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岗位能力培养为核心的课程设计及实践

2018-09-18 10:01王旭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8年18期
关键词:岗位能力课程设计实践

王旭

摘 要 高校课程改革必须以“职业岗位能力培养”为导向,从我国高校教育的实际出发,切实了解企业对岗位能力的要求,将“职业岗位能力培养”的思想全面渗透到课堂教学中,有效的促进学生职业岗位能力的养成,从而培养出适应社会的需求的人才,形成我国高校课程的特色。

关键词 岗位能力 课程设计 实践

1实施以岗位能力培养为核心的课程设计的必要性

作为影响就业能力的主要因素,岗位能力可以分为专业技能应用能力、学习与创新能力、沟通与组织协调能力、个人管理与规划能力、决策能力、适应与承压能力、服务意识等方面。一般高校均开设了专门的素质训练课程,其中包含了除专业技能以外的职业素质培养项目,但实际效果并不理想。例如,单纯的沟通能力训练,由于没有同专业技能联系在一起,学习和训练的情景与可能遇到的岗位环境相差甚远,这种训练不能增长学生的岗位能力,没有起到课程应有的作用。而各专业课程对学生进行了全面系统的专业技能训练,但重在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养。传统教学中将专业技能学习与职业素质培养分开的教学模式,不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综合岗位能力,往往出现成绩好、专业基础扎实,但是岗位适应能力差;或者沟通、管理及适应能力等各种社会能力较强,而专业技能较差的不合理现象。为了解决专业技能与职业素质培养不相融合的问题,必须对专业课程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将岗位能力培养设为课程主线,充分发挥专业课程学习在就业能力培养中的作用。

2岗位能力与课程设计的内在逻辑分析

由于岗位能力具有复杂、多层和交叉等特性,在教学中打破专业知识的系统性,使之适应岗位能力培养的需要,是进行课程改革首先要做的,但要注意循序渐进,符合教学规律,便于学生学习。

各个学科、专业和课程均有严谨的系统性。课程设计作为学校教育的基础单元要素,是实现学校教育目标的基本保证。在传统教学模式中,作为教育教学活动基本依据的课程是按照学科知识体系进行的,这种课程教学模式更适合以研究为目的的学习,而不适应以高技能型人才培养为目的的高校教育。岗位能力的培养要求将专业知识、技能与专业素质融为一体,其培养过程要按照岗位升迁过程、不同层次的岗位对技能的要求以及对综合素质水平的要求进行,知识结构被拆解为岗位技能应用模块放在不同层次的岗位培养过程中,随岗位的升迁而不断深入和拓展。

3以岗位能力培养为核心的课程设计思路

3.1总结国内高校课程设计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高校中,课程通常是理論教学与实践教学相分离,学校的教学主要以传授理论知识为主没有突出课程的实践应用型,更没有突出企业岗位能力的要求。学校将实践教学的任务一味的推给企业,又由于仅依托校企合作建立的岗位能力培训模式存在诸多的问题,无法完成其职业岗位培训的职能,导致高校无法培养出满足企业需要的市场研究人才。在课程改革中,要深刻反思传统课程存在的弊端,总结经验、吸取教训。

3.2借鉴国外高校经验

国外成功的职业教育,强调基于企业要求和工作过程的岗位培训在高校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在教学内容上更加侧重于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国外高校教育的职业岗位培训依托的是深度的校企合作,这种合作通常是一种政府行为,因此,可以保证学生有一个良好的真正的培训环境,培养企业所需要的职业岗位能力。同时,国外职业教育强调企业与学校两方面共同完成对学生的教育与培训工作。我们应该结合我国高校教育的实际情况和具体课程的建设现状,分析程改革的方向,形成我国高校市场调查与预测课程的特色。

3.3分析岗位内涵

分析职业岗位能力职业岗位能力标准分为所有企业都需要共性标准和具体工作岗位所需要的特性标准。我们需要通过对文献资料的研究,明确职业岗位能力的内涵、特点及培养方法。同时,根据不同课程所适用的具体工作岗位,通过企业调研,对市场研究职业岗位能力进行研究,分析企业对该岗位从业人员的职业岗位能力要求。

3.4制定课程规范

通过对企业进行深度的调研,了解企业中岗位工作的全过程,并以此为依据打破传统的课程安排,重新选取、组织、设计教学内容了解企业对市场研究人员职业岗位能力的要求,形成市场研究人员职业岗位标准,以此指导教学活动以职业岗位能力培养为主线,将职场案例融人教学,通过企业职场真实项目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使学生可以实现零距离上岗,符合高校院校主要培养学生职业技能的宗旨。

3.5课程设计环节

在教学设计中,根据课程标准创设仿真职业情境,通过任务驱动、项目导向教学模式,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开展教学活动。使课程更加注重实践性,强调带着实际工作任务问题去学习,通过“教、学、做”一体化,在解决工作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正确的工作原则、工作过程和工作方法,培养学生的职业岗位能力。并采用旨在促进学生职业岗位能力发展的课程评价体系,将职业岗位培训理念融人到课程的每一个环节,使学生在课堂上得到理论知识和岗位技能的同步提升,达到企业对人才的要求,提供更多社会所需要的有用人才。

参考文献

[1] 朱新秤.对学生就业能力心理结构探析[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9(03).

[2] 吴献文,陈承欢,刘志成.以职业岗位能力为导向的项目驱动教学改革实践[J].职业技术教育,2010(02).

[3] 朱国玮,黄珺.大学生就业能力影响因素研究[J].教育研究,2011(08).

[4] 刘忠轶,王海宁,高岩,郭伟.公安案例应用导向的教学模式研究[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2015(01).

猜你喜欢
岗位能力课程设计实践
龙凤元素系列课程设计
智能制造背景下高职制造业创新人才培养实践与探索
基于Articulate Storyline的微课程设计与开发
基于自动化系统的PLC课程设计
开放大学课程设计与资源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