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军炮火下的北洋军阀

2018-09-16 14:05
读报参考 2018年28期
关键词:吴佩孚段祺瑞北洋

1928年12月29日,辽宁沈阳大帅府前的五色旗被缓缓降下,取而代之的新国旗是国民政府的“青天白日满地红”。同日,奉军少帅张学良宣布:东北从即日起遵守三民主义,服从国民政府,改变旗帜。尽管国号还叫中华民国,但本质上已改朝换代,那个以五色旗作为国旗的北洋民国从此走进历史。

新的时代,曾经叱咤在政治舞台上的北洋政要们或转投新政府,或暂时蛰伏伺机而动,或心灰意冷当起寓公。东邻日本始终关注着这一切变化,其军部开始了分裂中国的谋略。当五色旗“再次升起”之时,北洋时代的失意军阀与政客们都将面临最严峻的考验。

退居天津的寓公们

早在北伐战争时期,日军“中国通”坂西利八郎就对中国局势作出论断:“支那出现今日混乱和困顿的原因是,北京的军阀没有政治主张,只是不顾一切地扩张地盘、培养自己的军队或者抢占土地等;而在南方,则是卖弄所谓三民主义的虚设主义,这也不过是为了扩充地盘的喧闹而已。”他断言这样的中国“除了走向崩溃以外别无他途”。日本军界中与坂西持相同看法的不在少数,没有政治主张的中国军阀进行混战和分治,是他们最愿意看到的局面,只有如此,才能更有利于日本实现谋略满蒙的野望。

不能让中国走向统一是日本关东军的共识,尽管东北易帜让关东军侵略满蒙的计划一度受挫,但在两年多后的1931年,关东军依然发动“九一八事变”,以武力夺取东北。为保证东北长期处于自己控制之下,日军迫切需要找到代理人建立傀儡政权,前清废帝成为第一个被选上的人,伪满洲国随之应运而生。伪满的成立不仅引发全国救亡怒潮,也惊动了那些蛰伏许久、隔岸观火的失意政客们。1933年元旦,日军大举进攻山海关,战争阴云笼罩平津,将华北变为第二个东北的企图已是司马昭之心。在关东军的计划中,要使华北从南京国民政府中央分离,最便捷的方式便是以华制华,借尸还魂,重新“升起”五色旗,以“正统中华民国”之名请北洋旧人出山,建立伪政权。

先来看看“九一八事变”后,原北洋军政要人们的生活现状(不含如阎锡山、冯玉祥、张学良等已转投国民政府的政要)。在原北洋政府担任过国家元首(除总统外,也包含临时执政、安国军总司令等各种名目的国家元首)的7人中,袁世凯、冯国璋、黎元洪、张作霖4人均已离世,徐世昌、段祺瑞、曹锟3人尚健在,且都寓居在天津。后期较为活跃的吴佩孚、孙传芳、张宗昌(不久后即遭刺杀)、张敬尧、齐燮元等军阀均还健在。这些人大都成为日本策反的对象。

已成为寓公的北洋旧人中,论名气、论威望,段祺瑞首当其冲。早在民国初年,段祺瑞就被视为仅次于袁世凯的第二号人物,又有“三造共和”之美誉。此外,当年皖系执政时,与日本政府来往密切,后来在天津的寓所还在日租界宫岛街,基于这层关系,段祺瑞无论如何都是日本以华制华的最佳人选。

段祺瑞马蹄南去

自从下台后,曾经追随段祺瑞的安福系旧部一直在四处运作,为其重新上台铺路。北洋政权濒临崩溃之时,他们甚至还建议阎锡山出面领衔通电,主张由段祺瑞出山收拾残局,因阎锡山拒绝而作罢。1927年4月至9月间,段祺瑞应原山东督军田中玉的邀请,曾到日本人控制下的大连居住过一段时间,当时外间便有传言,说段祺瑞与日本人将有新的动作。除了北洋旧人,段祺瑞与国民革命军阵营的首领蒋介石也有联系,按辈分算,他是蒋介石的老师。1928年7月,刚完成北伐的蒋介石曾在北京饭店与段祺瑞会面,对段亦是毕恭毕敬,以老师称之。后来,蒋介石也不时派人到天津探望段祺瑞,并送去生活费。

伪满建立后不久,日本关东军对段祺瑞的策反工作也展開,特务头子土肥原贤二数次到天津秘密会晤段祺瑞,请他出山组织华北政府,并表示日本会全力支持。对热衷权力与政治的段祺瑞而言,这无疑是个巨大的诱惑。关于段祺瑞在此间态度,说法不一,有说其断然拒绝,也有说其虚与委蛇,但并未造成任何实质性结果。当时段祺瑞的老部下王揖唐已暗投日军,三番五次前来试探段祺瑞的态度,都未得到明确答复。

