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控让兖矿旧“贸”换新颜

2018-09-21 02:51徐天宝通讯员吴玉华岳兵
山东国资 2018年9期
关键词:兖矿管控流程

□ 本刊记者 徐天宝/通讯员 吴玉华 岳兵

“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兖矿集团打好贸易风险防控组合拳,逐步实现了物流贸易从“摸着石头过河”到“架起桥梁过河”的转变。2017年,兖矿集团完成贸易收入1493亿元,同比增长47%;完成贸易利润2.48亿元,同比增长97%,贸易产业规模和创效能力创出历史最好水平。

众所周知,风险防控是物流贸易行业的“短板”。近日,山东省国资委专门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省属企业大宗商品贸易业务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明确了规范开展贸易业务的监管新要求。

“制度管人,流程做事,说起来简单,落实起来很难。回顾过去的几年,兖矿集团物流贸易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成为公司经济效益增长的关键支撑。伴随着产业的高速发展,兖矿集团也面临着贸易风控流程不闭合、前期重大风险集中显现、监管评价机制不完善等压力和挑战。”兖矿集团审计风险部部长张宁给记者介绍说。

完善业务流程管控

据了解,兖矿集团目前有物流贸易单位15家,涉及贸易产品48种。其中,11家开展煤炭和焦炭贸易,12家开展有色金属和黑色金属贸易,8家开展化工产品贸易,4家开展农产品贸易,仍然存在各自为战、业务重叠、同业竞争的现象。贸易单位客户管理平台不统一,客户管理混乱,在资金、渠道、信息等方面未能实现资源共享,贸易板块合力不强,一些好的物流贸易模式和管理方法没有得到有效推广。

2016年以来,兖矿集团痛下决心,不怕揭丑,向问题开刀,拿现象做靶。充分发挥审计“免疫系统”功能,聚焦关键领域,把物流贸易列为专项审计重要内容,前移审计关口,强化过程督导,客观评价贸易业务的合规性、有效性,揭示管理问题及重大风险漏洞,有效防范、化解系统性风险。

完善业务管理制度。集团陆续制定下发《贸易风险防控管理办法》《物流贸易工作指导意见》《进一步规范物流贸易工作的意见》等文件,构建贯穿工作任务制定、绩效考核、风险防控和监督检查等全流程的闭环运营机制,做到制度管人、流程管事,为实行全面管控打下了坚实的制度保障。

拓展综合监管方式。组织贸易业务模式专项调查,全面摸清贸易业务模式现状及存在问题,诊断运行风险,规范业务类型。强化贸易合作方动态管理,开展贸易合作方评价,建立客户准入、评级、授信、预警、退出新机制,冻结、清除失信客户245户,对77户济宁辖区合作方重点关注,限期清理,建立黑名单制度,从源头规避贸易风险。

创新印章防控机制。学习借鉴先进企业经验,构建重点贸易单位印章全流程风险管控体系,组织开展专项调研,改变原有管控模式,优化完善业务流程,引入印章监控设备,实现印章管理“交易驱动、自动识别、自动用印、痕迹封存、实时监控”,有效提升印章管理风险防控水平。

建立动态监控系统

“我们的公司业务运作和风险控制‘权限分离’,构建6级管控;成立贸易风险、资信调查两个职能委员会;引进第三方资信审查机构。探索‘采销分离’,落实业务人员第一风控责任,业务模式由资信调查委员会把关,业务实施由风险管理委员会管控。”中垠国贸总会计师、总法律顾问刘宏介绍说。据介绍,中垠国贸2017年利润过亿元,收入过千亿,全年未发生新增逾期应收账款。

为了有效防控贸易风险,兖矿集团对相关人员进行专业培训

优化审计方法,做到点面结合。全面跟踪贸易业务“资金流、票据流、货物流、信息流”,通过采购、销售、结算等环节,重点审查业务模式准入、客户管理、合同签订、合同履行、采购与付款循环、销售与收款循环、货权转移确认、应收款项清收、逾期货款风险等情况。

客观全面评价,严保审计实效。形成《物流贸易单位经营绩效专项审计报告》,客观总结公司物流贸易开展情况,累计发现8个方面120多个问题,并从战略体系、运营体系、风控体系、人才培养体系等方面提出合理化建议。按照“突出绩效、综合评价”原则,从经营指标、管控效果进行量化考核,作为经营绩效考核依据。

