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标准制修订工作进度与质量的控制方法研究

2018-09-21 11:07郑光慧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8年13期
关键词:控制措施标准质量

郑光慧

[摘 要] 本文分了析目前信息标准制修订项目存在的问题,并根据存在的问题通过优化工作流程,增加工作进度和标准质量控制点,提出解决信息标准制修订项目工作进度失控、标准质量欠佳的方法,使今后的标准制修订项目工作进度处于可控范围,标准质量符合要求。

[关键词] 标准;信息标准;制修订;质量;控制措施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8. 13. 031

[中图分类号] F270.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8)13- 0065- 03

1 概 述

标准作为促进贸易、保护消费者利益、保证产品质量、保护人类安全与健康、保护环境、保证动植物安全等的重要技术文件,其质量受到人们的关注,特别是入世以后,我国标准化工作受到各方面的空前重视。

标准是为在一定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活动或其结果规定共同的和重复使用的规则、导则、或特性的文件,该文件经协商一致制定并经一个公认机构的批准。标准应以技术和经验的综合成果为基础,以促进最佳社会效益为目的[1]。

随着新疆油田信息化工作的发展,信息标准制定力度不断加大,信息标准体系逐步完善,覆盖率不断提高,信息标准在信息化过程中的保驾护航作用日益显现,在规范工作流程、提高管理水平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近年来,随着标准化工作和标准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信息标准制修订项目工作进度和标准质量控制难度加大,主要表现在按时完成的课题不足50%,部分课题工作进度失控,延期达两年之久;部分标准质量差,返工多次仍不符合质量要求。

新疆油田的标准化工作是在管理要求逐渐提高的环境中发展起来的,而管理思想的变化、管理机构和人员的调整也影响了标准化工作的发展。当强调提高标准质量[2]的同时,首先要看到标准化工作所走过的发展历程和当前的巨大作用,再看它如何能更好地适应现阶段的需求,而这是一项艰苦、细致的工作,需要逐一分析并找出存在的问题,将其归纳、总结出带有共性的缺陷,而后提出改进的方法。不进行这样细致的分析,而只是笼统地谈问题是不能真正提高标准的总体质量的。只有对影响标准质量的因素进行逐一分析并有针对性地解决,标准质量才能有实质性的提高。

本文对影响标准质量的因素进行逐一分析,并根据存在的问题通过优化工作流程,增加工作进度和标准质量控制点,并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方法,使标准质量有实质性的提高。

2 影响工作进度和标准质量的因素

2.1 计划不周

立项前期相关法规文献、技术法规、文件、标准和产品的技术资料收集不全面,市场调研分析不到位,项目组对标准制修订的工作量估算不足、对技术难度估计不足,使工作计划编制不合理,在计划时间内不能完成标准草案编制,造成征求意见、专家审查和委员投票表决、报批工作不能按期开展,导致项目延期。

2.2 人员能力不足

标准起草工作组成员多由单位技术人员组成,多忙于本职业务工作,其编写科研成果报告是熟练的,而起草标准多是第一次,对编写标准的方法和流程不清楚、对标准编制任务不重视,导致标准出现:一是内容上不完整,不衔接、同一系列或同一个标准的若干个部分之间的关系不清楚、标准的逻辑及层次不清、相关联的内容不配套、增加了标准中不应规定的要求(如合同等)等问题。 二是形态上范围界定不清、引用方式不正确、术语的确立不规范、量和单位的应用不符合要求、标准结构不合理、标准格式不规范等问题。致使标准多次整改不到位,影響了整体工作进度及标准质量。

2.3 征求意见不到位

在标准征求意见阶段,由于某些人员的疏忽,经常出现:征求意见范围太窄、局限于本单位内部,审查人员太少、不具有代表性,专业不对口、对标准提不出实质性的建议,涵审发出征求意见资料后如石沉大海,要么返回意见少、要么返回意见迟缓,使标准不能在有效的时间内得到有效的意见建议[2]。

2.4 程序不规范

标准制定程序的不规范,如不按规定完成各阶段的工作或随意省略有关的阶段、拖延标准制定中各环节的时间、扩大或改变标准的适用范围、不与相关的部门协调标准的内容、审查工作草率、不按规定将有关的文件提前交给审查人员等降低了标准的可操作性,都影响了标准的质量。

2.5 审查不严格

标准在审查会议召开前,很多的单位负责人和主审人并不清楚标准内容、标准进展情况;审查专家在审查会上才拿到送审材料[3],审查时间非常仓促;审查专家的代表性不强;部分专标委委员及专家缺乏标准化知识;由于以上的原因,影响了标准内容和标准格式的准确性。

