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校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微视频优点、动因和意义

2018-09-16 16:30孙绍军
高教学刊 2018年2期
关键词:概论微视频高等院校

孙绍军

摘 要:微视频作为一种新的教学资源和学习资源从国外引入中国,受到我国教育工作者关注,许多中小学开始把它运用于教学实践,取得了一些成果,目前在一些高校的学科教学也开始尝试运用它。本研究主要探讨能否可以把微视频这个新教学资源和学习资源运用于“概论”课堂教学,以此提高“概论”课堂教学水平和质量。

关键词:微视频;高等院校;概论;课堂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8)02-0057-03

Abstract: As a new teaching and learning resource, the micro video has been brought into China from abroad. And it has caught the attention of Chinese teaching staff. Many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began to apply it to teaching practice and have made some achievements. In som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eachers also began to try to use it in subject teaching. This study mainly discusses whether the new teaching and learning resource of micro video can be applied to the classroom teaching of General Theory or not, so as to improve the teaching level and quality of the General Theory.

Keywords: micro video; institu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General Theory; teaching reform

微视频作为信息技术的一个产物,兴起于美国,并逐渐在世界上受到广泛关注。近几年来,我国东部发达地区的一些中小学和一些职业院校已经把微视频引入课堂教学,经过几年努力,取得了一些教学经验。但是,本人查阅了许多研究资料,目前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还没有一所高校把微视频引入“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以下简称“概论”)课堂教学。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中,能否引入微视频来提高教学水平和质量,是一个值得探讨和实践的一个新生事物。本研究以“概论”课堂教学为例,从理论上探讨这个问题。

一、“概论”微视频特点和优点

微视频作为一个新生事物,对其概念和特点优点等的认识,目前,学术界至今仍未统一界定,不同的领域的诠释不一致。优酷网首席执行官古永锵认为微视频短则30秒长则不超过20分钟,内容广泛,视频形态多样;可通过多种视频终端摄录或播放的视频短片的统称。短、快、情,大众参与性,随时随地随意性是微视频的最大特点。[1]而华东师范大学王觅博士对微视频的定义为:所谓微视频是指富有教学意义的微视频资源。[2]

查阅相关文献资料,目前,学术界和教育界重点更加关注微视频作为一种新的教育资源和学习资源的功能与作用,而没有全面和系统地总结和归纳出微视频的特点和优点。结合目前所能查阅到的对微视频研究的相关理论成果,归纳微视频的特点和优点主要有以下几点。

1. 微视频可以把系统的知识切分为若干个知识模块/知识点的视频,时长大致在2-20分钟。高校大学生一般不会集中精力在课堂上认真学习“概论”等知识,课后也不会花1、2小时时间学习和思考相关的内容,这在全国是一个相当普遍的现象。如何消除这个现象,引导大学生提高学习“概论”课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身处碎片化学习时代背景下,如果在“概论”课堂上引入微视频作为教学的辅助手段,不失为一个有益地尝试。“概论”老师可以通过集体备课方式,吃透教材内容,然后根据教材上各章节内容的主要知识点,制作出一套涵盖全书知识点系列微视频,每集微视频时长控制在2-20分钟。这些微视频资料通过学校公共网页下的马克思主义学院这个平台,单独开一个窗口,为大学生学习“概论”知识提供一个公共平台。学校里不同专业的每一个大学生就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实际情况,利用自己所有的各种终端设备,通过微视频查看相关“概论”知识。这种方式极大地方便了大学生,他们可以用一部手机,或者一个平板,花几分钟时间可以学习到一个或两个知识点。这很好地适应了碎片化学习时代的潮流。正如有学者指出的,微视频能够把某一个知识点“片段化傳授给学习者,便于在新媒体等移动终端进行学习的教学视频资源”。[3]

2. 微视频所提供的知识模块/知识点具有统一的稳定的特点和优点。在“概论”课传统教学模式下,任课老师由于自身的教学能力和水平不同,对教材的每一章节知识点理解上会因人而异,在知识点多少和深度上会存在着差异,这样会造成全校所有开设“概论”的班级学生会因任课老师的不同,对教材上章节的知识点掌握也不同的问题。还有在课堂教学时数分配上,针对基础知识点与重点和难点教学时数如何分配的矛盾,在传统模式下是不容易解决的。

通过微视频教学工具,“概论”课可以把一些基础性知识点内容制作成微视频,统一把它挂在马克思主义学院的教学平台上供学生网上学习,老师在课堂上就不用对基础性知识点内容讲授,而是把更多时间放在:一是对学生进行知识点的答疑解惑,二是结合当今时代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讲授,同时也可以把一些前沿性研究问题向同学们进行介绍。这样,任课老师就会把更多精力和时间放在学习和整理与“概论”相关的研究成果,实现科研促进教学的要求。综上所述,“概论”微视频有利于促进“概论”教学从传统教学向研究性教学转变,促进学生从记忆性学习向研究型学习转变。

3. 微视频能够为大学生提供更加自由的学习空间和更多的时间,更好地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要。目前,在我国高校中,“概论”课普遍是大班、合班学习,有些院校还是老师挂牌上课。在这种情况下,是不可能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要的。

微视频是实现学生个性化学习一个很好的学习资源,能够为“学生提供便利的网上在线视频教学” 。学生个性化学习就是一种选择性学习,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来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内容和方式。对于基础知识好的学生,他们不用花时间放在这个方面,对于基础知识差的学生,他们可以通过微视频来系统掌握好基本知识。在传统教学中,学生的学习资源是相对匮乏的,由于他们基础差,对老师在课堂上讲授的一些知识理解和掌握不了,他们也就越没有兴趣学习,他们就成为不愿学习的大多数。一般来讲,学习兴趣与知识掌握程度和多少成正相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他们的知识掌握越多,掌握程度越深,他们的学习兴趣就会越高。