落实审计整改,责任追究问责。坚持对问题检查不彻底、整改措施不到位、责任追究不到位现象实行“三不放过”原则,对5家贸易单位审计发现的重大违规问题,由董事长、总经理对单位主要负责人进行约谈,直点问题,限期整改。2017年,对出现问题的贸易单位和个人进行经济处罚共计152.9万元,加大了责任追究力度。

在电铝国贸公司,实现了把风险防控嵌入贸易业务开展的各个流程。建立健全“事前分析、事中控制、事后评价”风险防控体系,严把货权转移、货款支付关口,实施全过程动态控制。把制度建设作为强化风险防控的有力措施。公司坚持每周贸易风险分析例会制度,分部门、逐环节对业务进行分析评价,通过横向、上下沟通和讨论,提高业务开展及执行的透明度,为集体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使各项业务更贴近市场,更贴合实际,增强风险预判和控制能力。同时加强责任追究,定期分析逾期应收账款产生原因及对策处置,提升风控意识,强化自身业务管控、风险管控责任和能力。2016年以来,公司未新增逾期应收账款业务。

兖矿集团实现对各节点的精细化管控,解决了“怎么做”的问题

搭建“四位一体”风控系统

物流贸易产业作为物流、商流、资金流、信息流高效链接的现代新型产业,具有重要的溢出效应、协同效应,而风险防控是做好物流贸易、推动企业稳健运营的首要前提,没有健全的风险防范机制,企业目标无法有效实现,甚至会给企业带来灭顶之灾。兖矿集团创新贸易风险管理新机制,全面构建“一个管理体系、一个管理办法、一个应用指南、一个信息系统”四位一体的贸易风险防控体系。

开展风险评估,有效识别贸易风险。集团先后对5家专业(直属)公司、13家贸易单位进行现场调研,通过55人次的内部访谈、90余份资料的梳理分析、5次专题内部讨论等多种方式,充分了解各层面贸易业务风险的管理现状。发放149份《风险评估调查问卷》,综合分析各类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影响程度,确定贸易业务市场、信用、财务、操作等八大类风险等级,制定各类风险针对性的风险应对策略,编制《贸易业务风险管理评估报告》,建立“贸易业务风险数据库”。

构建一体化保障体系,突出支撑保障作用。

健全贸易风险管理机制,通过系统化的解决方式,优化风险管理组织体系和配套管理体系,把各环节风险管理责任落实到具体部门和岗位,建立贸易业务各环节操作标准和规范,“谁的事情谁负责,做对,做好,做到位”,较好解决了“谁去做”的问题。通过由点及面、试点先行,不断总结经验,动态调整完善,逐步实现集团权属贸易单位全面覆盖,推动贸易风控体系扎实落地。

再造业务流程,实现精细精准管控。编制完成作为运营指引和作业指导书级别的《贸易风险防控应用指南》,细化梳理21个业务流程,形成流程程序文件、流程图以及流程程序说明,嵌入107个关键风险点,涵盖贸易业务所有重点环节,实现对各节点的精细化管控,解决了“怎么做”的问题,实现了“正确地做事”。积极搭建准入、评级、授信、预警、担保和报告六大保障体系,确保贸易业务风险控制在总体目标承受范围内,有效提升了贸易业务专业化运作水平。

坚持共建共享,打造信息管控平台。围绕“平台共享、数据共享、资源共享”,开发应用贸易共享管理信息平台,有效整合系统平台资源,数据实时传输,互联互通、无缝集成,实现“流程、标准、数据”三个统一,推进贸易“全口径、全过程、全贯通、全自动、全覆盖”5个全面,实现了贸易单位业务供应链全流程管控。

“风控规范后,业务人员的压力反而小了,以前因为风险而不被人看好的物流贸易业务,又重新被大家重视了。管住了风险,拓展了业务,增强了自信。”谈起强化风控后带来的变化,电铝国贸业务经理李庆伟对记者说。

猜你喜欢
兖矿管控流程
EyeCGas OGI在泄漏管控工作中的应用
多端联动、全时管控的高速路产保通管控平台
吃水果有套“清洗流程”
BIM技术在土建工程管控中的运用
“硬核”定位系统入驻兖矿集团,精确度以厘米计算
信用证洗钱风险识别及管控
煤炭:13家煤企进入《财富》500强 兖矿首次入围
违反流程 致命误判
兖矿集团有限公司总医院
本刊审稿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