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人性化护理干预应用于结肠透析治疗的效果

2018-09-12 07:05施祖芬
中国老年保健医学 2018年4期
关键词:体征负性结肠

施祖芬 邬 娟

作者单位: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肾内科 430030

结肠透析是通过结肠注入过滤水,对全段结肠进行彻底清洗,从而重新建立一个洁净的肠内环境,在清洗结肠的同时进行透析给药的治疗手段。结肠透析具有安全无创、疗效显著等优点,因此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1]。但是临床资料显示[2],透析治疗患者中约有60%的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为了舒缓患者的不良情绪,我院在结肠透析治疗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干预,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试验对象是我院自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间收治的行结肠透析治疗的患者90例,按照随机数字法随机将其分成两组,对照组患者45例,男女比例为27:18,年龄介于37~65岁间,平均为52.4±3.3岁;观察组患者45例,男女比例为26:19,年龄介于41~63岁间,平均为53.4±4.0岁,两组患者基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结肠透析治疗方法:将加温、过滤的水经透析机灌输到患者的结肠中,彻底清洗结肠,然后再向结肠内注入透析液,清理附着于结肠黏膜的代谢废物。在清洗结肠的同时,行中药灌肠治疗,提升结肠吸收能力。

1.2.2 护理方法

1.2.2.1 对照组:该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①透析前:责任护士每日查房时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记录体征指标,协助患者做好各项透析治疗的准备,向患者解释透析治疗的目的和临床价值,告知患者在术前做好饮食和胃肠准备,耐心向患者讲解结肠透析的相关知识,指导患者如何更好地配合,消除其紧张、焦虑感。②透析中:护士应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指标的变化、不良反应情况,如发现异常及时告知医生处理。③透析后:送至病房后需观察患者的各项监测指标情况,拔除肛管后叮嘱患者做深呼吸,尽量使透析液保留时间超过2小时,促进其吸收。

1.2.2.2 观察组:该组患者采用人性化护理,(1)透析前:①心理指导:实施结肠透析治疗的患者大都会出现紧张、焦虑等负性情绪,产生负面情绪的主要原因是对透析治疗不了解,担心治疗效果和并发症。因此责任护士必须采取一对一护理方式,详细向患者讲解透析治疗的步骤、过程以及目的;可以询问患者产生负性情绪的原因,采用恰当的话语、温柔的语气、和蔼的态度来缓解和消除。②治疗前准备:在透析治疗前1天,叮嘱患者尽量少食,指导患者排空膀胱避免治疗期间膀胱充盈;帮助患者测量体温、血压等生命体征指标,观察其是否存在腹部压痛、腹肌紧张等症状。(2)透析中:①创设温馨的治疗环境:治疗时保持室内温度、湿度、空气适宜;治疗期间保护患者的隐私部位,可以通过播放轻缓、舒畅的音乐来消除紧张感;②插管护理:在肛管插入时动作务必轻柔,对于伴有痔疮的患者先使用石蜡湿润肛门再插管,插管时有明显不适感则停止动作,指导患者做深呼吸,放松肌肉利于肛管插入。③体位护理:由于透析治疗期间患者必须保持同一体位较长时间,因此护士可以对患者颈肩部、受压部位进行按摩,缓解肌肉僵硬和腰腿颈肩部酸痛感。(3)透析后:①透析治疗结束后,以感谢的方式让患者感受到放松和轻松,比如“治疗结束了,感谢您的配合”等。②体征指标观察:结束后指导患者擦拭臀部残留的润滑剂、排泄物,卧床休息调整片刻再起床,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指标的变化,留意患者大便量、次数和性状情况等。

1.3 观察指标 采用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评估两组患者对护理质量的认可度,问卷分别从护理管理、护理等待、护理态度、技巧等方面进行分析,满意度分为4个等级,非常满意即评分在91~100分间,满意即评分在76~90分间,≤75分为不满意[3]。分别在治疗前、干预后使用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对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评估,两个量表的分界值均为50分,50~59分间为轻度焦虑/抑郁,60~69分为重度焦虑/抑郁,≥70分为重度抑郁/焦虑[4]。

2.结果

2.1 两组患者对护理质量评价 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5.56%,远高于对照组的82.22%,χ2=4.050,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评价对比(例)

2.2 两组患者术后不同时段焦虑、抑郁评分对比 透析治疗前两组患者2项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2项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人性化护理方式能更好地缓解患者的负性情绪,详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不同时段SDS与SAS评分比较(分)

3.讨论

结肠透析是临床较为常见的透析治疗方式,因为结肠黏膜为半透膜,因此借助该原理通过透析探头将外面的透析液直接灌注至结肠内,从而快速清除体内的毒素[5]。目前结肠透析疗法逐渐应用于肝肾功能障碍患者治疗中。结肠透析安全性高、疗效显著,但是结肠透析为侵入治疗手段,因而患者会出现排斥心理,排斥心理形成焦虑、紧张等不良情绪,继而在透析期间出现应激反应,引发生理指标的改变,影响治疗效果。

研究发现[5],科学护理能够降低患者负性情绪,促进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我院在结肠透析治疗患者中使用人性化护理干预。所谓人性化护理即以患者为整个医疗服务的中心,在治疗前、中、后三个阶段密切关注患者的感受,时刻以患者的角度考虑问题[7]。具体实施时从治疗前的心理指导、饮食干预,治疗时的体位护理、治疗环境的优化、插管护理以及治疗后的语言交流、体征指标观察等多方面开展。术前的心理指导可以减轻患者对透析的恐惧感,术后的语言沟通和感谢则能够使患者保持轻松的心情,提升对护理服务的认同感;术前的饮食护理、术中的体位按摩等能够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舒适感[8]。从表1可以看出,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远高于对照组,由此说明,人性化护理方式更符合结肠透析患者对护理的要求。从表2可以看出,观察组患者干预后焦虑、抑郁情绪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说明人性化护理能够深入到患者内心,很好地解决患者负性情绪,继而降低应激反应的发生情况。

综上所述,在结肠透析治疗患者中使用人性化护理干预能够提升对护理服务的认可度,缓解其负性情绪,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体征负性结肠
微小RNA在先天性巨结肠中的研究进展
共患难, 更同盟:共同经历相同负性情绪事件促进合作行为*
提壶揭盖法论治热结肠腑所致咳嗽
非负性在中考中的巧用
Endoscopic pedicle flap grafting in the treatment of esophageal fistulas: A case report
急性胰腺炎并发结肠瘘的诊断及治疗
个性化护理干预对子宫全切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
原发性肺腺癌结肠多发转移1 例报告
希望疗法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
以高热为主诉无明显甲状腺肿大的亚急性甲状腺炎的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