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方丹参滴丸联合西药治疗外伤性癫痫73例临床观察

2018-09-18 09:24秦定坤李明明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上半月 2018年8期
关键词:复方丹参滴丸炎症因子生活质量

秦定坤 李明明

【摘 要】 目的:观察复方丹参滴丸联合抗癫痫药物治疗73例外伤性癫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46例外伤性癫痫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73)和观察组(n=73),对照组给予常规抗癫痫药物治疗,观察组给予复方丹参滴丸联合抗癫痫药物治疗,对比两组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6(IL-6)、一氧化氮(NO)水平,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各血清TNF-α、IL-6、NO水平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SF-36)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4.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2%(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复方丹参滴丸联合抗癫痫药物治疗外伤性癫痫可显著降低机体炎症状态,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 外伤性癫痫;复方丹参滴丸;抗癫痫药物;炎症因子;生活质量

【中图分类号】R255 【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7-8517(2018)15-0096-03

外伤性癫痫是指继发于颅脑损伤后的全身性痉挛,可发于伤后的任何时间,具有突发性、短暂性、反复性、长期性的特点,发病率较高[1]。外伤性癫痫会进一步促进脑神经损伤,导致患者病情恶化[2]。目前,对于外伤性癫痫的治疗多以药物为主,但治愈率低,且病情容易反复,进而发展为难治性癫痫。随着中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中西医结合疗法在外伤性癫痫治疗方面取得了较好效果[3]。本研究对部分外伤性癫痫患者在常规抗癫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复方丹参滴丸治疗,观察其临床疗效及对患者机体炎症指标的影响,为外伤性癫痫的治疗提供参考。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5年12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146例外伤性癫痫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3例。对照组男40例,女33例;年龄24~66岁,平均年龄(44.5±13.5)岁;体重51~77kg,平均体重(63.5±12.5)kg;病程0.3~5.0年,平均(1.3±0.7)年。观察组男41例,女32例;年龄25~68岁,平均年龄(43.5±12.5)岁;体重50~75kg,平均体重(62.5±12.5)kg;病程0.3~4.9年,平均(1.2±0.6)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患者均自愿入组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纳入和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符合外伤性癫痫诊断标准[1];存在急重性颅脑损伤病史,且伤后7d内出现典型的癫痫发作表现;脑电图显示典型棘波、阵发性慢波,CT显示患者存在脑萎缩、蛛网膜囊肿、脑质增生等病变。排除标准:排除心肝肾等脏器功能异常者;排除存在癫痫病史及家族病史患者;排除药物过敏史及通气换气障碍患者;排除妊娠期、哺乳期女性。

1.3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后,进行相应体征检查,确诊病情后,均进行常规止血、抗感染、降低颅内压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抗癫痫药物卡马西平片(国药准字H32020212,江苏恩华药业)治疗,口服,初始计量100~200mg/次,1-2次/d,使用过程中逐渐递加剂量使其达到最佳疗效;昏迷后持续癫痫患者给予地西泮注射液(国药准字H12020957,天津金耀药业有限公司)治疗,静脉注射,2.5~5mg/次,3次/d,共治疗4个月。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复方丹参滴丸(国药准字Z10950111,天士力制药)治疗,口服或舌下含服,270mg(10丸)/次,3次/d,每个疗程为1个月,持续治疗4个疗程。

1.4 观察指标

1.4.1 实验室指标观察 分别于治疗前后采集患者外周静脉血3mL,以3000r/min离心分离血清,检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6(IL-6)、一氧化氮(NO)水平;其中TNF-α、IL-6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检测试剂盒由上海恒远生物公司提供;NO含量以硝酸还原酶法检测。

1.4.2 生活质量评定 采用简明生活状况调查表(SF-36)[4-5]对患者治疗后生活质量情况进行分析,包括躯体功能、社会功能、心理功能以及物质生活4个方面,分值越高表示生活质量越好。

1.4.3 疗效评定 参照《癫痫外科学》[6]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评定。显效:患者症状完全消失,癫痫发作次数减少80%以上;有效:患者症状基本消失,癫痫发作次数减少55~80%之间;无效:患者症状无变化,癫痫发作次数减少55%以下或发作次数较治疗前增加。治疗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软件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兩组血清炎症指标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TNF-α、IL-6、NO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TNF-α、IL-6、NO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且各指标均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SF-36评分比较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SF-36评分对比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临床疗效对比 对照组治疗后总有效率82.2%;观察组总有效率94.5%;观察组临床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4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 观察组出现胃肠道反应3例,不良反应发生率4.1%(3/73);对照组出现胃肠道反应12例,不良反应发生率16.4%(12/73),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外伤性癫痫属于临床上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是头部受到外伤后颅脑出血、水肿,颅内压升高而继发的癫痫性发作,该病治疗周期长、预后差,且易反复发作[7]。卡马西平和地西泮是目前临床治疗癫痫的两种常用药物,卡马西平能够通过调节神经细胞膜对Ca2+和Na+通透性,抑制神经细胞兴奋,从而延长不应期;另外,卡马西平对丘脑前腹核内电活动存在抑制作用,从而发挥抗癫痫药效[8]。临床研究[9]发现,单独使用卡马西平的效果并不理想,需联合用药才能发挥良好治疗效果。地西泮可在较短时间内透过血脑屏障,抑制中枢神经兴奋,发挥抗癫痫作用,但其存在药物积蓄和耐药问题[10]。

