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势内容递增健康教育法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抗病毒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2018-09-20 05:59时艳丽王焕枝刘红
实用肝脏病杂志 2018年5期
关键词:医嘱乙型肝炎服药

时艳丽,王焕枝,刘红

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为临床较为常见的慢性传染病。调查发现,我国为CHB的高发地区[1,2]。CHB的主要临床表现为乏力、纳差、肝区疼痛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目前,治疗CHB患者的主要方法为应用α-干扰素或拉米夫啶等核苷(酸)类似物进行抗病毒治疗[3,4],但治疗CHB的疗程较长,具有一定的不良反应,故患者的依从性可能较差,从而导致治疗中断,影响治疗的效果[5]。规范化治疗是确保患者预后的良好前提,故在临床上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的意义重大。优势内容递增健康教育法是指从患者最希望获取的知识开始教育,并不断激发患者学习的内在驱动力,使被患者忽视而在疾病治疗过程中必需掌握的知识逐步成为患者主动要求学习的内容,患者主动地接受健康教育,从而提高教育效果的一种教育方法。相关研究表明,优势内容递增健康教育可以提高脑卒中患者对疾病危险因素的认知程度、服药依从性和生活自理能力[6]。本研究采用优势内容递增健康教育法对CHB患者抗病毒治疗依从性的影响进行了观察,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2016年1月~2017年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中重度患者128例,男75例,女53例;年龄为20~71岁,平均年龄为(45.5±5.3)岁。符合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的诊断标准[7]。排除标准:①存在交流和沟通障碍;②肾功能不全或具有脑部疾病;③过敏体质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成两组,两组在年龄和性别方面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通过。

1.2 治疗方法 常规给予降酶、退黄和恩替卡韦抗病毒治疗。治疗3~4 w后出院,继续口服恩替卡韦,长期服用,每3 m来门诊复诊。

1.3 健康教育方法 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提供普通健康教育指导服务,制作宣传栏和人工口授,告知治疗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复诊和随访等;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护理的基础上增加优势内容递增健康教育,主要内容为:①组建优势内容递增健康教育小组,组长由护士长担任,组员7名,分别由3名医生和4名护士组成。小组所有成员均经过专业培训,明确优势内容递增健康教育的具体实施方法、内容、时间、实施频率,并严格按照要求实施;②患者住院后,医师根据患者具体病情制定治疗方案,4名护士对患者实施入科基本内容宣教,主要包括告知科室规章制度、基本环境和治疗方案等;③在网上查阅相关疾病的最新知识,让患者了解疾病的相关诊治问题10~15个,并询问患者最想了解的问题5个,组成健康知识问卷;④护士每天对患者进行床边健康教育,时间控制在20~30 min,主要为健康知识问卷中的内容,主要的方式为聊天、有奖问答、患者现身说法等为主,鼓励患者进行提问及共同讨论;⑤给予患者心理支持,并明确告知患者抗病毒治疗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重要手段,加强用药依从性教育;⑥在患者住院期间,护士每天了解患者掌握的健康和疾病防治知识情况,并建立患者联络卡,督促患者按医嘱用药,用药后在登记本上划特定符号。按时复诊。

1.4 健康知识问卷调查 主要包括对CHB流行病学(10道题)、预防(5道题)和治疗(5道题)知识知晓情况,每题设置4个选项,计分为0~3分。分数越高表明患者掌握的健康知识越全面,该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91。能主动按医嘱给出的药物剂量、时间和次数服药,定期复诊和检测血清HBV DNA者为完全依从;能主动按医嘱药物剂量、时间和次数服药,但存在漏、忘服药现象,未按期检测HBV DNA者为部分依从;不按医嘱服药、不复诊,不检测者为不依从[8]。采用SF-36量表[9]行生存质量评价,该量表含躯体健康、躯体疼痛等8个维度,设定分值范围在0~100分。评价分值越高,表明患者的生存质量越高。

1.5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干预前后健康知识问卷得分比较 干预前,两组患者健康知识问卷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健康知识问卷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表1)。

表1 两组干预前后健康知识问卷得分(±s)比较

表1 两组干预前后健康知识问卷得分(±s)比较

2.2干预后两组患者依从性比较 见表2。

例数 干预前 干预后观察组 64 32.6±2.3 53.3±3.8对照组 64 32.4±2.4 42.3±3.1 t值 - 1.021 2.359 P值 - 0.256 0.035

表2 两组患者依从性(%)比较

2.3 两组患者的干预前后的生存质量比较护理3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的生存质量各项目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3)。

表3 两组生存质量(±s)比较

表3 两组生存质量(±s)比较

与对照组比,①x2=7.365,P<0.05

例数 干预前 干预后观察组 64 51.4±4.6 62.5±4.6①对照组 64 52.4±3.1 54.5±3.7

3 讨论

本研究采用优势知识递增健康教育指导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结果观察组患者健康知识问卷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表明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健康知识得到了巩固,患者接受了优势内容递增教育。该方法能够从患者自身的角度出发,抓住患者的心理和治疗需求,把患者最想知道的知识传递给他们,通过类似聊天等轻松愉快的方式帮助患者将相关的知识记住[9-11]。观察组患者依从率显著提高,患者能够自觉遵守医嘱,按时服药,并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和复诊,提高了患者的依从性,达到了促进治疗效果和健康的目的。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在生存质量的诸多方面都比常人明显降低,患者接受治疗的时间长,不良情绪多[12],可能对治疗和健康产生不利影响。通过医护人员的努力,可以改变这种状况,而达到预期的治疗目的。

猜你喜欢
医嘱乙型肝炎服药
中老年人服药切记4不要
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是关键
饭前服药和空腹服药不是一回事儿
二至丸对慢性乙型肝炎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警惕服药期间的饮食禁忌
服药坏习惯,您能占几条?
内蒙古林业总医院静脉用药调配室不合理医嘱分析及对策
医院H IS 系统下电子医嘱的规范管理
遵循医嘱
慢性乙型肝炎的预防与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