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候鸟老人”过冬玩出新花样

2018-09-18 23:58李海霞
华声文萃 2018年2期
关键词:程先生土炕孙先生

李海霞

每年深秋,随着天气一天天变冷,一群群“候鸟老人”又天南海北地相继出发,到心仪的地方过冬了。不过,这两年,一些老人已经不再满足于“好山、好水、好空气”的传统养生过冬模式了,而是更钟情于别出心裁的个性化方式。

走访古茶山

因为喜欢喝茶,程先生一直想去普洱的原产地看看,特别是想去拜访一下传说中的千年古茶树。不久前,他的一个茶友,去了西双版纳的勐海县,参观了几个茶庄,回来兴致盎然地给大家讲,茶庄有多大,茶山有多美,茶有多好喝……说得大家心里直痒痒,程先生就提议:“不如今年这个冬天咱们别去三亚了,老哥儿几个来趟勐海吧。”程先生一说,大家一拍即合。说走就走,他们三对老人在西双版纳租了房,准备在一个月内走遍周边的几个古茶山,就当深度旅游了。

看到茶山,大家高兴得像孩子一样,看什么都新鲜。另外,虽说不是采茶季,也可以了解杀青、揉捻、晒青、剔拣、入库保存等普洱茶的各种制作流程,收获那是相当的大。短短几天工夫,程先生就觉得,自己的品茶能力又升了一个段位。

教年轻人搭土炕

2017年已经是孙先生回东北松花湖过冬的第三个年头了,因为和当地人熟了,这里的一个民宿做土炕,还请到他当师傅。

孙先生的老家在黑龙江,大学毕业留在北京,一呆就是30多年。退休后,他本来打算回老家住。可一来老家没什么亲人了;二来常年在外,回老家已经有些不适应了,就没回去。

“一到冬天,很多老同事都往南方跑,我還是喜欢北方的冬天,冰冻得嘎嘎硬,老带劲了。在院子里泼上水,就可以滑冰,打冰猴。我们小时候,没有冰鞋,都是找块木板,下面安上铁条就滑。一下雪,就更有意思了,把房上的雪扫下来,能堆成‘雪山……”怀着对童年的美好回忆,每到冬天,孙先生都找出他专用的一套防寒行头,往东北跑,儿女们都说他找罪去了,他自己却觉得其乐无穷。

跑来跑去,三年前,他选择在吉林松花湖畔的一个小镇落了脚。在这里,孙先生不但找回了童年的快乐,还很有成就感。

探访昆曲发源地

为了学昆曲,退休后的薛阿姨最近在苏州租了房,深入到昆曲的发源地感受滋养昆曲的这份土壤。“我在网上看视频的时候,知道了一个苏州大学的老师,深深被他的修为所折服,就联系他,想和他学昆曲。老师很高兴有人和他学昆曲,但平时很忙嘛,只有寒暑假有时间,正巧我没什么事儿,机会难得,就提前过来了,一方面到昆曲博物馆、昆曲茶社转转,多了解一些昆曲的背景;另一方面,苏州是我最喜欢的城市之一,很享受这里的生活和情调,就算到苏州过冬吧。”

薛阿姨说她本来也是“候鸟一族”,但过冬的选址不局限在三亚、北海等南方城市。“山水、空气当然很重要,但我更看中当地的人文素养、文化传统,是不是和我追求的心灵安息之处相契合。”薛阿姨说。

(摘自《看天下》)

猜你喜欢
程先生土炕孙先生
难忘土炕
老家的土炕
莲藕排骨汤
两车相撞,73岁“老学霸”用物理运算自证无责
程千帆先生为我改作业
程先生和鱼
延安土炕
探究《长恨歌》中作者巧设程先生痴迷照相的原因
论《长恨歌》王琦瑶四十年情爱
我无争,天亦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