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频消融术联合DC-CIK治疗中晚期肝细胞癌患者疗效及其对生命质量的影响研究*

2018-09-20 05:59胡洪生孙少华沈丰吴红伟伍伦周文波
实用肝脏病杂志 2018年5期
关键词:淋巴细胞标志物肝癌

胡洪生,孙少华,沈丰,吴红伟,伍伦,周文波

肝细胞癌(HCC)是全球最常见的第五大癌症,死亡率排在第三位。据WHO在2008年的报告,每年全球有75万例新发肝癌患者,死亡70万,其中超过一半的新发病例和死亡病例发生在中国[1,2]。HCC的发生主要与HBV感染有关,大约有20%~30%成年慢性乙型肝炎会发展为肝硬化或肝癌。因此,大多数肝癌患者合并有严重的肝硬化[3]。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术(RFA)是治疗肝癌的重要手段,主要用于治疗病灶较小、无转移或失去手术切除机会的患者,有创伤小和并发症少等优点[4]。已有研究表明,过继免疫治疗对中晚期癌症患者是一种安全和可行的治疗方法[5]。体外培养的树突状细胞(DC)联合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作为免疫治疗方案已应用于临床,并在治疗晚期肿瘤患者中取得了较好的疗效[6]。我院采用RFA联合DC-CIK治疗中晚期肝癌患者144例,现将研究结果总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2013年9月~2016年9月在我院治疗的中晚期(ⅢB~Ⅳ期)HCC患者144例,血清甲胎蛋白(AFP)≥200 ng/ml,均经肝穿刺组织病理学检查确诊,且CT检查显示肝癌病灶直径≤6 cm[7]。纳入患者Karnofsky评分≥60分,预计生存期≥3个月,Child-Pugh分级为A级或B级,至少有一个可以测量的肿瘤直径≥1 cm,无门脉癌栓或邻近组织侵犯。排除标准:1)合并严重的心脑血管疾病、内分泌系统疾病;2)混合性肝癌;3)合并其他肿瘤;4)有中枢系统等远处转移;5)病灶>6 cm。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每组72例。本研究已通过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DC-CIK的制备和回输 取外周血,用COBE Spectra血液成分分离机分离单个核细胞,数量约为1~2×109个,加入LGT-T551细胞培养液(TAKARA)30 mL,在 CO2培养箱中放置 2 h,移出悬浮液,用于诱导T淋巴细胞,向培养瓶中加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广州白云山拜迪生物,1000 U/ml)20 ml和白细胞介素 -4(上海信裕生物科技,1000 U/ml)25 ml,诱导 DC。3 d 换一次培养液,并补充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和白细胞介素-4。在第6 d时,加入重组人干扰素 -γ(安科生物工程,1000 U/ml)15 ml,诱导细胞成熟。取2×108个细胞,置于0.9%NaCl溶液中,加入0.5%自体血浆,用于患者第一次细胞回输,将剩余的树突状细胞与T淋巴细胞混合培养,诱导CIK。将细胞悬浮液置于GT-T610(深圳普飞生诺科技)中,加入含有15 ml的重组人干扰素-γ的GT-T551无血清培养基(TAKARA)培养,1 d后加入抗CD3单克隆抗体(赛默飞,50 ng/ml)1 ml和白细胞介素-2(苏州拜吉氏生物科技,100 U/mL)10 ml,每3 d换液一次,第7 d获得成熟的T淋巴细胞。取2~3×109加入0.9%NaCl溶液,加入0.5%自体血浆50 ml,用于患者第二次细胞回输。将剩余的T淋巴细胞与DC细胞共同培养,诱导CIK细胞,7 d后获得细胞,并经静脉回输给患者,每次输注细胞约为4~5×109个。台盼蓝染色,检测细胞活性≥90%,用流式细胞仪(日本KONTCA)对采集的细胞进行细胞免疫表型分析,同时行细菌、真菌、病毒、支原体、衣原体和内毒素检测。第1次和第2次DC-CIK回输为RFA术后当天进行,第3次和第4次为RFA术后第2 w进行,共进行6个周期[8]。

