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党的领导在高校战略管理中的角色定位与作用发挥

2018-09-20 10:58刘国庚周志新
河南教育·高教 2018年8期
关键词:作用发挥角色定位党的领导

刘国庚 周志新

摘要:以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决定了高校党委在高校战略管理中的领导核心地位和重要作用。领导角色地位不够凸显、领导作用发挥不够充分,是当前一些高校党的领导在高校战略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必须加强高校党委在高校战略管理中的领导,为高校实现持续科学发展提供坚强的政治、思想和组织保障。

关键词:高校战略管理;党的领导;角色定位;作用发挥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高校的领导体制几经调整,逐步形成了以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根据这一制度安排,高校党委在学校战略管理中居于领导核心地位,应发挥决定性的作用,但从目前一些高校办学实际反映出的总体情况看,党的领导在高校战略管理中的作用发挥还不够充分,还有许多需要加强和改进的方面。近年,中央和各省省委对高校组织开展的巡视结果更证实了这一点。要认真对待和解决好相关问题,充分发挥高校党委在学校战略管理中的领导作用。

一、领导高校战略管理是高校党委的重要职责

从党章和国家法律的层面到党的组织工作条例和普通高校党委领导的基本制度层面,都对高校党的领导地位和作用做出了明确规定,这是党在高校实施领导的根本依据和制度遵循。在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的制度框架内,党的领导方式总体上是宏观领导,同时也包括中观以及局部微观的领导;总体上是方向领导,同时包括过程和方法的领导:总体上是关键领导,同时包括全面和全局的领导。高校党的领导的根本任务,是履行党章等规定的各项职责,把握学校发展方向,决定学校重大问题,监督重大决议执行,支持校长依法独立负责地行使职权,保证以人才培养为中心的各项任务的完成。高校党的领导通过政治、思想和组织的方式实施,完成相应的具体任务。高校党的领导的主要内容是管根本、管方向、管大事、管关键、管自身建设。高校发展战略由办学指导思想、发展战略目标、基本发展思路和重大发展举措等主要内容构成,是除学校章程外最重要的文件,是“管总”“管方向”“管长远”的纲领性文件。以学校战略规划制定、实施、评价和调整为主要内容的发展战略管理,是一项涉及面广、头绪多、工作任务浩繁的重大系统工程,是事关高校能否实现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和包容性发展的重大事项,研究和制定学校发展战略规划,并在战略规划实施和评价调整的过程中,全面认真地落实学校党委对学校战略管理的领导责任,是高校党的领导的应有之义。

二、高校战略管理中缺失党的领导的主要表现和原因

高校战略管理包括战略规划的制定、实施、评估、调整等环节。战略规划制定是战略管理的开始,是实施战略规划的前提和开展战略评价与战略调整的基础:战略规划的实施是战略管理的主体,是战略规划制定的目的和战略评价的内容;战略评价和战略调整是战略管理效益的反映途径和战略规划改进实现方式。高校战略管理应该是全过程、广领域、封闭式的管理,但是,在一些高校的办学实践中,党的领导在战略管理方面的职责履行还存在着不足甚至缺位的问题,需要引起高校领导层的高度关切并予以矫正。

(一)主要表现

重规划制定、轻战略实施。进入21世纪,我国高校战略意识普遍显著增强,对战略规划制定工作都非常重视,从党委到行政,再到全校各部门和基层组织,热情很高,信心很足,工作步骤也很扎实。高校一般都成立有由党委和行政主要负责同志担任组长或主任委员的领导小组或委员会,抽调各有关部门负责人作为组织机构成员,同时物色和遴选一些“笔杆子”参与进来。有的学校还会组织人员到其他高校学习“取经”,甚至还会邀请上级主管教育规划制定方面的领导或国内外知名高校有关方面的专家来校做专题辅导报告。在规划制定过程中,力求做到调查研究深入细致,信息搜集全面系统,征求意见广泛真实,文本起草严谨规范。在规划审议确定环节,严格按照学校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进行,一般要通过校长办公会议讨论、学校党委会议或党委常委会议审议和教职工代表大会讨论通过。但一些高校以上工作进行完毕,规划以学校党委或党政联合发文的形式出台后,就“万事大吉”了。为数不少的高校发展规划只停留在了文件上,或者规划中的核心内容只是有限次数地出现在学校主要领导的讲话中,或者规划中的一些经典化的提法也只出现在学校的有关文字材料中,并没有落到实处,没有真正用来引领、指导、规范和促进办学实践。