1933年1月19日,国民政府的密使钱永铭也秘密抵达天津与段棋瑞见面,并面交了蒋介石的亲笔邀请信,邀请段祺瑞南下颐养天年。听闻段祺瑞欲南下,他的学生王揖唐急了,说话也渐渐露骨,他急忙上门劝说段,说老师的事业皆在北方,虽然现在家里穷,但将来总有出头机会,千万不要南下。对于王揖唐的劝阻,段祺瑞十分不满,对家里人说:“王揖唐不怀好意,我要教训他。”待王揖唐再来,段祺瑞便直言对他说:“我是中国人,决不做汉奸傀儡,就是你自己也好好想想,不要对不起祖先、父母和祖孙后代,我决计到南方去,以后不要再来多说了。”

1933年1月21日,年近七旬的段祺瑞携家人乘津浦特快加挂车离津南下,于1月22日中午抵达南京。尽管段祺瑞已南下,日军仍不死心,和段祺瑞旧部王揖唐等人勾结,在天津成立了所谓“中日密教会”,谎称段祺瑞为会长,汉奸王揖唐等人更是借着段的名义四处活动。身在上海的段祺瑞得知这些情况后,于1933年5月20日致电王揖唐、曾毓隽、姚国桢等人,表明态度:“余养疴海上,不问世事。目下华北局势严重,恐有假借名义,为轨外行动者,殊非爱国之道。盼诸弟严密访察,告知地方当局,严加制止。”此外,段祺瑞还在媒体上表明了自己抗日的态度。此后,无论日军与北洋旧部使出何种诱惑,段祺瑞都没有动过北上的念头,在上海度过了晚年余生。

纷纷落水的皖系军阀

然而在段祺瑞南下后不久,另一个皖系将领却落水了,他就是曾经的湖南督军张敬尧。

张敬尧是保定一期毕业,为皖系骨干。不过他人品极差,所率军队也军纪败坏。1918年3月至1920年6月,曾出任湖南省督军,因贪婪成性,无恶不作,导致湖南当地爆发了“驱张运动”。后来段祺瑞在直皖战争中失势,张敬尧先后投靠过吴佩孚、张宗昌、张作霖,1932年竟然勾结上板垣征四郎,投靠伪满,可见是个毫无节操的纯粹军阀。为在华北制造事端,日方为张敬尧提供了巨额活动费,让其在北平一带举行武装暴动。这一消息很快被南京政府的力行社特务处侦知,并密报给时任军委会北平分会委员长的何应钦,得知此阴谋后,何应钦即与特务处华北区特派员郑介民商议对策,决定制裁张敬尧。

5月2日,戴笠令特务处驻华北地区的特派员郑介民联络天津站长王天木和北平站长陈恭澍执行锄奸行动。当得知张敬尧藏身于中国人难以管理的六国饭店里后,王天木、白世维等人潜入饭店,摸清了张敬尧的住所。5月7日,白世维发现张敬尧后随即拔出手枪对其连开三枪,张敬尧胸部连中两弹,送往医院后即丧命,而白世维等特工则在成功刺张后全身而退。张敬尧被击毙使得板垣征四郎的计划一度落空,但此后一段时间内,日本策动中小军阀的各种活动仍在延续。

在皖系旧部中,附逆者亦不乏其人,例如三番五次游说段祺瑞并试图阻挠其南下的王揖唐,此人在皖系当国时期,曾任北洋政府众议院议长,军职官拜陆军上将;且颇有学识,有“国学大师”之称,没想到却不知自重,华北危机时便与日军秘密勾结,1937年“七七事变”后公开投敌,出任伪华北临时政府常务委员会委员兼赈济部总长,后来又任伪内政部总长、伪新民会会长等伪职。抗战胜利后旋即遭到国民政府逮捕,于1948年9月10日被处决。

.皖系重量级人物梁鸿志后来也成了大汉奸,相比前几人而言,梁鸿志是个纯文官,段祺瑞担任总理时,梁鸿志出任国务院秘书,1918年任参议院议员兼秘书长,次年9月,兼京畿卫戍总司令部秘书长,从此成为安福系的中坚分子。皖系崩溃后,梁鸿志始终与段祺瑞保持密切联系,为其东山再起而奔波。但与段祺瑞不同的是,梁鸿志未能守住最后的底线。南京沦陷后,梁鸿志认定长期抗战已成空,公然投靠日本,甘当汉奸,并在上海新亚酒店成立筹备处。1938年3月,伪中华民国维新政府在南京成立,梁鸿志任伪行政院院长,兼任伪交通部长。北洋时代的五色旗再次被“升起”,人也还是北洋时代的旧人,只不过此时是以傀儡的身份粉墨登场。抗战胜利后,梁鸿志得到与王揖唐一样的可耻下场,于1946年4月被枪决。