1.3 RFA方法 患者平卧,根据彩超提示结果选择最佳穿刺点和穿刺角度。常规消毒铺巾,使用利多卡因局部麻醉,将RFA多导电极穿刺入肝脏肿瘤,每次90℃~100℃持续消融10~15 min。对于肿瘤直径≤15 mm,只进行一次;对于直径>15 mm,则多次消融,总次数≤5次,RFA后电凝止血[9]。两组患者均接受RFA治疗,联合组在此基础上接受DC-CIK治疗。

1.4 血清肿瘤标志物测定 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AFP、癌胚抗原(CEA)和糖类抗原 199(CA-199)。

1.5 生活质量评价 采用生活质量调查表(QLQC30)评价生活质量[10]。

1.6 疗效评价 使用CT检查评价近期疗效,根据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RECIST 1.1)[11]分为: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病变进展(PD)和病变稳定(SD),CR+PR是客观有效率(ORR);CR+PR+SD是疾病控制率(DCR)。远期疗效:术后随访1年,记录患者无进展生存期(PFS,治疗开始至明确出现新病灶的时间)和总生存期(OS,患者首次治疗至死亡或末次随访的时间)。

1.7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9.0软件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 t检验,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等级资料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P<0.05被认为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一般资料 两组基线一般资料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说明组间具有可比性(表1)。

2.2 近期和远期疗效的比较 RFA联合DC-CIK治疗后,患者近期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PFS较对照组显著延长(P<0.05,表2)。

2.3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治疗后,CIK相关并发症包括发热、高热伴寒战和皮疹等,两组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RFA相关并发症包括腹痛、恶心呕吐和肝周血肿,经对症处理缓解。

2.4 两组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的比较 治疗后,联合组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表3)。

2.5 两组生活质量的比较 治疗后,联合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表4)。

表1 两组一般资料(%,±s)比较

表1 两组一般资料(%,±s)比较

联合组(n=72) 对照组(n=72) t/x2 P年龄(岁) 56.8±6.1 55.9±2.5 1.158 0.249性别 4.021 0.687男41(56.9) 35(48.6)女31(43.1) 37(51.4)临床分期 1.527 0.871ⅢB 期 42(58.3) 45(62.5)Ⅳ期 30(41.7) 27(37.5)分化1.942 0.729高分化 43(59.7) 40(55.6)中分化 20(27.8) 26(36.1)低分化 9(12.5) 8(11.1)AFP(ng/ml) 365.2±31.5 366.9±40.1 0.283 0.778 CEA(ng/ml) 143.2±10.4 143.0±13.3 0.1005 0.920 CA-199(U/ml) 357.1±38.1 355.0±30.8 0.364 0.717

表2 两组近期和远期疗效(%,±s)比较

表2 两组近期和远期疗效(%,±s)比较

例数 CR PR SD PD ORR DCR PFS(m) OS(m)联合组 72 6(8.3) 45(62.5) 14(19.4) 7(9.2) 51(70.8) 65(90.3) 13.2±3.1 17.2±4.5对照组 72 3(4.2) 26(36.1) 23(31.9) 20(27.8) 29(40.3) 52(72.2) 10.5±3.3 16.0±4.3 x2/t 14.533 14.441 7.704 18.78 5.687 P 0.002 <0.01 <0.01 <0.01 0.101

表3 两组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s)比较

表3 两组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s)比较

例数 AFP(ng/ml) CEA(ng/ml) CA-199(U/ml)联合组 治疗前 72 365.2±31.5 143.2±10.4 357.1±38.1治疗后 63 240.5±28.7① 100.8±20.4① 210.8±52.4①对照组 治疗前 72 366.9±40.1 143.0±13.3 355.0±30.8治疗后 55 320.4±70.1 129.4±30.7 320.7±40.9

表4 两组QLQ-C30功能模块评分(±s)比较

表4 两组QLQ-C30功能模块评分(±s)比较

与对照组比,①P<0.05

例数 躯体功能 角色功能 情感功能 认知功能 社会功能联合组 治疗前 72 41.5±2.1 42.5±3.1 57.6±7.0 62.7±4.4 47.0±2.4治疗后 63 59.6±3.0① 55.8±7.1① 69.5±10.1① 77.2±3.8① 60.7±3.7①对照组 治疗前 72 41.4±0.8 42.0±2.2 55.7±5.5 63.0±2.8 48.0±1.7治疗后 55 50.4±1.1 50.7±6.1 60.1±3.4 70.8±10.5 55.7±2.7

