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学生生态文明教育

2018-09-17 05:40刘伟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8年22期
关键词:生态文明初中生教育

刘伟

摘 要 本文探讨了对初中学生进行生态文明教育的必要性,策略和方法。

关键词 初中生 生态文明 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地理学科是关于人口、资源、环境三者之间关系协调的学科,生态文明应该是地理学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地理教师有义务有责任帮助学生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形成生态文明观念,养成自觉维护和建设生态文明的良好习惯。初中生刚好处在未成年前的青春发育期,人生观和世界观尚未形成,行为习惯很容易受不良风气的影响,但如果及时加以引导,对其灌输渗透正确的生态文明的理念和知识,则可以使他们树立正确的生态文明观,来指导自己的行为实践,成为一个自觉维护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的社会主义接班人。下面笔者从一个初中地理教师的角度,初步谈谈初中地理教学中如何对学生进行生态文明教育,和广大同行商榷。

1紧扣教材,立足课堂,对学生进行生态文明教育

课堂是地理教师进行教育教学的主阵地。教师要牢牢立足课堂教学,应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和理念,紧紧围绕教材中与生态文明密切相关的章节,唤醒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让学生牢牢地树立对学生进行生态文明教育的观念。 教材是教学和学习活动的最重要武器,地理教材几乎每个章节都与生态文明密切相关,地理教师要应用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手段,勇立教学改革的潮头,将生态文明之花在课堂中尽情绽放,让学生获得生态文明的知识,提高维护和建设生态文明的能力。由于地理学科就是建立在生态文明教育的基础上的,初中地理教材几乎每个章节每个单元都涉及生态文明问题,教材中的很多内容都是很好的生态文明教育素材。例如我在讲到黄土高原的时候,让学生利用各种途径搜集了大量的黄土高原以前植被破坏,土地沙化,水土流失的图片,同事也搜集了很多现今黄土高原生态环境得到整治,生态得到修复的美丽图景,前后一对比,学生明白了生态是可以修复的,生态文明建设,必须依靠政府,充分发动群众,让群众广泛参与。学生们课前搜集资料,课堂上以小组为单位展开学习活动,展示资料,畅所欲言,互相展开讨论和辩论,老师也及时评价总结。整堂课,教学效果显著,学生充分了解了黄土高原的过去和现状,了解了治理黄土高原的对策,同时也发挥主观能动性,大胆提出了自己的一些关于治理黄土高原的设想,受到了生态文明理念的熏陶,脑海中生态文明意识勃发,建设生态文明的雄心壮志油然而生。

几年来,笔者在课堂教学中进行生态文明教育,深深感到要让生态文明教育落到实处,必须要更新教育理念,摒弃传统的老套的教育教学方式,充分利用小组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探究性学习等先进的教学理念。否则,即使教材再丰富,即使素材再多,生态文明教育依然不能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

地理学科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地理教学是立体的,丰富多彩的,如果仅仅立足于课堂教学,对初中学生进行生态文明教育,显然是不够的,必须调动课外的一些因素,对学生进行课外的教育,才能让生态文明教育多样化,立体化,让学生学得有趣,学得牢固,在潜移默化中获得生态文明的指示和能力。

(1)利用专题讲座的方式对学生进行生态文明教育。生态文明知识是和自然和社会实践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学生也必须在自然和社会中一些具体问题中获得知识。地理老师和邀请社会上的一些专家,来学校对学生开展一些关于生态文明的讲座,是我在教学实践中经常用到,也非常可行的方法。地理科组的老师每学期会对学生进行有关环保方面的讲座,学校也曾经邀请中科院的老教授,邀请林业部门,市河渠管理中心的专家来对学生进行有关地震,行道树,水污染等方面的专题讲座。学生们对讲座很感兴趣,讲座中提出了很多问题,老师和专家对学生丰富的生态文明知识和探究问题的兴趣和能力大为称赞,师生互动良好,学生的生态文明知识在聆听与问答中得到了扩展和深化,也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和求知欲。

