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焙火工艺对乌龙茶品质的影响

2018-09-21 02:53苏成家
现代食品 2018年15期
关键词:醇类乌龙茶红外线

◎ 苏成家

(福建省惜缘茶业有限公司,福建 泉州 362400)

乌龙茶是我国特有的茶叶类型,也是我国主要的一种茶类。乌龙茶香气清高馥郁、滋味浓厚鲜爽,深受消费者青睐。茶叶的灵魂是香气,对乌龙茶的品质进行评价最重要的指标是香气。乌龙茶鲜叶品种是乌龙茶香气形成的前提,而晒青、做青、焙火等工艺使乌龙茶有新的香气物质生成,同时原来的香气得到发展。乌龙茶全部工艺中,焙火是乌龙茶品质影响最为关键的工序[1]。因此,焙火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

1 焙火工艺作用原理

乌龙茶在焙火工艺中发生物理、化学反应,其作用原理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1 异构化作用

茶叶经过焙火,其大多数带有青气的低沸点的物质挥发,儿茶素有异构体产生,提高游离型儿茶素和反型青叶醇的含量,所以通过焙火工艺的茶叶更加醇香。

1.2 脱水糖化的作用

在焙火工艺中,茶叶中所含的果胶质、氨基酸及糖类等通过脱水向蜜糖香、焦糖香等香气成分转化[2]。一般在低温长烘时会形成蜜糖香;另外,低温长烘对糖的焦化具有促进作用,使麦芽糖香味产生。实际上,任何形式低温焙火对茶叶品质都有利。

1.3 后熟作用

后熟作用指的是茶叶烘干存储,一直到品质未出现陈味之前茶叶发生的各种缓慢的变化。后熟作用和茶叶的含水量、存储条件、茶叶所含有效化学成分变化等关系紧密。通常,茶叶的含水量在为6%~8%,在通风、干燥环境中存储,茶叶含有丰富成分,通过一段时间后熟,茶叶的香气由火功香向焦糖香转化,味道日益香醇[3]。

1.4 氧化作用

茶叶中的儿茶素、醇类、醛类等发生氧化分解反应,一方面通过和氨基酸的结合形成有利于品质的香气,另一方面有利于优化茶叶的色泽、汤色浓度和茶底等。在焙火工艺中,应该为茶叶提供充足氧气,从而为茶叶品质提升提供保障。

2 不同焙火工艺分析

2.1 碳焙

作为传统的工艺,木炭烘焙乌龙茶要求具有丰富的经验。碳焙的优势在于:①因为木炭燃烧过程中放出远红外线,对乌龙茶的作用是从内向外,具有较强的穿透力。所以,可以把乌龙茶焙透,从而充分发挥臭青味。②木炭具有独特的结构,具有较强的吸附能力,能够对湿度进行自动调整,能够吸收氢化物、苯、硫化物、酚、甲醇等化学物质,起到分解异物以及消除臭味的作用。木炭在燃烧过程中释放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和乌龙茶所含的物质发生物理和化学反应[4]。因此,碳焙乌龙茶的茶汤口感、香气等具有独特的品质,质量优于电焙,另外,碳焙乌龙茶易于存储。碳焙的不足表现为:①碳焙技术的要求比较高,不容易控制烘焙的程度,从而导致乌龙茶的品质不稳定。碳焙要求对乌龙茶认识充分并且实践经验丰富的专业人员,基于茶坯的不同对烘焙时间、温度进行灵活把握,稍微不当,碳焙乌龙茶就会出现焦杂味。②碳焙过程依赖于嗅觉。基于乌龙茶香气的变化对乌龙茶进行翻动,耗费时间、人力,生产效率较低,生产成本高。③碳焙过程中要求使用无烟实木炭,不容易得到。

2.2 电焙

现阶段,电焙是应用最多的烘焙方法。其优点在于:①电焙在电烘箱中进行,电烘箱属于密闭空间,可以调控温度,设定时间,从而使烘焙的乌龙茶的质量比较稳定。②电烘箱占地比较小,容积比较大,烘焙时间短。在烘焙过程中,不需要翻动茶叶,操作非常简单,工人也不需要随时查看,提高了生产产能,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劳动效率。③电焙操作比较简单。电焙过程中不需要专业技术人员进行跟踪,仅需要基于要求对温度、时间进行设定。电焙的不足在于:①电焙乌龙茶的品质缺乏个性,不能达到碳焙乌龙茶的品质[5]。②电焙加热方式为传导加热,烘焙利用热风传导,但是乌龙茶是紧结颗粒,电焙时热量传递到乌龙茶颗粒表面,向颗粒内部渗透比较困难,导致乌龙茶焙透困难,不易存储。③电焙乌龙茶在冲泡时具有浓郁的香气,但是在喝时淡而无味,品质不高。