3 讨论

临床上,治疗中晚期肝癌主要还是手术、介入化疗栓塞、RFA和放疗等。晚期肝癌一旦确诊后中位生存期不到半年[12,13]。RFA在1990年代初开始运用,在保留肝脏功能的前题下,通过穿刺向肝脏肿瘤内插入消融针,释放高温,杀死癌组织,以达到治疗的目的[4]。过继免疫治疗是通过给患者注射经过体外活化、扩增的免疫细胞,以激活患者的免疫系统功能,增强抗肿瘤免疫性[6,14]。本研究使用PFA联合DC-CIK治疗144例中晚期肝癌患者取得了较好的疗效,且患者生活质量明显改善。

大约25%肝癌患者适合手术切除[15]。因此,外科手术的局限性催生了多种替代疗法,RFA就是效果较好的一种,该疗法的主要适应证为单发肿瘤,最大直径≤5 cm,或肿瘤数目≤3个,最大直径≤3 cm,且肝功能Child-Pugh分级为A级或B级,无脉管栓塞、邻近组织侵犯。对于不能手术切除的直径>5 cm的单发肿瘤或多发肿瘤但直径>3 cm者,可姑息治疗或联合治疗[16]。在治疗过程中,消融针可使肿瘤组织温度达到90℃~110℃,高温使蛋白质变性,还可以闭合肿瘤周围毛细血管,以预防出血和肿瘤转移。此外,RFA可以避免周围正常肝脏组织的损伤。然而PFA术后可能会出现一些并发症,如腹膜炎、恶心呕吐、腹痛、误穿所致肝脏损伤和出血等[16,17]。

目前,过继免疫治疗使用最多的是DC和CIK细胞。DC细胞可以诱导T淋巴细胞增殖和活化、激活自然杀伤细胞和自然杀伤T细胞。CIK细胞在炎症细胞因子的刺激下具有T淋巴细胞的抗原活性和自然杀伤细胞的广谱杀伤特点[18]。CA-199和CEA对消化系统肿瘤具有一定的诊断意义,AFP是肝癌诊断的特异性指标已得到认可[19]。在治疗后,联合组肿瘤特异性标志物水平均较对照组低,这些结果说明RFA联合DC-CIK治疗中晚期肝癌患者的疗效优于单纯RFA治疗。有人在超声引导下行RFA联合DC-CIK治疗100晚期肝癌患者疗效较好,治疗后患者AFP、CEA 、CA-199和H-亚基铁蛋白水平均下降,且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有利于疾病的恢复,该研究结果进一步证实了该治疗方法的疗效较好。本研究随访联合组患者无进展生存期显著长于对照组。

本研究采用的生活质量评价量表为欧洲癌症研究与治疗组织推荐的QLQ-C30量表,其信效度较好[20]。本研究发现治疗后,联合组和对照组患者躯体功能、角色功能、情感功能、认知功能和社会功能评分明显升高,且联合组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疲劳、恶心呕吐、疼痛、气促、睡眠障碍、食欲差、便秘、腹泻减少,结果提示RFA联合DC-CIK治疗能更好地改善中晚期肝细胞癌患者的生活质量。我们还将进一步研究两种治疗方法的频次、衔接和疗效考核指标等,以更科学地评价其疗效。

猜你喜欢
淋巴细胞标志物肝癌
遗传性T淋巴细胞免疫缺陷在百草枯所致肺纤维化中的作用
甲状腺切除术后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与术后感染的相关性
基于TCGA数据库分析、筛选并验证前列腺癌诊断或预后标志物
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与冠状动脉病变复杂性的相关分析
LCMT1在肝癌中的表达和预后的意义
脓毒症早期诊断标志物的回顾及研究进展
microRNA在肝癌发生发展及诊治中的作用
冠状动脉疾病的生物学标志物
肿瘤标志物CA199和CA242在胰腺癌中的诊断价值
3例微小肝癌MRI演变回顾并文献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