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成本法在我国应用现状及对策分析

2018-09-21 11:07任文婷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8年13期
关键词:作业成本法成本核算

任文婷

[摘 要] 在现代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对成本信息精确性的需要十分强烈。作业成本法相对于传统的成本核算方法而言,能够根据成本发生的作业动因对所发生的成本进行合理分配,因此会使所核算的产品成本更加准确,进而为企业的生产经营提供决策方面的支持。本文结合我国作业成本法应用现状,总结了我国作业成本法应用的问题及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 作业成本法;服务法;成本核算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8. 13. 004

[中图分类号] F275.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8)13- 0010- 02

1 作业成本法的概述及产生背景

目前,企业在成本核算任务上多是使用成本法来提高计算的精准度和效率。作业成本法主要是分析作业动因,对成本计算进行分配,一次获得成本法计算结果。该检测方法一般都是根据产品消耗的作业、作业消耗的资源、资源消耗的成本等进行计算。作业成本法在很多企业财务管理中被广泛应用,包括金融业、服务业、制造业等行业。

作业成本法最早在20世纪80年代西方发达国家开始有相关研究,直到90年代以后,开始在制造业企业中使用,主要用于作业成本计算和成本的管理。这种核算方式在不断地完善和发展,逐渐在全球的商品流通企业和制造企业广泛使用。作业成本法具有较为科学的费用分配和准确性,实施应用中具有很高的科学性和实用性。但是,我国对作业成本法的了解不是很多,而且由于我国企业对会计实务不够重视等因素,所以,我国企业使用的作业成本法比较浅显。

2 我国企业对作业成本法的使用现状

2.1 会计电算化程度不高

企业在实际经营中使用作业成本法会受到成本动因、成本对象等各种因素影响,这就需要企业收集更多的数据和信息进行处理,再利用会计电算化来完成核算。目前,我国会计电算化逐渐实现普及,但是和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差距,这种差距主要是程度低、范围小等方面的表现,而且会计电算化发展存在不平衡情况,还没有建立较为完整的系统规模。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有:①我国发展会计电算化比较晚,而且在企业发展中对会计电算化不是很重视。目前,会计电算化在我国很多服务性企业只是作为一种核算工具,完全忽略它是实现现代化管理的工具。②企业领导不够重视会计电算化,关于会计电算化的软件和硬件准备不充足,而且不够重视对财务人员的培训,严重限制了会计电算化的发展。另外,由于开发财务软件的能力不足,很多软件开发部门主要重视提高核算效率,减少劳动力,但是却没有将作业成本法使用到会计核算中,从而也无法更好地保障作业成本法的技术。

2.2 会计人员技术参差不齐

提高我国会计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准和计算机操作的综合能力非常关键。①老员工中的会计人员对会计业务比较精通,有较丰富的工作经验,但是对新技术不是很了解,而且无法准确掌握计算机操作,造成其利用计算机进行核算时效率较低。②而年轻的会计专业人员,具有很高的计算机水平,但是工作经验不是很高,无法快速完成会计操作。这些因素的存在严重影响了作业成本法在我国企业中的使用。另外,我国企业在招聘财务人员时比较重视传统模式的人才,对人才的灵活性和综合能力要求很低,而且这些人才对职业的判断能力和控制能力较差。这些因素都会阻碍作业成本法在我国企业顺利地推广。

2.3 基础技术较为薄弱

随着我国国力的不断提高,我国很多企业将资金都投向了技术研发领域,企业的各种装备逐渐提高,而且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逐渐向全球市场进行发展。但是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远远落后于他们,在实际经营中将新技术充分应用到服务行业实践中的并不多,所以企业的工作效率也没有完全得到提高,而且企业对先进理念的了解比较缓慢,实现完全信息化程度较低,在弹性的体系建设中缺乏认识。另外,因为我国普遍的国民生活还是处于小康水平,而目前的服务行业还是无法满足多样化的需求,而作业成本法在这种经济环境中是得不到发展的,所以,造成我国企业实施作业成本法的程度较低。另外,因为我国比较倡导解放生产力,建立市场的灵活性和多样性,但是很多企业还是被传统的批量生产模式限制,无法得到新的突破,也影响作业成本法的使用和发展。

2.4 现有的作业成本法不成熟

我国建立的会计准则是对分配生产成本和核算成本对象维护组,并将非生产成本纳入核算中,但是作业成本法是将分配和归集的成本作为中心,期间产生的费用是企业非增值成本构成。在分配角度进行分析,传统的成本核算是根据单一工时来分配间接费用,作业成本法是跟道具企业还好的资源动因急性分析,将成本分配联系到每个产品。在作业成本法中资源动因、作业动因都会有一定的主觀意识,每个企业都会存在不同。这也是造成作业成本法在企业中的使用,只能作用在内部管理中,无法实现在外部财务中的使用。

