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血清GP73水平与肝组织病理学变化的关系研究*

2018-09-20 05:59周志凌印倩
实用肝脏病杂志 2018年5期
关键词:携带者乙型肝炎纤维化

周志凌,印倩

2016年我国1~59岁人群HBsAg携带率为7.18%[1-3]。高尔基体蛋白 73(golgiprotein-73,GP73)是Ⅱ型高尔基体跨膜蛋白,被认为是肝细胞癌(HCC)潜在的血清标志物[4]。近年来,研究发现GP73蛋白在急慢性肝病患者血清水平升高,并与慢性肝脏疾病的病情进展有关[5-8]。本研究检测了慢性HBV感染者血清GP73水平,旨在探讨血清GP73水平对患者肝组织炎症损伤的预测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4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慢性HBV感染者450例,其中慢性HBV携带者150例,男性105例,女性45例,年龄为21~62岁,平均年龄(36.5±9.8)岁;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50例,男性109例,女性41例,年龄25~68岁,平均年龄(36.0±8.0)岁;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150例(失代偿期90例,代偿期60例),男性113例,女性 37例,年龄 34~70岁,平均年龄(40.1±10.3)岁;符合《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15更新版)》的诊断标准[9]。纳入患者,1)血清HBsAg阳性>6个月;2)血清 HBV DNA>1×104copies/ml;3)在 1 年内连续随访慢性HBV携带者3次以上,肝功能正常;4)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Child-Pugh评分为B级或C级,代偿期患者Child-Pugh评分为A级。排除标准:1)合并妊娠或哺乳期妇女;2)有严重的心、肾和脑疾病;3)自身免疫学肝病;4)药物或酒精性肝病;5)入组前6个月内应用过核苷(酸)类似物或其他免疫调节剂。另选同期在我院体检的健康人50例作为对照,男性35例,女性15例,年龄26~65岁,平均年龄(35.1±6.9)岁。本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血清GP73水平测定采用ELISA法检测[10](试剂盒购于上海江莱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美国伯腾仪器有限公司Synergy2酶标仪),在450 nm波长下读取OD值,绘制标准曲线,计算GP73水平。

1.3 肝活检 使用16 G穿刺针(美国巴德公司),进行肝组织活检,标本长度至少在1.5 cm,标本经5%甲醛固定,石蜡包埋,使用切片机(德国莱卡公司)切片,行苏木精-伊红染色。在显微镜(奥林巴斯BX50)下观察至少6个汇管区。采用Metavir评分对肝脏炎症和纤维化程度进行评价。肝脏炎症活动度分为5级:即G0:无炎症活动;G1:轻度炎症活动;G2:中度炎症活动;G3:中 /重度炎症活动;G4:重度炎症活动;肝纤维化分为4级:即S0:纤维化形成;S1:轻度纤维化;S2:纤维化超过汇管区;S3:桥接纤维化;S4:肝硬化。炎症活动度分级>G2和肝纤维化分期>S2,提示肝组织炎症或纤维化程度显著[11,12]。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20.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以%表示,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肝组织炎症和纤维化的因素,P<0.05被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表1 各组慢性HBV感染者生化、血清和病毒学指标(%,±s)的比较

与HBV携带者比,①P<0.05;与慢性乙型肝炎比,②P<0.05

例数HBV携带者 150乙型肝炎 150肝硬化 150 TBIL(μmol/L)12.5±4.2 15.6±7.0 98.4±36.8①②ALB(g/L)43.2±2.1 37.5±5.1①32.9±9.2①②ALT(IU/L)25.2±5.1 321±80.3①86.2±23.5①②AST(IU/L)24.1±6.8 235±101.5①106.5±86.7①②HBeAg阳性121(80.7)99(66.0)①41(27.3)①②HBV DNA(×104copies/ml)8.2±0.5 7.2±0.4①5.3±0.7①②

2 结果

2.1 各组慢性HBV感染者生化、血清和病毒学指标的比较 三组生化、血清学和病毒学指标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表1)。

2.2 各组血清GP73水平比较 慢性HBV携带者血清GP73水平为(46.5±7.8)ng/ml,慢性乙型肝炎组为(90.2±10.9)ng/ml,乙型肝炎肝硬化组为(231.6±20.1) ng/ml,均显著高于健康人组的(36.7±6.6) 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硬化患者血清GP73水平也显著高于慢性乙型肝炎或HBV携带者(P<0.05)。

2.3 不同肝组织炎症分级和纤维化分期的慢性HBV携带者血清GP73水平比较 经肝组织检查,150例慢性HBV携带者肝内炎症活动度分级和纤维化分期情况见表2。肝组织炎症活动度分级和纤维化分期严重的患者血清GP73水平显著升高,与分级或分期轻的人群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6.8,F=19.2,P 均<0.05)。