重目标确立、轻思路梳理。一些高校在战略管理中十分重视战略目标的论证和确立,通过开展大量调查研究,深入学习领会和把握高等教育发展规律、高水平大学建设规律,对学校发展目标定位基本上会有所把握。同时,通过与国内外不同层次、不周类型高校进行反复比较,进而形成了标识和界定学校发展定位的坐标系。另外,许多高校都注重对自身基本校情的认真审视和清醒认识,以确定学校自身发展的阶段定位,并对自身拥有的内外部办学环境以及能够支配的办学资源情况有全面细致的把握。许多高校在确立发展目标时,特别注重语言表述的准确性,力求做到精准和恰到好处,会在“一流”和“前列”之间反复考究,会在学校发展的“类”“型”确定上下功夫,会在发展目标的时间节点上进行认真仔细的论证。发展目标确定后,还会用较为时尚和富有内涵的词汇和语言固化下来,以便宣传和实施。但是,一些高校往往就此止步,围绕发展目标实现而进行的道路选择工作没有跟上。个别高校的发展规划中只有发展目标,基本上没有发展思路和发展举措;有的高校的发展思路只存在于学校党委和行政主要领导的大脑中或口头上,没有转化为各级组织和全体人员的共同认识;有的高校的发展思路反复变化、飘忽不定,让人无所适从。

重规划调整、轻评估论证。客观地讲,高校在制定发展战略规划的时候,尽管努力地体现前瞻性,但毕竟受限于所能掌握的信息,当然还有思想认识层面的因素,对学校未来发展走向的设计与高校办学环境情况变化的匹配度的评定不可能精准无误。即便再科学的规划在实施过程中也需要不断地调整,并且要把调整建立在科学全面的评估之上。目前,许多高校的规划属于“无约束力规划”,虽然制定了规划,但对规划效能缺少评估论证,规划是否发挥了作用无从得知。一些高校办学实践中的决策是领导现想、现说、现定,未按照规划既定线路进行,且经常对规划进行调整,且这种调整随意性和盲目性强。还有一些高校的领导班子“铁路警察,各管一段”,继任领导不理“前朝”的政事。新領导上任伊始就着手以改革创新的名义,对既定规划进行大胆调整甚至“另起炉灶”,用以显示领导魄力和水平的现象并不鲜见,这严重制约了高校的长远发展。

(二)原因分析

认识偏差。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一些高校党委认为自己是管方向的,制定了规划就尽到了责任,至于战略实施则是行政的事情。高校行政通常也认为,党委不宜管太细,否则就束缚了行政的手脚,影响了行政系统积极性的发挥:二是个别高校党委书记与校长的关系有失和谐,相互之间沟通不顺畅。有的党委书记只强调“党委领导”,不顾“校长负责”,甚至把“党委领导”理解为“党委书记领导”,认为自己说了算:有的校长只强调“校长负责”,将“校长负责”置于“黨委领导”之外。

制度悬空。《关于坚持和完善普通高等学校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的实施意见》颁布以来,很多高校都结合校情制定了相应的制度,但对应到战略管理方面,一些高校党的领导在战略实施和战略评价方面的职责基本缺位。在一些高校,与“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相匹配的制度主要就是“三重一大”制度,而“三重一大”制度所涉及的领域,往往不包括党的领导在战略实施和战略评价、调整等环节的具体规定,即便有所涉及,也多流于形式,无实质性内容。以校长为代表的行政一方,希望减少来自行政系统以外的各种束缚,一般不会也会主动建议党委建立相应的规章制度。

能力恐慌。一些高校的党委书记多是从校长岗位上转过来的,虽然拥有一定的行政管理经验,但往往不太熟悉党务工作,容易导致党的领导缺位、党的领导弱化和从严治党不力等问题。一些高校党委书记虽然是长期从事党务管理工作的“职业革命家”,但是工作热情不高,存在职业倦怠等问题。新提拔的党委负责人,在担任学校基层负责人或领导副职的时候,尽管知识储备不足,但尚能应对工作需要,待走上党委主要领导岗位后,“本领恐慌”“知识恐慌”就显露出来了,总担心“外行”领导不了“内行”。

