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尿训练对老年冠脉介入治疗患者术后排尿指标影响观察

2018-09-12 07:05
中国老年保健医学 2018年4期
关键词:训练组尿潴留围术

夏 莉

作者单位: 沈阳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 介入科 110001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是用心导管技术疏通狭窄甚至闭塞的冠状动脉管腔,从而改善心机血流灌注的方法,包括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和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冠状动脉内旋切术、旋磨术、激光成形术等,是治疗冠心病极为常见的几种方法。在我国,接受冠脉介入治疗的老年病例数逐年增长,取得了近乎完美的疗效,但在围术期期间,这些手术也常常带来包括排尿困难、尿潴留之类的并发症[1,2]。排尿训练是防治冠脉介入治疗围术期发生尿潴留的有效方法之一,选取在我科住院的老年冠心病患者为观察对象,按随机数字表分为排尿训练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排尿指标,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连续选择2017年1月至12月在我科住院接受冠脉介入治疗的老年冠心病患者,纳入条件:①经冠脉造影证实为冠心病;②接受了冠脉介入治疗;③年龄≥60岁。排除标准:围术期发生严重并发症患者。本文实际入选接受冠脉介入治疗的老年冠心病患者195例,男性114例,女性81例,年龄61~83岁,平均年龄68.72±12.66岁。

1.2 方法

1.2.1 分组及术前排尿训练方法:入选对象按随机数字表分为排尿训练组(98例)和对照组(97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冠脉介入治疗围术期常规护理,排尿训练组另行术前排尿训练,内容包括:①进行健康教育,讲解床上排尿训练目的及重要性。②患者有尿意时,将床头摇高,嘱其半卧位;开始排尿时,将床头摇下平卧。③曲膝抬起非穿刺下肢,从弯曲处将卧式小便器放置于尿道口,让患者排尿,女性患者将一次性便盆置放于臀部。④训练深吸气,同时按摩下腹部,辅助排尿。⑤训练会阴部肌肉的收缩和放松,锻炼尿道括约肌。排尿训练2~3次/天,持续3天。

1.2.2 术后排尿指标选择:①1天内站立排尿例数。②卧床自行排尿例数。③诱导排尿例数。④导尿例数。

1.3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采用SPSS 18.0分析软件对进行统计学处理,各项术后排尿指标应用例数/百分比表达。用χ2检验进行显著性对比,P<0.05以上代表有显著差异。

2.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排尿情况指标比较见表1。排尿训练组的卧床自行排尿例数明显多于对照组,而1天内站立排尿例数、诱导排尿例数和导尿例数则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P<0.05)。

表1 两组对象术后排尿现况指标比较(n/%)

3.讨论

近几年来,冠脉介入治疗手术成功地救治了许多冠心病重症患者,作为一种有创性治疗,无论是术中还是术后均可能发生各类并发症,影响着患者的疗效、转归、预后及生活质量。其中,排尿困难及尿潴留是这两类手术后最常见并发症之一,其发生率高达32.2%,特别是老年男性患者,其原因可能为:①多数患者穿刺股动脉,为了防止术后出血,在加压包扎后还需卧床及术侧肢体制动24小时。②冠脉介入手术都需多次冠脉造影,使用了大量造影剂,促其排泄需大量饮水。③老年男性大多存在前列腺增生症,加重了术后排尿困难。解决这些老年患者术后排尿问题是心内科重要的护理课题。为此,我们选择了一组近年来在我院住院接受冠脉介入治疗的老年冠心病患者为观察对象,按随机数字表分为排尿训练组和对照组,术前排尿训练内容包括健康教育和排尿训练(摆放体位、合理使用小便器和便盆、训练深吸气和按摩下腹部辅助排尿、训练尿道括约肌),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排尿情况指标。研究发现,排尿训练组的卧床自行排尿例数均明显多于对照组,而1天内站立排尿例数、诱导排尿例数和导尿例数则明显少于后者,这些结果说明排尿训练可显著改善老年冠脉介入治疗患者术后排尿指标。国内另一些[3,4]不分年龄接受相同手术治疗患者涉及同类内容研究结果与本文发现一致。

鉴于术前床上排尿训练对改善老年冠脉介入治疗患者术后排尿指标、减轻排尿困难症状和预防尿潴留发生有显著疗效,这项技术可在心内科临床中推广应用。对于确定接受冠脉介入治疗的老年冠心病患者,应尽早制定出进行床上排尿训练计划,预防术后相关并发症。

猜你喜欢
训练组尿潴留围术
针灸治疗产后尿潴留的临床诊疗特点分析
针灸治疗产后尿潴留的研究进展
肾结石围术期针对性护理应用
个性化护理在老年白内障围术期病人中的应用观察
新型抗阻力训练模式改善大学生身体素质的实验研究
盆底仪在阴道分娩后尿潴留治疗中的应用
跑台运动训练对脊髓损伤大鼠肺功能及HMGB-1表达的影响
线上自主训练与线下指导训练表面肌电差异分析
围术期舒适干预应用于口腔颌外科的效果
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的围术期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