2.4 肝组织显著炎症和显著纤维化的危险因素分析 经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血清GP73水平升高是肝组织显著炎症和纤维化的高危因素(P均< 0.05,表3)。

表2 不同炎症分级和纤维化分期的慢性HBV携带者血清GP73(ng/ml,±s)比较

表2 不同炎症分级和纤维化分期的慢性HBV携带者血清GP73(ng/ml,±s)比较

与 G0~G1或 S0~S1组比,①P<0.05;与 G2或 S2组比,②P<0.05

例数 GP73 G0~G1 105 45.2±12.8 G2 30 63.8±15.0①G3~G4 15 83.7±20.1①②S0~S1 98 45.1±16.8 S2 30 67.3±16.4③S3~S4 22 72.0±18.4④⑤

表3 肝组织显著炎症和纤维化的危险因素分析

3 讨论

在慢性HBV感染者,血清ALT可表现为正常,但是部分患者可能已经出现了肝脏炎症性损伤,因此血清ALT不能完全反映肝组织炎症和纤维化程度[7,13-15]。GP73是Ⅱ型高尔基体膜蛋白。既往研究发现,血清GP73水平在各种病毒性或非病毒性良性肝脏疾病患者显著升高[5]。Block et al[16]在2005年首次指出GP73与慢性乙型肝炎的肝组织病理学损伤进展密切相关。目前,关于GP73的研究多集中在肝细胞癌,如肝细胞癌患者外周血GP73水平和肝组织GP73表达明显增高,在肝癌的诊断方面有较高的准确性[17]。本研究发现,血清GP73水平与慢性HBV携带者肝组织炎症分级和纤维化分期有关,或可作为预测慢性HBV携带者肝组织炎症和纤维化的潜在标志物。

本研究观察了慢性HBV携带者肝组织炎症和纤维化程度,结果发现,G0~G1患者占70.0%,G2以上占30.0%;S0?S1期患者占65.3%,S2期以上占34.7%。本研究还提示,尽管部份慢性HBV携带者血清ALT水平正常,但是可能已经出现了肝组织炎症损伤和纤维化。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18]指出,尽管慢性HBV携带者血清ALT水平正常,也应进行肝穿刺活检,否则将错过抗病毒治疗的时机。但是,在抗病毒治疗前对所有人群进行肝穿刺是不可行的。因此,临床上需要可以反映肝组织炎症损伤的其他生物学标记物,以便筛选高危人群。本研究发现,血清GP73水平与慢性HBV携带者肝组织炎症和纤维化有关,经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血清GP73水平是预测肝组织炎症和纤维化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表明,血清GP73检测是一个比血清ALT更为敏感的能反映肝组织炎症和纤维化的生物标记物,并可以弥补慢性HBV携带者仅检测血清ALT的不足。我们认为,应对慢性HBV携带者进行肝穿刺活检,早期发现病情,以便及时地给予抗病毒治疗,这样可以避免因血清ALT水平正常而延误了治疗时机。

本研究还发现,随着慢性HBV感染病程的进展,肝组织炎症和纤维化程度加重,血清GP73水平逐渐升高,这可能是一个很值得关注的现象。在150例慢性HBV携带者中,血清GP73水平随着肝组织炎症活动分级和纤维化分期严重而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血清GP73水平升高预示着肝组织炎症活动分级和纤维化分期严重。本研究结果与Zheng et al[19]研究一致,该研究小组发现在急慢性肝病患者,血清GP73水平升高与肝组织炎症和纤维化程度有关。在无明显肝组织炎症(≤G1)和纤维化(≤S1)的患者,血清GP73水平较低,但是一旦出现肝组织炎症或纤维化,肝细胞释放GP73蛋白入血增多,导致血清GP73水平升高。既往研究发现,慢性肝炎病毒,特别是HBV感染患者血清GP73水平会显著升高,其升高的程度与肝细胞坏死的严重程度相关[20-22]。

综上所述,血清GP73水平随着慢性HBV携带者肝组织炎症分级和纤维化分期加重而升高。临床上,有部分慢性HBV携带者血清ALT水平在正常范围内,但是肝组织却已经发生了明显的炎症和纤维化,若仅根据血清ALT水平作出判断,将延误抗病毒治疗的时机。本研究结果显示,血清GP73水平似乎比血清ALT能更敏感地反映肝组织炎症和纤维化程度,是否可作为预测慢性HBV携带者肝组织炎症和纤维化的潜在标志物,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猜你喜欢
携带者乙型肝炎纤维化
艾滋病病毒携带者的社会支持研究进展
肝纤维化无创诊断研究进展
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是关键
乙肝病毒携带者需要抗病毒治疗吗?
二至丸对慢性乙型肝炎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童光东教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常用药对举隅
芪红水煎液抗大鼠免疫肝纤维化的作用机制
大黄蛰虫丸对小鼠酒精性肝纤维化损伤的保护作用
慢性乙型肝炎的预防与治疗
与细菌携带者决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