三、发挥党的领导在高校战略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一)战略规划制定环节

把握方向。《关于坚持和完善普通高等学校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的实施意见》指出:“校长是学校的法定代表人,在学校党委领导下,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组织实施学校党委有关决议,行使高等教育法等规定的各项职权,全面负责教学、科研、行政管理工作。”校长“组织拟订学校发展规划”的行为是在学校党委领导下进行的,一般情况下,在组织拟订学校发展规划之前,党委和行政已经达成高度一致,尤其是党委书记和校长之间已经进行了充分协商和沟通,对发展规划所必须涉及的办学方向等问题的理解,统一到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上来,在此基础上形成党的教育方针与学校办学实际相结合的办学指导思想。党委的责任在于,必须保证办学指导思想体现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必须树立立德树人、依法治校的办学理念,必须保证办学目的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确立目标。确立发展目标是规划制定过程中一项极其重要的工作。发展目标的确定工作极具挑战性,对高校党委的领导能力和水平是一种考验或者检验。高校党委书记不仅要具备社会主义政治家和教育家的气魄和智慧,而且要学习借鉴其他高校的经验和做法,更要全面了解和系统把握自身校情。掌握以上信息并对其进行全面综合的分析,是科学确立发展目标定位的前提条件。需要强调的是,综合梳理运用信息既是一种能力,更是一种水平,党委只有站位全局,深入分析,才能做出科学正确的决策。

明晰思路。高校党委在确定办学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的同时,必须考虑如何明晰办学思路,即制定出从现在走向发展目标的“路线图”和“时间表”。高校党委的责任是科学论证出一条符合高等教育规律、现代大学建设规律和高校实际校情的办学思路,只有把从现实向未来目标迈进的逻辑关系搞清楚,才能够说服和团结带领全校师生员工自信地沿着这条道路探索前行。发展路径的样式有很多,如内涵式、外延式、内涵外延并重式,渐进式、跨越式、弯道超车式,自行探索式、争取外援式等,沿着不同的发展路径前进的结果是大不相同的。值得注意的是,校情不同,选择的路径必然不同,必须坚持实事求是,既不能夜郎自大、故步自封,也不能东施效颦、邯郸学步。发展思路设计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节律的掌控,即要在既定的时间范围内达成目标的节奏考虑。要开放办学,放大格局,主动融入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要加强合作,优势互补,积极参与协同创新,共同努力实现既定规划目标。

统一思想。高校发展目标体现的是校党委的意志,发展规划制定的过程必须配以全方位的宣传思想教育工作,目的是通过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法,把学校党委的意志转化为师生员工的共同意志和自觉行动。这就需发挥高校党的政治领导优势,开展全面深入的思想政治和组织工作,通过学校党的各级组织和全体党员,通过学校党领导下的工会、共青团、学生会等群团组织的协调一致地积极工作,把师生员工的思想认识统一到学校党委的决策上来,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力量,朝着学校发展规划的既定目标奋力迈进。

(二)战略规划实施环节

干部支持。干部支持是战略规划实施阶段的重要因素,素质高、能力强的干部队伍是实施落实战略规划的根本依靠。实施战略规划,需要一批党性强、政治素质过硬、具有国际视野并熟悉高等教育规律和学校战略管理的领导者和管理者。党对高校的领导,主要是通过加强学校党政领导干部的培养教育管理使用来实现的。首先是建设好学校领导班子,不断提高领导班子的领导能力和水平,使班子成员向懂教育的政治家、讲政治的教育家努力。其次是抓好干部队伍建设,结合校情,落实选贤任能的制度和政策,建立完善公开、公正、平等、竞争、择优的用人机制,形成正确的用人导向,努力做到规范选拔程序、规范考核程序、规范上岗程序,把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的优秀干部选拔配备到合适的岗位上。在学校战略规划实施的过程中,必须建立符合学校科学发展要求的干部考核评价体系,加强对干部的教育培养、管理和监督,引导干部树立和落实正确的发展观和政绩观,把精力和智慧都投入到为学校发展目标的奋斗上来。

人才支持。《关于进一步加强党管人才工作的意见》强调,党管人才是高校人才工作的重要原则。落实好这一原则,进一步加强党委对高校人才工作的领导,对保证高校人才工作的正确方向、促进人才强校战略的更好实施意义重大。为高校战略规划管理提供人才支持,围绕学校发展目标,最大限度地有效使用各种人才,挖掘人才资源的潜能和优势,为培养高素质教育人才和知识创新提供服务。高校党的领导在人才队伍建设中实施的是宏观管理,发挥的是政治核心的作用,主要职责是制定学校人才发展战略子规划、制定人才政策、营造良好环境、整合各方面力量。高校党委发挥党的思想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能够更好地统筹学校人才工作的方方面面,能有效加强党对人才工作的组织领导。从现实情况看,大多数高校党委都把人才工作摆在突出重要的位置,建立起了较完备的领导决策、协调落实、监督约束和咨询评议的管理体制以及规范化、科学化、制度化的人才管理机制。但是,相对于党管干部要求的严格遵循,尤其是从各高校党委对人才工作的领导水平考量,一些高校还有不少需要改进的地方,在人才工作介入的“度”的把握上也有值得斟酌和提升的地方。