3 解决措施

3.1 周密安排计划

在项目开展的前期全面收集相关资料、充分做好调研分析后,组织专家对标准内容、存在的技术风险及应对的措施、计划进度进行讨论,确定合理工作计划,保证项目按计划实施。

3.2 合理组织人力

组织专家讨论、确定编制项目组(标准主笔、负责人、参加人及主审人)及标准审查专家;保证编制项目组和审查人员专业结构合理。标准起草工作组成员是标准制定工作的主体、主要责任者,标准编制项目组应包含以下人员[4]:

(1)技术专家。在标准所涉及的技术领域应既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又具有较深的理论知识。这样,才能有效判别技术问题的是非。

(2)较高的文字表达工作者。这样,编写出的标准能对问题表达确切、概念完整、解释唯一、避免歧义,能让使用者容易理解。

(3)标准化人员。具备标准化方面的基本知识,接受过标准编写方面的培训。这样,标准才能满足标准化法律法规及标准编写格式的要求。

在标准编制前期,组织标准起草人基础知识培训,对所有专题的标准主笔和负责人进行培训。使其具备基本的标准编制知识。

标准审查是标准制定工作最重要的环节,审查专家应具备以下条件:

(1)具有广泛的代表性,标准所涉及的各个方面都应参与意见。用户、生产方、检验机构、科研单位、主管部门、标准化人员缺一不可。

(2)在理论上有一定造诣或较长时间从事与该领域有关的科研、生产、使用或检验工作[5],在本领域具有丰富的知识和经验。

3.3 扩大征求意见范围

标准是一类特殊的技术文件,它是各方协调的产物,无论是征求意见还是审查,都应有与其利益相关及关注它的各方面代表和专家参加。在有关规定中明确了应有用户、生产方、检验机构、科研单位、主管部门等方面代表讨论和审查标准,并对起草单位参与审查的人员数量做了具体限制。因此,要求信标委在征求意见阶段和标准审查阶段,邀请至少5—6名技术专家与信标委委员一道参与标准审查。在征求意見阶段和审查会上,对各个方面的专家提出的意见和建议,都应讨论采纳还是不采纳,通过面对面沟通交流达成一致。

3.4 完善工作程序

标准的制定程序有其严格的规定[6],按照这一规定制定标准可以避免一系列人为的、随意的因素对标准的客观效果产生影响,可以保证标准的制定更科学、更符合其自身规律。在标准化法和集团公司标准制修订管理规定的基础上,根据信息标准制修订的特性,对标准制修订流程进行完善和细化,使标准制修订流程更具操作性。

3.5 增加质量控制环节

为提高标准质量,在审查流程中增加单位负责人和技术负责人审查环节,主审人在标准起草时就参与标准工作,当标准技术内容出现偏差时能及时纠正,可以有效避免标准技术内容出现重大错误。

在标准审查会召开前一周将送审材料发送给审查专家,使其有充足的时间深入了解标准材料,审查会上提出行之有效的建议。

4 实施效果

通过对影响信息标准制修订工作进度和标准质量的因素进行分析,采取适当的改进措施,对信息标准工作的流程和方法进行不断优化,增加质量控制环节,总结出一套适合新疆油田实际的信息标准工作流程。通过两年的试验,企业标准制修订项目在计划时间内完成专家审查和委员投票表决,标准一次通过率达到94.4%。

实践证明,这些方法有力地保证了标准工作进度、提高了标准质量。

5 结 语

标准制修订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影响标准质量的因素有很多,提高标准质量是一项长期的、持续的工作,只有在不断的实践中以严谨的工作态度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进而解决问题,才能从根源上提高标准质量。作为标准制修订的工作人员,我们担负着重要的责任,我们要做的工作还有很多,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主要参考文献

[1]杨忠建.企业标准制定进行时[J].企业标准化,2005(6):19-20.

[2]张萌本.征求意见稿 不容忽视[J].石油工业技术监督,1994(3):34.

[3]长人.严格标准规范 提高标准质量——访国家标准技术审查部主任沈同[J].中国质量与品牌,2005(10):27-29.

[4]郑德忠.谈标准制定工作中应抓好的几个关键环节[J].标准生活,1999(10):23-24.

[5]李玉恩.标准审查的要点和方法——对标准草案征求意见稿的审查要求 对标准草案送审稿的审查要求[J].中国标准化,2000(7):17.

[6]王玮,金燕芳,孙爱国,等.关于“标准质量”的新思考[J].中国标准化,2013(9):52-55.

猜你喜欢
控制措施标准质量
2022 年3 月实施的工程建设标准
大型公司财务预算与控制措施探讨
质量守恒定律考什么
做梦导致睡眠质量差吗
忠诚的标准
美还是丑?
一家之言:新标准将解决快递业“成长中的烦恼”
浅析土建工程造价控制措施
质量投诉超六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