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黄金倾心打造国际一流“范”

2018-09-21 02:51兰恒敏
山东国资 2018年9期

□ 本刊记者 兰恒敏

“范”者,法则也,模范为型。山东黄金将用3年时间把旗下主力矿山——三山岛金矿打造成“国际一流示范矿山”。

4月20日,山东黄金建设“国际一流示范矿山”规划方案国际研讨会在济南隆重举行。

专家齐聚,“大咖”云集。矿业工程科学技术专家古德生和国际岩石力学学会教育委员会主席、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地矿油学科评议组成员蔡美峰两位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务院参事张洪涛,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刘放来,全球最大的黄金企业巴理克黄金公司首席创新官Michelle Ash,罗兰贝格信息自动化专家、原AREVA矿业CEO Olivier WANTZ等悉数出席研讨会。

专家们对山东黄金实施新旧动能转换、实现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取得的卓越业绩给予充分肯定,围绕建设国际一流示范矿山的可行性、科学性与先进性,集智聚力进行了深入阐释和研讨。

对于《山东黄金三山岛金矿“国际一流示范矿山”规划方案》,专家们给出的结论关键词是“及时”“可行”“振奋”等。

为什么要打造“国际一流示范矿山”?

2017年,山东黄金集团黄金产量43.93吨,同比增长19%,成为“中国产金第一企业”;利润总额同比增长52%;资产总额突破千亿元,同比增长20%。

目前,山东黄金集团黄金产量在全球黄金矿业企业中列第12位;探获国内有史以来最大单体金矿西岭金矿;牵手世界最大黄金企业加拿大巴理克公司,合作开发阿根廷贝拉德罗金矿……垒土夯基,九层塔成,厚积薄发,一跃飞升。种种情况表明,山东黄金集团软硬件基本具备,有了放手与世界知名矿业企业并驾争锋的实力,可以“起飞”!

山东黄金总体规划是投资约5亿元,利用3年左右的时间,把三山岛金矿建成“绿色生态、本质安全、智能领先、效益最优、社区和谐”的“国际一流示范矿山”,进而形成一套可复制、可推广的建设标准和经验,以点带面,进一步提升山东黄金国际化运营的整体水平,进而引领全国同行业智慧矿山、生态矿山的发展方向。

山东黄金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陈玉民进一步解释,打造“国际一流示范矿山”,是山东黄金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关于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战略决策的重要举措,是山东黄金推进“十三五”战略目标精准落地的必然要求,也是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所作的战略部署。“前景美好、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开创新模式,培育新动能,引领新方向——这才是山东黄金打造“国际一流示范矿山”的深层意图。

为什么单单选择了三山岛金矿?

三山岛金矿位于莱州湾畔东岸,渤海经济圈的黄金地带,是亚洲规模最大的单体地下开采金矿,也是世界上惟一在采的大型海下黄金矿山。三山岛金矿不仅具有独特的资源禀赋和储量丰厚的优势,其在矿山自动化、信息化、数字化建设等方面,也具有扎实的基础和较为系统的运营管理机制,具备高起点高标准开发建设的基本条件。

国际一流矿山应该是什么样子?

我们先看看世界上最先进的几家黄金生产企业——

加拿大巴理克公司的科特斯矿山,初步实现了在一定范围内由地面远程遥控装备进行智能化采矿作业。通过WIFI实现井下的无线覆盖,主体装备具备远程遥控和自动作业功能,实现换班时作业不停的连续化生产模式。以自动化凿岩台车为例,一个自动化凿岩台车操作人员,通过预编程,实现凿岩台车在一个采场内自主移动并完成任务,从而实现换班时装备持续自主工作,大幅提升生产效率。

澳大利亚力拓公司,实施了“未来矿山”计划,希望通过先进的机器人和远程遥控系统驱动作业。例如,可在珀斯远程调度中心,远程控制1000多公里外皮尔巴拉矿区的15座矿山。

瑞典波里登矿业公司,计划通过采用智能化采矿装备与调度室集中控制生产模式,大幅提升生产效率,预期生产效率提高50%以上。

世界知名矿业企业已经先后开展了智能矿山的探索和建设,受到资源禀赋条件、生产运营模式、采选技术应用和内外部发展环境等方面的影响,其模型和模式各有不同。山东黄金集团敏锐地意识到了这一点,在实现新旧动能转换的路途上,充分立足自身优势,在国内黄金行业率先提出和规划了建设“国际一流示范矿山”的宏伟蓝图。

打造“国际化一流示范矿山”从何着手?