2.3 红外线焙火

①加工乌龙茶采用红外线焙火工艺,由于红外线能够深入乌龙茶的内部,实现了自动平衡干燥,使乌龙茶外干内湿的问题得到解决,从而使茶叶品质得到改善。②红外线焙火干燥和碳焙相比,缩短了时间,对快速固定乌龙茶已形成的品质有利,有利于乌龙茶保持原有的风味、色泽等。③通过红外线进行烘焙使燃料废气污染问题得到有效解决。然而,其不足在于初制过程中,茶叶的品种、造型不同,其热力学参数的差异比较大,关于其热力学参数的确定有待深入研究。

3 不同焙火工艺对乌龙茶香气成分的影响

3.1 实验材料

准确称取100 g乌龙茶,把供试乌龙茶茶样置于蒸馏萃取设备中,通过100 mL的二氯甲烷进行5 h的提取。通过无水硫酸钠进行萃取液的干燥、过滤,萃取液通过旋转蒸发仪将溶剂挥干,称量挥发油。通过二氯甲烷溶解挥发油到2 mL,再使用气-质联用仪进行检测。根据计算机对Wiley、NIST库进行检索对比。同时,对和乌龙茶有关的研究成果进行查阅,明确香气成分化学归属。

3.2 实验结果与分析

实验结果显示,电焙乌龙茶鉴定出96种挥发性物质,包括碳氢类、醛类、脂类、醇类、酮类、酸类、杂氧类、酚类、氧化物等。碳焙乌龙茶鉴定出92种挥发性物质,包括碳氢类、醛类、脂类、醇类、酮类、酸类、杂氧类、酚类、氧化物等。红外线烘焙乌龙茶鉴定出95种挥发性物质,包括碳氢类、醛类、脂类、醇类、酮类、酸类、杂氧类、酚类、氧化物等。

表1 不同烘焙方式鉴定出乌龙茶主要香气成分含量表(%)

从表1可以看出,碳焙乌龙茶含量较大的香气成分中,含量最高的是反式-橙花叔醇,含量为11.781%,植物醇含量为11.115%,二氢芳樟醇含量为2.262%,香叶醇含量为2.242%等。表1中,碳焙乌龙茶醇类成分总含量达到32.668%,其次是吡咯及氧化物,含量占1.242%。电焙乌龙茶含量较大的香气成分中,含量最高的是反式-橙花叔醇,含量为11.671%,植物醇含量为9.978%,二氢芳樟醇,含量为2.323%,香叶醇含量为2.221%。表1中,电焙乌龙茶醇类总含量大约为32.238%,其次是吡咯及氧化物,含量占1.777%。红外线烘焙乌龙茶含量较大的香气成分中,含量最高的是反式-橙花叔醇,含量为33.522%,植物醇含量为10.236%,二氢芳樟醇,含量为0.298%,香叶醇含量为2.312%。表1中,红外线烘焙乌龙茶醇类总含量大约为52.983%,其次是吡咯及氧化物,含量占3.015%。

由此表明,在碳焙、电焙以及红外线烘焙工艺下,乌龙茶具有基本相同的香气组分,在香气成分的含量方面略有差别。乌龙茶不同烘焙方式对于乌龙茶的香气组分的影响不大。

3.3 实验讨论

烘焙是乌龙茶精制加工中最为关键的一项工艺,对发展与固定乌龙茶优质香气以及滋味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烘焙过程中,茶叶中的氨基酸、糖类、果胶质通过脱水等向蜜糖、焦糖香等香气成分转化。比如市场中销售的有名的武夷岩茶——水仙,就有电焙与碳焙等花色产品,但是通常铁观音是通过电烘箱进行烘焙。

本文研究结果表明,乌龙茶在电焙、碳焙、红外线烘焙等不同工艺中,醇类都是香气成分含量最高、种类最多的香气,这一结论和学者陈泉宾等得到的结论基本相同[6]。上述醇类通常具有特殊果香、花香等。橙花叔醇是含量最高的醇,乌龙茶与高香型名优茶等最主要的成分是橙花叔醇。橙花叔醇的甜香、木香、花香浓厚。红外线烘焙中橙花叔醇含量比其他两种烘焙方式要高。当烘焙温度上升时,会降低清新花香挥发性成分,增大碳氢化合物以及含氮化合物,这就导致乌龙茶中武夷岩茶经过高温烘焙时间较长,从而降低了花香、甜香、木香浓郁的橙花叔醇的含量,在感官评审中铁观音的花果香更香。

4 结语

本文研究表明,不同烘焙工艺具有各自的优势,传统工艺碳焙茶汤口感、香气等具有独特的品质,碳焙乌龙茶易于存储,但是对工艺要求高,生产效率低,适宜高品质乌龙茶的生产;电焙操作简单,生产效率高,适宜批量生产;红外线具有环保、茶品品质高等优点,但是对热力学工艺参数的要求还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

猜你喜欢
醇类乌龙茶红外线
固锈材料和低表面处理涂料及其制备方法及涂料工艺
基于红外线热成像仪设备在蓄电池充电站中的应用
红外线应用在体检人群的效果探讨
看不见的光——红外线与紫外线
试论乌龙茶供应链模式的选择机制
连云港市化工园区VOCs排放情况调查研究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与选修之间进阶关系分析
常喝乌龙茶好处多
乌龙茶秋季采摘时期调节技术研究
乌龙茶可缓解脂肪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