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非司酮与孕三烯酮联合治疗围绝经期子宫肌瘤临床体会

2018-09-15 02:31
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电子版) 2018年18期
关键词:司酮烯酮孕激素

张 玮

(解放军第四五七医院妇产科,湖北 武汉 430012)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系统常见的一种良性肿瘤,在30-50岁女性中较为多见,手术切除是本病主要治疗方式,具有显著临床效果。但由于子宫是孕育胎儿的器官,其不仅培育胎儿作用,还可分泌活性物质,因此,大部分患者希望在治疗同时尽可能对子宫进行保留[1]。而通过药物保守治疗可满足患者保留子宫的需求,为此,我院于2016年6月-2017年6月对收治的围绝经期子宫肌瘤患者给予米非司酮与孕三烯酮联合治疗,取得显著效果,现将结果做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6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围绝经期子宫肌瘤患者82例,并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40例)与联合组(42例),对照组年龄43-57(48.82±6.10)岁;发病时间12~25(15.19±1.28)个月;孕次1~4(2.16±0.28)次;产次1-3(1.09±0.15)次;联合组年龄42~58(48.05±6.37)岁;发病时间12~26(15.36±1.14)个月;孕次1~4(2.08±0.19)次;产次1~3(1.26±0.33)次两组在年龄、发病时间、孕次和产次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接受米非司酮治疗,药物购自北京紫竹药业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10633,规格:10mg,于月经第1d睡前口服,10mg/次,1次/d,连续治疗6个月。

联合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联合孕三烯酮治疗,该药物购自北京紫竹药业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19980020,规格:2.5mg,5mg/次,2次/周,口服使用,持续用药6个月。

1.3 评价指标

对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观察比较,临床疗效评定标准:患者临床症状及子宫肌瘤完全消失为治愈,临床症状明显好转,子宫肌瘤体积较治疗前缩小程度在50%以上、100%以下为显效,患者临床症状改善,子宫肌瘤体积较治疗前缩小程度在30%以上、50%以下为有效,患者子宫肌瘤与治疗前比较无变化,临床症状未见好转为无效。总有效率为治愈率、显效率与有效率之和。不良反应包括:恶心、阴道干涩、潮热、关节痛等。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临床疗效

与对照组比较,联合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对比两组临床疗效 例(%)

2.2 不良反应

联合组出现阴道干涩2例,恶心1例、潮热2例、关节痛1例,总不良反应发生率14.29%(6/42),对照组发生阴道干涩3例,恶心1例、潮热1例,无关节痛发生,总不良反应发生率12.50%(5/40),对比两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008,P>0.05)。

3 讨 论

子宫肌瘤是一种卵巢甾体激素依赖性肿瘤,该病的发展与机体激素水平有一定关系,临床研究表明[2],雌、孕激素的升高可加快子宫肌瘤发生与发展,但由于围绝经期女性自身雌、孕激素水平处于不断下降趋势,因此病情不会进一步发展,故在临床治疗中予以药物保守治疗可使患者病情得到控制,同时可保留子宫。米非司酮作为孕激素受体拮抗剂,抗孕激素效果较好,对机体孕酮活性具有抑制作用,能够促使机体排卵作用停止,并可促进卵巢黄体溶解,从而有效降低雌激素和孕酮水平[3]。与米非司酮不同的是,孕三烯酮不仅具有良好抗雌、孕激素效果,还可抑制肌瘤生长。本研究将米非司酮与孕三烯酮用于围绝经期子宫肌瘤患者治疗中,结果显示,联合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两组不良反应无明显差异,均较轻微,停药后可自行缓解,提示,联合应用米非司酮与孕三烯酮可提高围绝经期子宫肌瘤患者临床疗效,能够消除或缩小患者子宫肌瘤体积,且安全性较高,与相关研究结果基本一致[4]。

综上所述,围绝经期子宫肌瘤治疗中联合应用米非司酮联合孕三烯酮可取得显著临床疗效,且能够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性,可于临床加以推广使用。

猜你喜欢
司酮烯酮孕激素
不同剂量孕激素治疗无排卵型月经不调的临床疗效对比
中药联合米非司酮及甲氨蝶呤治疗异位妊娠的护理干预
复合免疫亲和柱净化-UPLC-MS/MS测定饲料中黄曲霉毒素B1、玉米赤霉烯酮和T-2毒素
食品中玉米赤霉烯酮检测结果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
保胎药须小心服
米非司酮在妇产科的临床应用分析
喹烯酮分子毒性机制研究进展
脉血康胶囊联合雌孕激素治疗血瘀型原因不明的月经过少
宫腔镜电切术联合孕激素治疗早期子宫内膜癌的疗效分析
改良B-lynch缝合术联合米非司酮对凶险性前置胎盘的治疗价值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