直系军阀沉浮录

张敬尧命丧黄泉虽一度挫败了关东军的阴谋,但不久后,由于中国军队在军事上遭遇失败,不得不签订耻辱的《塘沽协定》。此后,日军一方面成功驱逐了华北的国民党势力,一方面在冀东设置特务机关,以土肥原贤二为机关长,到处策动失意政客,密谋效仿炮制伪满政权之方式制造“华北国”。运作对象中,自然少不了在北洋政权后期异军突起的五省联军统帅孙传芳。

孙传芳与日本颇有渊源,1907年,从北洋陆军速成学堂毕业后的孙传芳东赴日本,入东京日本陆军士官学校就读,为第六期生,当时担任他们区队长的正是冈村宁次,这是第一层关系。当然,最直接的關系还是孙传芳崛起后,他身边的日本顾问。孙传芳就任五省联军统帅时,冈村宁次在日本驻上海领事馆任职,因当年的关系,孙传芳聘请了这位老师作为自己的顾问。不过据冈村宁次回忆,孙传芳对日本顾问虽敬重有加,却未真正从内心信任过他们。他回忆录中说:“尽管我在孙传芳阵营内受到敬重、信赖,向我咨询作战事宜,可军用地图却从来未给过我。”后来冈村宁次到南昌时曾向当地指挥官骗到过一张军事地图,但与孙传芳并无直接关系。

北洋政权覆灭后,孙传芳到天津做起寓公,但平静日子没过几年,老熟人冈村宁次来访。冈村宁次与孙传芳亦师亦友,在孙传芳人生的低谷期前来看望本也是情理之中,但冈村宁次别有用心,三番五次动员孙传芳出山,并表示日本会全力支持。因为孙与日本人来往频繁,国民党方面也担心他会附逆,于是也派人对其进行监视。可以肯定的是,孙传芳拒绝了日方请其出山的要求,不久后便皈依佛门,做了居士,法号“智圆”,这等于告知世人自己从此不问世事,远离政治。1935年,他被为父报仇的施剑翘(其父施从滨10年前被孙传芳所杀并枭首示众)所杀,血溅佛堂。后世有传记文学为突出施剑翘女侠的传奇形象,将孙传芳塑造成与日伪勾结的汉奸,以至以讹传讹,与事实不符。

在天津被日本人拜访的还有直系军阀大佬曹锟。10年前,他一度登上北洋政府大总统宝座,不久后却因贿选而声名狼藉,北京政变后更是惨遭囚禁。“九一八事变”时,这位布贩子出身的大军阀在野已久,寓居天津。负责策反曹锟的是土肥原贤二,他曾几次派人登门拜访,均遭拒绝。关于此事还有段传闻,即当时日本人前来拜访,曹锟本想开门迎接,却被他的四夫人刘凤玮拦阻,刘夫人还冲着门外高声叫骂,指桑骂槐,日本人自讨没趣只好离开。据说刘夫人始终反对曹锟出山,对他说:“就是每天喝粥,也不要出去给日本人办事。”故有观点认为,曹锟晚年拒绝与日本人合作,与四夫人刘凤玮有很大关系。

当然,直系军阀中也不乏附逆者,齐燮元就是典型的代表。齐燮元毕业于北洋陆军学堂炮科,北洋政府时期曾担江苏军务督办、苏皖赣巡阅副使等职。曹锟当选总统后,属于皖系的浙江军阀卢永祥通电反对,与执掌江苏的直系军阀齐燮元爆发矛盾。1924年,双方因争夺上海,发生“江浙战争”,此役由于孙传芳出兵配合齐燮元,加之卢军内部发生兵变,结果齐军成功击败卢军。但好景不长,不久后北京政变爆发,直系首领曹锟被软禁,吴佩孚败逃,齐燮元也被段祺瑞免职。北洋政权覆灭后,齐燮元一度投靠过阎锡山,但很快在中原大战中败北。在军事与政治生涯上屡屡失败却不甘心的齐燮元最终上了日本人这艘贼船。

1937年“七七事变”后,在华北负责扶植新政权的“北支那方面军特务部”开始活跃。特务部部长喜多诚一命其部下根本博投入扶植伪政权之活动。在他们的运作下,北平在1937年12月成立了“中华民国临时政府”,不久后将北平再次改称北京。齐燮元等公开投日的汉奸大为活跃,争相为日本人积极效力,出任了伪华北临时政府治安部总长、伪华北政务委员会总署督办等职,在日军对抗日志士进行“扫荡”的过程中,齐燮元始终充当着帮凶。汪伪政府成立后,又任伪华北绥靖军总司令。

