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冠图》:重现梨园绝版经典

2018-09-19 10:19王悦阳
新民周刊 2018年36期
关键词:京昆撞钟折子戏

王悦阳

久别舞台三十多年的经典名剧,如此名家云集强大阵容,可谓是“天地宝藏,绝版再现”。

昆剧“大冠生第一人”蔡正仁、京剧梅派大青衣史依弘、两位大武生奚中路、柯军与李派老旦胡璇等沪苏两地的昆剧、京剧表演艺术家将首次跨地域合作,传统大戏《铁冠图》9月18日将在上海大剧院隆重上演,唯此一场。久别舞台三十多年的经典名剧,如此名家云集强大阵容,可谓是“天地宝藏,绝版再现”。

传奇《铁冠图》是清代无名氏所作,原本已佚。戏曲舞台上所演的《铁冠图》在吸收了曹雪芹的祖父曹寅撰写的《表忠记》、署名为遗民外史的《虎口余生》等多个涉及“甲申之变”这一重大历史题材的剧作之后,融为一炉。该剧讲述明清易代之际,李白成起兵攻破北京、明崇祯帝自缢覆国以及清兵入关新朝建立等多个巨变接连发生,因剧中有一名铁冠道人张净于明初留下三幅图画,提前揭示国朝将由盛转衰的预言而得名。

早在清初上海松江地区曾上演过《铁冠图》,直至清末依然流行。直至20世纪该剧仍盛演不衰,以“昆曲大王”韩世昌等为代表的北方昆弋“荣庆社”,苏州昆剧传习所“传”字辈诸艺人为主体的“新乐府”、“仙霓社”等,一众南北昆曲班社皆擅演该剧。被誉为近代昆剧火种的“传”字輩继承了前人600余出折子戏,其中全本《铁冠图》存十余出,“每贴演必客满”,颇受欢迎。

而在京剧界,《铁冠图》也有很大影响,“一代伶王”谭鑫培、老生宗师余叔岩、“四大名旦”之首梅兰芳等名伶等亦常演其中部分折子戏,歌唱悉从昆剧曲牌,表演则各显其能,另外据《铁冠图》而来的京剧《明末遗恨》经周信芳重编后为麒派代表作。20世纪80年代,上海昆剧团上演过《铁冠图》的若干折子戏,此后又据《铁冠图》先后改编排演了《甲申记》、《景阳钟》等大戏。尽管如此,但在今天的舞台上,原汁原味的传统戏除偶见一两出折子戏上演以外,凝聚历代京昆名家之功的全本《铁冠图》消失于舞台长达三十余年,甚至不少戏迷观众从未听闻,几成绝响。

此次最令人期待的无过蔡正仁先生演出的《撞钟分宫》,该剧演崇祯帝鸣钟召集百官拒敌,皆闭门不出,乃放走太子、刺死公主,赐皇后自尽,独上煤山。该剧以崇祯帝身上一代亡国之君零丁孤凄、张皇无着的意境,最为与众不同。20世纪80年代,蔡正仁向前辈沈传芷学习了此剧,整整花了5天时间重头学过,回上海再花了15天时间整理,再请舞台导演把这戏复原到台上,终于让这出经典复活。2008年“雅部正音”昆剧艺术传承专场中,他在学习20余年后首度恢复演出《撞钟分宫》,曾获得“已臻化境”的好评。又十年过去,今年78岁高龄的蔡正仁再度演出崇祯帝,作为一出极见演员功力的好戏,逾七望八之岁面临的更多是体力上的挑战,令人既心疼又期待。

应该说,《铁冠图》之于家国历史的反思、民族兴亡的刻画,一度在近现代中华民族抗击外来侵略时,作出过鼓舞人心的正面贡献。加上该剧经过历代艺人的不断琢磨,锤炼出了文武并举、声色俱壮的表演特点,而且打破了生、旦格局,多个行当均有独到之处,具备较高的艺术欣赏价值,称得上是唱作俱佳的宝藏经典。

近年来,优秀传统文化得到大力扶持,逐渐回春的戏曲艺术生机盎然,不少濒临失传的骨子老戏得到积极地抢救、挖掘,特别是如《铁冠图》在京剧、昆剧的舞台上都有着悠久传统的经典剧目,是二者水乳交融后所形成的“京昆”代表剧目,京剧演员演唱的昆剧,兼具昆剧水磨调的婉约,又在其他方面熏染了京剧的刚直活泼,表演上不因循守旧,时有创新。如今特邀上海、江苏两地的京昆大师、名家联袂出演,经典传奇《铁冠图》得以重现上海滩,集《对刀步战》《别母乱箭》《撞钟分宫》《贞娥刺虎》等折子戏之精华,实属难得。

猜你喜欢
京昆撞钟折子戏
论俞振飞关于京昆剧目编创之要解
京昆高速
京昆高速
明清庆寿折子戏的演剧特征与舞台效果
撞钟的活儿不好干
京昆高速公路:北京最年轻高速
“小和尚”撞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