(2)举办各种形式的学生活动,让学生广泛参与,在活动中树立良好的生态文明观。学生活动是对学生进行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形式,生态文明教育不仅仅涉及到地理知识,具有很强的综合性。生态文明教育,不仅仅是地理老师的事情,也是学校德育工作和艺术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我们地理科组联合了校学生处,团委,教务处和艺术科组,积极开展有关生态文明建设的学科活动和学科竞赛,让学生在活动中点燃生态文明之光。例如,我们利用课外活动时间进行了生态文明知识竞赛,生态文明手抄报比赛,生态文明宣传画比赛,生态文明墙报比赛,环保服装模特大赛,绿道征文,组织学生参与市里举办的海洋知识网上答题活动。丰富了生态文明教育的形式,注意生态文明教育中地理知识与其他知识的结合,甚至和艺术的结合,让学生感受到了生态文明的魅力,自觉从各种渠道,各种途径中获取生态文明知识,提高有关能力。

(3)组织学生开展有关实地调研和考察活动,来了解本地区生态环境的现状,探讨治理环境问题的对策。纸上得来终觉浅,要知此事要躬行。学生在课堂上得来的知识,毕竟很多是理论化的,生硬的,要真正获得鲜活的生态文明知识,必须要到自然和社会中去。建设生态文明,必须要对国家和地方的生态文明现状有一些了解。我们组织学生对本地的一些环保问题进行实地考察,撰写调查报告,让学生的生态文明知识立体化,多样化,生活化。例如,我们组织学生考察了我市河渠的水葫芦的危害、治理和利用情况,考察了我市城中村的人居环境,考察了我市中药材的分布和利用情况,学生在实地考察中,获得了有关生态文明的第一手资料,对本地的生态文明的现状和未来有了立体化的理解,体会了治理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不易,加深了学生对生态文明的体会和认识。

(4)充分利用乡土素材,指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活动,让学生在探究中受到生态文明教育。研究性学习活动,是目前教改背景下一种新型的学生学习活动,学生对某一问题和现象开展研究性学习,是对课堂和课本的拓展和延伸,学生在实践中,在研究中获得了知识和能力,并形成了对知识和能力的创新,是一种以科技创新为目的的学习活动。而初中生由于年龄和经验的限制,行走的范围还很窄,所以学生的研究性学习活动,要充分利用乡土素材。

对学生进行生态要让学生在行动中,在日常生活中形成良好的行为规范。教师要教育学生保护环境、树立生态文明意识应从小事做起,从自我做起。要让学生知道生态环境的优劣与我们每个人的生存和发展密切相关。要经常发问:保护自然环境是我们义不容辞的分内之事,作为当代的一名中学生,究竟应怎样保护环境呢?作为地理教师,应积极教育和引导学生从自我做起,从身边点点滴滴的小事做起,比如教育学生不随意丢弃废旧电池、不使用一次性筷子、不食用野生动物、不破坏森林、不滥用化学物质、不随意丢弃垃圾……生态文明无时不在,无處不在。关于生态文明,学生小事随时可做,随手可做。尤其对处于成长期的可塑性很强的初中中学生来说,从小养成一种良好的生态文明习惯是一件受益终生的事,也是造福人类,造福子孙后代的事。

搞好学生的生态文明教育,教师自己也要以身作则,从点滴小事做起言传身教,才能让学生信服,自觉接受生态文明教育。要让学生有一碗水,教师自己必须有一桶水,地理教师首先应该积极主动学习,获取有关生态文明的最前沿信息,避免教授学生过时的陈腐的知识。还要自觉学习和应用最先进的现代化的信息技术的教学手段,用最先进最有效的是现代化教学理念来进行生态文明教育。在日常生活中,教师必须自觉规范自己的言行,严格地遵守生态文明的规范和准则,如不在学校抽烟,不乱扔垃圾,不踩踏草坪,不食保护动物等等,这样,我们对学生进行生态文明教育才有底气,学生也才能真正信服我们,生态文明才能在学生的心中永远生根。

对学生进行生态文明教育,是我们地理教师自觉相应十九大号召,贯彻落实党和政府方针政策的具体行动,是关系到中华民族千秋万代幸福安康的具体举措。我们应该明确我们的责任和义务,积极想办法,找路子,用策略,把这件事情做好。让学生在课堂内外,在大自然和社会中寻求生态文明的真知,形成良好的生态文明的素养,提高建设生态文明的能力,成为中华民族生态文明延续和发展的接班人。

猜你喜欢
生态文明初中生教育
《发明与创新》(初中生)征稿啦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发明与创新·初中生》征稿啦!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初中生作文易犯的“十大病”
生态文明建设融入高职校园文化发展的思考
适应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研究
男才女貌:大学老师娶个初中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