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教学模式,构建“优效体育”

2018-09-13 01:33苏汝和
体育时空 2018年7期
关键词:中学体育游戏教学教学模式

苏汝和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8)07-065-02

摘要 本文因应新时代体育课程改革的趋势和教学工作的实际需要,结合现时中学生生理、心理特征的发展变化,提出了“优化教学模式,构建优效体育”的教学观点,并从发展基本活动能力、培养活动兴趣、培养优良品德、培养综合能力这四个方面论述了游戏在体育教学中所起的“优效作用”,强调并阐明了简便、实用、易操作又富有趣味性和竞争力的游戏在教学实践中产生的实在价值及深远的意义。

关键词 中学体育 教学模式 游戏教学

我国学生的体质健康问题已越来越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和强烈关注,国家层面已提出了很多化解学生体质健康的制度措施,2016年国务院关于《强化学校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16127号)对加强学校体育提出了明确要求,提出要深化教学改革,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锻炼,以培养学生兴趣、养成锻炼习惯、掌握运动技能、增强学生体质为主线,切实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

强化学校体育是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随着体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中学生的生理、心理特征也在发展变异,学生个性的差异和多样化、复杂化使体育教学越来越需要教师采用优化的教学模式和丰富的校本内容去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要。学校体育既要让学生学到体育与健康的知识、技能和方法,又要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品德,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体育运动的能力。因此教师在初中阶段体育教学中适当创设形式多样的游戏就显得尤为重要,以下就谈谈游戏在体育教学中的作用。

一、合理运用体育游戏,发展与提高运动能力

体育教师最可贵的是能在教学中,根据教学目标、教材内容、现有的场地器材及学生的具体情况,灵活而科学地构建各种的练习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完成教学的任务,而体育游戏恰恰是体育教育的有效补充和良好催化剂。在体育教学中合理运用游戏活动,能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笔者在教学跳跃项目三级蛙跳时,尝试过采用“小组自由发挥”的形式去探讨开放式课堂教学,鼓励学生大胆尝试,勇于表现,学会合作,结果从部分学生的小组合作跳法中受到启示,即兴创编了一个新游戏,美其名为“和谐号时代列车”[即全班同学分成几个小组,每组4-6人,高大的同学在前(车头),矮小的在后(车尾)。在后的同学双手搭紧前面同学的肩膀,就像火车的各节车厢一样互相连接,然后集体下蹲向前跳跃,前进途中不能“脱节翻车”,终点绕过目标物(如雪糕筒),往返来回快者为胜],结果学生们乐而忘返,虽大汗淋漓却意犹未尽。“教是为了不教”,以“健康第一”为理念,学生的发展为本,立足运动,重在创新,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在运动中得到锻炼的价值,在创新中体验成功的乐趣,这应该是我们体育教师参与体育课程教学改革的目标与方向。难怪有人说:“体育游戏是培养优秀运动员的土壤和摇篮。”

二、活用教材,激发兴趣,提高学练主动性和积极性

“兴趣是最好的导师”。以前的中学阶段体育教学,教师往往会忽视了大多数学生的学习需要和体育兴趣的培养,甚至会陷入应试教学的囹圄,为了会考目标而集中进行应试教学,结果学生学起来感到枯燥乏味。次数多了,时间长了,学生就会产生厌学情绪,严重挫伤了学生的积极性,影响学习效果。例如训练学生的速度耐力,如果每节课都是单调机械地重复,不适当穿插一些趣味性的游戏去“激情”,是很难想像学生会全身心投入训练,即使能勉强应付,也会感到疲劳厌倦。笔者在训练速度耐力跑这个内容时,设置了一些以跑的形式为主的游戏:(1)叫号反应;(2)叫号追人;(3)反口令;(4)过关斩将(障碍跑);(5)火车头(拉橡胶带对抗跑);(6)模拟越野跑;(7)让矩离跑;(8)拖拉机(轮胎);(9)劲量王(沙地支撑后蹬跑);(10)百变新星(小步跑→高抬跑→侧身跑→变跑→弓箭步跑→放松跑)等。跑的素质练习少说也有10多项,通过这些游戏化的体能练习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训练学生的快速反应能力、下肢的蹬摆能力、速度耐力、呼吸节奏和全身协调的技能。这样既培养、激发和保持了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又提高了学生练习的自觉性、积极性与主动性,一举两得。可以肯定,教师在体育教学中活用教材,巧设一些简便、实用、易操作又富有趣味性和竞争性的游戏,就能使单调而枯燥的练习变得有乐趣,从而提高学生有效学习的质量,更有利于帮助学生达到学习目标,是双赢的教学策略,可达到异曲同工、事半功倍的教育教学效果。

