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体位分娩护理对促进自然分娩的临床效果评价

2018-09-15 02:31
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电子版) 2018年18期
关键词:体位产程剖宫产

王 臻

(桂林市桂林妇女儿童医院,广西 桂林 541001)

近年来,剖宫产率出现了逐年上升趋势,产妇采用剖宫产方式进行分娩,虽然可以有效缓解产妇的疼痛程度,但是会加大并发症发生率,对于母婴健康存在一定不良影响[1]。在此背景下,如何采取有效策略,促进剖宫产率的下降,成为医学临床愈加关注的课题[2]。此次研究将自由体位分娩引入到产妇的分娩护理中,起到了良好的应用效果。现研究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1500例于2016年5月~2017年5月期间入住我院的有自然分娩意愿的分娩产妇,将其按是否参加过孕妇学校系统课程学习分为两组,为其开展临床对比实验。将全部产妇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750例,年龄在(20~38)岁之间,平均年龄在(26.7±4.5)岁,孕周在(37~42)周,平均为(39.2±1.2)周。实验组750例,年龄在(20~38)岁之间,平均年龄在(27.1±4.1)岁,孕周在(37~42)周,平均为(38.9±1.1)周。对比两组产妇一般数据,在年龄、孕周等方面,均无明显差异。

1.2 护理方法

1.2.1 对照组护理方法

对照组产妇采用传统分娩方式,自第一产程开始后,尽可能减少运动量,仅开展必要活动,除活动时间外均保持在半卧或仰卧状态;第二次产程使用传统的仰卧位用力,产房内没有家属陪伴。

1.2.2 实验组护理方法

实验组产妇进行自由体位分娩护理,选择对象为系统地参加过我院孕妇学校课程的孕妇。在产妇入院后,由护理人员带领产妇熟悉医院环境,为产妇进行基本生理检查,了解产妇基本生理功能,确定产妇无明显异常情况。进入待产室后,允许家属陪产,并播放轻音乐,助产士与产妇、家属进行较为密切的交流、沟通,进行有关自由体位分娩的健康宣讲,使产妇能够认知到自由体位护理的优势,并对自由体位护理工作予以充分的配合。在待产环节中,根据产妇的实际情况,由产妇自主进行选择适宜的体位,具体包括坐、卧、站、蹲等。如产妇选择站立位,可保持靠墙或扶床站立状态,若产妇选用坐位,可作于床上或椅子上,并使产妇双腿处于分开状态。若选用蹲位,应在双脚分开前提下蹲下,并将产妇手臂扶在床或椅子上。如产妇待产过程中需走动,应将其走动范围尽可能控制在待产室内附近,可使用分娩助行器辅助,避免产妇长过度疲劳。第二产程仍使用产妇舒适、愿意的体位用力,包括坐位、蹲位、侧卧位、站位、仰卧位,只用产妇感觉舒适即可。

1.3 评价标准

对两组产妇分娩过程进行严密观察,记录并对比两组两组产妇的分娩方式、分娩结果、并发症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借助于SPSS 21.0统计学软件,对此次研究中相关数据加以处理和分析,计量资料使用x2对其进行检验,计数资料使用t值对其进行检验。统计学标准为0.05,但P<0.05时,判定数据差异显著。

2 结 果

2.1 产程对比分析

如下表1所示,此次研究中的750例实验组产妇,第1、2、3产程分别使用了(442.2±34.2)min、(40.1±5.8)min、(9.8±1.9)min的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数据,P<0.05,两组产妇在产程方面的数据差异明显。

表1 产程对比分析

2.2 分娩方式对比分析

如下表2所示,接受自由体位护理的实验组产妇,共计637例自然顺产,105例剖宫产,另外还有8例产妇采用阴道助产。相比之下,对照组产妇555例自然顺产、180例采用剖宫产、另外还有15例为阴道助产。对比两组产妇在分娩方式方面的数据,自然顺产和剖宫产例数差异明显(P<0.05)。

2.3 产妇并发症对比分析

如下表3所示,实验组产妇在运用自由体位分娩护理后,出现15例会阴侧切、15例宫颈裂伤、15例新生儿窒息,共计发生3例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6%,P<0.05,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表2 分娩方式对比分析

表3 产妇并发症对比分析

3 讨 论

分娩属于女性特有的生理现象,在环境、个体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下,会对产妇自然方分娩过程造成一定程度的阻碍[3]。医学研究结果显示,影响产妇自然分娩的因素,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分别是产力、产道、胎儿和精神因素,其中产道和胎儿是相对固定因素,传统的分娩方式难以改变。因此,为了促进产妇自然分娩,医学临床通常会通过新的方式进一步优化。在此次研究中,主要围绕分娩体位对于自然分娩的影响进行分析,将自由体位分娩引入到产妇的分娩护理中[4]。以往的产妇分娩过程中,通常都会保持仰卧位或侧卧位,不属于理想体位。在该体位下,胎儿下降难度较大,盆骨空间狭窄,会对产妇动脉造成一定的压迫,加大产妇子宫供血压力,阻碍自然分娩的正常进行[5]。

但是在自由体位分娩护理模式下,通过产妇体位、心理的合理调整,能够降低宫缩对产妇造成的子宫压力,最大限度地提升骨盆空间,使产妇身体处于最佳的分泌状态,增加分娩愉悦感,为产妇自然分娩提供良好的基础条件。具体来看,在产妇保持坐位或站立位时,产妇子宫内压力水平会出现较大程度的提升,为其自然分娩提供保障。在人体处于自由体位情况下,相较于仰卧和侧卧位时,具有更强的肌肉收缩能力,促进分娩。不仅如此,当产妇保持自由体位的情况下,产妇身体处于主动状态,而非被动,更能顺应胎儿下降的需要,加大胎头对于产妇宫颈造成的压迫力,降低对于产妇体能的消耗程度,从而达到缩短产程时间的效果。此次研究结果显示,使用自由体位护理的实验组产妇,在产程时间数据方面,明显低于对照组产妇。此外,在两组产妇分娩方式数据方面,实验组产妇大部分通过自然分娩的方式娩出新生儿,而且出现并发症的可能性相对偏低,相比之下,对照组产妇通过剖宫产的方式娩出新生儿数量大,而且出现产后出血、宫颈裂伤、会阴侧切等术后并发症的可能性偏高。证实了自由体位分娩护理对于自然分娩的促进效果。

综上所述,将自由体位分娩引入到产妇的临床分娩护理中,能够起到促进自然分娩的效果,大幅缩短产程,降低产妇因分娩引发并发症的可能性,降低产妇剖宫产率,促进产妇及早康复。

猜你喜欢
体位产程剖宫产
无声的危险——体位性低血压
导乐陪伴联合自由体位在产妇分娩中的应用
一胎剖宫产,二胎必须剖吗
剖宫产之父
腹膜外剖宫产术应用于二次剖宫产的疗效观察
自由体位配合分娩球在第一产程中的应用体会
玻璃体切割眼内填充术后被动体位的舒适护理
间苯三酚联合SRL998A型分娩监护镇痛仪在产程中的应用效果
间苯三酚联合缩宫素在产程活跃期的应用效果
二次剖宫产与首次剖宫产的对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