好的营养效果[10]。采用能全力营养混悬液对患者提供营养支持,可降低患者肠胃功能负荷,促进营养吸收及身体恢复。本次研究结果观察组脱机时间、住院天数、CAT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增加患者恢复期间所需营养物质可有效促进患者机体恢复。另外进行营养补充时,需要借助鼻饲管完成,鼻饲管的插入需规范操作,避免患者鼻腔内受到损伤。

综上所述,采用营养支持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进行治疗,可补充患者体内必要的营养成分,增强患者心肺功能,促进患者恢复,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猜你喜欢
心肺阻塞性热量
心肺康复“试金石”——心肺运动试验
对比学习温度、内能和热量
用皮肤热量发电
中医急诊医学对心肺复苏术的贡献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患者的凝血功能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焦虑抑郁症状与CAT评分的相关性
《心肺血管病杂志》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右心功能不全的研究进展
剧烈运动的热量
呼吸湿化治疗仪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致呼吸衰竭序贯通气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