环境营造。高校发展离不开良好的环境。学校党委直接负责学校文化建设的领导工作,遵循现代大学建设规律,建设现代大学制度是高校党的领导的重要任务。把学校的治理结构建设好,把学校的制度体系建设好并保证其常态化地顺畅高效运行,是十分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建设高品位的大学文化,打造具有学校自身传统特色、地域特色和学科特色的校园文化,也是高校党的领导的职责所在,或者说,一所大学的文化力量所表现出来的办学品位,正是高校党的领导能力和水平的间接反映。这种文化力量在推进学校改革建设发展中所发挥的潜移默化作用,是任何有形的物质力量都不能够代替的。

(三)战略评估和调整环节

明确评估目的。高校战略管理的每一个环节和举措,都应该有其明确的目的性,战略评估更是如此。作为战略管理系统中一个重要的、独立存在的环节的战略评估,只有拥有了十分明确的评估目的,才能做出科学的体系化的顶层设计,才能达成预期的评估目的。由于评估对象是庞大和动态的管理系统,战略评估设计的重要和复杂程度显然不同于一般的具体工作,也绝非学校党委以外的任何校内其他组织所能够把握和驾驭的。而以学校党委主持确立的战略评估的目的,必然是带有明显的战略性和全局性的,也必然是以整个学校发展战略管理系统作为评估对象,并且是以加强战略管理的刚性约束力和改进战略管理的科学性为根本指向的。宏观上讲,就是办好人民更加满意的大学;具体地讲,就是要切实保证战略规划期内办学目标的顺利实现。

把握评估原则。为了确保战略评估目的的实现,高校党委需要充分发挥政治核心和领导核心的作用,从讲政治和遵循大学建设规律的要求出发,厘定高校战略评估的原则。这些原则大致包括: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原则,坚持并不断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确保战略规划的实施更加有利于进一步完善以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管理为主要内容的现代大学治理結构的健全和完善: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立德树人的办学理念,充分尊重广大教师的教学主体地位和全体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确保战略规划的实施更加有利于广大教师在学校改革建设发展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充分发挥;必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推动学校发展与社会发展和时代进步保持一致,甚至要走在社会和时代的前列,发挥高校学术高地、创新高地、文化高地的示范引领作用:必须贯彻“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要求,坚持在全面推进学校科学发展中实现发展战略目标,坚持全面深化学校改革,全面依法办学,全面从严治党,确保学校发展大逻辑的通畅性。

监督评估过程。高校战略规划的实施由政治权力、行政权力、学术权力和民主权力协同推进。高校党委肩负着全面从严治党的主体责任,因此在整个战略管理过程中,不仅负有领导责任,还承担着重要的监督职责。这种监督,既体现在对整个学校组织在战略规划实施过程中运行状况的把控,也表现为对组织内部的主要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的党性觉悟、能力水平和工作绩效的关注、评价与调适等。当高校党委发现问题并认为有必要对战略规划做出调整时,就要行使自身的最高议事决策权,进行有效的干涉和调控。高校党委对于学校战略规划实施的监督,很大程度上通过对党员领导干部的监督来实现。随着全面从严治党的持续深入和“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的深入推进,高校党委对党员领导干部实施监督的依据越来越充分,特别是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和《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更进一步使这个监督体系臻于完善。

使用评估结果。评估结果的意义需要通过其结果的使用效果体现出来。对高校战略规划实施的评估结果,最终要运用到新一轮办学实践中去,在借鉴上一轮战略规划实施中的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新一轮的办学实践理应更加理性和充满活力。检验评定战略规划的“金标准”是什么呢?当然只能是战略规划实施成效,亦即高校通过战略规划的实施取得的实实在在的发展成就是什么,以及广大师生员工对于学校发展的反应是什么,广大教职工生是一致拥护还是普遍反对。拥护的话,拥有的获得感有多高,这些获得感由哪些发展举措带来;反对的话,问题的根源出在何处,为什么会出现这些问题。在弄明白上述问题的基础上,高校党委才能对症施治,重新审视和研究相关的重大问题,对战略规划进行必要的调整,以保证战略规划的实施向着健康高效的目标迈进。

责编:清欢

猜你喜欢
作用发挥角色定位党的领导
坚持党的领导
学习百年党史 坚持党的领导
初中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的角色定位
论足球教练员的角色定位
履职尽责 主动作为 在坚持党的领导下发挥人大作用
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保证“十三五”规划的顺利实施
党组织在民办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发挥研究
大学生党建会在学院各阶段工作中的作用发挥
基于有效利用视角分析医院档案管理
电视新闻主持人的角色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