二、“概论”微视频的动因

近几年来,在高校继精品教学、网络公开课教学之后,微视频教学作为一个新生的事物,也开始引入高校的课堂教学,为课堂教学改革注入了新内容。

(一)以学生为中心的“概论”课堂教学改革为微视频推广运用提供了基本遵循

“概论”课堂教学改革就是抛弃传统教学的“以老师为中心”的旧观念,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新理念,让课堂教学紧紧贴近学生,满足学生的精神需要。微视频的兴起和推广,在一定程度上为这个新理念的落实创造了条件。

“概论”微视频运用不能脱离学生的思想实际、不能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其主要目的是引导学生在课后能够更方便地开展自主学习,在课堂上能够更加集中精力听课,带着问题求学。否则就失去了运用价值。奥地利学习研究专家林德纳将微型学习表述为一种指向存在于新媒介生态系统中,基于微型内容和微型媒体的新型学习。基于微视频的微型学习能更好地适应学生利用碎片化时间开展随时随地泛在学习。

“概论”微视频能够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要。微视频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要为“为学生个体差异学习提供易用、易得、适用、实用的学习资源,为老师提供优质的教学辅助资源,为学习模式创新运用提供有力支持”。[2]

在“概论”微视频教学环境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突显,老师由过去单一的知识传递者变为课程的开发者,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和帮助者,学生则会通过微视频平台把平时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不受限制地向老师求教,这会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学习就由要我学向我要学转变。按照学生主体地位要求,微视频设计和制作要“始终围绕着学习者的兴趣需要和心理逻輯等来组织课程,以便让学习者自发地发现和掌握知识,鼓励学习者建立自己独特知识结构”。[4]

(二)“概论”微视频要适应教学改革的要求

“概论”微视频教学内容与“概论”课堂教学内容即有区别也有联系,不能混为一谈。

“概论”微视频教学内容要在准确把握教材基础上,选题和内容要照顾学生认知能力和水平,特别是要考虑到理科生,重点是突出基础性知识,不要讲得太深太广,便于学习者随时随地学习,夯实“概论”课的基础知识。

“概论”课堂教学内容主要针对社会上一些错误言论和思潮,运用党的基本理论进行深入分析和批判,澄清一些大是大非问题,帮助学生站稳正确的政治立场。

微视频教学为“概论”课教学科学分配时间、内容等创造了条件。微视频为学生提供比较完整的基础知识元,这就能够方便学生随时随地学习,是学生开展自主学习的一个重要资源。有了微视频,学生学习基础知识更多地是在课下完成,老师在课堂上,就能用较多时间讲授一些热点和难点问题,把中国道路、制度讲好,传递正能量。

三、“概论”微视频运用的意义

“概论”微视频作为一种新型的信息化教学手段在“概论”课教学中的运用是一个新生事物,它对于提高“概论”课教学效果,实现教学目标有着较大意义。

1. “概论”微视频运用有助于帮助学生深入而全面地学习“概论”课理论知识,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微视频能够很好地实现因材施教的差异化教育,满足不同认知水平的学生学习需要。学习基础差的学生可以通过微视频反复观看来掌握相关基础知识,同时还可以将自己学习中不懂的问题向老师请教,老师可以一点对多点进行解答。

2. “概论”微视频运用可以有效提高“概论”课教学水平和质量。“概论”课老师都要参与微视频制作和运用,最终形成一个相对完整的微视频。在这个过程中,所有老师实际上处于一个共同学习,相互提高氛围。

3. “概论”微视频运用有助于老师更加合理安排“概论”课的教学内容,使课堂教学与自主学习能更好地协调和配合,完成教学目标和任务。自主学习主要突出基础性学习,让学生通过这种方式打好基础,激发他们学习兴趣。课堂教学主要突出提高,老师在课堂上针对学生思想困惑进行辅导答疑,同时结合社会上一些热点和难点问题,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和观点方法进行针对性分析和讲解。

4. “概论”微视频运用丰富了“概论”课堂教学手段。在传统教学中,传统方式主要是文本式的,学生在课堂上容易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现象。如果在教学过程中,运用一些微视频增加声像的因素,情况就可以不一样了。

综上所述,微视频运用于“概论”课教学,既是“概论”课教学改革的客观需要,同时,它也有助于推动“概论”课向着信息化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杨纯,古永锵.微视频市场机会激动人心[J].中国电子商务,2016,11.

[2]王觅,贺斌,祝智庭.微视频课程:定义、演变与应用领域[J].中国电化教育,2013,4.

[3]任丛,董闽红.面向碎片化学习时代的教学视频课程的内容设计[J].新闻传播,2016,4.

[4]黄冠,刘倩倩.国内微视频研究热点的领域构成与拓展趋势分析[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5(11).

[5]张夏青.思想政治理论课微视频建设的指导思想研究[J].高教学刊,2017(18):180-182.

[6]王冰.认知负荷理论下的微视频教学应用原则[J].高教学刊,2017(09):100-101.

[7]陈继祥,王芳,董辉.省级资源共享课微视频教学资源设计——以《数据库原理与应用》为例[J].高教学刊,2015(12):15-17.

猜你喜欢
概论微视频高等院校
李剑农和他的《政治学概论》
青铜器辨伪概论
山西省2018年专升本选拔考试 艺术概论
2018年成人高等学校专升本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艺术概论
《算法设计与分析》课程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探究 
略谈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微视频的应用
浅谈在中学历史课程教学中慕课的应用
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定位及改革取向研究
浅析VB程序设计教学方法的改革
当代大学生创新意识培养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