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干旱区注水补灌对西葫芦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2018-09-21 08:00牛芬菊宋学栋李小燕邸维利杨海兴
蔬菜 2018年9期
关键词:干旱区全膜垄沟

牛芬菊,张 雷,宋学栋,李小燕,邸维利,杨海兴*

(1.榆中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甘肃 兰州 730100;2.兰州市农业研究推广中心,甘肃 兰州 730000)

随着全膜双垄沟播栽培技术的大面积推广应用,榆中县半干旱农业区种植的全膜双垄沟播的西葫芦,成为当地的主要经济作物之一,也是兰州高原夏菜的品种之一,可以调整该区域的种植业结构、提高农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干旱是制约该区域西葫芦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西葫芦对水分较敏感,灌水与产量的关系很密切[1-2]。为此,进行了半干旱区注水补灌,所采用的注水补灌技术是利用“农用注水补灌机”,将运到地边的(或集雨水窖里的)水通过手动(机动、电动)增压泵加压后由输水管或注水枪,直接将水注入地下的作物根部。通过对全膜双垄沟播西葫芦进行注水补灌试验,研究不同时期注水补灌对西葫芦产量及其经济效益的影响,掌握最佳注水补灌时期,为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依据。

1 材料和方法

1.1 试验区基本概况

试验于2017年在甘肃省石头沟旱作农业示范基地进行,该地区海拔1 970 m,年平均气温7.4 ℃,≥10 ℃有效积温2 625 ℃,无霜期121 d,正常年份年降水量350 mm左右。试验地前茬为玉米,肥力中等,地力均匀。

1.2 试验材料

西葫芦供试品种为当地主栽品种——盛润绿龙,来源于河南盛润种业有限公司;注水机为甘肃三力现代农业公司生产的SLZGQ-900注灌机。

1.3 试验设计

试验设7个处理,即处理1:不注水(CK);处理2:注水1次(初瓜期);处理3:注水1次(盛瓜期);处理4:注水2次(初瓜期、盛瓜期);处理5:注水2次(盛瓜期、中后期);处理6:注水2次(初瓜期、中后期);处理7:注水3次(初瓜期、盛瓜期、中后期)。西葫芦单次注水量为1.5 kg/株。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3次重复。小区面积为13.2 m2(1.1 m×12.0 m)。

试验种植带幅1.1 m,株距0.8 m,667 m2种植760株。2017年4月中旬覆膜,结合整地施有机肥3 600 kg/hm2、复合肥600 kg/hm2、尿素600 kg/hm2。西葫芦采用全膜双垄沟播栽培技术,5月3日播种,6月23日始花,7月1日注初瓜期水,7月15日注盛瓜期水,7月28日注中后期水,8月5日采收结束。各处理其他管理措施均与当地大田相同。

1.4 测定项目及数据分析

产量及经济性状测定:每小区在中间1行连续定点选取15株,从第1次采收开始,每次采摘后称重计产(商品瓜的质量),直到采收结束,合计小区产量,然后折算实际产量。

对试验数据采用Duncan(邓肯氏)进行多重比较,分析差异显著性。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处理对西葫芦产量的影响

由表1可知,全膜双垄沟播西葫芦在结瓜期进行注水,产量均比对照(不注水)处理高,增产幅度在14.07%~26.24%。西葫芦产量随注水次数的增加而增加,其中以初瓜期+盛瓜期+中后期注水3次的产量最高,折合667 m2产量达4 784.77 kg,比对照增产26.24%;在初瓜期+盛瓜期、盛瓜期+中后期、初瓜期+中后期注水2次前提下,667 m2产量分别为4 782.85、4 707.76、4 672.14 kg,较不注水分别增产26.19%、24.20%、23.26%。说明在半干旱农业区,种植全膜双垄沟播西葫芦,注水增产效果显著,并且注水次数越多增产效果越明显。

显著性分析结果表明,不注水与不同生育期注水相比,产量之间存在极显著差异,其中注水3次与注水2次的西葫芦产量极显著高于不注水及注水1次的处理。注水2次的各个处理差异不显著,但以初瓜期+盛瓜期注水产量最高,达4 782.85 kg。

2.2 不同处理对西葫芦经济效益的影响

从表2可以看出,全膜双垄沟播西葫芦注水1次,以初瓜期注水增收效果较好,667 m2净收益达5 175.46元。注水2次的各处理中,以初瓜期+盛瓜期注水净收益最高,比不注水处理高出984.17元,也是所有处理中经济效益最高的。初瓜期+盛瓜期+中后期注水667 m2净收益为5 431.47元,略低于处理4及处理5。这说明全膜双垄沟播西葫芦,不同时期注水有不同程度的增产效应,且随着注水次数的增加,西葫芦产量也不断在增加,收益增加到一定程度后反而又降低,以初瓜期+盛瓜期注水2次的净收益最高。

表1 不同处理对西葫芦产量的影响

表2 不同处理667 m2经济效益分析 元

3 结论

水分是影响作物生长发育最主要的因子,合理的水分灌溉可以提高蔬菜的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3-4]。试验结果表明,半干旱区全膜双垄沟播西葫芦种植过程中,在西葫芦初瓜期、盛瓜期、中后期进行适量的注水(1.5 kg/株),可使西葫芦667 m2增产14.07%~26.24%、增收536.55~984.17元,增产增收效果较为明显。产量随着注水补灌次数增加而增加,特别是以初瓜期+盛瓜期+中后期注水处理的增产最高;净收益以初瓜期+盛瓜期注水处理的最好,其次是盛瓜期+中后期注水。说明全膜双垄沟播西葫芦种植中,在初瓜期开始进行注水有不同程度的增产效应,且随着注水次数的增加,产量也不断在增加,收益增加到一定程度后因注水费用的增加而有所降低。

综合分析产量及经济效益表现,建议在半干旱区全膜双垄沟播种植西葫芦过程中,在结瓜初期开始根据天气情况,利用集雨水窖,进行注水补灌,配合肥料施用,做到水肥一次补入,节约用工,提高西葫芦产量和经济效益,达到节水、节肥、高产、高效的目的。注水补灌是用注水枪将提前配制好的水、肥直接集中注入作物根部,集节水补灌和根部追肥于一体,用水量少、蒸发少,同时使水和肥料的利用效率大大提高。该技术与集雨窖储水利用和地膜覆盖相组合,抗旱节水效果更为显著,具有投资少、易操作、成本低等特点。

猜你喜欢
干旱区全膜垄沟
半干旱区全膜覆土穴播对小麦土壤氮素矿化、无机氮及产量的影响
垄沟种植及其施肥优化对旱地小麦产量和水肥利用效率的影响
春油菜青杂5号不同覆盖模式温度、水分效应研究
干旱区生态修复的实践——以古尔班通古特沙漠为例
基于NDVI的干旱区绿洲植被覆盖度动态变化分析——以新疆阿克苏地区为例
青海省马铃薯全膜双垄沟播栽培技术
高梁不同地膜覆盖增产效果对比试验初报
液态地膜在玉米种植中的应用与推广前景
近25年干旱区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安全弹性恢复的影响
干旱区循环经济发展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