中医将外伤性癫痫归为“痫证”、“羊角风”范畴,认为其虽病源于脑,但可设计心、肝、肾、脾等器官,对其治疗宜采用活血化瘀、清痰化浊的原则[11]。复方丹参滴丸属于活血化瘀类药物,主要成分为三七、丹参、冰片等[12];其中丹参具有活血化瘀,凉血消肿的功效,可以有效地调节神经系统的紊乱状态,减轻脑组织损伤[13]。三七具有散瘀止血,消肿定痛的功效,可以有效的减轻神经细胞的坏死,增加脑组织血流量,还有抗氧化,抑制炎症因子的反应[14]。冰片气清香,味辛、凉,具有開窍醒神,清热散毒的功效,可以提高药效的挥发,将其联合使用可以抑制血小板聚集,阻止血管中血栓的形成,减轻脑组织的损伤,促进脑部血管的损伤,降低血清炎症和生化指标[15]。三味药以丹参为君,三七为臣,佐以冰片,共奏安神宁心、活血化瘀、理气止痛之功效[16]。

有研究[17-18]发现,脑外伤继发脑神经损伤可导致机体炎症状态改变,诱导大量炎症介质释放。TNF-α、IL-6是机体重要促炎因子,可增强机体炎症反应,促进免疫性疾病的发生。NO是一种重要神经递质,具有舒张血管和抑制血小板积聚的作用。因此,血TNF-α、IL-6及NO水平与脑神经损伤患者病情密切相关[19]。本研究中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血清TNF-α、IL-6及NO水平均有明显改善,且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提示复方丹参滴丸能够减轻脑组织损伤,降低机体炎症状态,促进颅脑血管舒张,防治血栓的形成。另外,采用复方丹参滴丸联合抗癫痫药物治疗的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躯体功能等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5%,优于对照组82.2%,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说明加用复方丹参滴丸有助于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高常规抗癫药物的治疗效果和降低药物不良反应。

综上所述,复方丹参滴丸联合抗癫痫药物治疗外伤性癫痫有助于改善机体炎症状态,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其临床疗效良好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洪震,江澄川. 现代癫痫学[M].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9:261-265.

[2]王圆圆,白雅,秦娜,等. 复方丹参滴丸联合抗癫痫药物治疗外伤性癫痫的临床疗效[J]. 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2017,16(1):39-42.

[3]王合作,孙燕,王少君,等. 复方丹参滴丸辅助西药治疗难治性外伤性癫痫的疗效分析[J].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2015,12(4):54-56.

[4]Lam CL, Tse EY, Gandek B, et al. The SF-36 summary scales were valid, reliable, and equivalent in a Chinese population [J]. J Clin Epidemiol,2005,58(8):815-822.

[5]李俊,刘朝杰,李宁秀,等. 生命质量评价量表SF-36中国量化标准研究[J].华西医科大学学报,2001,32(1):36-38.

[6]谭启福. 癫痫外科学[M]. 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5:231-242.

[7]王刚,但炜,熊伟茗,等. 头皮脑电高频振荡波对继发性癫痫致痫灶的定位价值[J].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14,36(22):2317-2320.

[8]刘勇,陈胜利,刘靓,等. 左乙拉西坦和卡马西平对新诊癫痫患者神经认知功能和骨代谢的影响[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25(18):1978-1980.

[9]黄伟. 卡马西平联合丙戊酸钠与单用卡马西平治疗癫痫的疗效及不良反应对比[J].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6,19(14):119-120.

[10]李学超,王建忠,张冬艳,等. 左乙拉西坦联合丙戊酸钠或地西泮预防小儿热性惊厥反复发作的临床观察[J]. 中国药房,2016,27(29):4106-4109.

[11]李桂云,邓咣邑,牛毓茜. 复方丹参滴丸与西药联合治疗外伤性癫痫[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4,20(11):185-188.

[12]郭宇鸽,邓桂明,欧阳林琪.复方丹参滴丸联合抗癫痫药物治疗外伤性癫痫系统评价[J].中国药业,2016,25(18):54-58.

[13]姜雪,史磊.丹参活性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药学研究,2017,36(3):166-169

[14]杨娟,袁一怔,尉广飞,等. 三七植物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17,19(10):1641-1647.

[15]魏楚蓉,伍赶球. 冰片的药理作用及其机制研究进展[J]. 国际病理科学与临床杂志,2010,30(4):447-451.

[16]贾晨,刘玉亭,尹稳,等. 复方丹参滴丸对卡马西平在正常大鼠及难治性癫痫大鼠脑内分布的影响[J].中草药,2017,48(18):3768-3774.

[17]蔡发良.复方丹参滴丸联合抗癫痫药物治疗外伤性癫痫的临床效果及对炎症因子和生化指标的影响[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5,9(15):2969-2972.

[18]蒋莉娅,龚镭,黄继人.复方丹参滴丸治疗颅脑外伤伴发癫痫的实验研究[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3,28(4):1117-1121.

[19]谢承伟,张亚楠,李润平. 腺苷和一氧化氮在中枢神经系统相互作用及与癫痫相关性[J].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7,17(15):2996-3000.

猜你喜欢
复方丹参滴丸炎症因子生活质量
胸腹腔镜微创手术与传统开胸手术对食管癌患者术后肺功能、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
阿托伐他汀强化降脂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疗效与炎症因子的影响
血必净治疗重症肺炎的效果观察及对炎症因子和氧化、抗氧化因子的影响
氨氯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对高血压合并高血脂患者内皮功能的影响
复方丹参滴丸与异乐定联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分析
膳食纤维制剂对老年便秘患者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性心肌缺血的疗效观察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