这样一个巨奸在抗战胜利后自然逃脱不了被逮捕的命运,但令人瞠目的是,在审判台上,齐燮元毫无悔意,反而强行狡辩:“汪精卫是汉奸,因为他听日本人的;蒋介石是汉奸,因为他听美国人的;我齐燮元不是汉奸,因为我只听我自己的。”这番话只是徒增笑料而已,齐燮元于1946年被以汉奸罪处决。

吴佩孚的是非与疑云

生活在日军铁蹄下的北洋军阀中,情况最复杂的当属吴佩孚。首先,他生前名气极大,作为直系军阀的后起之秀,吴佩孚有儒将之称。1924年,他成为首位登上美国《时代周刊》的中国人,并被认为是将来最有可能统一中国的政治家。其次,他死后备极哀荣,吴佩孚去世后,国民政府对其评价极高,追赠其为陆军一级上将,明令褒扬,并为其举行追悼大會,蒋介石、何应钦、于右任等国民党军政要人亲自前往致哀。其三,后世评价颇高,尤其在近10余年来,对吴佩孚的评价日趋正面,一方面说其个人节操好,“不纳妾,不积金钱、不出洋、不走租界”;另一方面则赞誉其晚年坚决拒绝与日伪合作,最后被日本人杀害,是民族英雄。

基于以上原因,吴佩孚的形象基本定格。但若仔细考察吴佩孚生前最后几年的作为,又存在种种矛盾和疑云,故而非常复杂。吴佩孚自北伐战争中被北伐军击溃后,一直在寻找东山再起之机会,但几次计划复出均无果而终,晚年寓居北平,“七七事变”后亦未南渡。吴佩孚没有像段祺瑞那样选择南下,有个重要原因是他始终没有向国民党认输,即使北洋政权早已覆灭,他仍然以北洋之人自居,视蒋介石和国民政府为仇敌。这也正好为日本人所利用,使得他与日本人关系变得十分微妙。

早在华北危机时期,日本特务就曾与吴佩孚的“秘书长”陈廷杰勾结,希望策动吴佩孚出面联系旧部、奉军及土匪搞武装政变,费用由日本支付。但此事不久被北平当局侦知,参与者大多被捕,倒是日本提供的十几万经费被吴佩孚的夫人张佩兰“补贴家用”。后来冀东伪政权成立后,对吴也关怀备至,“一年三节和吴的生日,都馈赠5000元”。“七七事变”后成立的伪中华民国临时政府也请吴佩孚做“特高顾问”,每月车马费4000元。也就是说,吴佩孚虽然没有和日军有过实际合作,但的确拿过日伪的钱。

1938年武汉会战后,日本陆军失去了可以断然实施正规作战的余力,对非军事手段的期待开始高涨,政治手段的重要性越来越高。当时华北的“临时政府”和华中的“维新政府”这两个伪政权已显颓势,日本希望能起用有声望、有势力的政治家作为即将成立的新政权的政府首脑,具体工作还是由老特务土肥原贤二负责。当时土肥原贤二锁定了两个目标,一个是曾经被袁世凯重用又成为国民党要人的唐绍仪,另一个则是原直系军阀的代表人物吴佩孚,故有“南唐北吴”之说。不久后,唐绍仪被军统特工暗杀,土肥原贤二的行动目标就集中到吴佩孚的身上。当时日本对国民政府内部汪精卫的诱降工作也在同时进行,按照日本陆军的构想,他们希望将来的新政府由汪精卫领导政治,吴佩孚指挥军事,但要实现这一构想并不容易。

吴佩孚与日本的接触引起重庆国民政府的高度重视,军统与中统的档案中都能查到关于对吴工作的信息,只是因为吴未公开发表过投敌倾向的言论,才没有像唐绍仪那样被“制裁”。1939年12月4日,吴佩孚在北平病逝。关于吴佩孚之死,当时重庆方面的媒体说是被日本人所害,原因是吴佩孚“断然拒绝”与日本人合作,这个说法长期成为定论,但至今还没有任何具有说服力的证据证明吴佩孚确为日本人杀害。至于说吴佩孚被重庆方面特工所杀,更是无任何确切证据的传言。

猜你喜欢
吴佩孚段祺瑞北洋
新北洋打印未来
北洋海军为何会输
善意的谎言不能说穿
段祺瑞的宽容
从报刊角度探北洋时期的民主思想
吴佩孚鸡屁股“退敌”
低情商,易受伤
吴佩孚的批文
吴佩孚的真性情
“六不总理”段祺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