三、寓教于乐,陶冶情操和培养体育优良品德

现在的中学生由于受社会环境和家庭环境的影响,普遍存在依赖性强,自理能力较差,怕苦怕累,自我约束力弱,缺乏自信心和进取精神。这些因素直接影响到教学训练工作,如果不采取有效的诱导激励措施,是难以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为引导学生参与体育运动锻炼,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素质,笔者在训练学生投掷能力时,穿插了以下游戏练习:(1)趣味俯卧撑;(2)推车接力;(3)模拟保龄球;(4)地对控导弹;(5)双龙戏珠;(6)仰卧掷球;(7)花样举哑铃;(8)單双杠趣味引体等。这些游戏一方面可以训练和发展学生的上肢及腰腹背肌肉群的力量;另一方面又陶冶了学生的学习情操,培养学生勇敢顽强、拼搏奋进等优良品德,达到“寓教于乐,身心相育”的效果。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乐学乐练,关键是教师能够在那些无需器械或使用简单器械的体育运动中找到能够激发学生体育兴趣的教学方法,使学生能够对那些貌似枯燥的运动项目(特别是锻炼价值高而娱乐性较差的项目)产生兴趣,从而带着运动走向终生,成为终身运动的主角。

四、全员参与,合作互动,培养综合能力

体育游戏一般是以争夺最后的胜负而结束的,它不仅是体力的竞争,同时也是智力的竞争。例如拔河赛的“对垒”,要使实力相当的两支队持久抗衡,双方队员的站位布置就要像梯形堤坝的稳固阵式,且在挑选队员时要力量大,耐力够、体势好。站位时做到“龙头”(绳头)高而力量大,“龙尾”(绳尾)低而耐力够,中间段平均分布人力;还要强调在比赛过程中同时发力,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经过“战术部署”的游戏竞赛在公平原则下必定紧张激烈,精彩刺激,还可以吸引更多的学生齐齐参与,即使是啦啦队,也是全情投入,同声同气,不甘落后。如此开展全员参与的体育游戏活动,让学生从中懂得游戏的规则,战术的运用与配合,并领悟到“团结就是力量”的体育精神,真真正正从思想上、行动上受到教益。同时游戏活动也为学生提供了一个交流合作的空间平台,使学生间的合作多了,共同的语言多了,运动的友谊加深了,集体的凝聚力也随之增强,相得益彰。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创设合适的体育游戏并科学组织,对提高学生的体育素质和体育学习能力,营造良好的体育氛围,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竞争能力和交际能力是大有裨益的。

对于中学体育来说,尚有许多可结合场地、器材和内容来选择或仓帔的体育游戏,如:花样跳绳、步步高升(台阶跑跳)、袋鼠接力跑、三人行木履、两人三足跑、火车赛跑、球类游戏等不可胜数。这些游戏场地器材要求简单,容易操作,学生喜欢,且参与面广,投入度高,锻炼效果好。

乡镇学校的体育场地、设施器材虽然比以前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活”用体育资源在现阶段具有不可替代的现实意义,更突显它的重要性、紧迫性。在新时代体育课程教学理念的驱动下,教师整合、利用与开发体育资源,构建有针对性的、操作性强的、实效的体育教学模式,创编学生喜闻乐见的体育游戏,创展有特色的体育教学活动,让学生们得到实实在在的锻炼,全面提升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使学校体育的“教”与“学”走上“优效体育”的快车道。

猜你喜欢
中学体育游戏教学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篮球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谈谈如何提高中学生的耐力素质
在游戏中经历, 在探索中提升
试析幼儿教育中游戏教学的价值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