3 在我国企业中推行作业成本法的对策

3.1 提高企业员工的专业素质

作业成本法是一种全面进行成本核算的方法,所以,合理地使用这种方法会给企业带来很大的帮助。首先,企业要对内部的操作层和决策层体系、智能部门和班组体系进行改革,让企业所有的单位、部门都关心成本问题,为作业成本法的使用建立良好的环境。在实际实践中,需要加强对员工的培训,提高全体员工对作业成本法的了解,更好地促进作业成本法在企业的推行。对于会计人员需要进行针对性的技能培训,对企业现有的会计人员进行教育,提高他们对作业成本法的了解,为企业培养更多的会使用计算机、也会作业成本法的综合性人才,为作业成本法在企业的快速发展打下基础。其次,可以利用学校资源,加强对作业成本法相关内容的教育,开设专门的课程,为以后的企业发展输送人才。

3.2 树立正确的作业成本法意识

“作业”是指企业在经营过程中,生产产品和提供劳务消耗的人力、资源等。目前,很多企业为了更好地满足顾客需求开始实行作业集合体,企业称这种集合体为“作业链”。企业在完成每一项作业时都需要耗费很多的资源,同时也会产生价值量,并产出下一个作业,最终形成的是整体的作业结合价值,也就是形成作业链的过程及时产生价值的过程。作业成本法将非增值业务和增殖业务作为函数,以顾客的价值作为衡量标准。所以,在推行作业成本法时,要做到客户第一,详细分析价值链、作业链,深入挖掘客户机制,提高作业的效率,减少企业经营的成本。

3.3 建立良好的内外部实施作业成本法的环境

在企业会计核算中使用作业成本法可以为其提供更加详细且准确的信息,减少会计核算中的失误。想要更好地解决会计数据失真问题,不仅要使用科学有效的核算方法、提高会计人员素质和建立合理的制度,同时要加强企业的内部控制和管理。建立合理的管理制度可以促进作业成本法的更好推行,科学化的管理,可以将生产环节的费用和区域费用进行划分,从而详细掌握费用产生的结果和原因,并对成本管理和控制提供更高的要求,使作业成本法能够更好地落实。

另外,推行作业成本法还需要我国政府机构给予支持,建立税收和会计相关内容的法律法规,加强宣传力度,在应用试点和理论研究方面提供经费支持。实行作业成本法不能只有会计人员参与,还需要企业领导和政府的参与和支持,根据企业的实际发展,分析成本问题,并采取解决办法,作业成本法中的管理和核算体系只有融入企业管理体系中,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

3.4 实现作业成本法与传统成本法的结合

与传統的成本法相比作业成本法比较复杂,但是作业成本法可以实现与传统成本计算相结合,而不是独立存在的,能对传统的成本进行完善,吸取传统成本法的优势,从而实现会计核算的科学性。在技术方面,可以推行传统成本法和作业成本法一同进行。在管理方法上,可以积极使用电子计算机与其他多媒体技术,实现信息的共享,从而降低作业成本法的难度。从会计规范方面分析,在不断地推行作业成本法中可以逐渐完善会计准则,减少两者之间存在的冲突。从成本效益上分析,时下企业内部信息的共享,可以减少信息系统建立的成本。而且推行作业成本法可以适应未来市场的发展,逐渐实现会计管理、作业成本法、财务会计相融合的企业会计体系,逐渐减少企业经营的成本,在市场竞争中占有有利地位。

4 结 语

作业成本法是与时代相适应的会计成本核算方法,它可以有效改善传统的成本计算方式。企业想要更好地推行作业成本法,需要严格根据自身的发展情况,全面实现作业成本法。每个企业在实践中,作业成本法的推行方式也会不同,企业需要根据自身的发展经验进行完善和改革,为作业成本法的发展提供更加有利的条件。

主要参考文献

[1]师巧成. 作业成本法在企业的应用问题研究[J]. 财会研究,2010(17):32-35.

[2]崔露, 许小君. 作业成本法在企业物流成本核算中的应用研究[J]. 物流技术,2014,33(1):232-234.

[3]赵海霞. 推进作业成本法在我国企业中的应用[J].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7(1):54-56.

[4]张阳亮. 作业成本法及其在企业中应用的研究[D].广州:广东工业大学,2007.

[5]杨亚丽. 浅谈作业成本法在我国企业中的应用[J]. 新财经:理论版, 2010(12).

[6]谭婧.作业成本流在我国企业中的应用[J].中国市场,2011(44).

猜你喜欢
作业成本法成本核算
产品成本核算方法之我见
事业单位的成本核算
电气工程项目成本核算与控制
浅析我国中小企业成本核算的有效对策
成本核算与管理中的常见问题及完善对策
基于作业成本法的企业物流成本控制框架探析
新经济时代下管理会计的应用案例探索与启示
作业成本法在酒店业成本核算中的应用研究
基于作业成本法的产品成本动因分析
如何做好工程投标的成本核算