山东黄金集团总经理、矿业股份公司(600547)董事长李国红介绍说,打造“国际化一流示范矿山”主要是按照“12589”总体战略全面推进,即:

围绕一个中心目标——“国际一流示范矿山”。

实现两个国际引领——“智慧矿山”和“生态矿山”的引领。

实施五个主题建设——“智能智慧、本质安全、海底深井、绿色生态、人文和谐”。

达到八个方面一流——“地质储量、技术装备、生产效率与安全水平、运营管控模式、经营与成本控制、绿色发展与生态文明、人文与社区和谐、人才队伍与能力建设”。

开展九类支撑项目——“智能资源探查与感知系统、智能岩石力学与三维智能规划设计、深井智能开采技术与装备系统、物联网与智慧互联平台、智能安全感知与监控平台、三维虚拟仿真与培训系统、智能选厂、大数据平台与智能运营决策系统、生态示范区与和谐社区建设”。

4月20日,山东黄金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陈玉民在研讨会上介绍打造“国际一流示范矿山”相关情况

三山岛金矿“国际一流示范矿山”建设战略看似复杂,其实有两条十分清晰的主线:“矿石流”和“信息流”,所有战略都是围绕这两“流”展开的。勘探-设计-采矿-出矿-选矿-尾矿-治理,这是“矿石流”;在矿石的“流动”过程中,必然伴随信息的感知、采集、分析、运用,从而形成“信息流”。因此,山东黄金集团打造“国际一流示范矿山”是非常典型的两化(工业化、信息化)融合过程,是通过信息化,让精美的石头“唱歌”。

还有一个最核心的“点”——“无人矿山”(或智能矿山)。

当前,我国矿山行业正全面开始战略转型,已逐步迈入从人工和机械化操作向全面的自动化、智能化乃至无人化方向发展的全新历史时期。这不仅是矿山企业长期技术积累的质变结果,也与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剧(用工成本增加)等大环境有关。矿山智能化与无人化建设成为当前及未来的发展主题。

不仅如此,黄金矿山企业还有其特殊性。黄金企业的产品(黄金)不存在“销路”问题,挖出来就是“钱”。因此,黄金矿山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最终要归结到“生产效率的大幅提升”上来。得“效率”者得天下。

三山岛金矿现在井下共有无轨设备141台,在全国黄金矿山企业中机械化水平较高,核心技术、自动化和信息化也有一定基础。但与国外先进矿山和“国际一流”矿山标准相比,仍有较大差距。除了落后的生产硬件设备急需淘汰更新,“软”的方面更需要上水平、上档次。譬如,矿业软件的可视化管理、可视化设计有待进一步提升;自动化仅限于局部,且工业数据中心也没有发挥应有作用;生产全流程智能化尚未规划实施;报表系统只能满足单元功能要求,缺乏分析流转功能;数据利用的广度与深度有待提高等。关于这一点,三山岛金矿有清醒的认识。

“差距就是潜力,就是我们努力的方向。”三山岛金矿矿长杜云龙说,我们要立足客观条件,正视不足,缩小技术装备差距,提升管理理念,变革业务流程,以全面适应数字化、信息化与智能化过程。既要融合国内外最先进管理理念与技术装备,又要充分立足矿山实际,突出生态建设优势,最终实现优势引领,赢得国内外业界广泛认可。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山东黄金打造“国际一流示范矿山”,既注重长远打算,又要求在有限的时间内见到实效;规划遵循“循序渐进,注重实效”的原则;坚持“一次规划、分步实施、滚动修正”。打造“国际一流示范矿山”,是山东黄金正在实实在在干的,而不是给别人看的。

可以预见,山东黄金“国际一流示范矿山”建设成功后,将形成一套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在企业内率先应用实施,实现整体产业水平和运行模式质的飞跃。届时,山东黄金将成为世界黄金行业中的第二个“巴理克”。

我们期待这一天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